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生成逻辑与时代价值

2021-12-23

毛泽东研究 2021年5期
关键词:建党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耿 磊

2021年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华诞。回望百年奋斗历程,正是因为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社会的面貌、中华民族的面貌、中国人民的面貌,都发生了前所未有的变化。从成立之时仅有50多名党员的弱小政党到百年后拥有9500多万党员的世界最大政党,从承载人民重托、背负民族复兴大任的一叶扁舟到领航中国行稳致远的巍巍巨轮,伟大建党精神是指引中国共产党一路勇往直前,取得翻天覆地变化的重要精神动力。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发表的重要讲话中首次将伟大建党精神概括为“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践行初心、担当使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对党忠诚、不负人民”(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8页。。深入解读伟大建党精神是进一步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重要环节,对于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也具有十分重大的意义。

一、伟大建党精神的基本内涵

伟大建党精神跨越百年时空,历经岁月沉淀,是“中国共产党的精神之源”,“在长期奋斗中构建起中国共产党人的精神谱系,锤炼出鲜明的政治品格”(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8页。,也是中国共产党成就百年辉煌的精神密码,引导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国人民从一个胜利走向另一个胜利。

(一)“坚持真理、坚守理想”

“坚持真理、坚守理想”是对马克思主义这一普通真理的坚持和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求真、守真的精神品质。

“坚持真理”即坚持马克思主义这一伟大真理。“坚持真理”一是始终坚持以马克思主义这一科学理论武装头脑。毛泽东提出“主义譬如一面旗子,旗子立起了,大家才有所指望,才知所趋赴”(3)《毛泽东年谱(1893—1949)(修订本)》(上),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70页。。百年征程一路走来,正是因为马克思主义科学理论的传播让中国先进分子看到了“世界人类全体的新曙光”(4)《李大钊全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59页。,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中国共产党自成立之日起,就将马克思主义写在自己的旗帜上,并时刻高度重视用马克思主义理论建党、强党,确保全党统一思想、步调一致、团结一致向前进。二是始终将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马克思主义不是书斋中的学问,更不是一种纯粹解释世界的学说,而是具有突出的实践特征,始终强调理论与实践的统一。建党百年,其实质也是马克思主义与中国革命、建设、改革实际相结合的百年,是不断推进马克思主义中国化的百年。三是坚持不断开辟马克思主义理论发展的新境界。马克思主义是会随着时代、实践和科学的发展而不断发展的学说,具有与时俱进的理论品质。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先后创立了毛泽东思想、邓小平理论、“三个代表”重要思想、科学发展观,以及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不断丰富和发展着马克思主义理论。

“坚守理想”即坚守党的共产主义的远大理想以及为实现国家独立、民族复兴、人民幸福而不懈奋斗的现实理想。党的一大上通过的党的第一个纲领中就明确规定党的名称为“中国共产党”,并提出“革命军队必须与无产阶级一起推翻资本家阶级的政权”,“采用无产阶级专政”,“消灭资本家私有制”等。这些内容都表明,中国共产党从成立之时就誓将马克思主义作为党一切行动的指南,并且旗帜鲜明地把实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确立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百年来,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共产主义理想的坚守,始终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新时代共产党人一定要坚守共产主义远大理想和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共同理想。

(二)“践行初心、担当使命”

“践行初心、担当使命”是对党的历史责任和时代使命的集中表达,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笃行务实的精神品质。

百年来,中国共产党人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作为其永恒的初心使命和价值目标。正如习近平所指出的:“中国共产党一经诞生,就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确定为自己的初心使命。一百年来,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的一切奋斗、一切牺牲、一切创造,归结起来就是一个主题,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5)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3页。百年征途,中国共产党人始终将初心融入血脉,将使命扛在肩上,将党的命运与人民的命运连在一起,依靠人民、相信人民,始终把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作为检验成功与否的最高标准。百年来,在中国发展每一个历史阶段,中国共产党始终以坚定的使命担当把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作为最高价值追求。一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推翻了三座大山,夺取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人民当家作主的中华人民共和国,标志着中国人民从此站起来了,中华民族任人宰割、饱受欺凌的时代一去不复返了,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创造了根本社会条件。二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进行社会主义革命和建设,“消灭在中国延续几千年的封建剥削压迫制度,确立社会主义基本制度,推进社会主义建设,战胜帝国主义、霸权主义的颠覆破坏和武装挑衅,实现了中华民族有史以来最为广泛而深刻的社会变革”,“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奠定了根本政治前提和制度基础”(6)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5页。。三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解放思想,进行深刻的社会变革,推进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探索出了一条具有中国特色的社会主义建设道路,中国人民终于从温饱不足中富起来,“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充满新的活力的体制保证和快速发展的物质条件”(7)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6页。。四是团结带领中国人民,统揽“四个伟大”,着力开创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建设新局面,“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了更为完善的制度保证、更为坚实的物质基础、更为主动的精神力量”(8)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7页。。

