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的思路策略分析

2021-12-23王粒全

工程与建设 2021年5期
关键词:管理人员标准化管理工作

王粒全

(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新疆 库尔勒 841000)

0 引 言

水利枢纽是在渠道或河流的适当位置所兴建的水工建筑物综合体,通常兼具防洪、供水、灌溉、发电等多种功能[1]。在当前水资源日益紧张的大格局下,水利枢纽工程作为可很大程度增强水资源利用率的主要措施之一,为我国国民经济发展作出了较大贡献,但是在经济发展、思想观念、体制条款等多种因素的制约之下,有相当数量的水利枢纽工程均存在着“轻管理、重建设”的情况,导致其运行管理状态并不太好,甚至还诱发出现较为严重的安全隐患,目前已经制约到了水利枢纽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在这种情况下,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就显得尤为重要,本文就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的思路进行探讨。

1 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的优势

1.1 让规章制度更趋于健全

从目前来看,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还是新生事物,无论是规范,还是标准都还有所欠缺,当然随着时间的不断流逝,很多水利枢纽运行管理单位都基于标准化管理要求来对规章制度进行了完善与健全,使之逐渐转变为“以制度管人”,摒弃了原来“以人管人”方式。

1.2 让管理流程更趋于有序

水利枢纽运行管理单位通过标准化管理的方式,先后制定出具有较强实践性的操作手册与管理手册,让许多管理工作都有了统一的工作标准[2]。与此同时,还对各岗位的职责进行了明确与细化,无论是工作流程。就还是工作内容均可做到清晰明了、一目了然,实现了管理“三化”要求,即:可追溯化、可痕迹化、可标准化,让管理流程更趋于有序。

1.3 让管理过程更趋于规范

水利枢纽运行管理单位通过标准化管理的方式,让每项具体事务都有了极为明确的操作步骤、操作内容与操作方法,关键性岗位的操作规程还做到了“上墙明示”,在很大程度上让管理过程更趋于规范,让水利枢纽运行管理变得更加有序[3]。

1.4 让重建轻管局面得以改变

水利枢纽运行管理单位通过标准化管理的方式,管理水平在很大程度上得到了提升,管理程序得以规范、管理事项得以明确、管理标准得以明确,在单位内容逐渐形成良好的标准化管理氛围,让重建轻管局面得以改变。

2 开展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的实践建议

2.1 加强标准化管理知识的宣传与标准化管理

2.1.1 加强标准化管理知识的宣传

标准化管理工作未能有序开展,有相当原因是由于水利枢纽运行管理单位领导并不知晓其重要性,而普通员工又没有主动参与到标准化管理的意识[4]。由此可见,加强标准化管理知识的宣传就显得特别重要。首先,要对水利枢纽运行管理单位领导开展专题的标准化管理知识培训,让他们明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必要性、主要内容、作用和功效等,切实增强他们的标准化管理意识;其次,营造出良好的标准化管理氛围,让广大员工能够积极、主动参与到标准化管理工作中,切实增强他们的标准化管理能力,进而提高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水平。

2.1.2 定期开展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业务培训

定期开展业务培训对于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是极为重要的,以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为例,塔里木河干流因各类水利工程地处偏远,运行、检查、维护等技术工作主要依靠现场技术人员,这就要求管理者必须提高管理意识与水平、规范管理操作行为、具备较高业务水平和应急能力,故而开展了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标准化创建和业务培训项目,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开展标准化实操培训如图1所示。培训的目的旨在为水利枢纽工程管理建立一套科学规范的标准化管理体系,其内容涵盖管理责任、安全评估、运行管理、维修养护、监督检查、应急管理、教育培训、制度建设等方面。该项目主要包括标准化软件和标准化硬件提升两部分,其中标准化软件提升从管理组织、管理制度、管理流程、管理条件、管理标识、管理要求、管理行为、管理表单、管理安全9个方面入手编制完成塔河干流水利工程标准化管理手册,让管理人员明白“怎么管、怎么干”;标准化硬件提升则按照标准化管理手册的要求对各枢纽工程形象及设施予以改造升级,包括对启闭机、钢丝绳、电气线路、标识标牌、闸门远程控制和监视系统以及闸室内外环境等方面更新改造。首批启动并实施完成的恰拉枢纽管理标准化创建工作充分结合基层站点管理实际,在提升标准化设施建设的同时,更加注重管理人员的业务素质和实操能力的提升,在首批培训班学员的共同努力下,取得了良好效果,得到各级领导的充分肯定和广大干部职工的积极支持。

