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党领导下我国乡村教育的百年发展
——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

2021-12-23李继宏

关键词:农村教育

李继宏,曹 静

(聊城大学 教育科学学院,山东 聊城 252059)

乡村教育是我国教育的重要组成部分,并与乡村社会的发展息息相关。进入21世纪以来,乡村教育更成为党和国家发展的重大议题。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初就高度重视我国的乡村教育事业,一直强调加强对农民群众及其子女的教育引导。这不仅是出于中国革命和社会主义建设以及教育公平的的现实需要,也是中国共产党和人民群众集体智慧的结晶。一百年来,我国乡村教育在中国共产党的正确领导下,历经四大阶段,不断创新发展,在规模和质量上都取得了重大突破。系统回顾过去一百年来党的乡村教育实践,解读党颁布的一系列有关乡村教育的政策,总结党领导乡村教育的经验,有助于深刻理解和把握党领导下乡村教育的发展历程,这不仅有利于建设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乡村教育理论,也有利于为世界上其他国家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中国经验。恰逢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谨以此文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一百周年。

一、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1921.7-1949.10):致力于宣传革命思想以革命斗争为目标的教育

早在五四时期,中国一批共产主义知识分子在传播马克思主义的同时,就坚持以工农劳苦大众为对象的平民教育运动,唤醒工农革命觉悟,参加反帝反封建的斗争。①余永德:《农村教育论》,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1999年,第22-23页。1921年7月,中国共产党成立,开启了中国历史的新纪元,党在成立初期就注意到了农村和农民问题。当时中国乡村社会的经济活动、乡村治理、生态环境都受到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影响,大批农民开始有了反抗意识。因此,向农民宣传革命道理、传播革命思想成为党的主要教育任务。1921年8月,共产党员沈玄庐在浙江萧山创办衙前农村小学,引导农民学习文化、宣传革命思想。②《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1年,第 124 页。1921-1923年,共产党人先后在广东、湖南等地开办农民补习学校,不仅教农民识字、写算,还积极传播革命思想、进行革命教育。中国共产党人深刻认识到农民的力量,通过教育,使农民成为了真正的革命主体,在革命中充分发挥了战斗堡垒作用。毛泽东同志曾在《湖南农民运动考察报告》中赞颂说:“农民运动发展的结果,农民的文化程度迅速地提高了。不久的时间内,全省当有几万所学校在乡村中涌出来。”①《毛泽东选集》第1卷,北京:人民出版社,1999年,第 260 页。事实证明,农民是可以通过教育被改造的,中国革命的成功也离不开农民的支持和拥护。

1927年,党在井冈山创建革命根据地,标志着党的革命重心由城市转移到农村。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共产党人高度重视农民的思想政治教育,真切希望通过发展乡村教育不断提高农民的政治觉悟和文化修养。具体措施包括:第一,开展识字教育。当时农民的文化水平普遍不高,青壮年文盲与半文盲较多。1928年,毛泽东同志组织湘赣边界各乡农民协会组织农民夜校,帮助农民识字。1931年,毛泽东同志提倡举办并起草《时事简报》,面向群众,用大纸张、黑墨水抄写实事,旨在打破保守观念、提高群众斗争情绪。②《毛泽东论教育》第3版,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08年,第 145页。第二,重视小学教育。小学教育是乡村教育的基础,党对小学教育也十分重视。1934年,中华苏维埃政府颁布《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暂行条例》,提出:小学教育要培养中国革命斗争的接班人;要将教育和劳动相统一;不分儿童性别和成分,均实行免费义务教育;小学教育应充分发挥儿童的创造性和自治能力,教育者起领导作用。③陈元晖、璩鑫垚、邹光威:《老解放区教育资料》(一),北京:教育科学出版社,1981年,第324页。1935年中共中央到达陕北后,提出一系列措施来发展小学教育,精简学校,关注基础教育质量。第三,统一学制。《中华苏维埃共和国小学暂行条例》提出统一学制的规定,要求小学五年,并采用半日制和全日制两种教学形式。另外,党注重发挥群众力量来办学,使教学与实际相结合。这一时期,以毛泽东同志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从积贫积弱的农村实际出发,开展文化教育、军事教育、劳动教育,关注小学教育。这极大地提高了农村的教育质量和农民的政治素养、爱国热情,是我国乡村教育思想的典范。

