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百年历程和基本经验

2021-12-23方凤玲

毛泽东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攻坚中国共产党精准

方凤玲

在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的重要时刻,习近平庄严宣告我国现行标准下农村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中华民族几千年绝对贫困问题画上了历史性地句号。这是中国共产党秉持以人民为中心的价值立场,实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标志,是中国共产党用“最成功的脱贫故事”书写的人类反贫困史上最辉煌的篇章。100年来,中国共产党从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到保障生存、缓解贫困、解决温饱,再到全面小康消除绝对贫困,为世界减贫事业提供了可供借鉴的中国经验。

一、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历程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历经新民主主义革命、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以及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反贫困实践,实现了消除绝对贫困、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伟大目标。

(一)以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为主的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

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致力于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改善劳动者的生存条件。

建立新的社会制度,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带领劳苦大众反对帝国主义、封建主义,废除旧的封建生产关系和资本主义生产关系,铲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通过土地革命,没收封建地主的土地归农民所有,让终年劳动不得温饱的农民按人口分得土地,实现耕者有其田,彻底摧毁了封建土地制度,解放了农村生产力。通过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使新民主主义国家掌握国家的经济命脉,为反贫困和向社会主义过渡奠定了经济基础。通过保护民族工商业,支援长期的革命战争,促进了解放区建设和人民生活的改善。通过新民主主义三大经济纲领的实施,建立了土地农民所有和“以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所有制”为主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反贫困提供了制度基础。

建立适合新民主主义时期生产力发展的国营经济、合作社经济、国家资本主义经济、私人资本主义经济和小商品经济,坚持发展经济保障供给。从1927年井冈山根据地创建,中国共产党把进行必需的经济建设以建立足够给养的经济力作为建设巩固根据地的基本环节,一方面保障革命战争所需生活费和事业费的供给;另一方面保障劳动群众生活需要的供给。在公私兼顾、军民兼顾,协调国营经济与私营经济、政府与人民利益关系基础上,发展生产和流通,逐步保障农业和工业生产发展所需生产资料和城乡居民生活资料的基本需要。通过保护和发展民族资本主义工商业,大力发展合作社商业和鼓励私人商业的发展,对国营经济和合作社经济给予财政信贷支持和扶植,在城市积极恢复国营工业和发展国营商业,在乡村积极建立和发展供销合作社,统一管理财政经济工作,维护财政收支平衡和物价稳定,保证产品的物资供应,迅速恢复国计民生,极大地改善了劳动者的生存状况。

自己动手、丰衣足食,优先发展农业、工业实现自给,为消除贫困产生的根源奠定物质基础。中国共产党把发展农业生产放在根据地经济建设第一位,着重解决根据地居民最为迫切需要的日常生活资料的供给和工业原料的供应问题,以农业发展为前提,发展工业、手工业、运输业、畜牧业和商业。通过发动群众开展军民学校机关全体参与的大生产运动,“背枪上战场,荷锄到田庄”,一边革命一边进行生产自足,既支持了艰苦抗战,又积累了经济建设经验;既通过参加生产提高了劳动观念、劳动能力和自我造血功能,又密切了军政军民关系和官兵关系;既为缺衣少食的边区带来了丰衣足食的景象,又为边区人民带来了战胜一切困难挫折的信心和勇气。通过增加农业投入和农业生产互助合作运动,劳动者生产积极性被激发,劳动力、劳动工具和资金不足得以解决;组织农民开垦荒地、兴修水利,增加了粮食产量,改善了人民生活,提高了劳动生产力和生产效率,为解决根据地财政经济困难和民众生活困难、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准备了必要的物质条件。

(二)以社会救济为主的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

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我国借鉴苏联模式建立了社会主义计划经济体制。由于国内普遍不富裕,这一阶段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主要采取小规模救济式扶贫,缓解贫困现象。

以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社会主义变革为途径,奠定消除贫困的制度基础。随着社会主义改造基本完成后全民所有制社会主义国营经济领导地位的确立,社会主义公有制在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中占绝对优势,我国逐步实行有计划的经济建设与管理体制。对金融业和对外贸易实行计划管理,统一财政收支、物资调度和货币发行;对一些部门的企业实行直接计划和实物调拨,对少数短缺而又重要的产品实行统购统销;对财政、信贷和劳资等实行统收统支、统存统放、统分统配,迅速恢复和发展生产力。

