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乳酸脱氢酶、铁蛋白和血小板生成素在急性白血病与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鉴别诊断中的应用

2021-12-22黄小华

四川生理科学杂志 2021年9期
关键词:骨髓血小板曲线

黄小华

(新余钢铁集团有限公司中心医院检验科,江西 新余 338000)

急性白血病(Acute leukemia,AL)和骨髓异常增生综合征(Myelodysplastic symdrome,MDS)是造血干细胞或祖细胞异常引起的血液系统恶性肿瘤,患者早期常缺乏特异性症状体征,容易发生漏诊或误诊而延误治疗时机,因此积极探寻AL和MDS特异性血清标记物,提升早期诊断和鉴别水平对改善患者预后具有重要意义[1]。

研究显示乳酸脱氢酶(Lactate dehydrogenase,LDH)、铁蛋白(Serum ferritin,SF)以及血小板生成素(Thrombopoietin,TPO)表达水平在恶性肿瘤或血液系统疾病中均存在明显异常,但对AL和MDS鉴别诊断是否具有参考价值尚未见相关报道[2-4]。

本文通过分析血清LDH、SF及TPO表达水平对AL和MDS患者鉴别诊断价值,为促进AL和MDS诊治水平不断进步提供循证医学证据。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6年9月至2018年9月我院AL患者71例和MDS患者52例进行横断面研究,其中AL组男女比42/29,年龄16~71岁,平均年龄45.83±8.92岁;MDS组男女比28/24例,年龄23~74岁,平均年龄46.71±9.47岁,两组临床基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AL诊断标准:患者表现为急骤高热,全身酸痛或进行性贫血等症状、体征;实验室检查显示血象出现原始细胞或幼稚细胞,骨髓象显示全部有核细胞中有核红细胞占比<50%,且原始细胞占比≥20%[5]。

MDS诊断标准:患者表现为进行性贫血,可伴发热或出血;实验室检查显示1~2系或全血细胞减少,可见巨大红细胞等病态造血现象,骨髓象显示至少1系血细胞异常造血;同时排除其它病态造血相关病变[6]。

纳入标准:符合AL与MDS相关诊断标准;经骨髓细胞形态及免疫分型等辅助检查确诊;患者及家属知晓本研究并签署同意书;患者临床资料保存完整。

排除标准:合并严重感染或器质性疾病;合并其它恶性肿瘤;合并其它血小板减少性疾病。

1.2 方法

1.2.1 基本信息收集

患者入院后详细询问性别、年龄、病程和既往史等基本资料,同时完善体格检查,测量身高、体征、心率和血压等一般指标。

1.2.2 骨髓穿刺

嘱患者取侧卧位,选择髂前上棘为穿刺部位,常规消毒铺巾后以1%利多卡因(上海朝晖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31021073)进行浸润性麻醉后将穿刺针固定在适当长度,左手拇指和食指固定皮肤,右手持针垂直于骨面刺入,接触骨质后采用左右旋转的方法缓慢刺入,至产生突破感时吸取骨髓0.1~0.2 mL,抽出穿刺针并局部加压包扎,观察30 min无明显不良反应时送回病房,将骨髓涂片、染色并于光学显微镜下,进行观察和判断。

1.2.3 血清LDH、SF检测

取外周静脉血3 mL,以3000 rpm离心10 min后取上清,采用罗氏Cobas c311全自动生化仪(德国罗氏公司)检测LDH表达水平,试剂盒购自北京九强生物技术股份有限公司。

另将3 mL血液样本以1500 rpm离心10 min后取上清,采用免疫比浊法检测SF表达水平,所用仪器为罗氏Cobas c311全自动生化仪及配套试剂盒。

1.2.4 TPO测定

取外周静脉血3 mL于EP管中,以1000 rpm室温离心10 min,取上清-80℃保存备用。

检测前根据试剂盒(美国RD公司)提供的稀释标准图表将原倍标准品稀释5倍并设置样品孔、标准孔和空白孔,向样品孔加入待测血清10 μL+稀释液40 μL,标准孔加入稀释后的标准品50 μL,空白孔不添加任何试剂,覆膜后于37℃环境孵育30 min,采用洗涤液洗涤5次,每次30 s,然后向样品孔和标准孔分别加入酶标试剂50 μL,37℃温育30 min后采用洗涤液洗涤5次,每次30 s,拍干后样品孔和标准孔分别加入显色液A和B试剂各50 μL并于37℃环境避光孵育15 min,待反应完成并分别加入终止液于37℃环境孵育30 min,采用Multiskan FC酶标仪(上海赛默飞世尔仪器有限公司)测量各孔450 nm处吸光光度值(OD),根据标准曲线计算TPO浓度。

1.3 统计学方法

所有数据分析采用统计学软件SPSS19.0,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SSD)作表示,进行独立样本t检验;采用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研究LDH、SF和TPO与AL和MDS的关系,作受试者工作特征(Rceiver operating characteristic,ROC)曲线并计算曲线下面积(Area under curve,AUC)分析血清LDH、SF和TPO单独及联合应用对AL和MDS鉴别诊断价值,以P<0.05为有显著性差异。