1937年,抗日战争全面爆发,中华民族到了生死存亡的关键时刻。党和各抗日民主政府都把“发展民众教育、消灭文盲、提高边区成年人民之民族意识与政治文化水平”(《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作为抗日时期教育的主要任务,广泛开展了各种形式扫盲和文化学校,如冬学、民校、夜校、识字班、民教馆、读报组等。这些灵活的教学形式适应农村生产的特点,贯彻了为抗战服务、为生产生活服务的方针,极大地激发了群众的学习积极性,使千百万劳动群众摘掉了文盲的帽子,提高了政治觉悟,为夺取抗日战争的胜利作出了巨大的贡献。

抗日战争胜利后,中国人民的任务是推翻蒋介石的独裁统治,解放全中国。这一时期解放区的教育方针是建立民族的、民主的、人民大众的、科学的教育,为解放战争服务,为建立新中国服务(《陕甘宁边区抗战时期施政纲领》)。因此这一时期解放区的乡村教育任务是发动工农群众积极支援和参加解放战争、大力争取、教育和改造知识青年。在教育组织形式上,继续办以识字扫盲、提高文化为主的各种学校,如冬学、夜校、文化补习学校等,同时还结合土改、参军、支前等中心运动来教育农民;在知识青年教育上,通过学习培训、大会报告、参加当地群众运动等,启迪农村青年的政治觉悟,提高参加革命的积极性。党坚持正面教育引导与群众运动相结合,促进了解放区的教育建设,为新中国的成立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经验。

总之,在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尽管中华大地战争连绵、政局动荡不安,党领导的乡村教育却蓬勃发展、欣欣向荣,开创了中华民族教育的新纪元和农村教育的新天地,创建了适应革命斗争需要的崭新教育制度,积累了丰富的教育理论和宝贵经验,造就了千百万革命干部和建设人才。

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1949.10-1978.12):致力于服务国家初建及工农大众文化需求的普及教育

中华人民共和国成立初期,我国的农民教育被赋予新的重要使命。这一阶段,党致力于乡村教育的普及,并注意调动农民办学的力量,使教育真正服务于工农大众。农民不光是教育的对象也是发展教育的主体。除了在乡村地区积极建设公立小学以外,党还在乡村实行鼓励群众办学的政策,促进了乡村小学教育的普及,为乡村教育的发展奠定了基础。1953年,党根据新民主主义教育的理论规定了乡村小学教育的宗旨,对儿童实施德智体美全面发展的基础教育,并实施爱国教育培养他们的爱国热情和积极性。同时,对乡村中学生也同样实施德智体美全面的教育。在学校形式上,根据乡村居住分散的特点,举办半日制的和巡回制的小学来方便各个村庄的儿童上学,乡村小学教育逐步走向正轨。在学制改革上,针对旧中国的农民及其子女无法享受平等教育权的弊端,新中国颁布了《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建立起了幼儿教育、初等教育、中等教育、高等教育相互贯通的四级学制系统,同时开设了多种形式的工农教育和示范类学校。这是建国初期党和国家在学制方面的重大创新和突破,同时体现了党和国家为人民服务的根本宗旨。