(三)“不怕牺牲、英勇斗争”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是对党的精神风范和意志品质的集中表达,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大无畏、勤奋斗的精神品质。

不怕牺牲、英勇斗争,就是要始终以“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的大无畏英雄气概面对一切艰难、挑战,时刻保持革命斗争精神,以顽强意志、优良作风,坚定不移地开辟新天地。1921年,在反动统治阶级的笼罩下创立中国共产党,这一行动本身就彰显了“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毛泽东曾在张思德的追悼会上,发表了题为“为人民服务”的讲话,在这次讲话中,他说:“中国人民正在受难,我们有责任解救他们,我们要努力奋斗。要奋斗就会有牺牲,死人的事是经常发生的。但是我们想到人民的利益,想到大多数人民的痛苦,我们为人民而死,就是死得其所。”(9)《毛泽东选集》第3卷,人民出版社1991年版,第1005页。在风雨如磐的革命岁月,共同的信仰是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支柱。瞿秋白、赵一曼、杨靖宇、刘胡兰……无数革命先烈坚守着心中神圣的信仰,以生命践行了“血可流、命可舍,理想信念不可移”的铮铮誓言。据不完全统计,在28年的浴血奋战中,我们党领导的革命队伍中,有名可查的烈士就达 370 多万名。在筚路蓝缕的建设时期,“不怕牺牲、英勇斗争”,敢于斗争,敢于胜利同样是共产党人开创伟大事业的不竭动力。雷锋、王进喜、时传祥、焦裕禄……成千上万的模范人物,投身新中国热火朝天的建设事业,在平凡的工作岗位上干出了不平凡的业绩;为保家卫国,在2年9个月的抗美援朝战争中,有197653名中国人民志愿军长眠于金达莱花盛开的他乡。在春潮涌动的改革年代,无数共产党人以“敢为天下先”的开拓精神,推动改革开放从农村到城市,从沿海到内地,使中华民族大踏步赶上时代前进潮流。在砥砺奋进的新时代,世界面临百年未有之大变局,进行具有许多新的历史特点的伟大斗争,同僵化的思想、僵化的体制进行斗争,同样离不开“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需要弘扬好“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精神。黄文秀、张富清、杜富国、张桂梅……不断涌现出的“时代楷模”,在追梦新时代、奋进新征程的进程中,书写着时代篇章的光辉榜样。马克思主义认为,矛盾无时不在,无处不有,有矛盾就有斗争。无产阶级要争得自己应有的权益、地位,必须斗争,与资产阶级斗争,与封建统治阶级斗争,与一切敌对势力斗争,与一切落后、僵化的思想斗争。斗争是一门艺术,要讲策略,斗争更是一种精神,要不惧牺牲、视死如归。建党百年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英勇斗争”的百年,百年辉煌就是中国共产党人不懈奋斗的结果。

(四)“对党忠诚、不负人民”

“对党忠诚、不负人民”是对党的政治担当和人民立场的集中表达,充分彰显了中国共产党忠贞不渝、无私奉献的精神品质。

“对党忠诚”,是党员之大德,是《中国共产党章程》明确规定的每一位党员的基本义务。习近平在党的十八届六中全会上指出:“对党忠诚,不是抽象的而是具体的,不是有条件的而是无条件的,必须体现到对党的信仰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组织的忠诚上,必须体现到对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的忠诚上。”(10)《习近平谈治国理政》第2卷,外文出版社2017年版,第189页。因此,“对党忠诚”一是要忠诚于党的信仰。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是中国共产党的根本,任何时候都不能动摇、任何时候也不能放弃。正如习近平所指出:“世界社会主义实践的曲折历程告诉我们,马克思主义政党一旦放弃马克思主义信仰、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信念,就会土崩瓦解。”(11)习近平:《在全国党校工作会议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16年版,第7页。百年征程,中国共产党人一路栉风沐雨,砥砺前行,建树救国、兴国、富国、强国的不朽功勋,靠的就是对马克思主义信仰矢志不渝的忠诚。 二是要忠诚于党的组织。民主集中制是中国共产党的组织原则,这就意味着,“对党忠诚”,必须忠诚于党的组织,自觉地维护中央权威、维护党的团结、遵循组织程序、服从组织决定,而不是依附于某些势力,搞小圈子。共产党人必须致力于打破名利的藩篱,冲破物欲的束缚,一心为公,全心为民。三是忠诚于党的理论和路线方针政策。要坚持党的基本理论、基本路线、基本方略,同党中央保持高度一致,自觉维护党中央权威。决不允许“上有政策、下有对策”,决不允许有令不行、有禁不止,决不允许在贯彻执行中央决策部署上打折扣、做选择、搞变通。