在集体化道路中解决社会基本矛盾,保护和发展生产力以减缓贫困程度。社会主义的社会制度基本建立后,中国共产党反贫困的主要任务是集中力量解决社会基本矛盾。通过互助组、初级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使农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党的八大提出建成一个基本上完整的工业体系的战略设想,集中力量发展社会生产力,以实现国家工业化,以逐步解决人民对于建立先进工业国的要求同落后农业国的现实之间的矛盾;通过土地改革和农业合作化运动,使亿万贫苦农民分到了土地,有了基本物质需求保障;通过大力兴修农田水利、道路等基础设施,改善了生产生活条件,减缓多维贫困现象。

统筹兼顾国家建设和人民生活,协调推进经济建设和脱贫步伐。中国共产党提出尽快恢复与发展国民经济的“调整、巩固、充实、提高”八字方针,“以农业为基础,以工业为主导”调整国民经济各部门已变化的相互关系。在工业化过程中协调发展农业、轻工业和重工业,尽可能提高农业和轻工业的发展速度,适当控制重工业,缩小基本建设规模。生产资料和消费资料生产紧密结合,民用工业和国防工业紧密结合,基础工业和尖端技术紧密结合,在全面安排好社会主义建设的同时兼顾人民生活水平的提高。

建立以社会救济为主要特征的农村社会保障体系,为贫困农民提供生活保障。在集体经济为基础、集体保障为主体的复合型社会保障制度框架下,初步建立社会救助、社会福利和优抚安置为内容的集体保障制度,从外部和政策上对贫困群众施以传统的救济式扶贫。我国计划经济体制下最具特色的五保供养制度和农村合作医疗制度,以“五保”供养、基本医疗保障、救济救灾为核心,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体系逐步建立,为贫困群众生活的改善提供了保障。

(三)以解决温饱为主的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

随着十一届三中全会后党的工作重心转移到经济建设上来,改革开放从改变生产关系出发解放和发展生产力,开始有计划、有组织开展大规模扶贫开发,基本解决了贫困人口的温饱问题。

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的土地改革,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改善农村地区群体性贫困状态。把土地产权分为所有权和经营权,所有权仍归集体所有,经营权则按户均分包给农户自主经营,“包产到户”“包干到户”,广大贫困农民既是生产者又是经营者,既充分调动了农民生产积极性,又更好地发挥了劳动和土地的潜力,农民收入快速增长,贫困状态明显好转。

一部分人先富,先富带后富逐步走上共同富裕的反贫困道路。中国共产党开始探索市场经济,废除平均主义分配政策,鼓励一部分地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并以其示范力量带动和帮助其他地区、其他的人走上脱贫致富之路,逐步达到共同富裕。这一政策充分调动了劳动者的主观能动性,粮食产量逐年提高,农民生活有了较大改善;工业经济、商贸流通领域发生历史性变革,一大批民营企业家成为经济发展的“领头羊”和推动地方经济发展、增加财政收入、提高人民生活水平的主力军。

实施扶贫攻坚计划,从整体上解决重点贫困地区温饱问题。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史上第一个比较完善的扶贫纲领性文件《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1994年制定实施,确立扶贫方针为开发式,扶贫责任制为以省为主、分级负责,明确经济开发、信贷、财税等方面的优惠政策和主要途径、形式,安排专项资金增加对国家重点扶持的贫困县进行财政投入和监管,扶贫方式由救济式扶贫转向开发式扶贫。中国共产党组织实施了新中国成立以来规模最大的“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奠定了贫困地区可持续发展的基础。

坚持统筹兼顾,局部推进与全面结合促进反贫困进程。为缩小城乡和区域发展差距,《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01—2010年)》确立了中西部地区重点扶贫、全国范围内特贫地区整村扶贫的局部与全面相结合的扶贫规划。长期开展人才培训交流、产业协作发展、政府社会援助等方面对口的帮扶,通过小额信贷服务三农和中小企业以改善生产条件,突出地域特色以调整产业结构、发展区域优势产业,贫困劳动者转移就业、移民搬迁过上好日子等综合扶贫方式助力脱贫攻坚,西部地区深度贫困人口解决了温饱问题。

