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

2021-12-23顾卫周

时代汽车 2021年23期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心理素质

顾卫周

摘 要:汽车驾驶员驾车时的心理状态对行车安全有非常大的作用,影响心理状态的原因一般有个人因素和外部影响,比如疲劳驾驶和雾霾天气等。本文从汽车驾驶员驾车时的心理状态切入,探究、讨论如何提升其心理状态,保障驾驶的安全性。重点的提升建议有:培养更好的行车习惯、更高的行车技能、更强的心理承受力、更正确的行车思维和更强的身体素质等。

关键词:汽车驾驶员 心理素质 行车安全

The Influence of Automobile Drivers' Psychological Quality on Driving Safety

Gu Weizhou

Abstract: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a car driver while driving has a great effect on driving safety. The reasons that affect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re generally personal factors and external influences, such as fatigue driving and haze weather. This article starts from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of the car driver while driving, and explores and discusses how to improve the psychological state and ensure the safety of driving. Key suggestions for improvement include: cultivating better driving habits, higher driving skills, stronger psychological endurance, more correct driving thinking, and stronger physical fitness.

Key words:car driver, psychological quality, driving safety

1 引言

近年来我国社会经济稳定增长,个人收入随之增多,再加上汽车价格愈来愈低,道路上的汽车愈来愈多,而且道路随着城市也愈来愈复杂、多样。以上种种对汽车驾驶员的综合素质有了更明确的要求。而行车安全一般受到个人因素和外部环境影响,想要有效提升行车的安全性,最好培养更好的行车习惯、更高的行车技能、更强的心理承受力、更正确的行车思维和更强的身体素质等。所以,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对行车安全有非常明显的作用,若是能保障汽车驾驶员的状态,将会对行车安全有重要促进作用。本文为了避免汽车驾驶员因不恰当的行为导致的危险驾驶,针对其心理状态及其影响原因进行阐述,并给出个人建议,旨在完善相关领域研究理论,为汽车驾驶员和交通部门提供理论参照。

2 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主要影响分析

2.1 疲劳与厌倦心理影响行车安全

所谓疲劳驾驶,是指汽车驾驶员在身心俱疲的情况下发生驾驶行为,在此情况下,汽车驾驶员对外部环境,如行人突然横穿马路、其他驾驶员突然超车等行为的感知变得迟钝,表现为注意力不够集中、观察能力下降和思维变慢等。这就导致汽车驾驶员在注意力分散的情况下,很难在突发情况下及时发现、避开危险。因此,一旦在疲劳状态下行车,若是遇见道路突发情况,汽车驾驶员应变不及时,很有可能规避不了来自外部环境的意外干扰,大大增加了行车风险。疲劳驾驶对汽车驾驶员的负面影响不只体现在以上几点,它还影响汽车驾驶员四肢协调程度,因身体劳累,导致其四肢乏力,动作的灵敏度和准确度降低,最终影响整体驾驶,增加了行车风险。再者,汽车内部空间较小,处于全封闭状态,本来就对驾驶员有负面影响,一旦汽车驾驶员疲劳驾驶,会加剧紧张、焦虑等情绪,这也在一定程度上影响行车安全。

2.2 恐慌与焦虑心理影响行车安全

很多汽车驾驶员身上发生过“路怒症”现象,主要是因为在行驶过程中,汽车驾驶员容易产生负面情绪,比如,紧张、焦虑等,因此产生压力,若此时外部再给与一定条件的刺激,比如,路面不平導致的颠簸、车内的杂音、其他道路上的汽车驾驶员抢道和红灯时间过长等,这些都会造成汽车驾驶员情绪波动,而驾驶时的紧张、焦虑会放大这些情绪,进而造成安全隐患,可能诱发交通事故。再比如,当车辆较多、道路拥挤的时候,会加剧汽车驾驶员的心理负担,使其烦躁、没有耐心,进而影响对外部因素的判断,为安全行车留下隐患。总而言之,汽车驾驶员处于不理想的状态中,出现误操作的概率更大,增加行车风险。

2.3 侥幸与紧张心理影响行车安全

当前,汽车驾驶还属于靠人力驱动的时代,所以,汽车驾驶员的个人情况,尤其是心理状态,对行车安全产生直接影响。虽然我国早已颁布交通法,并明确哪些行为属于违法、违规行为,但仍有不少汽车驾驶员存有侥幸心态,明知故犯,比如,经常出现的酒后驾驶、超速驾驶和无证驾驶等违法、违规行为,大大增加了行车安全危险。不仅如此,汽车驾驶员进行上述行为时,在可能被发现的情形之下,有的人会紧张、惧怕,并因此做出违反理智的行为,比如,掉头躲避、抢道逃离、违规变道和变速逃逸等,进一步加大了行车危险性。

2.4 逆反与利益所求心理影响行车安全

在我国传统认知的影响下,很多群众忽视了汽车驾驶员是社会健康发展必不可少的群体,他们更注重面子问题、工资多少和福利待遇问题。这些传统观点会在一定程度上影响汽车驾驶员对其自身定位和认知,会对此类工作产生不认可的心理,也在一定程度上触发其心理焦虑。这类问题会影响汽车驾驶员工作时的状态和注意力,会形成安全隐患,影响行车平稳、安全,酿成事故。