“不负人民”就是要始终坚持党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的宗旨。在处理党与人民群众的关系问题时,中国共产党人常常用“鱼”和“水”的关系来作比,中国共产党好比是鱼,人民群众好比是水,鱼儿离不开水,党离不开人民群众。江山就是人民,人民就是江山。人民群众是我们党的力量之源,执政之基,强党兴国之本,是我们党执政的最大底气。百年建党辉煌的背后,凝聚着人民的力量与智慧,是人民用小推车推出了淮海战役的胜利,是人民用小木船划响了渡江战役的凯歌,是人民用“小铁锹”挖出了大油田、把贫油的帽子甩进了太平洋,是人民齐心协力筑起了抗击新冠肺炎疫情的坚固防线……无数事实证明,得民心者昌,失民心者亡!只有始终与人民休戚与共,党才能坚如磐石、行稳致远。

二、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逻辑

伟大建党精神,是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同中国具体实际与中华优秀传统文化相结合产生的宝贵精神财富,有其生成的历史逻辑、理论逻辑与实践逻辑。

(一)历史逻辑: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是伟大建党精神生成的奋斗主题

中华民族是一个拥有5000多年辉煌灿烂文明史的伟大民族。然而,到了近代,尤其是鸦片战争以后,西方列强纷至沓来,强迫中国割地、赔款,攫取种种特权,中国逐步沦为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帝国主义和中华民族的矛盾,封建主义和人民大众的矛盾,成为近代中国社会的主要矛盾。“国家蒙辱、人民蒙难、文明蒙尘,中华民族遭受了前所未有的劫难”(1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页。。也就是从那时起,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就成为全中国人民和中华民族孜孜以求的梦想。为挽救民族危亡,中国社会各阶级和政治力量纷纷开始行动起来,以林则徐、魏源为代表的士大夫阶层开始逐渐意识到中国的落后,试图通过学习国外先进的技艺,以实现“师夷长技以制夷”的目的,甚至试图假借“新政”,以挽救封建王朝的溃败之势;农民阶级中洪秀全等领导的太平天国运动,揭竿而起反对清王朝的统治,尽管最终被中外反动势力联合绞杀,但有力地打击了清王朝的封建统治和帝国主义的侵略,促进了封建社会的崩溃,阻滞了中国殖民化的进程;之后,以孙中山为代表的民族资产阶级革命派毅然举起武装推翻清朝统治的大旗,发动了辛亥革命,终结了延续2000多年的封建帝制,虽然最终没有使中国走向真正的民主共和,但是传播了民主共和理念,极大推动了中华民族思想解放,以巨大的震撼力和影响力推动了中国社会变革。除此之外,改良主义、自由主义、社会达尔文主义、无政府主义、实用主义、民粹主义、工团主义等社会思潮此起彼伏,君主立宪制、复辟帝制、议会制、多党制、总统制等纷纷粉墨登场,但都没能力挽狂澜,彻底解决中国的前途、命运问题。“事实说明,不触动封建根基的自强运动和改良主义,旧式的农民战争,资产阶级革命派领导的革命,照搬西方资本主义的其他种种方案,都不能完成中华民族救亡图存的民族使命和反帝反封建的历史任务”(13)《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32页。。尽管这种种主张,最终都以失败谢幕,但中国先进知识分子们在“十月革命一声炮响”传来的马克思主义指引下,又开始了追求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伟大探索。他们也逐步开始意识到:“要解决中国发展进步问题,必须找到能够指导中国人民进行反帝反封建革命的先进理论,必须找到能够领导中国社会变革的先进社会力量。”(14)《十七大以来重要文献选编》(下),中央文献出版社2013年版,第432页。正是在这个伟大的时代主题召唤下,催生了中国共产党。伟大建党精神就是为了实现民族伟大复兴这一主题在精神上的一种集中体现。

