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中国高校国际合作交流的风险与应对

2021-12-24

关键词:外事师生交流

黄 蔷

(重庆理工大学 两江国际学院,重庆 400054)

中国是目前全球最大的留学生派出国,也是亚洲最大的留学目的地国,高等教育中外合作办学、我国高校与国外高校及其他机构的国际科研合作近年迅速发展,高校国际交流与合作规模不断扩大,高等教育对外开放程度和国际化水平不断提高。[1]

新冠肺炎疫情——这一场前所未有的全球公共卫生危机催化了“百年未有之大变局”,对世界格局、国际关系、经济生产、生活方式、社会心理产生了系统性的影响,以各类教育要素跨境流动为主要特征的高等教育国际化受到严重冲击,疫情期间,许多师生放弃了出国留学或访学计划,国际学术会议被迫取消,由于学校进行封闭管理部分外籍师生无法返回校园,传统的出国交流项目和出国培训项目被迫延期或改为线上举行,新冠肺炎疫情同时催生了世界教育史上空前规模的在线教育和居家学习,高校开始探索 “在地国际化”人才培养模式。联合国在发布的《教育与2019冠状病毒病政策简报》指出,冠状病毒流行病造成了人类历史上最严重的教育中断,影响到所有国家和所有大陆的近16亿学生,学校和其他学习场所的关闭影响了全世界94%的学生,教育国际流动性大大放缓。

本文通过对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我国高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面临风险的系统分析,结合高校外事管理的实务实践,探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的中国高校国际合作交流的风险与应对。

一、新冠肺炎疫情影响下高校国际合作交流面临的风险

1. 外部环境风险

当今世界正处于“世纪疫情”“百年变局”“中美博弈”相交织的非常复杂严峻的历史节点。全球疫情持续时间和严重程度超出预期,各类生产要素的国际流动放缓,世界主要经济体普遍面临经济下行、失业上升的压力,新型经济体的崛起加速全球治理格局和国际关系的重构,单边保护主义抬头、新民粹主义极化演进,国际间地缘政治博弈加剧,全球合作遭遇强劲逆流,不稳定性不确定性因素大大增加。同时,为防止疫情境外输入,各国纷纷出台暂停签证、限制入境、航班管控、校园封闭管理、限制不必要人员流动、暂停托福雅思考试服务、隔离观察等保护本国公共健康的临时性限制措施,学校境外办学、学生海外游学、教师出国访学、国际学生来华留学等高校传统国际教育交流项目开展受限,国际流动性大大放缓,我国教育对外开放面临的外部环境正在发生深刻而复杂的变化。

“某些国家正在制定政策,限制中国的留学生,尤其在某些尖端科学领域限制中国留学生学习”。[2]以中国的主要留学目的国美国为例,美国推行了一系列教育交流“脱钩”政策,提前终止在中国的和平队(Peace Corps)志愿者及富布莱特文化交流项目、将孔子学院指定为“外交使团”、发布总统公告暂停中国军民融合发展战略(Military-Civil Fusion Strategy)相关高校的研究人员入境,人为设限阻碍中美之间的教育人文交流,正常的中外教育交流及科研合作被政治化和妖魔化。国务委员兼外交部长王毅在中美智库媒体视频论坛发表致辞表示,“当前美国的对华政策充满情绪化的宣泄和麦卡锡式的偏执……似乎每一项中国投资都包含政治目的,每一位留学人员都带有间谍背景,每一项合作倡议都别有所图”。