由于解放前国内政局动荡、战争不断,我国尤其是农村地区的经济、文化、教育等领域都处于非常落后的状态,我国存在大量的文盲,而农村的文盲率更是超过95%以上。①李松楠:《毛泽东农村教育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第34页,第35页。因此,扫盲成为新中国迫切而重大的任务,其中以农村扫盲为重要内容和目标。中国共产党推行了一系列政策来开展农村扫盲运动、减少农村文盲数量、提高农民文化素质。1949年,在党的领导下,教育部召开了我国第一次全国教育工作会议,会议提出从1951年开始进行全国规模的扫盲运动。1951年,政务院下发《关于改革学制的决定》,提出逐步建立扫盲学校,使扫盲教育能够纳入到正规的学制系统并与普通教育相衔接。1956年3月,中共中央、国务院联合发布了《关于扫除文盲的决定》,指出扫除文盲的重要性:“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文盲状态,是社会主义建设中的一项重大政治任务”,并规定了扫盲的目标,即“在全国范围内积极地有计划有步骤地扫除文盲,5-7年内基本扫除文盲,使广大劳动人民摆脱文盲的状态,成为具有现代文化、具备自学能力的人民。”②转引自张乐天:《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 8页,第 10页。上世纪50年代,通过各种力量的配合,扫盲运动在农村进行得热火朝天,成为中国特有的壮观景象。在党扫盲教育思想的正确指导下,扫盲运动取得了良好的成效,近一亿人民通过扫盲教育摘掉了文盲的帽子。1960年上半年通过扫盲运动获益的农民为1.32亿,仅1960年就扫除了573.3万文盲。③李松楠:《毛泽东农村教育思想研究》,博士学位论文,东北师范大学,2018年,第34页,第35页。通过大规模的农村扫盲运动,不仅提升了农民群众的文化素养,还为建设社会主义事业培养了一大批脑力劳动者和体力劳动者。

1958年,我国进入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人民日报》发表了《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教育工作的指示》,明确规定了党的教育方针,即“为无产阶级政治服务,教育与生产劳动相结合”;并强调实现党的教育方针的关键是“教育工作必须由党来领导”。以此确立了党在教育工作中的领导地位,并确立了之后教育工作的发展目标,来推进农村教育更快速地发展。为了进一步恢复、发展文化教育事业,彻底改造旧教育制度,党又提出了“两条腿走路”的教育方针,即工业和农业并举、国家办学与企业公社办学相结合。④转引自张乐天:《新中国成立以来农村教育政策的回顾与反思》,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6年,第 8页,第 10页。正是在这个方针的指引下,我国乡村基础教育在20世纪50年代快速发展,使国家办学力量与集体办学力量相结合,乡村学校数量得到快速扩张。1963年,教育部出台了《全日制小学暂行工作条例(草案)》,重新划分了地方政府在乡村教育工作的职责,形成了“条块结合,以块为主”的教育管理体制。1965年,教育部出台《关于学制改革问题的报告》,正式提出将工(农)半读学校作为正规学校的一种形式。之后,我国进入了十年“文化大革命时期”,这一时期,农村中小学普遍实行了“开门办学”;进行了课程改革、自编乡土教材等,这些实践在一定程度上密切了学校教育与农村生活的联系。尽管许多做法并不科学,但对我们今天的乡村教育建设仍有一定的启发。

乡村教育的发展在很大程度上影响着我国教育事业的总体发展,在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乡村教育成为中国教育改革和建设的重要内容。在党一系列政策的指引下,在建国初期迅速形成了基本符合中国国情和乡村实际的乡村教育制度体系,并培养了成千上万的社会主义建设人才,农民不仅成为教育的对象,也成为了教育的主人。

三、改革开放与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新时期(1978.12-2012.11):致力于服务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并逐步提升质量的教育

党的十一届三中全会以后,我国进入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建设新时期。改革开放初期,我国乡村地区经济发展落后,很多人尚未解决温饱问题,贫困成为普遍现象。经济落后势必导致乡村教育的停滞,乡村地区受教育率低、文盲人口依旧大量存在。为了改变乡村这种落后的状况,使更多人参与到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中,1978年11月,国务院发出《关于扫除文盲的指示》,《指示》针对当时农民群众中还有相当数量的文盲现象,对扫盲工作进行了新的部署①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1651页。。在开展扫盲运动的同时也对农民进行农业技术教育,将知识与生产实践相结合。经过大规模的农民扫盲运动后,文盲人口不断减少,农村贫困地区落后状况得到改善,群众整体素质得到提高。随着党农村教育扶贫工作的深入推进,教育在农村尤其是贫困地区的重要性得到体现,扫盲和农村技术教育的开展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争取到了更多的人才。

