APP下载

关于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的实践探究

2021-12-26史永亮

农村科学实验 2021年34期
关键词:蚜虫小麦病虫害

史永亮

(山东省德州市陵城区农业农村局,山东 德州 253000)

近年来,针对小麦病虫害等问题,我国推行的绿色防治技术慢慢趋向成熟且运用范围也逐渐扩大,取得了一定的丰硕成果,但是对比其他农业技术先进的国家而言,我国绿色植保工作的执行力还远远不够。我国在开展绿色植保工作时,应结合自身情况,学习先进国家的优秀防治方法,以促进我国绿色农业防治技术不断发展。

1.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原则

要想有效落实绿色防控技术要点,需要遵循具体的防控原则,确保绿色防控技术应用的有效性。第一,在使用绿色防控技术时,应当减少毒性作用强的农药的使用,如甲拌磷以及甲基异柳磷这一类药物。毒性作用过强会在小麦内部留下大量的化学成分和毒性成分,会使小麦出现品质下降的问题,不符合无公害小麦的种植要求。第二,打造完善的病虫害绿色防控机制。相关部门应当针对小麦病虫害的发生特点制定合理的防控手段,构建相关的组织部门体系,保证可以有专门的人员负责推广技术,并调查绿色防控技术的使用情况。第三,减少化学农药的使用比例。化学农药的使用可以取得较好的防治效果,但是应当控制化学药物的使用比例和使用量,保证小麦质量、人畜以及环境的安全性。

2.小麦常见病虫害分析

2.1 纹枯病

在小麦栽植过程中,普遍存在的疾病有纹枯病,若没有在小麦生长过程中进行有效防控,纹枯病会给小麦带来很大的伤害。

当小麦遭受纹枯病细菌的侵蚀后,生长初期会出现枝叶变成褐色的状况,然后通过细菌不断蔓延,小麦枝叶的颜色逐渐从绿色变成灰色,最后整个小麦受到细菌的威胁,出现根部腐烂、枯死等情况。相关调查及研究结果表明,纹枯病的产生原因是北方地区的小麦种植时间较早,没能很好地把控播种时间,加上培植小麦的密度较大,很容易出现纹枯病,从而影响小麦的健康生长。

2.2 赤霉病

小麦赤霉病由半知菌亚门的禾谷镰刀菌引起,该病情在小麦幼苗到成熟结穗的过程中容易发生,引起的主要症状为幼苗枯萎、根茎腐烂、穗秆腐烂,损害最为严重的是穗秆腐烂。幼苗腐烂是因为种子或土壤中存在细菌或病残体造成感染,首先是小麦嫩芽变成褐色,随后根冠腐烂,轻则秧苗出现黄癞,重则死亡,小麦逐渐成长后如果感染赤霉病,会造成扬花时在小麦的叶片上出现浅褐色的大片色斑,蔓延到整个穗秆,最后导致小麦枯黄而死。

2.3 条锈病、茎基腐、白粉病

小麦条锈病、茎基腐、白粉病都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易发生的病状。发病初期,小麦的麦穗等部位分别具有不同表现,由于上述疾病的侵袭,会导致小麦减缓生长速度,生长的植株较为矮小,肉眼可见小麦的外观逐渐改变,小麦产量将明显下降。

2.4 地下虫害

农田中有一些在地底不被人熟悉且很难发现、辨识的病虫,其给小麦造成的影响如下:

2.4.1 在种植小麦的过程中,栽植小麦的土壤会留存一些病虫卵,由于水分充足、温度适宜而致使病虫大量繁殖,对小麦产生危害。

2.4.2 地下虫害首先从小麦的根部展开侵害,之后慢慢向根秆以上的位置进行延伸侵蚀,地下虫害的伤害很难让人觉察,小麦的表面没有异常,但实际上其根部早已枯死。

2.5 蚜虫

小麦种植中较常见的病虫就是蚜虫,又称为油虫。蚜虫一般侵害小麦叶子及根部,蚜虫咬过的地方会出现斑纹,若持续存在会导致整枝小麦的凋零及枯死。

小麦最重要的生长因素是光合作用,由于蚜虫的侵咬而被干预,从而降低小麦光合作用的速度,严重影响小麦吸取生长所需的主要养分,同时也降低了小麦的总产量。专家对蚜虫侵害小麦的地域进行调查研究分析,由于小麦生长的附近出现蚜虫卵,同时温度能够使蚜虫大量繁殖,极大程度上增加蚜虫的总数量,严重影响小麦的健康生长。

