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桂林市银杏绿化调查与分析

2021-12-21潘磊邓荫伟杨钧钰于宏达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6期
关键词:样区幼树银杏

潘磊,邓荫伟,杨钧钰,于宏达

(广西师范大学生命科学学院,广西 雁山 541006)

银杏(GinkgobilobaL.),又称白果,公孙树,鸭脚,鸭掌树[1],是我国特有的一种中生代遗留性树种,素有“活化石”之称,在我国浙江天目山保存有1.2万年生的古银杏,山东浮来山有生长旺盛的4500年生古银杏。银杏树形高大雄伟、枝叶奇特是园林绿化中的理想树种,果、叶、材用途广,经济价值高,是集经济、药用、材用、绿化和观赏于一体的一种植物[2]。广西是全国银杏主产区之一,其银杏树主要分布于桂北的灵川、兴安、全州3个县[3],在二十世纪八十年代前桂北地区有百年以上银杏大树8万多株,从七十年代末开始,桂北银杏产区的科研院所开展了银杏品种调查与良种选择及苗木培育等方面研究,银杏科研取得了极大进展,大量培育银杏苗木,至九十年代末,已培育银杏幼树及苗木达2亿多株,银杏树成了桂北园林绿化的首选树种[4]。在本世纪初,桂北地区的城镇主要街道、庭院、公园等地已种植大量的银杏幼树,在种植过程中,部分绿化区、带(点)由于不注重科学的栽植技术,种植后成活率极低,达不到绿化效果。因此2019年10月~2020年10月,对桂林市银杏绿化情况进行调查、分析,提出了相关存在问题与解决办法。

1 调查地概况

调查地于广西桂林市区,地处110°10′24″~110°22′53″E,25°5′47″~25°21′28″N,海拔高度150~180 m,属亚热带气候区,气候温和、雨量充沛,年平均气温19.4 ℃,7、8两月最热,平均气温为28.5 ℃,极端最高气温40 ℃,1、2两月最冷,平均气温为8.3 ℃,极端最低气温-3.3 ℃,年平均无霜期309 d,年平均降雨量1974 mm,年平均相对湿度为73%~79%[5]。全年风向以偏北风为主,平均风速为2.2~2.7 m/s,年平均日照时数为1670 h;土壤类型属红壤土带,以红壤为主,pH值为4.5~6.5,适宜银杏树生长[6]。

2 调查点设置及调查方法

2.1 调查点设置

调查点设置于桂林市主城区的银杏绿化林,以老城区的桂林站为中心分别在东、南、西、北设广西师大雁山校区Ⅰ和雁山校区Ⅱ、桂阳公路良丰段、龙门大桥西段、桂磨大道大圩路口段、桂磨大道龙门村段、乌石立交桥段、桂林西站广场、西二环道光村段、西城大道市政府段、万福路老宅里村段,共11个样区(见图1)。调查样区银杏树的种植时间均为2017~2018年,植株规格:主干米径10~15 cm,树高8~10 m,每个样区设置3个样点,每个样点调查20株。

图1 桂林市主城区银杏绿化调查样区分布图

2.2 调查方法

2.2.1 成活率调查。在每个样区中调查3个样点,每个样点调查20株,分别调查种植株数和成活株数。

2.2.2 生长势调查。在每个样区中调查3个样点的同时,分别调查各植株的生长势(按照评价指标,即:一、二、三、四级),并记录分析。

3 植株栽培与管理情况

各调查样区均为2017~2018年种植,种植时采用挖大坑定植,定植坑规格(长×宽×深=0.7 m×0.7 m×0.6 m),植株所带土球规格(直径0.45~0.55 m,高0.45 m)。种植时,将带土球的植株轻放入定植坑内,解除绑扎物,扶正植株,沿土球四周覆土压实,淋足定根水,设置扶正幼树的支架,之后进行管理。

3.1 正常管理

第1年在种植后的4~5月份淋施0.5%的硫酸钾复合肥液(规格为15-15-15,下同),间隔15天左右施肥一次,连施3次;7~10月干旱时,间隔3~7天淋水1次;第2、3年分别在3月中旬、5月上旬各施肥1次,采用开环状沟或放射沟施粒状硫酸钾复合肥,每株每次施肥150~200 g;第2、3年7~10月干旱时,间隔3~7天淋水1次;以后每年的施肥、淋水方法按照第2~3年进行,随着树龄增大而增加每次的施肥量。

3.2 粗放管理

第1年种植后,只淋1次定根水,不施水肥液;7~10月干旱时淋水少量或不淋水;第2、3年3月不按期施肥或施尿素;第2、3年7~10月干旱时淋水少量或不淋水;以后每年管理方法均按照第2~3年进行。