坚持以人为本和可持续发展推进新农村建设,建立健全农村社会保障制度。中国共产党在继续深入推进开发式扶贫战略基础上,领导健全土地承包经营权流转制度,废止《农业税条例》,全面取消农业税,建立健全以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等制度和多项惠农扶贫政策,使贫困群众基本生活得到兜底性保障。新农村建设计划的实施,农村基础设施建设的加强,农业装备水平的提高,农村生产生活条件的改善,产业化扶贫模式的探索,使生态建设与经济发展有机结合,增强了贫困治理的可持续性。

(四)以消除绝对贫困为主的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时期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

中国经济进入新常态,经济增长速度由高速转向中高速,增长动力由要素驱动转向创新驱动,经济结构不断优化,反贫困政策相应地也发生转型。针对“扶持谁、谁来扶、怎么扶、如何退”等问题,中国共产党提出了符合国情的精准扶贫战略,开启了反贫困斗争新的征程。

完善贫困治理法治建设,开启中国精准扶贫法制化道路。《中共中央关于全面推进依法治国若干重大问题的决定》明确要求完善民生与扶贫等重点领域立法,通过依法治国纲领性文件指导扶贫开发法律制度建设。《中华人民共和国农业法》《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十二五”脱贫攻坚规划》《关于创新机制扎实推进农村扶贫开发工作的意见》《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央财政专项扶贫资金管理办法》《关于加强贫困村驻村工作队选派管理工作的指导意见》《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三年行动的指导意见》《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社会救助暂行办法》等一系列政策法律制度出台,明确了反贫困的要求、目标、任务、措施等,一些地方省市还颁布了农村扶贫开发条例,将反贫困工作纳入系统的法制化轨道,开启了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法制化建设道路,形成了稳定有效的扶贫开发机制,为反贫困斗争取得胜利提供了制度保障。

实施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战略。按照实事求是、因地制宜、分类指导、精准扶贫原则,实施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工程;精准识别、精准扶持、精准管理、精准考核,因户施策、因人施策,使扶贫对象、项目安排、资金使用、措施到户、因村派人和脱贫成效“六”精准,一户一个脱贫计划、一户一本台账、一户一套帮扶措施,逐户销号,脱贫到人,最终实现剩余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为消除贫困提供更精细准确、更具可操作性的方法手段。

构建政府、市场、社会联动的大扶贫格局,形成反贫困强大合力。中国共产党凝聚广泛社会力量,鼓励支持各类企业、社会组织、个人共同参与脱贫攻坚,建立了“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等多方力量、多种举措有机结合和互为支撑的‘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1)《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87页。,政府、市场、社会联动互为支撑推进扶贫开发取得实效。通过对参与产业扶贫开发的企业、社会组织给予资金扶植、贷款贴息、土地流转、基地建设等方面重点支持和帮助的扶贫激励政策机制,吸引了更多企业、社会组织主动加入扶贫行列,用社会资源助力扶贫攻坚。

实施“内源性扶贫”策略,注重扶贫内生性和可持续性。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既扶贫也扶志、扶智、扶技、扶能,“富口袋”与“富脑袋”、“输血”与“造血”相结合,帮助贫困群众掌握更多谋生手段技能,提升贫困人口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就业能力、创造能力,增强消除贫困的内生动力;既授人以鱼也授人以渔,通过科技特派员制度的推行,使科技扶贫衔接产业扶贫、教育扶贫、金融扶贫和创业扶贫,将贫困地区资源优势转化为农业发展优势,建设现代化特色农业产业体系,以创新驱动培育发展的新动力,依靠贫困地区自身发展实现持续脱贫。

以改善民生、实现共同富裕为反贫困价值遵循。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主义实现人的自由全面发展理论应用于中国实践,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标志性指标,把反贫困、实现共同发展作为对子孙后代承担的责任,把“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贫困县全部摘帽、解决区域性整体贫困”(2)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3月7日。作为2020年我国现行标准下的目标任务,充分体现了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和实现共同富裕的价值遵循,为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首次整体消除中华民族几千年历史发展中绝对贫困现象作出了伟大贡献。

