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对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情况及自我效能的影响*

2021-12-23陈红丽龙苏兰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省南昌市0006江西省儿童医院南昌医学院

医学理论与实践 2021年23期
关键词:理论指导出院住院

陈红丽 贺 芬 龙苏兰 江西省人民医院,江西省南昌市 0006; 江西省儿童医院; 南昌医学院

糖尿病是非常常见的疾病,对患者健康的影响非常大。而患者血糖水平控制情况通常受患者行为习惯的影响[1-2]。故而,提升患者认知程度及遵医行为和患者自我效能十分必要。以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是以患者为中心、促使患者行为改变的一种指导性人际沟通方式。基于此,笔者以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应用在江西省人民医院收治的糖尿病患者中,取得了不错的护理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江西省人民医院2019年10月—2020年10月收治的老年糖尿病患者110例,患者均符合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按照入院时间将其分为两组。2019年10月—2020年3月入院的55例患者为对照组,其中男35例,女20例,年龄61~85岁,平均年龄(70.3±3.0)岁,病程3~15年,平均病程(6.5±0.5)年;2020年4—10月入院的55例患者为观察组,其中男37例,女18例,年龄62~88岁,平均年龄(70.8±3.2)岁,病程3~17年,平均病程(6.8±0.7)年。两组患者一般资料具有同质性(P>0.05),可比较。

1.2 方法 对照组以常规方式进行健康宣教,由责任护士结合患者情况为患者讲解糖尿病的相关知识,包括遵医嘱用药、合理饮食、合理运动、并发症预防等;患者出院时为其发放健康知识手册,并在患者出院后每月进行1次电话随访,持续3个月。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以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具体方法为:(1)成立干预小组。科室成立专门的动机性访谈小组,小组成员包括科护士长、1名心理执业医师、1名呼吸科副主任医师及3~5名具有丰富经验的呼吸科护士。由护士长担任小组组长,做好监督、管理、考核等各项工作,小组成员则主要负责各项干预措施的实施,心理医师则需担任对患者情绪状态的观察,了解患者心理状况。小组成员均接受系统培训,培训内容包括动机性访谈和行为改变的技术、实施要点、案例讲解等,培训结束后进行系统考核,并结合考核结果进行问题调整,保证小组成员知识储备科学合理、技术娴熟。(2)干预实施方案。结合患者主要行为问题开展动机性访谈,25~30min/次,每次访谈结束后对下次访谈时间进行预约。第1次访谈,在患者入院时。该次访谈以开放式聊天为主,对患者的病情、职业、家庭情况、兴趣爱好等情况进行了解,同时引导患者阐述自己当前存在的主要临床问题及心理状态,促使患者改变行为的动机得到调动。然后护士与患者共同制定干预计划,建立和患者的良好关系,取得患者信任。住院期间常规进行各项知识宣教,并叮嘱患者按照制定的计划来调整自己的行为。住院期间访谈,在患者住院期间每天开展1次访谈。住院期间的访谈主要是了解患者住院期间的生理指标、心理状态和行为改变执行情况,对患者存在的疑惑进行解答并提供及时的帮助,向患者讲解治疗的目的、方法,和患者共同分析住院期间病情的变化,个人需要配合的方面等,促使患者在后续住院期间积极配合医护人员。最后1次访谈在患者出院时进行。此次访谈中,护士需要和患者共同回顾住院期间疾病的改善情况,帮助患者建立自护信心;同时还需要和患者共同分析计划中不合理的情况,以促进患者后续积极改善,同时还需与患者共同制定出院后的计划,针对薄弱点强化改善。出院后第1次访谈,在出院1个月时进行,此次访谈需对患者居家期间计划实施情况进行了解,并询问患者居家期间遇到的主要护理问题,并进行有效指导与解决,同时鼓励患者坚持遵守计划,改善遵医行为,提高自护能力。出院后第2次访谈,在患者出院3个月时进行,此次访谈需要帮助患者一起回顾自身行为的变化情况,对病情的有益影响,巩固患者自我护理的信心,鼓励患者长期坚持健康行为,以便进一步改善患者遵医行为及血糖控制效果。