2 结果

2.1 AL和MDS患者血清LDH、SF及TPO水平比较

AL组血清LDH及TPO水平均明显高于MDS组,血清SF水平明显低于MDS组(P<0.05),见表1。

表1 患者血清LDH、SF及TPO水平较(±SD)

表1 患者血清LDH、SF及TPO水平较(±SD)

注:与AL组相比,*P<0.05。

分组 n LDH(U·L-1) SF(ng·mL-1) TPO(pg·mL-1) AL组 71 647.32±231.49 713.54±209.86 976.35±354.28 MDS组 52 526.87±194.06* 1035.82±368.41* 481.27±162.43*

2.2 血清LDH、SF及TPO水平与AL和MDS的关系分析

以疾病分类为因变量(AL=1,MDS=0),纳入LDH、SF和TPO进行多因素logistics回归分析。

结果显示血清LDH、SF和TPO水平与AL均存在密切联系(P<0.05),相关参数见表2。

表2 血清LDH、SF及TPO水平与AL和MDS的关系分析

2.3 LDH、SF和TPO对AL和MDS鉴别诊断价值分析

ROC曲线分析显示,LDH、SF及TPO对AL和MDS鉴别诊断AUC分别为0.684、0.814、0.922和0.963,Youden指数分别为0.308、0.530、0.777和0.877,且LDH、SF及TPO联合进行鉴别诊断的AUC高于三项指标单独诊断,见图1。

图1 LDH、SF及TPO单独及联合鉴别AL和MDS的ROC曲线

3 讨论

LDH是参与无氧糖酵解和糖异生的酶系,由PI3K/Akt/TORC1信号通路调控,在AL及MDS等血液系统恶性肿瘤中可出现不同程度升高[2]。本研究结果显示AL患者明显高于MDS,且ROC曲线分析显示LDH鉴别AL和MDS的AUC为0.684,提示LDH对两种疾病鉴别诊断具有重要参考价值。SF是由去铁蛋白和Fe3+组成的可溶性蛋白质复合物,当机体缺铁时表达水平可明显升高,对贫血性疾病的诊断具有重要意义[3]。 本研究中AL和MDS患者血清SF表达水平均高于正常人群(SF正常值参考范围男性<322 ng•mL-1,女性<219 ng•mL-1)且二者之间存在明显差异;ROC曲线分析结果显示,SF用于AL和MDS鉴别诊断的AUC为0.814。

目前临床对TPO表达的调控机制尚未完全明确,推测与血小板及巨核细胞(骨髓中一种从造血干细胞分化而来的细胞)膜表面TPO受体数量的负反馈调节有关,当血小板及巨核细胞减少时TPO表达水平可明显升高,因此血清TPO在各种血小板减少性疾病中可出现不同程度表达异常[4]。

本研究结果显示AL和MDS患者血清TPO水平明显升高且AL明显高于MDS患者,用于AL和MDS鉴别诊断的AUC达0.922。此外本研究采用血清LDH、SF和TPO水平进行联合诊断显示灵敏度为95.77%,特异度为92.31%,准确率为94.31%,Kappa值为0.883,较三项指标单独鉴别时准确性均明显提升,因此联合应用血清LDH、SF和TPO可为准确鉴别AL和MDS提供参考,有利于减少骨髓穿刺等有创操作。

Structure, function and pharmacology of human itch GPCRs

Can Cao, et al.

The MRGPRX family of receptors (MRGPRX1-4) is a family of mas-related G-protein-coupled receptors that have evolved relatively recently1. Of these, MRGPRX2and MRGPRX4 are key physiological and pathological mediators of itch and related mast cell-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 reactions2-5. MRGPRX2 couples to both Giand Gqin mast cells6. Here we describe agoniststabilized structures of MRGPRX2 coupled to Gi1and Gqin ternary complexes with the endogenous peptide cortistatin-14 and with a synthetic agonist probe, respectively, and the development of potent antagonist probes for MRGPRX2. We also describe a specific MRGPRX4 agonist and the structure of this agonist in a complex with MRGPRX4 and Gq. Together, these findings should accelerate the structure-guided discovery of therapeutic agents for pain, itch and mast cell-mediated hypersensitivity.

Nature. 2021 Nov 17. doi: 10.1038/s41586-021-04126-6.

猜你喜欢

骨髓血小板曲线
未来访谈:出版的第二增长曲线在哪里?
献血间隔期,您了解清楚了吗?
骨髓18F-FDG摄取模式在初诊弥漫大B细胞淋巴瘤诊断骨髓浸润的价值
机采血小板和冰冻血小板临床输注效果的差异分析
幸福曲线
外周血网织血小板百分比检测对血小板减少及输注无效的意义
不同方法调整血小板数量对血小板聚集功能检测的影响
骨髓中缺氧诱导因子1α和血小板衍生生长因子B在骨髓增生异常综合征的表达
赞美骨髓
裸露