二、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的基本经验

建党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创造了中国减贫的世界奇迹和中国经验,实现了全部贫困人口脱贫。其成功得益于中国的反贫困始终坚持在中国共产党的领导下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扶贫开发道路,始终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和共同富裕的价值遵循,始终坚持政府主导、多元主体参与的扶贫格局和扶贫模式创新,始终坚持精准与综合,政府与市场、社会、个人相结合,内源扶贫和外源扶贫相统一的扶贫战略。

(一)坚持中国共产党领导,为反贫困提供坚强的政治和组织保障

中国共产党把马克思反贫困理论与中国实际相结合,从土地改革到精准扶贫,始终坚持把党的领导作为反贫困斗争最大的政治优势,总揽全局、协调各方,为反贫困斗争胜利提供了政治和组织保障。

1.坚持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机制,为反贫困提供政治保障

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带领劳苦大众进行翻身解放建立美好新生活的实践,统筹制定反贫困大政方针,出台政策举措,围绕不同主题部署协调减贫工作。

1986年成立的“国务院扶贫开发领导小组”开启了共产党有组织、有计划的领导、协调、监督、检查扶贫开发工作机制。1994年颁布实施的《国家八七扶贫攻坚计划》具体规定了扶贫开发的基本途径、主要形式等。“十二五”“十三五”脱贫攻坚规划、《中国农村扶贫开发纲要(2011—2020年)》等明确了反贫困的要求、目标、任务、措施。中共中央通过顶层设计统筹推进领导全国反贫困进程。以习近平同志为核心的党中央更是将扶贫开发纳入“五位一体”总体布局、“四个全面”战略布局,把贫困人口全部脱贫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和实现第一个百年奋斗目标的重点任务,通过《中共中央国务院关于打赢脱贫攻坚战的决定》《建立精准扶贫工作机制实施方案》《乡村振兴战略规划(2018—2022年)》等一系列政策制度,部署、安排中国的反贫困斗争。

从顶层设计谋篇布局,到瞄准真问题拿出实方案,党总揽全局、协调各方的领导机制处处彰显共产党人打赢脱贫攻坚战的领导力和行动力,为反贫困提供了坚强的政治保障。

2.坚持“五级”书记抓扶贫、层层落实的工作机制,为反贫困提供组织保障

一分部署,九分落实,中国共产党领导反贫困斗争不仅中央统筹总揽全局做好部署,并且建立了“五级”书记抓落实的工作机制,扎实推进反贫困进程。

中西部22个省区市党政主要负责同志,在2015年11月召开的中央扶贫开发工作会议上向党中央签署了脱贫攻坚责任书,省、市、县、乡、村在此基础上层层压实责任签订脱贫攻坚责任书,形成“五级”书记抓扶贫、全党动员促攻坚的工作局面。省市两级党委书记履行本地区脱贫攻坚主体责任,牵头制定扶贫措施,组织落实贫困县考核机制、约束机制、退出机制;县委书记在脱贫攻坚指挥第一线,及时研究解决脱贫攻坚重大问题,安排监督乡、村落实精准扶贫精准脱贫指导意见的实施;乡镇党委书记发挥关键作用,集中精力抓扶贫重点任务和关键问题的落实;村党组织书记立足当地实际,推动扶贫举措在本村落地。

从党中央最高指挥部到基层最后一公里,“五级”书记层层履职尽责筑牢基层扶贫堡垒,真抓实干助力贫困地区摆脱贫困,打好脱贫攻坚战。

3.坚持干部驻村制度,带领群众走上脱贫致富路

群众要想富,得有好支部。共有300多万名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带领贫困群众脱贫致富。