从1985年开始,乡村教育改革开始进入推动阶段。国家于1985-2000年间分别对乡村教育体制和教育结构进行了改革。在教育体制改革方面,1983年1月,中共中央出台《关于加强农村思想政治工作的通知》,强调“要采取多种形式办学,逐步建立有中国特色的农村教育体系。”1985年5月,中共中央颁布了《中共中央关于教育体制改革的决定》,指出农村教育实行九年义务教育,并确立基础教育由地方负责、分级进行管理的原则。加强地方管理基础教育的权利,使乡村基础教育更能适应本地的经济文化发展水平。1986年党中央颁布《中华人民共和国义务教育法》,为农村义务教育的发展与落实提供了法律依据和保障。1987年,国家教委、财政部发布了《关于农村基础教育管理体制改革若干问题的意见》,强调对于农村基础教育必须发挥省级领导力量,同时划分权限扩大县、乡级在管理乡村学校上的权利②张乐天:《我国农村教育政策30年的演进与变迁》,《南京师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08年第6期,第80页。。1989年,我国专门成立了“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小组”,全面部署和领导农村教育综合改革,自此,农村教育改革成为党中央的一项重要任务。在教育结构上,1987年国家教委与河北省政府决定建立农村教育综合改革实验区,并在此基础上开展职业教育、成人教育、普通教育。这三种类型的教育统筹发展使农村试验区的规模和效益迅速扩展。另外,党在1988年提出农村教育综合改革的重要行动计划——“燎原计划”,目的是充分挖掘农村各级各类学校的智力、技术的独特优势,积极开展与当地建设密切结合的实用技术和管理知识的教育,使教育与经济协调发展,培养大批新型的农村建设者,促进当地生产技术、人民收入和生活水平的提高。③《中国教育年鉴(1984-1981)》,北京:中国大百科全书出版社,1984年,第769页。1989年,我国开始推进“农科教结合”,1996年农科教结合成为法律规定与要求。党的十四大以来,国家坚持教育优先发展战略,为了促进教育公平,规定教育资源优先向农村、边远、贫困民族地区倾斜,确保农村“两基”目标的实现,形成义务教育、成人教育、职业教育共同发展。在这一时期,乡村小学在空间分布上也得到了调整,为了进一步保障乡村学龄儿童入学权力,国务院在2001年颁布《关于基础教育改革与发展的决定》,要求在方便学生就近入学的前提下适当合并农村小学和教学点。①王路芳、张旭:《后撤点并校”时代农村小规模学校教师队伍建设研究——基于对46个国家级贫困县的调查》,《上海教育科研》2015年第7期,第10页。至此,乡村小学改变了过去“村村办学”的分散布局模式,转变为以县为主的集中办学,乡村小学逐渐规模化和规范化。这一阶段,我国农村地区乡村教育改革欣欣向荣,乡村教育焕发出新面貌。

2003年,乡村教育改革进入更深层次的阶段。2003年国务院发布《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中进一步强调农村教育在构建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国民教育体系中的重要地位。②《国务院关于进一步加强农村教育工作的决定》,http://www.gov.cn/zhengce/content/2008-03/28/content_5747.htm,2008-03-28/2018-12-24.2005年十六届五中全会提出社会主义新农村建设的历史命题。党同时关注农村孩子的现实需要,不仅有学上,还要上得起学。2005年11月,党和国家宣布用两年时间在农村全面免除义务教育阶段的全部学杂费,乡村学龄儿童成为这个政策受益最广泛的群体。同时,国家提出全部免除西部地区农村义务教育的学杂费,2007年逐步扩大到中部和东部地区,对贫困生提供免费教科书,并给予生活费补助③何东昌:《中华人民共和国重要教育文献》,海口:海南出版社,1998年,第301页。。这不仅缓解了农村孩子上学的经济压力,还体现了我国教育政策为了人民、服务于人民的理念。教育大计,教师为本。党和国家在保障农村地区教育资源的同时继续加强农村教师队伍建设。2003年党战略性地实施“西部计划”,积极支持并引导高校毕业生去西部乡村进行支援服务工作。2006年启动“特岗计划”,招聘高校毕业生到农村义务教育阶段学校任教。之后国家通过农村硕师计划、全员教师培训等,全面建设乡村教师队伍、提高教师专业素质,使乡村教育得到可持续发展,教育质量也得到一定程度的提高。