3 提高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的对策

3.1 增强驾驶员身体素质

汽车驾驶技能虽然难度较低,绝大多数人都能掌握驾驶技术,但是,其本身对于汽车驾驶员是有一定要求的,比如,充足的精力,健康的身体状态,因为若是身体状态不佳,如存在高血压、心律不齐等身体问题,可能导致汽车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出现易疲劳,甚至昏倒的情况,这会大大增加行车风险。还有,如果汽车驾驶员的视觉、听觉和心理状态不达标,在面临外部突发状况时,来不及作出准确的判断,影响操作,最终为交通事故埋下隐患。所以,有效提升行车安全的前提是,汽车驾驶员身体健康,视觉、听觉和心理状态达到上路标准,进而确保在驾驶时体力充沛,及时应对各种外部干扰。

3.2 培养汽车驾驶员良好的职业道德

汽车驾驶员如果未正确认识自身的岗位价值与岗位职责、未形成正确的人生观、世界观、价值观,很容易被社会负面消息干扰,影响正确认知,增加行车风险。因此,汽车驾驶员的思想品德教育需要被重视,完善的思想品德教育将会大大增强汽车驾驶员的正确认知,加强对社会、群众的责任意识,从而促进行车安全。为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相关部一定要重视汽车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及其职业道德水平的提升,而积极地、系统地进行思想品德教育是非常有效的手段,适当的行车安全培训可以帮助汽车驾驶员养成正确的行车意识和正确的三观。相关部门不仅要有正确的对策,还要重视行车安全培训的落实问题,比如,在培训时,讲师可以具体讲一下真实的案例,让学员意识到违反相关规则的驾驶是多么危险,进而加强其安全行车意识,避免侥幸心理。

3.3 提高驾驶员心理承受能力

据调查,行车事故高发的重要因素之一是汽车驾驶员不能及时调整心理状态,引起了剧烈的心理变化。所以,降低交通事故的有效方式之一是加强汽車驾驶员的心理承受能力,尽量让驾驶员在行车过程中保持稳定的心理状态。以便于在任何情况下,汽车驾驶员都可以针对自身进行情绪调节和疏导,调整注意力集中程度,确保避免受外部环境影响,更安全地驾驶车辆。而且,在实际上的行车过程中,外部环境变化较多,多数不可避免,对汽车驾驶员的心理状态影响较大,使其紧张、焦虑,所以,驾驶员的培养重点在于其是否能够及时调节情绪,以确保心态持续稳定,更好地应对外部环境,确保行车过程安全无虞。不仅如此,对于汽车驾驶员个人来说,还要注意自身的压力问题,要有计划性的对负面情绪进行释放,比如,跳舞、唱歌、读书和下棋等等,以此休闲活动对生活、工作带来的压力进行缓解,以保证健康的心理状态,避免剧烈的心理变化导致的驾驶问题。

3.4 养成良好的驾驶习惯

普通人在接受过系统的培训之后,通过四门考试,即可获得驾照和驾驶技术,但道路环境愈来愈复杂、多变,今后汽车驾驶员还得巩固相关理论知识,和通过不断的练习来增加驾驶经验、加强驾驶技能。在此过程中,要重视驾驶基础,对于常用动作,如倒车入库、直行加速和转弯等动作增加练习次数,在实操中不断练习、进步,培养良好行车意识和习惯,进一步保障行车安全。

安全行车的重要前提之一是良好的行车习惯,经过一段时间的训练,养成了较好的行车习惯之后,汽车驾驶员的安全意识也随之提升,驾驶行为会更符合标准,而更加标准的驾驶行为会反过来促进行车安全意识,最终形成正向循环,远离行车不良习惯。而在此期间,我们还需要关注汽车驾驶员的疲劳驾驶问题。笔者建议,在车内安装一个专门用于提示疲劳驾驶的小机器,并对其进行设置,当汽车驾驶员行车超过一定时间,并且没有进行超过二十分钟的休息时,小机器可以进行警告,强制汽车驾驶员及时停车休息,缓解驾驶员因长时间行车产生的紧张、焦虑情绪和生理上的疲惫,进而避免造成疲劳驾驶,保障行车安全性。所以,相关部门要重视、制定和调整相关法律规定,慢慢地、持续地培养汽车驾驶员正确行车意识和良好行车习惯。

4 结语

想要做到行车安全,就得要求汽车驾驶员头脑冷静、灵活,因为日常驾驶属于综合性行为,需要脑力、体力、经验和技巧,而汽车驾驶员需要时时冷静,以便及时对行车时的外部信息作出理性、客观的判断。汽车驾驶员行车时的心理状态在很大程度上受其心理素质水平影响,然后会对其行动产生影响。综上所述,汽车驾驶员的良好心理状态是否一直持续,会对行车安全产生不小的影响。与此同时,培养更好的行车习惯、更高的行车技能、更强的心理承受力、更正确的行车思维和更强的身体素质等,可以提升行车的安全性。

参考文献:

[1]贠晓,韩文涛.浅谈汽车驾驶员生理因素对行车安全的影响[J].黑龙江科技信息,2012(31):93.

[2]姚久庆.驾驶员心理素质对行车安全的影响及对策[J].城市公共交通,2009(08):21-22.

[3]杨静.道路交通事故驾驶员失误分析与安全对策研究[D].河南理工大学,2009.

猜你喜欢

汽车驾驶员行车安全心理素质
本期话题:如何有效锻炼学生的心理素质?
浅谈心理素质课程的重要意义
幼儿心理素质与良好行为习惯、问题行为的关系
地方高校学生干部心理素质提升探析
浅谈汽车驾驶员心理素质与安全行车
新时期汽车驾驶员的基本素养及培养对策
夜间驾驶机动车注意事项
马蹄环断裂故障的分析与探讨
低驾龄驾驶人行车安全影响因素分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