2. 合作对象风险

高等教育国际化是不同制度、文化意识形态、管理体制机制相互磨合、相互斗争直至最终相互妥协的过程。[3]在当前的国际形势下,很多国家的高等学校开展国际化实践是结合国家经济发展的宏观战略而展开的,都具有强烈的学术诉求、政治色彩、经济/社会/文化动因。[4]不同国家的不同高校在不同背景和动因的作用下制定不同的国际化战略,寻找海外合作院校开展形式多样的教育国际合作与交流,如引进世界一流教育资源提升办学质量、提升大学排名和国际影响力、引进高水平外籍专家开展科研攻坚、依赖国际学生学费收入增加学校财政收入、传播本土文化和价值观等等不一而足。当这种国际合作关系遭遇新冠疫情、地缘政治、逆全球化思潮、海外合作战略调整等外部不利因素的强劲逆流时,由于缺乏彼此核心利益和价值的牵引,显得缺乏稳定性和持久性,合作过程中存在外方采取限制性措施终止合作关系或暂停合作项目的风险。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部分中外双方合作办学协议的谈判、签约、续约搁置,正在探讨的合作办学、交流项目改弦易辙、被迫叫停。同时,外方合作机构及院校出于疫情防控考虑,对线下的跨境交流项目取消、变更或延期执行,项目学生无法按期派出。部分第三方项目合作机构关闭项目办公室、裁减核心管理层人员,变更其协议约定,对学校及学生关心的退费问题搪塞拖延、消极应对,学生家庭需承担相关的签证办理费用及中介服务费用损失,项目学生及家庭权益受到侵害。根据国际大学协会(IAU)的调查,当下的国际形势严重影响了大学与海外友校的伙伴关系,有64%的高校报告其伙伴关系受到严重影响,51%的高校认为疫情削弱了伙伴关系,使其不得不把资源聚集在本土办学上。[5]

3. 人身安全风险

新冠肺炎疫情发生以来,中国始终本着公开、透明、负责任的态度,及时同世卫组织和国际社会分享疫情信息,毫无保留同各方分享防控经验,广泛开展国际合作。[6]随着全球疫情愈演愈烈, 部分西方国家政客接连抛出所谓“中国起源论” “中国赔偿论”等甩锅中国的荒谬论调,企图将疫情政治化、病毒标签化、中国污名化,转嫁矛盾、鼓噪民粹,煽动仇视,西方社会涉华舆论环境恶劣,针对亚裔的种族歧视和仇恨犯罪近期大幅增加,社会持续动荡,威胁到海外留学师生的生活、学习、健康和安全,不少中国家庭自费留学意愿下降。 面对国外复杂的国际形势,在国外留学的师生存在伤病、交通、盗抢、社会治安等各类人身财产安全风险问题。同时,由于疫情期间校园长时间的封闭管理和在线学习,在异国他乡求学的海外学子缺乏必要的社会交际,心理健康状况的影响存在长期性和隐蔽性,如果缺少专业人士的及时干预,势必导致安全问题的发生。

4. 内部管理风险

部分民办高校及高职院校国际合作交流工作起步较晚,缺乏专职的外事管理人员或专职留学生管理人员,部分外事管理人员外事政策水平不高、队伍不稳定、风险防控意识薄弱。 某些高校留学生与中国学生的趋同化管理存在一定的问题,为留学生搬宿舍、国际学生“学伴项目”等外国留学生“超国民待遇”一度在网上引发争议,持续发酵。2019年,武汉大学一次性开除了90多名挂科、违纪、滞纳学费的留学生,正是对外国留学生超国民待遇的一次“拨乱反正”。

“面对新冠肺炎疫情造成的停课,绝大多数国家正在使用数字化远程学习确保教育连续性”。[7]新冠肺炎疫情期间,中国众多高校使用腾讯会议、钉钉、华为云Welink等网络平台为外籍师生提供了远程教学、在线学习的解决方案,但部分外籍师生因为时差、软件权限、网络通讯信号等原因成为在线教学的死角和盲区,线上教学效果难以保障。高职院校授课内容中有大量需要实操模块无法通过线上教学实现,对滞留海外的留学生造成一定影响。

二、疫情防控常态化背景下高校国际合作交流的应对策略

1. 坚持“党管外事”,强化内控管理,建立涉外项目全过程监管机制

高校应切实加强党对外事工作的集中统一领导,根据“党管外事”的原则,建立学校党委领导下的教育外事工作领导小组,健全组织架构,设定议事规则,把党的领导贯穿到高校外事管理的全过程,形成重大外事事项学校党委集体决策制。