(二)理论逻辑:马克思列宁主义为伟大建党精神生成提供了理论来源

自鸦片战争以来,中国先进的知识分子们开始向西方强国学习,开启了探索救亡图存之路的艰辛历程,从器物救国到制度救国再到文化救国,从“师夷长技以制夷”的洋务运动到“今日中国未闻有因变法而流血者,此国之所以不昌也”的百日维新,再到“科学与民主,是人类社会进步之两大主要动力”的新文化运动,中国先进知识分子追逐实现中国民族伟大复兴梦想的脚步一直在路上。直到十月革命胜利的炮声传到中国,马克思主义真理之光给长期陷于彷徨、苦闷中的中国人民带来了解决中国前途、命运问题的希望,中国共产主义运动先驱李大钊在《Bolshevism的胜利》一文中写道:“人道的警钟响了!自由的曙光现了!试看将来的环球,必是赤旗的世界!……Bolshevism 的胜利,就是二十世纪世界人类人人心中共同觉悟的新精神的胜利!”(15)《李大钊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06年版,第263页。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一批赞成俄国十月社会主义革命道路、具有初步共产主义思想的先进分子开始在中国出现,中国工人阶级开始觉醒。1919年五四运动爆发,中国工人阶级开始以独立的政治力量登上历史舞台,并直接促进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1920年开始,在李大钊、陈独秀的带领下,北京、上海等地相继成立了马克思主义的研究组织,这些组织一方面培养了一大批具有马克思主义思想觉悟的先进知识分子,另一方面则为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创造了舆论、思想和组织基础,加速了无产阶级政党的成立。关于建党问题,毛泽东也非常重视对列宁关于无产阶级政党建设的思想的学习。1920年8月到11月,毛泽东同当时在法国的好友蔡和森的通信中曾反复讨论这一问题,蔡和森在信中指出:党应当是无产阶级革命运动的“发动者、领袖者、先锋队、作战部”,是革命运动、劳动运动的“神经中枢”,而且必须是“主义明确,方法得当和俄一致的党”(16)《蔡和森文集》,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56、58页。。对于蔡和森提出的建议,毛泽东表示完全赞同。此外,关于党组织建设方面,两人都十分强调民主集中制和铁的组织纪律,并认为只有如此,才能养成极有觉悟极有组织性的分子,才能适应战争时代并担负起改造中国的伟大事业。实际上,党的一大党纲中就明确规定:“我党采取苏维埃的形式,把工农劳动者和士兵组织起来,宣传共产主义,承认社会革命为我党的首要政策。”(17)《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页。党的二大通过的《关于共产党的组织章程决议案》中也明确规定中国共产党是“无产阶级中最有革命精神的大群众组织起来为无产阶级利益而奋斗的政党,为无产阶级做革命运动的急先锋”,并且要求党的组织“要有集权精神与铁似的纪律”,只有这样才能有足够的力量“做革命的运动”,“实现革命的愿望”(18)《建党以来重要文献选编(1921—1949)》第1册,中央文献出版社2011年版,第162页。。正是在马克思列宁主义的指导下,在将马克思列宁主义与中国工人运动相结合的过程中,不断推动了伟大建党精神的萌发。“坚持真理,坚守理想”,这一伟大建党精神中的内容就充分彰显了马克思主义理论在伟大建党精神形成中的独特作用。

