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伴有剧烈疼痛的抗sulfatide抗体阳性的Guillain-Barré综合征1例

2021-12-23吴杭飞张海玲毕晓莹侯晓军

临床神经病学杂志 2021年4期
关键词:双下肢神经病血浆

吴杭飞,张海玲,毕晓莹,侯晓军

作者单位:200433上海,海军军医大学第一附属医院神经内科

Guillain-Barré综合征(GBS)主要包括Miller-Fisher综合征(MFS)、急性炎性脱髓鞘性多发神经根神经病(AIDP)、急性运动轴索型神经病(AMAN)、急性运动感觉轴索型神经病(AMSAN)、急性泛自主神经病和急性感觉神经病(ASN)等亚型。病理上可发现AIDP存在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和髓鞘脱色,其补体介导的抗GM1、GQ1b、sulfatide等抗体攻击神经可能在AIDP的发病过程中发挥重要作用[1]。本文报告1例伴有剧烈疼痛的抗sulfatide抗体阳性的GBS患者如下。

1 病例患者,50岁,男性,急性起病,因“四肢无力伴疼痛5 d”于2020年3月26日入院。患者3月21日无明显诱因出现左腿无力,站立能走,无头晕、恶心、呕吐,无声音嘶哑、饮水呛咳、吞咽困难,症状进行性加重。3月22日至当地医院就诊,可独立行走。查CSF葡萄糖5.68 mmol/L,蛋白0.9 g/L,氯125.3 mmol/L、腺苷脱氨酶(ADA)1.6 U/L,细胞数为0;头颅MRI示右侧脑室旁腔隙性梗死。3月23日患者出现右腿及双上肢无力,双手无法抓握,不能行走伴有腰背部及双下肢剧烈疼痛,予人免疫球蛋白20 g/d共3 d,病情未明显改善。自发病以来,患者精神差,食欲尚可,睡眠差,二便正常,体重无明显下降。既往有甲状腺功能亢进症5年,服药1年后自行停药(具体不详);银屑病病史5年;发现血糖升高5 d。2020年2月17日起接种狂犬疫苗(广州洪武201712WH)共5剂次(02-17、02-20、02-25、03-04、03-18),3月19日出现腹泻,次日好转。患者从事羊肉批发生意,否认疫水、疫源接触史,否认粉尘及有毒化学物品、放射性物质接触史。此次为进一步治疗入住我院。入院体检:头皮及四肢躯干可见大片红色斑丘疹,大部分融合成斑块。四肢肌张力减低,双上肢肌力Ⅲ级,双下肢肌力Ⅰ级,远端重于近端,腓肠肌有压痛。痛温触觉、关节位置觉及音叉震动觉对称存在,四肢腱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颈软无抵抗,双侧Kernig’s征(+),余未见明显异常。实验室检查:腰穿CSF检查示压力145 mmH2O(1 mmH2O=0.0098 kPa),IgA 25.5 mg/L,IgM 3.7 mg/L,IgG 190 mg/L,葡萄糖5.8 mmol/L,总蛋白1.173 g/L,细胞总数10×106/L,蛋白(+),24 h鞘合成率10.66 mg/dl,脱落细胞未见恶性细胞。CSF自身免疫性周围神经病抗体示抗sulfatide抗体IgG及抗GM1抗体IgG(±)。血清抗ENA抗体及SSA抗体(±)。甲状腺功能:三碘甲状腺原氨酸(T3)0.8 nmol/L,甲状腺素(T4)34.3 nmol/L,游离T33.77 pmol/L,游离T422.89 pmol/L,促甲状腺激素(TSH)0.635 mIU/L,抗甲状腺球蛋白抗体(TGAb)547 IU/ml,甲状腺过氧化物酶抗体(TPOAb)229 IU/ml,甲状腺球蛋白(TG)0.8 ng/ml。淋巴细胞亚型分析示CD3-/CD19+绝对计数648个/μl,比例31.85%;CD3+比例58.55%;CD3+/CD4+比例34.52%;CD3+/CD8+比例22.81%;CD3-/CD16+CD56+比例9.32%。头颅MRI未见明显异常。颈椎及腰椎MRI示颈椎退行性变,L5/S1椎间盘膨突出。EMG示多发性周围神经损害,运动神经和部分感觉神经轴索损害为著。诊断:GBS。考虑患者为重型轴索型损害及B淋巴细胞参与免疫激活,予血浆置换600 ml 5次,同时予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塞来昔布、加巴喷丁止痛,维生素B1和B12营养神经。3月31日体格检查示双侧Babinski(-)。治疗29 d后出院,患者腰背部及双下肢疼痛消失,头皮及四肢躯干皮疹消退,四肢肌张力减低,双上肢肌力Ⅳ级,双下肢肌力Ⅱ级,可见近端肌群收缩明显,腓肠肌无压痛。四肢腱反射消失,双侧Babinski(-),颈软无抵抗,双侧Kernig’s征(+)。出院后3个月随访,患者可独立站立,双上肢可抬举,抓握有力,行走需借助步行器,生活质量较前改善。