选拔优秀干部到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担任第一书记的干部驻村帮扶制度,强化了贫困村和软弱涣散村基层党建工作,提高了基层党组织精准帮扶的本领和解决扶贫“最后一公里”难题的能力。资金跟着项目走、贫困群众跟着致富能人走,驻村第一书记脱贫攻坚冲在前,带领贫困村谋划项目、筹集资金、开拓市场,探索扶贫路子。“驻”进老乡们心窝里的全国脱贫攻坚楷模黄文秀等1800多名同志,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宁夏固原市西吉县马建乡庞湾村第一书记高士平,创办“廉情诊所”多方位“治疗”全村群众生活中的“疑难杂症”,促进民风村风转变,从思想上提升老百姓脱贫致富发展动力。藏族村寨的脱贫“贴心人”甘肃省甘南藏族自治州舟曲县果耶镇勒阿村第一书记张金利,跑遍勒阿村的沟沟岔岔帮助村民摆脱贫困争取项目资金,因地制宜改善基础设施、提升村容村貌、开展合作种植、大力发展山野菜等特色产业,帮助村民增收致富。

驻村第一书记和驻村干部植根泥土一心为民,生动诠释了共产党人的初心使命,巩固了党在农村的执政基础,将党建优势转化为扶贫优势,将鲜红的党旗始终高扬在脱贫攻坚主战场上。

(二)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立场,为反贫困提供价值目标导向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始终代表人民的利益,为劳苦大众谋幸福,奉行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践行发展为了人民、发展依靠人民、发展成果由人民共享的以人民为中心反贫困价值目标导向。

1.以人民美好生活需要为反贫困出发点和落脚点

从井冈山根据地创建到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解放和发展生产力、让老百姓过上好日子作为反贫困的出发点和落脚点。

面对不同时期不同的矛盾,中国共产党集中力量把解决社会基本矛盾,把改善民生、保障贫困人口义务教育、基本医疗、住房安全等作为基本目的,坚定不移地发展生产力以满足人民美好生活需要。坚持以人民为中心加快发展,未解决温饱的我国农村贫困人口由“2012年年底的9899万人减到2019年年底的551万人”(3)习近平:《在决战决胜脱贫攻坚座谈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0年3月7日。,在2020年彻底实现了绝对贫困人口的全部脱贫。

2.坚持共同富裕目标,让贫困群众共享发展成果

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人民自力更生、发愤图强促发展,在发展中让人民群众共同享有公平的教育、公平的基本公共服务和改革发展的成果,在消除贫困中实现共同富裕目标。

共享发展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本质要求,实现共同富裕是反贫困的根本目标方向。通过互助组、初级和高级农业生产合作社,农民们走上了社会主义集体化道路,享受集体劳动成果;通过五保供养制度、农村合作医疗制度、救济救灾为核心的农村社会保障政策体系,保证每个人基本生活,减缓多维贫困现象;通过把扶贫开发纳入国家总体发展战略,开展大规模专项扶贫行动,针对特定人群统筹规划整村推进弱势群体共同脱贫;通过完善基本公共服务制度和返贫兜底保障机制“应扶尽扶”“应保尽保”,为防止大病大灾致贫或返贫建立安全屏障;通过精准扶贫、精准脱贫,建档立卡、精准滴灌、靶向治疗,确保发展成果更多更公平惠及所有贫困群众。

扶贫扶到点上、扶到根上,共产党带领人民攻克了一个又一个贫中之贫、坚中之坚,总体实现“两不愁三保障”,确保了反贫困价值目标的实现。

3.坚持全面小康,脱贫路上一个不能少

为了让中国人民翻身得解放、走上小康幸福路,中国共产党人明确提出了贫困人口全部脱贫的目标任务。

实现全面小康目标任务的关键是贫困老乡的全部脱贫。中央一号文件已连续18年聚焦“三农”,致力于加强乡村公共基础设施建设,提升农村基本公共服务水平,补齐消除绝对贫困农村领域突出短板,开启了实施农业农村现代化的征程。党的十八大以来,农村改建公路、新增铁路、光纤通信、搬新家、通动力电,脱贫攻坚的阳光照耀到了中国大地的每一个角落。我国脱贫攻坚在遭遇新冠疫情影响下仍攻克了农村最后的贫困堡垒,仍如期实现了摆脱绝对贫困的目标,使共同富裕路上一个人、一个群体、一个民族都没有掉队。