(三)实践逻辑:建党实践活动为伟大建党精神的生成提供了实践基础

伟大建党精神源自于中国共产党先驱们长期以来的实践活动,镌刻着“从哪里来”“向何处去”的精神路标。19世纪末20世纪初,救亡图存的时代重任,促使人们奔走呼号探索种种革新之路,呈献各种改造中国之主张,尤其是掀起了向西方寻求真理的热潮,各种社会思潮纷纷涌入中国。当时中国社会存在的主要思潮有:以胡适为代表的实用主义,认为“有用即真理”“真理就是工具”;还有以吴稚晖、黄凌霜、区声白为代表的无政府主义,主张个人绝对自由,反对一切强权和国家,反对无产阶级专政,建立无政府共产主义社会,等等。要想推动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传播,必须勇于、善于同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彻底的斗争。1919年7月,针对胡适发表的《多研究些问题,少谈些“主义”!》一文,李大钊运用马克思主义的唯物史观,以《再论问题与主义》的檄文予以有力反驳。五四运动以后,随着马克思主义在中国的广泛传播,人们对社会主义、共产主义愈来愈向往,以陈独秀、李大钊为代表的一批马克思主义者以《新青年》《共产党》等为主阵地,广泛宣传马克思主义,对无政府主义进行了严肃批判。他们明确指出,“若是不主张用强力,不主张阶级战争,天天不要国家,政治,法律,天天空想自由组织的社会出现;那班资产阶级仍旧天天站在国家地位,天天利用政治,法律,如此梦想自由,便再过一万年,那被压的劳动阶级也没有翻身的机会”(19)《陈独秀文集》第2卷,人民出版社2013年版,第33页。。除了要与各种非马克思主义思潮作斗争,中国共产党还要面对国民党极其残酷的白色恐怖,无论是党组织、党员,还是革命群众,都不得不时刻面临着各种极端生存条件的考验。以李大钊、赵世炎、邓中夏、方志敏、陈潭秋等为代表的中国共产党人,面对敌人的威逼利诱,不屈不挠,视死如归,用生命捍卫对马克思主义的坚定信仰,彰显了中国共产党人不怕牺牲的大无畏的英雄气概。在中国共产党的创建过程中,各地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成立对于扩大马克思主义传播也产生了积极影响。他们以研究马克思主义和俄国十月革命为宗旨,以共产主义小组为核心,依托马克思主义研究会的名义进行革命活动。这样,马克思主义队伍就从理论上和组织上保持了自己的纯洁性。此外,为廓清马克思主义传播的障碍,共产主义小组还对第二国际的修正主义思潮进行了批判,统一并提高了认识,对后期中国共产党的创立产生了积极的意义。

三、传承伟大建党精神的时代价值

伟大建党精神是诞生于中国共产党长期丰富的建党实践基础之上的弥足珍贵的精神财富。这一伟大的精神曾激励着一代又一代中国共产党人带领中华儿女以实现民族伟大复兴为己任,励精图治、发愤图强,使得一个百年前积贫积弱、任人宰割、一穷二白的国家发展到今天成为世界第二大经济体,并以一个更加昂扬的崭新的姿态走近世界舞台的中央。伟大建党精神为助力百年辉煌发挥了巨大的作用,是解读“中国共产党为什么能”的精神密码,传承这一伟大精神对于走好“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具有十分重大的时代价值。

(一)伟大建党精神为助力党员增信铸魂提供精神武器

坚定的理想信念是党的凝聚力、战斗力的源泉,也是共产党人安身立命的根本。对马克思主义的信仰,对社会主义和共产主义的信念,是共产党人的政治灵魂,是共产党人经受住任何考验的精神支柱。习近平将理想信念形象地比作“钙”,他认为,理想信念之于共产党人,就好比是精神上的“钙”,没有理想信念,或者理想信念不够坚定,精神上就会出现“缺钙”的症状,就会得“软骨病”,而病变了的精神会直接导致思想、行为上出现“滑坡”,比如不能正确处理公私关系,缺乏正确的是非观、义利观、权力观、事业观,各种出轨越界、跑冒滴漏……相反,如果坚定了理想信念,矢志不渝,那么,人的站位就不一样了,眼界就宽了,心胸也开阔了,就能坚持正确的政治方向,无论顺境逆境都能够做到不骄不躁,不消沉不动摇,经得起各种风险和困难的考验,并自觉抵制各种腐朽思想的侵蚀,永葆共产党人的政治本色。革命战争年代,无数先烈在生死面前之所以能够赴汤蹈火、视死如归,就是因为他们对崇高的理想信念坚贞不渝。对于如何坚定理想信念,习近平提出要把学习马克思主义基本理论当作共产党人的必修课,不仅要深刻感悟和把握马克思主义真理力量,坚定马克思主义信仰,追溯马克思主义政党保持先进性和纯洁性的理论源头,还要学会运用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解决当代中国实际问题的能力和水平。要将马克思主义活的灵魂与精髓深深植入亿万群众的创造性实践中,尊重人民群众的主体地位和首创精神,作出新概括、获得新认识、形成新成果。要坚持问题导向,聚焦我国改革与发展面临的重大现实问题、全局性战略问题、人民群众关心关注的热点难点问题,为解决问题提供新理念、新思路、新办法。因此,传承伟大建党精神,是新时代助力党员治愈“软骨病”、增信铸魂,提升党员的凝聚力、向心力的必然要求。

