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问题与对策分析

2021-12-25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李丹阳吴传云

农机科技推广 2021年9期
关键词:机具机械化机械

○农业农村部农业机械化总站 杨 瑶 李丹阳 冯 健 吴传云

蔬菜是我国除粮食作物外栽培面积最大的作物,经济地位极为重要,长期实行的是“菜篮子”市长负责制。根据2019 年国家统计局数据,全国蔬菜种植面积3.1亿亩,总产量7.2亿吨,是世界上蔬菜第一生产和消费大国。各蔬菜主产省份都有自己的优势品种和特色产业区。我国蔬菜生产呈现露地与设施、正茬与复种、精细菜与大路菜并存的格局,周年生产,四季供应,有力地保障和丰富了老百姓的“菜篮子”。但蔬菜是劳动密集型产业,用工贵、用工难问题尤为突出,目前蔬菜生产中人工成本占比已超过 60%。确保蔬菜稳定供给,提升蔬菜生产能力,亟须大力发展机械化生产以节本增效。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处于起步阶段,近几年才得到重视,据估算,我国蔬菜生产综合机械化水平不足20%,其中设施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也只有36%。蔬菜机械化已成为我国农机化发展的短板和弱项。

一、我国蔬菜生产机械化面临的问题

从各地反映的情况看,蔬菜机械化面临诸多问题,主要表现在以下几方面:

一是蔬菜宜机化生产条件差。我国蔬菜常年生产的有14大类150多种;茬口多,北方地区年生产蔬菜2-3茬,南方地区年生产蔬菜3-4茬;受不与粮争地限制,蔬菜大多种植在一般耕地,75%的菜农生产规模小于0.5亩;地区间种植习惯差异大,缺少统一生产模式和规范;设施蔬菜园区在设计上忽视了机械化作业的需求,普遍存在作业机具“路难走、门难进、边难耕、头难掉”的现象,不利于机械化作业的开展。

二是关键环节机械化受限因素多。在移栽方面,耕整地的规范化、精细化、平整化是基础,当蔬菜播种育苗、垄形、平整度达到要求时才能顺利进行机械移栽。在收获方面,绝大多数蔬菜作物都是以鲜嫩的幼叶、多汁的果实为栽培目的,机械采收容易造成损伤,限制了机械化生产。适宜机收的小叶菜、结球菜等品种也需要以机收定机耕、机种和机管。

三是蔬菜生产各环节专用机具缺乏。蔬菜生产无机可用、有机不好用问题突出,大多数蔬菜机械都产自欧美、日韩,进口机具价格高、适用性差。国产机械大都处于引进、吸收、消化阶段。蔬菜机械属农机小众品类,针对性和专业化程度比较高,研发投入大,市场需求小,相关机械生产企业不多,与大宗粮食作物相比,蔬菜生产机械的研发和推广难度较大。

四是蔬菜机械化还得不到农民普遍认可。由于现有典型蔬菜品种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集成与机具配套还不到位,作业质量达不到当地农艺要求,蔬菜生产规模化程度偏低,机具作业利用率不高,作业效率没有充分发挥,生产效益得不到显著提升。黑龙江引进西蒙胡萝卜单行收获机实地作业1亩/小时,仅为设计值的1/4,且不适应对黑粘土,收获品相不达标。另外,许多蔬菜种植户缺少冷藏保鲜设备,逆市场周期调控能力差,生产效益普遍不高,对于购置机具,开展机械化生产积极性不高。

二、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的对策

1.加强条件建设,推进蔬菜生产的宜机化。开展蔬菜标准化生产基地建设,推行单一品种种植区标准化、规范化、专业化种植模式,提升典型宜机化蔬菜品种生产集中度和规模经营程度,提高对机械化生产的需求。建设集约化育苗中心,扩大商品苗在蔬菜生产上的应用比重,满足蔬菜规模化和标准化生产的需要。提出现代蔬菜园区宜机化建设指导意见。积极引导主产区域建设农产品烘干及产地分拣包装、冷藏保鲜、仓储运输和烘干等设施。浙江省创建了67个蔬菜“机器换人”示范基地,上海市出台了新建设施菜田适应宜机化相关建设标准,湖南省收获后处理环节果蔬烘干机、冷库发展较快,全省保鲜储藏设备1.2万台、果蔬加工机械现有1万台套。

2.加强机具研发,为蔬菜生产提供装备支撑。加大蔬菜生产专用机具的引进、消化、吸收和研发创新,提高机具适用性,切实推动各地主要蔬菜产业大发展。加快新型蔬菜机械设备鉴定,将先进适用可靠的蔬菜生产机械设备纳入补贴范围。针对优势特色蔬菜生产急需的机具产品,提高购机补贴比例或进行地方财政累加补贴,提升农户的购机热情和用机积极性。湖北荆门通过引进萝卜收获机、萝卜清洗机,年生产优质白萝卜20多万吨,作业效率较人工提升10倍以上。山东省组建了葱姜蒜生产机械化研发团队,全省大蒜、大葱基本实现了全程机械化,生姜机械化播种、收获也取得了突破。宁波市对高性能蔬菜种植、收获机械,地方财政按其实际销售价的60%予以补贴。

3.加强技术集成,为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提供解决方案。积极探索经济有效、操作简易的“省时、省工、节本、增效”的蔬菜轻简化生产技术体系,开展蔬菜机械化生产薄弱环节技术试验示范,加强农机农艺融合,促使良种、良法、良田、良机配套,及时总结提炼区域优势特色蔬菜品种全程机械化技术路线、生产模式,加大宣传培训力度,做给菜农看,带着菜农干。北京市在甘蓝、生菜等露地蔬菜方面探索了全程机械化生产模式。江苏省制定发布了典型蔬菜生产机械化技术路线、机具配置方案、机械化作业技术规范等技术指导文件。武汉市积极推进蔬菜机械化生产标准制定。四川省制定了胡萝卜生产全程机械化技术规程。

4.培育服务组织,提升蔬菜机械使用率和生产效益。加快北斗导航、农业物联网等数字化技术在蔬菜生产机械化领域应用。利用大数据平台,挖掘作业类型、作业半径、收费标准等精细化、差别化管理方式,提炼总结农机作业运营模式等经验,制定蔬菜生产农机专业化服务组织建设规范指引,大力培育区域性蔬菜机械化专业服务组织,推进规模经营,探索实现农机互助、设备共享、互利共赢的有效方式,制定相关蔬菜生产机械化作业标准,提高机械作业质量和蔬菜生产机械的使用率。在这方面,长三角等发达省份要发挥先进制造业优势、蔬菜产业优势、发达区位优势,带头实现蔬菜生产全程机械化和作业服务的规模化,全力推进蔬菜生产机械化水平再上新台阶。

猜你喜欢

机具机械化机械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大棚有了机械化 一人管理也不怕
郑州航空区炎黄不锈钢蜂机具部
关于水稻一种两收机械化栽培技术要点探讨
打造新亮点!山西将这个产业的7类机具全部纳入补贴!
调试机械臂
刍议电力工程建设过程中的机具管理
简单机械
按摩机械臂
从骡马化到机械化、信息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