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用生态保护理念规划森林公园
——以陕西省凤县紫柏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

2021-12-21张渊王东风

中国林副特产 2021年6期
关键词:康体凤县森林公园

张渊,王东风

(1.国家林业与草原局西北调查规划设计院,西安 710048;2.陕西省林业调查规划院,西安 710082)

1 生态保护规划理念

由近现代人居环境发展引发的生态环境问题日益受到关注,绿水青山成为人居环境的理想之境,建设森林公园更是要以保护生态环境、保护绿水青山为前提来合理规划[1]。以陕西省凤县紫柏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为例,尝试以生态保护理念来规划森林公园。

2 陕西省凤县紫柏山森林公园概况

2.1 公园范围及规模

陕西省凤县紫柏山森林公园地处秦岭南麓紫柏山,位于宝鸡市凤县与汉中市留坝县两县交界处的凤县境内。公园规划面积1584 hm2,距凤县县城39 km,距宝鸡市150 km,距西安市区345 km。

2.2 生态环境及森林风景资源

紫柏山与华山、骊山齐名,为陕西三大名山之一,因是张良的归隐地而闻名。其中,海拔2200 m以上的亚高山草甸面积达2万多亩,分布有大小“坦”100多个,已被证实为“国内最大的天坦群落”[2]。

公园森林覆盖率 94.3%,园内森林茂密、奇峰秀丽,羚牛、林麝、红腹锦鸡、斑羚等珍稀野生动物倘佯其间;未病芦、辟谷台、天师草堂、观音洞等人文景观凸显其深厚的文化底蕴。

2.3 森林公园主题定位

森林公园的主题定位是:“秦岭明珠、美丽天坦,文化高地、精神家园”。紫柏山系秦岭主峰太白山支脉,山势巍峨、苍翠欲滴,被誉为“秦岭明珠”。“坦”是紫柏山上最具特色的景观,在省内乃至全国罕见。紫柏山人文荟萃,汉代张良在这里归隐,天师张道陵曾在此修行传道,药王孙思邈在这里采药并传授“未病养生” 理念,唐僖宗李擐曾到紫柏山游览并写下诗句。这座山蕴含有“隐士文化”、“道教文化”和“养老文化”,所以称之为“文化高地”。

3 用生态保护理念来规划森林公园

本着一切以保护为出发点的设计理念,主要从以下5个方面进行科学、合理、可持续的规划森林公园。

3.1 保护公园

3.1.1 从公园功能分区上突出重点保护。首先,将天坦景区和重点动植物保护小区划分为核心景观区;为确保森林公园的可持续发展和景观视线的完整性,把毗邻核心景观区的东、西两片区域划分为生态保育区[3];其次,将公园景点分布最多且最集中的区域划分为一般游憩区;最后,在森林公园以东、公园范围之外,规划了紫柏古镇景区,作为森林公园的协调控制区。

图1 陕西省凤县紫柏山森林公园总体规划

3.1.2 对公园的生物资源进行保护。园内分布有国家一级保护植物2种:红豆杉、银杏;二级保护植物7种。在山顶分布有1000多hm2集中连片的原始红桦纯林,林相整齐、郁郁葱葱,极具观赏价值。还有大面积的蔷薇科植物,由于山顶特定的气候条件,形成形态各异的盆景树。公园内被列入国家重点保护动物的有20多种,种群数量相对较多的有:斑羚、红隼、红腹锦鸡、斑头鸺鹨等。

针对园内丰富的生物资源,制定了加强病虫害防治;加强对重点风景林、重点保护植物和古树名木的保护;建立生态通道等专项保护计划。

3.2 保护和构建完整的公园生态文化

为了保护和延续公园的历史性、地方性生态文化特征,增强本地居民的文化认同感和公园对外吸引力,我们构建了完整的公园生态文化体系。

在生态文化总体布局上规划了“两馆、两园、六大文化节”。

两馆:公园所在地凤县自古就是野生林麝的适生区,是国内最大的人工林麝养殖基地。结合凤县这一特色,建设林麝展览馆,可对游客进行科普宣教;再结合中山养生理念,建设康体养生馆,让游客充分感受森林康养的益处。