(二)伟大建党精神为推进治党强党提供精神支撑

百年征程中,中国共产党之所以能够团结带领中国人民不断攻坚克难,不断走向胜利,拥有强大的精神支撑是关键。这种精神支撑使得中国共产党人得以由内而外不断自主产生汲取战胜一切艰难险阻的无形的内驱动力。2021年9月,党中央公布第一批纳入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伟大精神(20)《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第一批伟大精神正式发布》,《人民日报》2021年9月30日。。虽然这些系列精神分别产生于不同的历史时期,但都是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伟大斗争的结果,也是党在不同的历史时期时期能够不断取得胜利的重要内生性原因,它们共同构成了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伟大建党精神与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的关系彰显了“源”与“流”的一脉相承、传承赓续。中国共产党人精神谱系中不同历史时期形成的各种精神是中国共产党百年来永葆先进性和纯洁性的重要精神动力,而这些精神的源头在伟大建党精神,是伟大建党精神在不同的历史时期,结合不同的历史事件丰富、发展的结果。历史已经证明,伟大建党精神在中国共产党百年征程中始终发挥着重要的精神引领作用,是确保党能够不断历经艰苦创造新辉煌的精神之源。当前,应对“百年未有之大变局”的世情,我国全面改革已经进入攻坚期和深水区的国情,以及“四大危险”、“四大考验”的党情变化,“关键在党,关键在党要管党、从严治党”。正所谓,治国必先治党,治党务必从严。只有继续传承伟大建党精神,在伟大建党精神中不断汲取奋进的精神力量,才能不断提升党的领导水平和执政水平,增强拒腐防变和抵御风险的精神动能,才能“不断应对好自身在各个历史时期面临的风险考验,确保我们党在世界形势深刻变化的历史进程中始终走在时代前列,在应对国内外各种风险挑战的历史进程中始终成为全国人民的主心骨”(21)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9页。。

(三)伟大建党精神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强大精神动力

建党百年,在伟大建党精神的激励下,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实现了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再到强起来的伟大飞跃,迎来了实现百年复兴夙愿的光明前景。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 100 周年大会上郑重宣告:“一百年前,中华民族呈现在世界面前的是一派衰败凋零的景象。今天,中华民族向世界展现的是一派欣欣向荣的气象,正以不可阻挡的步伐迈向伟大复兴。过去一百年,中国共产党向人民、向历史交出了一份优异的答卷。现在,中国共产党团结带领中国人民又踏上了实现第二个百年奋斗目标新的赶考之路。”(22)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21—22页。事实上,步入全面建设社会主义现代化国家的新征程还会面临许多新问题,前进道路上还有更多的“硬骨头”要啃,还有更多的“深水区”要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正是一个愈进愈难、愈进愈险而又不进则退、非进不可的重要关口,更是一个千帆竞发、百舸争流的时代。在新时代,党和政府必须着力解决新的社会主要矛盾,下大力气解决发展中的发展不平衡不充分问题,同时,当今世界正在经历新一轮大发展、大变革、大调整,人类面临的不稳定不确定因素依然很多。如新技术革命的快速深入发展,非传统安全问题、逆经济全球化现象、单边主义等愈演愈烈,其中新冠肺炎疫情的突如其来使得外部环境的不确定性增加。我们必须以咬定青山不放松的精神状态,在新时代弘扬好伟大建党精神,统揽“四个伟大”,敢于勇立潮头、奋勇搏击。习近平指出:“我们要用历史映照现实、远观未来,从中国共产党的百年奋斗中看清楚过去我们为什么能够成功、弄明白未来我们怎样才能继续成功,从而在新的征程上更加坚定、更加自觉地牢记初心使命、开创美好未来。”(23)习近平:《在庆祝中国共产党成立100周年大会上的讲话》,人民出版社2021年版,第10页。因此,传承伟大建党精神,以其丰富的精神内涵,为强国目标的实现提供精神支撑和精神动力是时代发展的必然要求。

猜你喜欢

建党中华民族马克思主义
马克思主义的中国化
伟大建党实践孕育了伟大建党精神
建党百年颂
建党百年
中华民族的独立之路
庆祝建党百年(五阙)
牢牢坚持马克思主义儿童观
聚焦中华民族之瑰宝“非遗”
为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提供有力保证
马克思主义为什么“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