3.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技术要点研究

3.1 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

要想从源头上降低小麦病虫害的发病几率,需要选择合适、产量高、抗病虫害能力强的小麦品种,并且在同一区域内不能种植相同的品种,需要保证小麦品种的多样化,才能够避免病虫害出现快速爆发的现象。针对小麦不同的病虫害类型需要选择不同的品种,常见的病虫害包括小麦条锈病、小麦白粉病、蝼蛄、蚜虫以及红蜘蛛等,需要针对地区多发病虫害选择品种。在选择优质品种时需要对小麦种子进行适当地处理,利用包衣拌种的方式来提高种子的抗病虫害能力。包衣拌种具有简便性、经济性和环保性的优势,能够减少后期化学药物的使用量,避免药剂的大量流失,可以在减轻环境污染的基础上减少农药、化学药物的使用量,控制农业种植活动中成本投入。同时,包衣拌种还可以促进小麦种子的发育,做到增产提质,对于促进小麦种植行业的发展有着积极影响。

3.2 精细化播种

绿色小麦栽培应该确定最佳的播种时间,要确保播种时不受外界环境的影响。从某县小麦栽培现状来看,半冬性的小麦品种一般在10月中下旬进行播种,如果是弱春性的小麦品种,适合在10月末期进行播种。如果不能够在合理的时间科学播种,每晚播种1d~2d就需要增加播种量0.5kg。通过增加播种量,保证田间的出苗率。小麦播种期间积极推广应用精量播种技术,播种量控制在8kg/667m2~12kg/667m2,实际的播种量应该结合土壤情况综合确定。正式播种之前还需要做好种植地的有效处理工作,及时进行秸秆还田处理,深翻土壤,增施适量的尿素,保证土壤当中的秸秆能够快速腐熟,增加土壤当中的有机质含量。选择使用深耕机或者深松机对土壤进行一次全面地翻耕处理,翻耕深度控制在5cm~10cm,以打破犁底层,确保小麦根系能够正常生长发育。结合整地还需要做好有机肥的追施工作,坚持有机肥为主、化学肥料为辅,增施有机肥,严格控制氮肥的使用量,适量增加磷肥、钾肥的使用量。

3.3 水肥管理

小麦播种完成进入生长后期,是小麦加速生长的阶段,需严格管控小麦的水肥管理,采用先进的管理技术。根据对于小麦实际生产情况的分析,科学合理地灌溉、施肥,从而促进小麦健康生长,提高小麦产量。

在小麦生长后期的施肥过程中,应加强含氮有机肥的使用,给予小麦充足的养分,严格控制用量,防止肥料使用过量;小麦进入结穗期时,施加磷钾肥,促进小麦能够正常结穗与灌浆。除了施肥工作,相关的种植管理人员需要重视田间的杂草清除工作,防止在小麦生长过程中有杂草分散小麦的养分,影响小麦生长。在除草工作的过程中,最好使用人工除草的方式,将杂草连根拔除,针对面积过大的田间杂草,可以使用高效、毒性较低的化学制剂及时将杂草清理干净,保证小麦的正常生长,创造优质的生长环境。加强水肥管理,使用对环境污染少的肥料,有利于提升小麦的抗病性能,减少农药使用,保护生态环境。

3.4 越冬管理

不同于其他农业种植物在春天播种,小麦大多是在秋冬季播种,随着气温逐渐下降,小麦需要度过寒冷的冬季,所以越冬管理是小麦生长过程中最为重要的环节之一。由于各地区气候条件的不同,小麦种植的区域存在一定差异,在越冬过程中,播种较晚的小麦可能会出现冻叶或冻死的情况,所以在小麦越冬之前,需要对其进行追肥工作,促进小麦幼苗快速生长,从而安全越冬。秋季雨水较多,长期降水会导致土壤板结,这样土壤就会降低透气性,从而影响幼苗的根系吸收氧气,要根据田间的实际情况,有效缓解土壤板结现象。另外,还要为小麦灌溉充足的水量,在小麦成功越冬之后,进入春季返青时继续对小麦灌溉,从而为小麦的后续生长提供充足的水分。

3.5 利用生物手段防治病虫害

生物防治手段的类型较多,主要的防治原理是食物链的本身特点,包括动物的捕食原理以及生物特性,能够起到无公害防治的效果。第一,小麦在生产过程和管理时,可以根据害虫的类型引进相应的天敌,天敌的种类可以是鸟类或者昆虫,通过以鸟治虫、以虫治虫的方式控制害虫数量。例如,食螨瓢虫和中华草蛉是红蜘蛛的天敌,可以将其进入到小麦田中。第二,生物特性也是生物防治手段的主要原理之一,主要使用的是病毒细菌或者真菌完成专项防治,将害虫彻底杀死或者使害虫无法进行繁殖,达到以菌治虫的目的。