高校外事部门除应牵头对“中外合作办学”“留学生招生与管理”“外籍教师聘用与管理”“学生出国交流”“教师公派出国留学”“因公出访”等国际合作交流版块的常规工作建立规范的管理办法、工作流程之外,还应加强国际合作项目风险管理流程建设,从立项管理、中期管理、验收管理、绩效评估、应急处置等方面开展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全过程管理,保障国际合作项目顺利开展。在引入各类国际合作交流项目前,对项目执行的可行性及风险性开展评估,加强对合作对象的资质、背景、条件审查,建立对第三方机构的招投标制度,严把项目进口关,从源头上杜绝合作对象风险。教育涉外项目执行过程中,确立项目负责人制度,项目负责人定期上报项目执行情况、资金使用情况,定期开展项目风险评估,强化国际合作项目运行效率。根据参与项目的师生反馈、项目自评、专家评审、校外评估机构测评等多种评审机制,开展第三方合作机构信誉度评估、项目绩效评估,对运行不畅或者不符合当前政策法规存在较大风险的项目开展终结性评估,建立项目退出机制。

2. 成立工作专班,加强队伍建设,建立突发涉外事件应急处置机制

外事无小事,尤其是疫情期间,高校外事突发性事件发生的概率相当之高,而处置突发事件的关键在于“实效性”和“有序性”,需要第一时间人员到位、措施到位、处置到位。高校应努力建设一支政治过硬、理想坚定、能力突出、能打硬仗的教育外事管理队伍,同时对外事管理人员和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进行涉外安全法规培训、国际形势培训、外事纪律培训、应急处理能力培训。学校外事日常管理工作中,应建立上下联动、齐抓共管、高效运转的涉外工作应急处置机制,在校党委的统一领导下,成立由外事、学生、教务、宣传、安稳、财务等相关职能部门、二级学院、法律顾问组成的重大突发涉外事件应急工作专班,相关人员24小时通讯畅通,从人员配备和机制建设中保障突发事情处理的时效性。

如确有重大突发性涉外事件发生,学校应按相关程序立即启动应急预案,第一时间进行研判、上报、处置。如针对因新冠肺炎疫情暴发学生无法参加出国留学项目的情况,高校外事部门应及时与友校或第三方合作机构保持密切联系,确认项目是否继续执行、取消或延期;涉及项目取消且已缴费的项目,督促友校或机构制定工作方案,尽快完成项目退款;对于暂缓执行的项目,明确告知学生项目可能会延期或取消,耐心做好解释工作;针对疫情期间第三方合作机构因故变更其退费承诺发生经济纠纷,高校应本着最大限度保障学生合法权益、降低舆情风险的宗旨,加强与第三方合作机构的沟通协调和与其他项目高校的信息互通,敦促其妥善处理项目学生的退费问题、尽快落实项目学生的退费工作,同时密切关注项目学生思想动态,安抚及疏导学生及家长情绪,警惕防范舆情风险。

针对各类国际合作交流项目,高校应构建以合同和保险为重要抓手的教育涉外风险分担机制。[8]在公平公正的基础上,通过合同文本对涉及项目各方利益(学校与学生、学校与教师、学校与外方合作院校、学校与第三方合作机构、学生与第三方合作机构)的相关责权利进行事前约定、认真履责,违约责任等条款内容应尽量详尽,具有可操作性。[9]要明确如项目提前终止,双方对学生善后处置和经济责任结清的义务。高校应提醒项目人员购买覆盖全面、保额充足的人身财产保险、国际旅行保险及意外伤害保险等。

3. 完善工作台账,精准分类施策,筑牢疫情期间高校涉外安全屏障

在疫情防控常态化的背景下,高校外事部门牵头对外籍教师、国际学生、在外师生(孔子学院、鲁班工坊等海外办学的教职人员、海外研修访学教师、赴国外留学学生、滞留海外的外籍师生)进行分类统计,完善相关数据台账和健康档案,精准掌握在外师生的居住地点、活动轨迹、身体状况、思想动态、社会治安、学习生活、困难诉求,确保不漏一人、不错一人,建立相应的工作群及“日报告”“零报告”制度,做到基础数据全摸清、动态数据全掌握,有任何异常情况需及时向学校党委报告,研判后准确施策。