2 讨论GBS是自身免疫介导的急性炎症性周围神经病,免疫接种与GBS的相关性报道可追溯到1976年[2]。由于疫苗中存在与人类神经系统蛋白结构相似的蛋白,接种过程可能出现交叉反应的抗体,引起自身免疫激活和神经组织损伤[3]。与GBS发病有关的疫苗包括猪流感疫苗、口服脊髓灰质炎疫苗和狂犬病疫苗。研究[4]发现,在接种疫苗后的6周内,GBS的发生风险增加,最高风险出现在接种疫苗的2~4周。GBS与Semple狂犬病疫苗及SMB狂犬病疫苗有关。本例患者既往患有甲状腺功能亢进及银屑病病史,考虑自身免疫存在异常应答,接种疫苗后出现自身免疫过度激活。提示疫苗在预防疾病和降低发病率和死亡率方面获益,但对于免疫异常人群,需要与GBS等接种后的潜在风险进行权衡。

本例患者为50岁男性,急性起病,症状逐渐进展,主要表现为四肢对称性瘫痪,四肢肌张力降低,腱反射减弱;腰穿CSF检查提示蛋白-细胞分离,EMG提示神经源性损害;发病前有狂犬疫苗接种史:诊断为GBS。患者除GBS一般表现外,还出现腰背部及双下肢剧烈疼痛、发病3 d后蛋白-细胞分离以及一过性双侧病理征阳性。患者剧烈腰背部及双下肢疼痛,采用加巴喷丁、塞来昔布及普瑞巴林治疗后无改善,考虑为后根水肿牵拉硬脊膜,且与CSF Sulfatide抗体阳性相关,应用10 mg地塞米松静脉滴注后疼痛缓解。其次,患者于2月17日开始接种疫苗后四肢躯干银屑病皮损范围逐渐扩大、加重,考虑自身免疫反应已开始,肢体无力症状出现时CSF蛋白可能已经出现高峰,结合患者较重的临床表现可解释发病3 d后即出现蛋白-细胞分离现象。最后,该患者入院查体双侧病理征阳性,1周后双侧病理征阴性,体格检查未出现膀胱括约肌障碍,颈椎及腰椎MRI未见明显异常,排除脊髓病变,考虑为一过性的病理征阳性。

糖酯如神经节苷脂和sulfatide是周围神经的重要组成部分,GM1及sulfatide的IgG抗体与GBS的急性运动轴突神经病亚型相关。sulfatide抗体阳性患者的特点为远端对称性损害较重,神经生理可见脱髓鞘或轴索变性。远端潜伏期延长,疼痛及感觉异常为典型特征。本例患者发病后出现的剧烈腰背部及双下肢疼痛,CSF检查示抗sulfatide抗体IgG阳性,符合上述表现。急性期GBS患者周围神经有不同程度的淋巴细胞浸润和脱髓鞘改变,部分患者有不同程度的轴索损害,提示细胞免疫和体液免疫均参与GBS的异常免疫反应[5]。淋巴细胞免疫表型分析可作为评价机体免疫状态的重要参考指标[6]。CD3+与CD19+是区别T淋巴细胞与B淋巴细胞的主要抗原标志物,CD3+是成熟T细胞的标志,而CD19+是B细胞亚群的特异性抗原。近期研究[7]发现,GBS患者免疫球蛋白治疗后T细胞百分比升高,CD19+B细胞百分比明显下降。可能是抑制了CD8+杀伤T细胞对AIDP神经髓鞘的毒性作用,改变T细胞的分布,降低了B淋巴细胞总数,影响自身抗体的产生,减少炎症细胞浸润导致的。此外,有研究[8]发现,重型GBS患者的B细胞亚群升高明显,血浆置换治疗后下降也更为显著。这提示GBS发病过程中可能存在B细胞功能过度活化,通过分泌大量自身免疫抗体,攻击周围神经髓鞘上的特异性抗体,产生免疫复合物,激活补体系统,加重GBS周围神经的炎症反应。在血浆置换治疗后,患者临床症状改善可能与外周血中自身免疫复合物水平下降有关,免疫应答水平降低,从而减轻炎症反应。

血浆置换是一种公认有效的GBS治疗方法,通过非特异性地去除抗体和补体,减少神经损伤,较快改善症状。血浆置换通常在2周内进行5次交换,总共交换5个血浆体积[9]。研究[10]发现,血浆置换能显著提高患者发病4周后的行走能力,血浆置换组1年后全身肌肉力量恢复率更高,遗留严重运动障碍的可能性更小。本例患者为B细胞亚群升高的重型轴索型GBS,早期应用血浆置换,同时应用小剂量糖皮质激素缓解后根水肿。出院后患者可独立站立,双上肢可抬举,抓握有力,生活质量较前改善。

综上所述,本例GBS患者伴有剧烈疼痛、一过性病理征阳性及抗sulfatide抗体阳性是非常罕见的。这种特殊情况尚待更多病例证实。对于重型轴索型GBS伴剧烈疼痛患者,早期的血浆置换疗法值得进一步探索。

猜你喜欢

双下肢神经病血浆
糖尿病早期认知功能障碍与血浆P-tau217相关性研究进展
急性脑梗死致发作性双下肢无力1例
老年人防跌倒要当心周围神经病
股骨颈截骨时保留残端的长度对全髋关节置换术后双下肢不等长的影响
《神经病学》课程教、学、评一体化改革的探索与实践
血浆置换加双重血浆分子吸附对自身免疫性肝炎合并肝衰竭的细胞因子的影响
你真的了解献血浆是怎么回事吗?
双下肢静脉曲张单侧术后对对侧下肢静脉血流动力学的影响及其临床研究
越测越开心
请您诊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