3.6 利用物理手段防治虫害

物理防治手段是较为传统的防治方法,最为普遍的防治方法是根据害虫所具有的趋光性、趋黄性诱杀害虫,利用光源(安装太阳能诱虫灯或黑光灯)将害虫吸引过来,在吸引之后将害虫全部消灭和捕杀。人工防治也属于物理防治手段中的主要方式,利用人工的方式完成害虫捕杀,但是需要投入的人力资源较多,适合对体型大、易捕捉的害虫实施防治。

4.小麦病虫害绿色防控改进措施

4.1 在绿色植保的理念下,有效对小麦病虫害进行相应的防治工作

农业用地应实行因地制宜,对农田种植展开统一的规划建设,有效地实行相关小麦病虫害的防治工作。针对农业种植区域,乡镇政府可以根据本地区的实际情况展开统一规划,按照农业种植实际状况,因地制宜地完善其农业基础设施建设。比如,统一规划田地后,其中心点以农业种植基地为主,应用健康科学的栽植技术及物理阻断技术,对小麦病虫害进行有效防护。

选择栽种的农作物种子很重要。由于一些农作物受到病虫害侵蚀的主要是土壤问题,需要逐步发展水培农作物技术,选择种植高质量的小麦种子,另外,利用对地形、地势等进行物理阻断的方式,有效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的危害,同时在稻田附近配置相应的非化学防治技术,比如,选用黏虫板、杀虫灯等开展小麦病虫防治,但是这主要是对于小范围的农田防治。针对大范围的小麦农田,应该学习先进国家的农业病虫害防治技术,建立高效的绿色植保小麦病虫防治观念。所以,不断加强自身技术创新,深入探究对环境污染伤害较小的化学诱杀剂,使用杀虫剂对蚜虫等害虫进行诱杀,才能有效避免小麦遭受病虫害的侵蚀。

4.2 加强小麦的检疫工作管理

在当前阶段,为了确保小麦种植的绿色防控效果,需要在每年的5月进行小麦种植地区的检疫工作,避免周边环境存在黑穗病、毒麦等情况。如果出现了这类情况,将会严重影响小麦种植的效果。需要及时进行清理,避免病种的蔓延与传播。除此之外,还需要从源头来进行病虫害的绿色管理,加强对小麦种子的检疫力度,避免出现有害物种。

4.3 不断培育新品种

为了保障小麦种植效果的提升,需要积极促进新品种的培养,令这些新培育的小麦品种拥有较高的抗病虫害能力,属于农业防治环节。目前,抵抗病虫害能力较为出众的小麦品种有豫麦70、新麦18等。抵抗白粉病能力较强的小麦品种有新麦18、皖麦50等。

4.4 加强田间管理工作

在小麦种植过程中,很多病虫害的出现都是由于田间管理工作不到位引发的。做好田间管理工作不仅能够全面掌握小麦的生长状态,还能够及时发现病虫害的情况,做到早发现早治理,降低病虫害对小麦生长状态的不良影响。种植人员需要细心观察小麦不同时期的生长状态,分析各个阶段可能受到的病虫害侵扰,及时制定有效的防控手段。通过科学合理的田间管理工作,促进小麦植株的茁壮成长,提升抵抗病虫害的能力,为小麦质量与产量的提升提供保障。

5.结论

小麦是人们饮食结构中主要的食物类型之一,是三大谷物之一,将小麦磨成面粉后可以制作出各种面类食物,市场上需求量极大。病虫害防控是小麦栽培管理过程中的关键要素,以往在进行病虫害防控时会使用到大量的化学药物,并且随着病虫害耐药性问题的出现,人们会增加药物使用量,以此来保证病虫害防治效果,增加了化学污染的严重性。在进行病虫害防治作业时需要严格遵守病虫害绿色防控原则,选择合适的小麦品种和种植方法,利用生物手段、物理手段对虫害进行控制,提高防治效果,合理运用绿色防控技术。

猜你喜欢

蚜虫小麦病虫害
主产区小麦收购进度过七成
蚜虫婆婆
小麦春季化控要掌握关键技术
春季葡萄苗病虫害咋样防治
孔令让的“小麦育种梦”
夏季玉米主要病虫害有哪些
三招搞定花卉病虫害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
叶面施肥实现小麦亩增产83.8千克
出生十天就当“外婆”的蚜虫