为维护来之不易的抗疫成果,目前我国对尚未接种中国生产新冠疫苗的外籍人员依然采取的是“非必要、非急需、不旅行”的入境政策。高校应为滞留海外的外籍师生建立“境外外籍师生健康档案”,了解他们的困难并给予必要的帮助。 因项目、学业结束或在疫情严重国家确有困难急需回国的师生,学校应按照“一项目一策”“一人一策”严格履行相应程序,指导其有序回国,并提前准确掌握其航班信息、旅居史和接触史,并提醒其回国旅途中及入境后应积极配合民航、口岸和地方防疫部门,严格执行相关防疫管理举措。在疫情防控常态化大背景下,学校外事部门及二级学院应派专人与在海外师生联系,给予关心关怀和温馨提示,动态掌握海外师生的学习生活情况,及时回应各类国际交流项目中外师生的合理诉求,加强对海外师生的正面引导、安全提醒和情绪安抚,强化防疫指导、强化物资保障、强化心理支持、强化困难帮扶、强化领事保护,要求他们定期汇报学习生活情况,帮助其科学认识疫情,加强自我防护,减少恐慌情绪,同时听从我驻外使领馆教育处(组)安排,从而确保各类国际交流项目的中外师生在人身安全、心理健康、异地滞留、生活教学、隔离观察等方面的工作有序可控。

4. 关注国际形势、科学制定计划,实现高校对外开放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高校国际处作为外事归口管理部门,应密切关注最新的国际国内形势以及留学目的国的出入境签证政策、国际航班、疫情管控及社会治安状况,第一时间通过“Zoom”“钉钉”“Webex”等视频会议软件与有合作项目的海外高校外事部门、第三方合作机构、国际合作项目负责人及参与人员、外籍师生建立顺畅高效的多方沟通机制,及时调整学校的国际合作与交流工作计划、方向及模式。相关各方应对可能影响国际合作交流项目正常执行的各种政策、信息相互通气、共同研判、及时调整,综合考虑疫情防控情况、安全风险、出入境政策、项目内容、时长、费用、性价比等因素,共同商定可以择优启动和继续执行的线上交流、教学、培训项目,疫情后再择期启动的线下交流项目以及需要终止执行的项目。

针对各类涉外办学项目、境外培训项目、中外合作办学项目线上学术课程质量“缩水”问题,学校在加强相关在线课程资源、平台、体系建设的基础上,外事部门应做好对外方组织者、外籍教师、留学生授课教师的提醒,要求优化线上教学内容、形式、方案、计划、资源,提升学员在线学习的积极性,并通过学员评教、专家督导、同行互评、随堂听课等方式实现在线教学的全过程监督。

2020年,教育部等八部门出台了《关于加快和扩大新时代教育对外开放的意见》,指明了下一步我国教育对外开放的主攻方向和重点任务。高校外事部门应审时度势、与时俱进,一方面巩固教育涉外抗疫成果、一方面狠抓事业发展,做好十四五期间的国际合作工作顶层设计和全球布局,主动应对“疫后综合症”。紧紧围绕国家战略和地方经济发展需要,聚焦本校学科专业建设和优质国际教育资源引进,搭建中外人文交流长效机制、重要平台、品牌项目,内外统筹、突出重点,提质增效、有序开放,加强高校国际合作与交流的高质量内涵式发展。

结 语

人文交流、政治互信、经贸合作历来是中国特色大国外交的三大重要支柱。教育对外开放作为中外人文交流的核心组成部分,对推动中国文明与世界文明的互鉴互学、提升我国教育综合实力和国际影响力,服务外交大局做出了重要贡献。疫情冲击下,我国高校应加强底线思维、切实提高教育涉外风险防范意识和能力,准确把握国际局势、教育大势、人文情势和疫情形势,做好较长时间应对外部环境变化的思想准备和工作准备。这让全体中国人民更加坚信,新时代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迈向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开启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中,必将继续取得更为重大的丰硕成果。

猜你喜欢

外事师生交流
如此交流,太暖!
初中历史教学中师生的有效互动
加强交流沟通 相互学习借鉴
周樱 两岸交流需要更多“对画”
外事之窗
A View on the American's Pursuit of Values Through Grapes of Wrath
A View on the American"s Pursuit of Values Through Grapes of Wrath
外事外侨助力本地企业国际化
麻辣师生
重视“五老”作用 关爱青年师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