1.3 观察指标 (1)分别在干预前后测定两组空腹血糖、餐后2h血糖及糖化血红蛋白水平。(2)以焦虑自评量表(Self-rating anxiety scale,SAS)评估患者焦虑情绪,53分为量表分界值,超过53分即存在焦虑情绪,且分值越高越严重。(3)以自我护理能力测定量表(The exercise of self-care agency scale,ESCA)评估两组患者自我效能,量表共包含48个条目,每个条目均分为非常不像我、有一些不像我、没有意见、有一些像我、非常像我4项,分别记录为0、1、2、3、4分,总评分为0~172分,分值越高自我效能越好[3]。(4)以糖尿病知识量表(The audit of diabetes knowledge,ADK)评估患者疾病知识掌握情况,量表由饮食、运动、饮酒、治疗方法、并发症危害、低血糖防治等8个维度,包含26个因子,111个条目,各条目均设置正确、错误、不知道3个选项,正确则记1分,错误或不知道不记分,总分111分,分值越高表示知识掌握越好[4]。(5)遵医行为以自制调查问卷进行评估,包括饮食控制、合理用药、坚持运动、定期复查等4项。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情况比较 观察组干预后血糖各指标均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情况比较

2.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 观察组各行为依从性均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2。

表2 两组遵医行为比较[n(%)]

2.3 两组SAS、ESCA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SAS评分低于对照组,ESCA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3。

表3 两组SAS、ESCA评分比较分)

2.4 两组ADK评分比较 干预后,观察组ADK评分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4。

表4 两组ADK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糖尿病为慢性终身性疾病的一种,临床表现以多食、多尿、多饮为主要表现。居民生活方式的改变,使我国糖尿病的发生率呈明显升高趋势[5]。在我国糖尿病患者中以2型糖尿病为主,约占全部糖尿病的90%左右。若患者血糖水平长期得不到有效控制,则易随着病情发展而引发多种并发症,如糖尿病性视网膜病变、糖尿病足、心血管病变、肾功能衰竭等;严重者甚至可导致患者死亡,严重威胁患者健康[6]。

健康教育在改善糖尿病患者行为习惯、控制病情方面作用积极,但传统的健康教育也存在一定不足,如宣教内容过于笼统、患者多是被动接受宣教等,致使多数患者虽然掌握了一定的疾病知识,但行为并未得到有效改善[7]。

本文中以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为观察组患者实施干预,结果显示,干预后观察组血糖水平、遵医行为、SAS评分、自我效能、疾病知识掌握情况等各指标均优于对照组(P<0.05),与朱颖[8]的研究结果相符,提示动机性访谈在老年糖尿病患者干预中有积极作用。其主要是由于以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更关注患者行为中存在的矛盾,注重激发患者的内心动机,从而促使患者积极主动的改善自身的行为习惯,为疾病控制奠定良好的基础。将以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应用于老年糖尿病患者中,护理人员可结合患者情况针对性地进行答疑解惑,可帮助患者更系统地掌握糖尿病的相关知识,了解良好行为习惯对疾病改善的有益影响,从而在提升患者知识掌握情况的同时,调动患者的内在动机;同时通过了解患者日常生活中存在的行为矛盾及导致矛盾发生的根本原因,与患者共同进行讨论,制定行为改变的方法,帮助患者创造行为改变的支持性环境,提升患者的主动参与意识及遵医依从率,促使患者遵从医嘱合理用药、合理饮食及运动,同时结合自身情况进行行为调整,督促家属予以监督,进而达到帮助患者改善自我效能、控制血糖水平的效果[9-10]。病情的改善及小组成员的鼓励、帮助和指导,能够让患者以更积极的态度来面对疾病,让患者更主动参与到病情改善中来,以更积极的态度面对生活,这对于改善患者生活质量同样有十分重要的意义。

综上所述,以心理学理论指导的动机性访谈在改善老年糖尿病患者遵医行为,提升患者自我效能、生活质量方面效果显著,具有推广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理论指导出院住院
Cameron适时理论指导下全程护理干预在面颈部烧伤后瘢痕整形患者中的应用
住院病案首页ICD编码质量在DRG付费中的应用
循证理论指导下的疼痛护理用于输尿管结石微创取石患者中的效果
54例COVID-19患者出院1个月后复诊结果分析
多元读写理论指导下的初中英语阅读教学实践
中学英语教学中多元智能理论指导下学生自我效能感的培养
Alzheimer’s patient’s heart doesn’t forget a mother’s day tradition
第五回 痊愈出院
踏莎行 住院感作