“平均每年1000多万人脱贫,相当于一个中等国家的人口脱贫。”(4)习近平:《在全国脱贫攻坚总结表彰大会上的讲话》,《人民日报》2021年2月26日。中国共产党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亘古未有的伟大奇迹,践行了让贫困人口和贫困地区同全国一道进入全面小康社会的庄严承诺。

(三)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为反贫困提供制度基础和自信底气

从吃不饱穿不暖到生活富裕全面小康,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实际相结合,坚持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为消除贫困提供了坚强的制度基础和自信底气。

1.铲除剥削制度,消除贫困产生的制度根源

马克思认为,工人阶级贫困的根源在于资本主义制度下的雇佣劳动制,无产阶级摆脱贫困唯一的出路就是彻底消灭资本主义剥削制度。

中国共产党自成立就带领劳苦大众反帝反封建,致力于铲除剥削制度。新民主主义革命时期,中国共产党带领广大农民“打土豪、分田地”,通过土地革命和“没收封建阶级的土地归农民所有和没收官僚资本归新民主主义国家所有,保护民族工商业”的三大经济纲领,废除了地主阶级封建剥削的土地所有制,建立了土地农民所有和“以国家所有制和合作社集体所有制”为主的新民主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使农民实现了“耕者有其田”“平均地权” 的梦想,实现了封建的和资本主义的生产关系的变革,建立了社会主义新中国,为反贫困奠定了制度基础。

2.建立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反贫困提供物质基础

以生产关系和所有制关系的社会主义变革为途径,我国建立了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为消除贫困奠定了物质基础。

中国共产党确立了社会主义公有制为主体的生产资料所有制结构,逐步开始经济建设提高人民生活水平。从计划经济到计划经济为主、市场经济为辅,到有计划的商品经济、建立和完善社会主义市场经济体制,再到完善和发展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中国共产党带领全国人民成功地将公有制和市场经济相结合,建立了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基本经济制度,不断完善了社会主义生产关系,解放和发展了生产力,深刻改变了我国的经济面貌,造就了世所罕见的经济快速发展奇迹和社会长期稳定奇迹,为反贫困提供了坚强的物质基础。

100年来,中国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在社会主义道路上奋勇前进,把一穷二白的中国变成了世界第二大经济体,保障了脱贫攻坚的最后胜利。

3.发挥社会主义制度政治优势,为反贫困提供坚强的制度自信

中国共产党发挥自身制度优势,聚力攻坚克难,为消除贫困提供了坚强的制度基础和自信底气。

中国共产党坚定走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带领全国各族人民和社会各方面力量合力打赢脱贫攻坚战,构建了政府、市场、社会与个人多元主体参与的专项扶贫、行业扶贫、社会扶贫“三位一体”大扶贫格局,形成了政府有形之手与市场无形之手、群众勤劳之手大合力,有力有序有效协同完成了脱贫任务。东部与西部结对扶贫协作,推动区域协调发展、互利双赢;党政机关、企事业单位结对帮扶,“万企帮万村”有效对接帮扶对象与帮扶资源;军队、武警部队参与扶贫,军地优势互补建设互动互享新格局;企业与社会各界参与扶贫,搭平台开渠道提供就业机会;社会组织与志愿服务参与脱贫攻坚,实现易地搬迁、产业、就业等专项扶贫、行业扶贫。中国共产党广泛动员社会力量扶危济困,助力脱贫攻坚。

全国各族人民在党的领导下共同谱写脱贫攻坚华美乐章,彰显了社会主义制度集中力量办大事的政治优势,增强了制度自信的底气。

(四)坚持内源与外源统一、扶贫与扶智结合,为反贫困提供动力机制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不仅有政府的外部政策支持,而且注重从内因出发激发内生动力,建立“对症下药”和“除根治本”的反贫困动力机制。

1.坚持反物质贫困与反精神贫困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既扶物质贫困又扶精神贫困,激发了摆脱贫困的内生动力,实现了脱贫的可持续性。