从1978年实施对外开放以来,我国经济发展和社会面貌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同时,中国共产党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重视和政策支持力度,乡村教育实现由普及到逐步提升质量的跨越。这一阶段呈现了许多新的思路,乡村教育由点到面,突出重点,国家对乡村教育的支持力度不断加大;由外部援助到内部创生,支持机制不断创新;由调整变革到教育扶贫,乡村教育走向了健康发展的轨道。这一阶段中国乡村教育获得巨大发展,彰显着政策变革的影响与作用。

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新时代(2012.11-至今):致力于高质量发展并向现代化迈进的教育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持续推动改革开放事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的发展阶段。这一时期,乡村教育实现了由脱贫攻坚向乡村振兴的战略转移。

党的十八大报告明确提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农村贫困地区实现脱贫致富是全面建成小康社会最繁重和最艰巨的任务。习近平同志多次强调治贫先治愚,扶贫必扶智。贫困地区的教育发展水平,是衡量脱贫攻坚成效的硬性指标,它关乎着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胜利。2013年12月,教育部联合其他部门发布《关于全面改善贫困地区义务教育薄弱学校基本办学条件的意见》,要求全面提升义务教育办学标准。2014年,国务院出台《关于加快发展现代职业教育的决定》,强调农民职业教育,开设涉农专业,创新农业和教学的结合模式。2016年,党中央颁布的《教育脱贫攻坚“十三五”规划》,覆盖各级各类教育扶贫政策体系,并根据不同阶段贫困群体的需要来调整教育内容。④张裴:《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教育政策的演变研究》,博士学位论文,兰州交通大学,2020年,第85-87 页。同时,党将目光关注到乡村小规模学校。乡村小规模学校以它灵活的办学优势为乡村地区儿童上学提供便利,并长期存在于乡村地区,但近年来有衰退之势。为此,教育部在《教育部2016年工作要点》中强调“办好乡村小规模学校、加快实施教育扶贫工程”,这体现了党对乡村教育的工作作出了全面的部署。党的十八大以来,教育政策的颁布以人民利益为导向,不仅覆盖了广泛的教育主体,还包括了各级各类的教育内容。在教育扶贫方面,不仅关注贫困地区的学生群体,还加大了对乡村教师的扶贫力度。在习近平总书记和党中央的领导推动下,教育扶贫事业持续向前推进,取得了巨大的成就。自实施精准扶贫以来,因贫困而辍学的学生数量逐步减少,2019年我国义务教育阶段因贫辍学学生还是60万,而截至到2020年9月15日,已降到2419人,其中建档立卡贫困家庭辍学学生已经全部清零。①杜尚荣、朱艳、游春蓉:《从脱贫攻坚到乡村振兴:新时代乡村教育发展的机遇与挑战》,《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5期,第4页。在脱贫攻坚中,党积累了丰富的理论成果,为此后乡村教育进一步发展提供实践上的指导。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了乡村振兴战略,并强调把教育事业放在优先发展的位置,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乡村教育质量的高低对乡村振兴起着关键作用。乡村教育不仅可以为乡村建设培养大批人才,还可以激活乡村的内生潜力,促进乡村教育系统的良性循环。在乡村振兴的背景下,乡村教育整体发展规划迎来了重要转变。首先,在乡村教育的价值取向上,突出强调乡村教育的育人功能和文化功能,培养乡村学生的自学能力和文化创新能力,来适应学习型社会和投入乡村建设的需要。②核心素养研究课题组:《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国教育学刊》2016年第10期,第1页。其次,注重提升乡村教师待遇和教师队伍建设。2018年,《关于全面深化新时代教师队伍建设改革的意见》明确强调大力实施乡村教师支持计划,关心乡村教师生活,落实乡村教师生活补助和津贴发放。同时,加强教师培养、更新教师队伍,鼓励地方师范院校为农村学校及教学点培养“一专多能”教师。③张妍、曲铁华:《中国共产党百年农村教师政策回眸与前瞻》,《现代教育管理》2021年第6期,第10页。该政策的施行为今后乡村教师的专业发展作了统筹规划。教师质量的提高必然会带动教育质量的提高。另外,在促进乡村教育高质量发展的同时也重视挖掘乡村教育独特的内涵和价值。鼓励乡村学校开发乡土课程,探索小班化授课模式,注重对乡村儿童的个性化教学和乡土情怀的培养。在城乡一体化的进程中保留乡土优秀文化和人文情怀。除了促进乡村基础教育高质量发展以外,党针对乡村职业教育、学前教育基础差、欠账多等问题也都发布了政策意见,这些政策都为乡村教育全方位发展提供了法律保障。