4 调查结果分析

4.1 定植成活率分析

定植成活率分析,见表1。

表1 银杏绿化树定植成活率分析表

从表1分析得出,样区1、8为正常管理,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7.65%、97.38%,显著高于粗放管理的2、4、5、7四个样区,其成活率分别是54.73%、75.03%、67.43%、83.98%;其次是样区3、6、9、10、11的正常管理区,其平均成活率分别为92.99%、90.63%、93.75%、90.01%、94.90%,显著高于粗放管理的2、4、5三个样区;粗放管理的2、5两个样区定植成活率极低,分别是54.73%、64.43%。

4.2 银杏生长势分析

4.2.1 植株生长势(一、二级)分析,见表2。

表2 植株生长势(一、二级)分析表

从表2看出,样区1为正常管理,其植株生长势一、二级的所占比例为100%,显著优于其他10个样区;其次是样区5,其植株生长势一、二级的所占比例为66.70%,显著高于2、4、6、7、8、9、10、11八个样区,其八个样区植株生长势一、二级的比例分别是1.93%、22.20%、36.45%、18.75%、8.33%、18.75%、21.88%、38.13%;生长势较差的是2、8二个样区。

4.2.2 植株生长势(三、四级)分析,见表3。

表3 银杏绿化树植株生长势(三、四级)分析表

从表3分析可知,样区1的植株生长势三、四级的所占比例为0,因该样区在表2分析中,植株生长势一、二级的所占比例为100%,是11个样区中生长势最优的样区;其次是样区8,植株生长势三、四级的所占比例是91.68%,显著高于样区2、3、4、5四个样区的植株生长势三、四级的所占比例;再是6、7、9、10四个样区,其植株生长势三、四级的所占比例分别是63.55%、81.25%、81.25%、78.13%,显著高于样区5的植株生长势三、四级的所占比例。

5 小结

从定植后成活率分析认为,移植银杏幼树绿化在定植时,除了起苗时带土球、定植扶正、覆土压实、淋足定根水外,必须根据其生长的物候期进行施肥管理,特别是定植的第1年,成活率与定植后的精细管理非常重要。样区1(广西师大雁山校区Ⅰ)、样区8(桂林西站广场)两个样区的定植成活率分别为97.65%和97.38%,显著优于粗放管理的样区2(广西师大雁山校区Ⅱ)、样区4(龙门大桥西段)2个样区的成活率;种植后粗放管理的,在种植的第1年出现叶片小,8月中旬至10月上旬叶片枯黄掉落,营养生长差,次年长出的叶片也小,生长弱,不抽新梢,个别地带成活率极低。

从定植成活后的植株生长势分析认为,银杏绿化幼树定植成活后必须加强水肥管理,即第1年3月中旬定植,4~5月淋施0.5%的磷酸钾复合肥液。间隔15~20天淋施1次,连施3次,进入旱季后7~10月加强淋水,3~7天1次,保持幼树基部湿润,防止干旱而造成树体失水;第2~3年开始施入粒状硫酸钾复合肥,每年施肥两次,如按照其方法施肥管理,定植株成活后的第1年将生长出大量营养根,第2、3年植株生长迅速,长势旺盛。从本次调查分析,样区1(广西师大雁山校区Ⅰ)的植株生长势一、二级的所占比例达100%,极显著优于其他10个样区的植株生长势。

从调查分析认为,银杏绿化幼树移植后的水肥管理,是定植是否成活及生长势强弱的关键,也是绿化成功与否的关键。银杏树为落叶树种,在桂林银杏分布区生长正常的物候期是11月上中旬进入休眠期,11月中下旬叶片由青绿色转为金黄色而落叶,次年3月上中旬萌动,3月下旬至4月上旬叶芽萌动展叶抽生,在休眠期树体与根部积蓄大量养分,供次年抽生展叶使用,其幼树带土球移栽定植后,即使不淋水、施肥,幼树能也能生长出幼小的叶片(假活),但进入8~9月份时幼小的叶片开始枯黄落叶,次年不抽生而死亡,或生长衰弱;要使移栽幼树叶片正常生长,延至11月下旬落叶,移栽后的精细水肥管理十分重要。

猜你喜欢

样区幼树银杏
活化石——银杏
促进大果沙枣扦插育苗生长的最佳施肥措施
银杏
河北太行山南段冬季鸟类群落的多样性与分布
野生植物对陕北黄土丘陵区土壤石油污染影响研究
矮化中间砧苹果幼树抽条调查
桂北油茶早实丰产林营建现状调查
论银杏的栽植
浅谈如何提高新栽蜜柚幼树成活率
不同叶篷叶片对橡胶芽接幼树生长的影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