中国共产党在救济性扶贫、开发性扶贫时侧重给予贫困人群物质上的帮助,而在开放式综合扶贫、精准扶贫时既注重物质扶贫又注重精神扶贫,充分调动贫困群众的积极性、主动性和创造性。“人穷志不能短,扶贫必先扶志”(5)《习近平关于社会主义经济建设论述摘编》,中央文献出版社2017年版,第229页。,通过教育扶贫,帮助贫困户树立自强自立自尊意识和脱贫致富加快发展的坚定信心;通过政策扶贫,使劳动者在参与扶贫项目、参与农业创新实践中改变“等靠要”的思维惯性;通过精准扶贫,分类教育指导贫困户明确发展思路找准脱贫方向,在辛勤劳动中自己“挣”幸福实现脱贫。在物质支持脱贫时加大智力支持,“财智双扶”拔除贫困之“根”,增强了脱贫的可持续性,激发了脱贫的内生动力。

2.坚持内源扶贫与外源扶贫相统一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不仅输入物质资源构建致富基础,也提升人力资源激发内生动力,走出了一条中国式内源扶贫与外源扶贫相统一的道路。

中央财政通过政策与资源倾斜,对贫困地区、革命老区、民族地区、边疆地区进行财政专项资金支持,促进生产生活条件改善;完善了区域减贫社会支持体系,推动新型城镇化建设与扶贫开发深度融合,加快了农村人口户籍城镇化进程;建立健全了资助体系,救济帮扶贫困地区和贫困人群,为反贫困提供外部政策动力保障。实行社会主义市场经济,鼓励勤劳守法致富,提高贫困者摆脱贫困的积极性;实施国家贫困地区义务教育工程,改善教育条件,有效利用教育资源提高贫困人口文化素质;实施脱贫攻坚规划,提高教育水平,用教育利剑斩断贫困基因;实施乡村振兴战略,发展培育品牌农业、智慧农业、生态旅游农业,提高贫困地区自我造血功能。既治贫又治愚,既富口袋更富脑袋,脱贫攻坚“两手抓”实现美好生活。

3.坚持扶贫与扶技相结合

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斗争,既扶志提升贫困主体精神动力,又注重扶技提升贫困主体脱贫能力。

科技是第一生产力,人才是第一资源。中国共产党在反贫困中努力补齐科技和人才突出短板,强化技能培训提升贫困人口文化素质、身体素质、就业能力和创造能力。通过“百千万”科技扶贫工程对症“穷根”下药,建设“一百个”贫困地区科技园区等平台载体加大科技培训和科学普及力度,提高贫困群众科学素养;实施“一千个”高校、院所、园区、企业结对的科技精准帮扶,为贫困地区培养、输送科技创新人才;实行“一万个”贫困村科技特派员全覆盖的科技特派员制度,带领贫困群众提升科技致富本领和自我发展能力,实现由单纯救济式扶贫向依靠科学技术开发式精准扶贫转变。掌握一技之能,依靠自身本领实现脱贫,实现了扶贫由“输血”向“造血”的转变。

三、在人类反贫困史上的地位、意义及提供的借鉴

过去几十年,中国减少了近8亿贫困人口,占全球减贫人口总数的70%以上,创造了反贫困史上的华美篇章,为世界反贫困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经验。

(一)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伟大壮举

联合国开发计划署前署长海伦·克拉克曾盛赞:“中国最贫困人口的脱贫规模举世瞩目,速度之快绝无仅有!”

推动人类反贫困进程。中国作为世界减贫事业的重要组成部分,是世界上减贫人口最多的国家,是世界上最早实现联合国千年发展目标的国家,创造了人类有史以来规模最大、持续时间最长、惠及人口最多、让全世界最为惊叹的减贫奇迹,这一人类反贫困史上的伟大壮举,直接有力地推动了世界反贫困的进程和中国人民创造美好生活、实现共同富裕的步伐。

促进世界人权事业发展。中国通过扶贫开发、脱贫攻坚,大幅提升贫困地区基础设施和公共服务水平,明显改善人民群众生活;以“两不愁三保障”的扶贫标准维护弱势群体的权利,不断提高老百姓的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保障了贫困人口的生存权和发展权,为世界人权事业作出了重要贡献。