两园:根据孙思邈在紫柏山采药、传授“未病养生”理念的历史典故,建设药用植物园和珍稀植物园,让游客在学习中草药知识的同时认识到野生植物对人类的巨大贡献。

六大文化节指的是“森林旅游文化节、采摘节、登山节、康体养生节、冰雪旅游节和森林庙会”。

3.3 因地制宜开展体验型项目

根据森林公园的资源特点,因地制宜地开展一些游客可以参与的体验型项目。

其中,体验型项目有:探险、探秘:利用公园境内分布的洞穴、天坑、竖井开展探险探秘、科考等活动;森林浴、中山养生:利用公园优良的森林资源,布设森林浴场,开展中山养生;民族晚会:结合公园所在地凤县的羌族文化,在旅游旺季举行歌舞晚会,开展对山歌、跳羌舞等特色活动。

康体养生型项目:康体养生研修:根据孙思邈的“未病养生” 理念,在康体养生馆定期举办康体养生研修班等文化旅游活动;康体养生认知:结合森林公园的药用植物园和珍稀植物园,开展康体养生认知活动;康体养生体验:结合公园的森林浴场、森林健身步道,让游客充分体验森林康养对人身心健康的益处。

康乐设施:森林体验园:为青少年和社会团体野外拓展训练及中小学生夏令营等活动提供场所,集知识性、趣味性和参与性于一体;森林康养园:为游客提供森林浴、SPA、食疗、药膳、运动、瑜伽、冥想等旅游服务产品。

科普教育型项目:历史文化研习:结合紫柏古镇、公园遗址遗迹等,开展历史文化研习等文化旅游活动;爱鸟活动:在世界爱鸟日,开展鸟类保护宣传活动;树木认养:开展公园树木认养活动,让游客形成爱护花草树木的良好行为习惯。

3.4 在服务设施建设方面力求做到“介入风景、融于风景”

在道路规划方面,车行道的建设要满足消防、救护车通行,并设立公共交通标识系统。新建道路材质、色彩等设施形态应充分结合当地环境、材料,避免破坏公园景观格局并避让保护区域[4]。登山步道的建设选用的材质、色彩、道路线性形态与周围自然环境相和谐[5]。

服务设施、功能性建筑的建设充分参照凤县当地传统建筑的形式与做法,像如当地的徽派建筑形式。优先选用乡土材料,或者建筑肌理、质感、色彩与传统建筑和环境相协调的替代材料。建筑在选址上以视觉中的风景为主角,建筑退后成为观看风景的“他者”。

紫柏古镇结合紫柏山的山水特色进行营建,充分运用借景的手法:“采菊东篱下,悠然见南山”,以绿水青山为背景,在紫柏山脚打造聚落景观,突出城乡天际线、视景线,形成人工与自然交织的山水相依的景观画面。

3.5 与公园周边社区紧密合作

公园与它周边社区是一个相辅相成的关系。通过规划设计、行政管理等手段引导周边社区与公园良好协作、共同发展。

公园周边村镇、居民点主要分布在公园范围以外316国道两侧,涉及凤县留凤关一个乡镇。一方面需要保护社区历史风貌,另一方面需要维持社区发展。

3.5.1 保护、恢复周边村镇聚落风貌。对公园周边村镇聚落保护措施:保护对象从单体建筑发展到整体乡村聚落。

主要保护要素有:村镇公共空间与街巷空间形式,单体建筑的形态、材质、结构,以及传统庭院的景观形式和植物配置等。

保护和更新:对公园周边的老旧房、危房参照当地传统建筑式样进行改造,对闲置建筑再利用,转变为旅游公共服务设施。最终使得周边村镇重现随山地起伏自然分布的民居聚落风貌。

3.5.2 走与社区共建、共管、双赢的可持续发展道路。将社区农业产业与可持续旅游经济、有机农业产业相结合,通过建立产品的认证机制来提升农产品附加值以提升当地经济。另外,社区还可通过举办展览、音乐节、艺术节等活动吸引艺术家、志愿者,以促进当地旅游产业发展。

结合“城乡统筹发展”、“美丽乡村”、“乡村振兴”等国家战略背景,促进公园周边村镇经济、社会、环境,全面可持续发展。

猜你喜欢

康体凤县森林公园
共营与共赢:凤县企业为何乐于“进村”
康体养生,体味别样的健康生活
园林景观康体作用研究综述
森林公园游记
基于SWOT分析下的大健康背景下的社区健康管理服务与康体研究
龙架山森林公园
居住区康体植物配置
矿区旧址森林公园化改造规划设计
惠安盐路与周边市场网络的形成
凤县大红袍花椒(凤椒)