党紧跟时代发展脚步,不断更新乡村教育发展的载体,促进城乡一体化发展。比如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地处偏远、资源短缺等劣势,积极探讨“互联网+教育”的实现路径,来实现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引领教育逐步走向现代化。在当下,乡村教育的热点逐渐从“教育扶贫”转化为“网络扶智”,信息技术与教育相互融合可以打破时间、空间壁垒,开辟乡村教育发展新路径,促进城乡教育均衡发展。当前,新时代是互联网技术发达的时代,党和国家以互联网教育为抓手,尤其关注网络为乡村小规模学校提供发展的新契机。针对乡村小规模学校师资短缺,难以开齐、开好课程,党和国家不断开设教学试点,如2012年实施的“数字教育资源全面覆盖”项目,保障了乡村学校网络资源配置和教学信息互通,该项目惠及6.36万个乡村教学点;近年来实施“三通两平台”建设,通过名师课堂、专递课堂等推进优质教育资源的共享,在乡村学校以网络的方式开设音乐课、美术课、心理健康课、生命教育课等,有利于培养高素质的乡村人才。乡村教育质量提升的重要标志之一是乡村教育的发展方式由过去的外延式发展转化为内涵式发展。过去,乡村教育的发展依托办学规模的扩大、办学环境的优化、办学条件的改善以及教师队伍的建设,而当今乡村教育的发展更加着眼于自身的办学特色和人才的培养,由同质化向特色化转变。党对新时代我国乡村教育的领导鲜明地体现了追求教育公平的价值取向以及政策的发展性特征,乡村教育在党的领导下实现了由追求数量到实现高质量发展的质性转变。

系统回顾党自成立以来对乡村教育领导与实践的四个阶段,可以得出以下几个重要结论:第一,党的乡村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理论为指导。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以马克思主义为指导,坚持一切从实际出发,实事求是,为人民服务,不断探索和创新中国乡村教育的理论与实践,推动乡村教育在各个历史时期都取得了显著成效和阶段性胜利。第二,党的乡村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与时俱进的时代精神。一百年来,党始终高度重视乡村教育工作,无论是在革命、建设和改革开放的各个时期,都没有放弃对乡村教育的实践与探索。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党开始对乡村教育进行初步探索,通过多种灵活的形式对农民进行思想政治教育,发动工农群众这一革命力量;新中国成立以后,党致力于乡村学校的普及,积极倡导多种途径办学,乡村学校的数量大幅度提升,基本上满足“人人有学上”的需求;改革开放以来,党加大了对乡村教育的改革力度,乡村教育在体制和结构上不断深化;党的十八大以后,党在乡村教育的“软件”和“硬件”建设方面都提出了新要求,提高了乡村教育的现代化水平,乡村教育质量有了较大提升。事实证明,我国乡村教育的成就世界瞩目。第三,党的乡村教育工作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理念。一百年来,党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始终把人民的利益放在首位,把“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为教育工作的出发点和落脚点,不断推进乡村教育的蓬勃发展。在党的英明领导下,我国乡村教育始终沿着正确的方向不断前进,实现了由量变到质变的突破,为社会主义建设培养了一批又一批的人才。乡村人口素质不断提升,乡村文明建设蓬勃发展。中国乡村由过去的贫穷和落后逐步变成为富有中国特色、农民安居乐业的乡村社区。

乡村教育是一项造福于人类的长期事业,已经在党的领导下走过了百年恢弘历程,也必将在党的领导下取得更好更快的高新发展。同时,中国乡村教育的发展的经验,也会为世界乡村教育的发展提供借鉴。

猜你喜欢

农村教育
农村积分制治理何以成功
国外教育奇趣
题解教育『三问』
软件工程教育与教学改革
“煤超疯”不消停 今冬农村取暖怎么办
什么是“好的教育”?
教育有道——关于闽派教育的一点思考
办好人民满意的首都教育
《新农村》乡村文艺家联盟
新农村 新一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