作出世界减贫巨大贡献。中国共产党领导的反贫困,不仅使中国消除了绝对贫困,让14亿中国人过上好日子,有效解决了全球治理中的重点难题,还积极开展减贫国际合作,将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提出的具体目标纳入国家发展总体规划,推动“一带一路”相关国家经济发展和减少贫困,推动第73届联合国大会通过消除农村贫困问题决议,竭尽全力帮助发展中国家减贫,并为他们摆脱绝对贫困带来信心勇气、提供经验力量,为世界减贫事业作出了巨大贡献,铸就了人类反贫困史上不朽的丰碑。

(二)坚持减贫创新和能力提升,为反贫困提供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中国共产党在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制度优势的基础上不断进行自我革新,创新体制机制和反贫困理论,提升了治理贫困能力,为世界反贫困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把握减贫规律,提升治理贫困能力。中国共产党立足中国国情实际,在反贫困不同阶段努力把握减贫规律,不断探索适合中国的反贫困之路。在充分发挥公有制经济在反贫困中的中坚力量作用的同时,充分调动市场各方积极性,形成强大的反贫困合力。实行家庭联产承包责任制、土地流转制度和三权分置制度等土地制度改革,既调动农民生产积极性,又发挥劳动和土地的潜力。以按劳分配为主、多种分配方式并存的分配制度,成为一部分人先富起来,先富带后富并最终走向共同富裕的制度基础。取消农业税制度、建立农民种粮直接补贴制度,建立健全最低生活保障、新型农村合作医疗、农村新型养老保险等制度和多项惠农扶贫政策,使贫困群众得到兜底性基本生活保障,实现整个社会更加均衡、更加公平的发展。东西对口帮扶制度、干部驻村帮扶制度,脱贫攻坚规划、精准扶贫工作机制等行之有效的政策体系、工作体系、制度体系,激发了反贫困活力,释放了反贫困制度优势,提高了反贫困质量和治理贫困能力。

中国特色反贫困理论与实践,创造反贫困中国样本。从传统的大水漫灌到开发式、开放式、综合式精准扶贫,中国共产党在反贫困实践中不断进行创新,以更开放的思路、更精准的发力打赢脱贫攻坚战,创造了减贫治理的中国样本。围绕为什么脱贫、怎样脱贫等重大理论和实践问题,中国共产党创新扶贫方式,实现了从救济式保障性扶贫向开发式综合扶贫的转变;改造扶贫工具,运用现代信息化手段开展“互联网+”扶贫模式;实施精准扶贫方略,精准识别、扶持、管理、考核,因人、因户、因村、因贫困原因和贫困类型施策,“六个精准”确保了农村贫困人口实现脱贫和贫困县全部脱贫摘帽,稳定实现了“两不愁三保障”标准;创新了发展生产、易地搬迁、生态补偿、发展教育、社会保障兜底“五个一批”实践路径,彻底改变了贫困地区面貌;“六个坚持”基本经验等一系列反贫困新思想、新观点、新论断,开创了马克思主义反贫困理论中国化的新境界,确保了我国提前10年实现《联合国2030年可持续发展议程》减贫目标,为全球减贫事业提供了可借鉴的中国方案。

“以人民为中心”的制度安排,贡献反贫困中国经验。中国消除绝对贫困,创造人类减贫史奇迹,成为世界上唯一一个从“低人类发展水平”跃升至“高人类发展水平”的国家。这是源于中国共产党始终把脱贫攻坚摆在治国理政的突出位置,把消除贫困让贫困人口过上幸福生活作为反贫困的重大责任和首要任务,始终牢记社会主义不是贫穷,社会主义制度优越性就是让人民都过上幸福的好日子。党中央把脱贫攻坚作为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底线任务,把改善民生实现全部贫困人口脱贫作为反贫困的根本目的,将扶贫开发事业上升到实现共同富裕的社会主义本质要求高度,上升到党的重要使命和国家总体发展战略的高度,中国反贫困的实践为世界贡献了“以人民为中心”制度安排的宝贵经验。

猜你喜欢

攻坚中国共产党精准
《庆祝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
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颂
中国共产党何以拥有强大的群众组织力?
中国共产党100岁啦
精准防返贫,才能稳脱贫
既要继续攻坚 也要防止返贫
脱贫攻坚应及时清理“淤堵点”
精准的打铁
精准扶贫 齐奔小康
精准扶贫二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