图1 塔里木河流域干流管理局开展标准化实操培训

2.2 加强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的制度建设

第一,要切实做到“有律可循、有法可依”。首先,需要对水利枢纽工程管理标准予以明确,再基于水利枢纽工程的实际情况来制定出针对性强、操作性好的标准化管理手册,使之与水利枢纽日常运行管理相互吻合。其次,标准化管理手册制定之后,并非静止不变,而要力争做到“动态更新”,要与当前的实际工作情况做到“与时俱进”[5]。第二,要切实做到“有法必依”。既然标准化管理手册已经制定出来,那么在实际操作中就要按其执行,否则的话,就难以达到标准化管理的要求。第三,要切实做到“执法必严”。无论是水利枢纽的维修养护,还是水利枢纽的日常巡查,亦或者水利枢纽的闸门启闭等环节均要一丝不苟地严格执行。第四,要切实做到“违法必究”,一旦发现存在着违反标准化管理的行为,那么要在第一时间予以处罚。

2.3 加大标准化管护经费的投入

在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过程中,经费投入不足通常是一个较为严重的问题。针对这种情况,应该在对水利枢纽工程省级及以上维修养护资金稳定的情况下,与地方人民政府进行积极协调、争取地方财政资金的支持与帮助,形成长效经费保障机制,确保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工作经费能够足额到位[6]。与此同时,要进一步监督标准化管护经费的使用情况,务必要让这些有限的资金都发挥出应有的作用,达到“性价比最优”的效果。

2.4 强化运行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与激励

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工作具有管理困难、收效有限等特点,运行管理人员的责任心往往是关键。从目前来看,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好坏与运行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不直接挂钩,这样一来,就容易形成“干多干少一个样”,严重缺乏足够的激励约束机制,在很大程度上影响到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有序推进。在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过程中,会涉及到大量的问题,往往更需要运行管理人员以高度的责任心与使命感去找出问题、剖析原因、提出解决措施,运行管理人员在问题处理过程中所表现出来的主动程度、职业道德、业务水准等都会直接影响到标准化管理工作的成效,有鉴于此,务必要强化运行管理人员的日常管理与激励,这对于提高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质量是极为必要的。建议可将运行管理人员的薪酬待遇与标准化管理成效直接挂钩,若运行管理人员在工作中表现优秀,那么可适当给予其一定数额的奖励,这样一来,必将会提高运行管理人员的工作主动性与积极性,让他们全心全意地参与到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工作之中,必然能够推动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工作的良性发展。当然,若在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工作方面出现较大问题,甚至造成严重的经济损失,那么也要对运行管理人员进行问责,将责任与利益同时给他们挂上钩。

3 结束语

总之,水利枢纽标准化管理是一项综合性、系统性较强的工作,涉及面较广、工作量较大,有关部门需要通力合作,共同做好此项工作,从细节处完善、从专业化方面努力,进而实现水利枢纽工程的可持续性发展,无疑是具有极为重要的作用与意义。

猜你喜欢

管理人员标准化管理工作
青脆李、脆红李周年管理工作历
标准化简述
建筑施工管理工作探讨
做好初中班级管理工作的几点思考
标准化是综合交通运输的保障——解读《交通运输标准化体系》
论汽车维修诊断标准化(上)
交通运输标准化
高校教学管理人员专业化探讨
对干休所管理工作的思考
5年前的选择决定今天