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延续护理对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控尿功能及生活质量的影响分析*

2021-12-23危小花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福建省福州市350004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前列腺癌康复满意度

危小花 福建中医药大学附属人民医院泌尿外科,福建省福州市 350004

前列腺癌为男性常见的恶性肿瘤疾病,手术是目前临床上治疗该病的主要方式。延续性护理旨在以护理路径为纵轴,以各路径点开展的护理内容为横轴,在提供患者院内护理的基础上,关注患者远期健康,延长护理周期,丰富护理内容,以更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护理质量[1]。本文以我院2018年6月—2020年6月收治的110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探讨患者术后延续护理的实施方案及临床应用价值。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择2018年6月—2020年6月我院收治的110例前列腺癌术后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者;(2)能配合完成临床各项护理工作者;(3)生命体征平稳者。排除标准:(1)有意识障碍者;(2)治疗前有尿失禁史者;(3)合并心、肝、肺、肾、脑等重要脏器疾病者。采用随机法将其分为C组和C+Y组,各55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进行比较,结果呈一致性(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

1.2 方法 C组术后实施院内常规护理,主要包括营养支持、饮食安排、体征监测、基础生理护理、相关注意事项交代、指导合理用药、发放宣教材料、出院指导及复诊指导等。

C+Y组在C组常规护理的基础上联合延续性护理,延续护理周期为患者出院后的第2天始,至出院后的3个月止;延续护理开展方式包括电话沟通、微信平台、健康讲座等;护理内容主要从以下几个方面开展:(1)提高心理效能。延续护理中关注患者的心理状态,在与患者的交谈及向患者家属的侧面访问中及时了解其心理特征,认真分析患者所聚焦的问题,从前列腺癌病生理机制、手术效果和术后康复等方面开展健康宣教活动,帮助患者完善认知体系,增强患者对疾病及术后康复相关问题的掌控感,以改善负性心理。(2)膀胱功能康复训练。根据患者的年龄、生理功能及机体耐受力等,帮助患者制定合理的膀胱功能训练计划。留置尿管期间:重点加强患者膀胱正常舒缩功能的训练,以肛门括约肌主动收缩训练为主,10s/次,10次/组,3组/d;尿管拔除后:重点加强盆底肌肉收缩训练,如肛门提举训练、耻骨尾骨肌收拢训练、水进出量控制训练等,以锻炼会阴及肛门括约肌自主收缩功能,10s/次,10次/组,3组/d。(3)控尿功能康复护理。①针灸护理。取患者中极、足三里、三阴交、气海、阴陵泉等穴位,运用毫针实施针灸,各穴位留针10min,1次/d。②排尿反射功能康复。通过对患者排尿反射“触发点的”的叩击,帮助患者提高排尿反射功能完善逼尿肌收缩机制,以进行主动排尿和主动控尿。(4)并发症预防护理。①疼痛护理:通过转移患者注意力、穴位按摩、穴位敷贴等方式加强患者术后疼痛护理,针对疼痛不耐受者可遵医嘱应用止痛药,防止疼痛应激刺激对患者术后康复造成影响。②泌尿系统感染预防护理:加强患者会阴部清洁护理,增加饮水量,留置尿管期间密切监测患者引流液的色、质、量,警惕感染并发症,可遵医嘱预防性抗感染。③便秘预防:主要从清淡饮食、增加饮水量、建立排便条件反射等措施着手,促进患者有效排便。(5)提高自我健康管理水平。通过健康宣教让患者认识到自身能动性在疾病防治中的重要性,从而在日常生活中自觉采纳有益疾病康复的行为方式,如通过改善营养状况来提高免疫功能;通过运动锻炼提高机体正常循环代谢功能,以维持正常的免疫功能等。(6)社会支持。根据患者的康复进程,鼓励患者积极参与有益身心的社交活动,强化社会适应能力,提高社会功能。

1.3 观察指标

1.3.1 控尿功能:护理干预后,评价两组控尿功能干预有效率。评价标准:Ⅰ级疗效:患者排尿过程能够完全实现自行控制,尿失禁消失或分级下降2级及以上;Ⅱ级疗效:患者排尿过程基本能够实现自行控制,尿失禁分级下降Ⅰ级;Ⅲ级疗效:不及Ⅱ级标准[2]。临床干预成功率=(Ⅰ级例数+Ⅱ级例数)/总例数×100%。

1.3.2 生活质量:护理干预前后,采用SF-36量表中的躯体功能、心理健康、社会功能和总体健康状况4个维度予以生活质量评价,各维度评分越高,提示生活质量越好[3]。

1.3.3 护理评价:根据我院自行设计的护理满意度评价问卷和评价标准,调查两组患者的护理满意度。

2 结果

2.1 两组控尿功能干预效果比较 C+Y组患者控尿功能干预有效率为94.55%,高于C组的78.18%(χ2=8.374,P=0.004<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控尿功能干预效果比较

2.2 两组生活质量评分比较 干预前,两组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干预后,C+Y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C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护理干预前后SF-36量表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护理满意度比较 C+Y组护理满意度为96.36%,高于C组的72.73%,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9.375,P=0.000<0.05)。见表4。

表4 两组患者护理满意度比较

3 讨论

肿瘤疾病本身及治疗措施对患者生理、心理造成的应激刺激导致患者心理社会功能严重下降,影响生活质量。而通过有效护理干预措施的实施,对提高患者心理效能和社会功能,促进患者更好地回归生活、回归社会具有重要的意义[4-5]。常规护理以院内护理为主,延续护理强调在护理目标上,将护理重心由院内延伸至院外,让患者出院后仍能获得专业的护理支持和康复指导。

本研究中,C组、C+Y组患者分别实施院内常规护理、院内常规护理+出院后延续性护理,结果显示,延续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控尿功能改善效果。延续护理中通过对患者膀胱功能的系统化训练,能够在提高患者括约肌自制力的基础上改善控尿功能[6];同时,通过控尿功能康复护理,利用针灸对膀胱区局部相应穴位的刺激,改善排尿反射功能,对提高患者控尿功能具有重要的意义[7]。本研究中,C+Y组患者控尿功能干预有效率为94.55%,高于C组的78.18%(P<0.05),即延续护理通过对患者控尿功能的系统干预能有效提高其改善效果。延续护理的实施重点从患者心理、生理、社会、精神等多方位着手,通过对患者心理效能、生理机能、社会功能的提高,改善总体健康状况,让患者更好地回归正常生活,能有效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8]。本研究中,干预后,C+Y组患者SF-36量表各维度评分均高于C组(P<0.05),即通过延续护理干预的应用,能有效促进患者生活质量的提高。延续护理的实施能有效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本研究中,C+Y组患者护理满意度高于C组(P<0.05)。即延续护理通过护理周期的延长和护理内容的丰富能更好地满足患者护理需求,提高护理满意度。

综上所述,延续护理通过护理周期的延长和护理内容的完善,能有效提高前列腺癌患者术后控尿功能和生活质量,可推荐临床应用。

猜你喜欢

前列腺癌康复满意度
康复专科医院康复设备维保管理新模式的建立和探讨
欢迎订阅2022年《护理与康复》杂志
尿液检测可能会发现侵袭性前列腺癌
体感交互技术在脑卒中康复中的应用
康复护理在脑卒中患者中的应用
基于TCGA数据库分析、筛选并验证前列腺癌诊断或预后标志物
16城市公共服务满意度排行
经会阴和经直肠前列腺穿刺活检术在前列腺癌诊断中的应用
明天村里调查满意度
又高又壮的男人易患前列腺癌