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刍议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游戏化

2021-12-19凌凤羽

小作家报·教研博览 2021年48期
关键词:综合与实践游戏化优化

凌凤羽

摘要:随着新课程改革的推行,教育部门对培养学生综合素质的重视程度越来越高。在小学数学教学中,综合与实践课程属于重要组成部分,将游戏化教学运用到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中能够达到比较好的效果。同时,游戏化教学能够提升课堂教学的趣味性,将学生学习兴趣有效地激发出来,从而提高课堂教学效率。

关键词: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游戏化;问题;优化

中图分类号:A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2021)-48-345

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既是一种以问题为载体、学生自主参与的学习活动,也是一种课程形式。它是一种相对完整的学习活动,教师引导学生解决问题,学生参与整个过程和实践。游戏是孩子们的生存方式。数学游戏可以激发游戏动机,发展游戏思维,培养游戏精神。综合与实践课程种类丰富,游戏活动具有独立性、趣味性、开放性和创造性,深受学生喜爱。然而,目前许多教师对游戏综合与实践认识肤浅,教学机制僵化,导致游戏实践教学没有充分实现其真正的教育价值。

一、游戏型综合与实践课堂中出现的问题

一是游戏内容脱离实际,学生探究索然无味。例如,小学数学教材中游戏型内容分量明显不足,儿童味儿、数学味儿相对缺乏,缺少“童玩”气息,容易挫伤学生的探索兴趣。

二是游戏方式单一僵化,教育意蕴缺失。在实践活动中,学生的游戏方式通常比较单一,仅仅停留在个体活动层面,而合作性、竞争性、富有思考性的游戏相对较少,且大多流于形式,未能有效引发学生的游戏劲儿。以低年级游戏活动为例,常见的游戏多为开火车、闯关等,游戏组织方式机械僵化,缺乏创新,致使游戏型综合与实践活动异化为麻木地操作、实验,削弱了游戏的教育意义。

三是游戏衔接呈现阶段断层现象。游戏是儿童的存在方式之一,对培养儿童的具象思维和抽象思维有重要价值。例如,以积木为教具的游戏活动,在幼儿园阶段偏重锻炼儿童的动手操作能力;而到了小学阶段,积木的运用已经不见踪影,呈现出阶段性断层现象。如何实施幼小衔接,让积木之类的玩具进入小学综合实践课堂,实现具象思维到抽象思维的衔接与转换,值得教育教学工作者进一步思索。

四是游戏评价缺乏新意,素养测评相对简单。游戏教学不仅适用于小学低年级以至整个小学阶段,甚至可以应用于成人教育,因为游戏活动的需要是人类的一种天性。而在小学数学游戏活动中,不少教师对学生游戏行为的评价缺乏新意,未能实现游戏本身的激励作用和测评价值。

二、如何优化游戏型综合与实践课程的教学

1.创新游戏方式,激发学习兴趣

小学阶段的数学游戏主要有操作、实验、表演、讲故事、绘本阅读等,可以通过直观形象、色彩鲜明的具体事物引起学生的高度注意。

例如“有趣的七巧板”就是一节典型的游戏型综合与实践课程。教师在开展游戏教学活动时,可以安排富有层次的操作活动:

活动一:拼一拼,拼出不同的图形;活动二:试一试,拼出不同的小动物;活动三:想一想,怎样创造你喜欢的图形或物体;活动四:说一说,结合自己的创作编出一则有意义的故事。在整个活动中,学生通过动手操作、动脑思考,游戏劲儿十足。

其次,数学实验也是一种富有数学意味的游戏活动。如在教学综合实践课“球的反弹高度”时,球的反弹游戏贯穿整节课,实验过程充满挑战与刺激,教学节奏也随之此起彼伏,学生的学习兴趣张弛有度。

2.精选游戏内容,丰厚教育意蕴

当前,小学游戏教学的实施已经逐步受到教师的关注。在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程中,构建“游戏型”活动模式已经成为一种趋势,而精选游戏活动内容则是教师必须思考的重点问题。在数学教材中,综合与实践课程安排有七巧板、算24点等,游戏活动较为丰富。在自主开发游戏资源方面,研究数的奇偶性时,可以设计掷骰子游戏,探索游戏规则的公平性;玩猜拳游戏时,可以先研究两人玩“石头剪刀布”游戏,再研究三人玩“石头剪刀布”游戏,探索规则的制定及其公平性;还有九宫格、一笔画等都可以作为游戏活动的内容。

教学游戏是教学内容与教学形式的有机结合,游戏任务直接影响着游戏内容,精彩的游戏内容会给学生带来意外的惊喜。适宜于游戏型课程的教学任务与内容无统一标准,它要求教师结合教材与学习者的具体情况进行选择,以促进生活经验的积累,丰富游戏的教育教学意蕴。

3.完善游戏规则,激活思维意识

教学游戏的组织不是靠教師的组织性语言和额外的强行规定,而是依赖游戏规则。在教学游戏中,游戏规则一般可分为三种:角色行为规则、内容和玩法规则、竞赛性规则。游戏型综合与实践可以通过设计交叉性的游戏规则开展教学,促进学生多元发展。例如:算24点游戏,有这样几项不同的规则。

规则一:内容规则

(1)4个人,每人一副扑克牌,抽去其中的J\\Q\\K和大王、小王;(2)每人出一张牌,用牌上的4个数列出算式。每个数只用1次(把A当作 1);(3)算出 24。

规则二:组内比赛规则

(1)每4人一组,算一算,谁先算得24,谁就赢;(2)看谁的方法又对又快。

规则三:小小擂台赛规则

(1)每组各推派一名高手上台参赛,先抽签选出4人进行第一轮比赛,获胜者为擂主;再由擂主“点兵点将”,从其余的人员中确定第二轮参赛人员;(2)谁先算出得数24谁获胜,获胜者把这次大家打出的4张牌全部都收过来,就算自己赢得4张牌;(3)在规定时间内谁得的牌最多,谁就获得胜利。

几类不同的游戏规则贯穿于整个活动,学生因规则而全身投入,因规则而共享挑战的快乐,因规则而使活动张弛有度、课堂生态和谐平衡,学生的思维意识和探索精神在巧用规则的活动中得以激活。

4.善用游戏评价,提升综合素养

传统的考核评价方法与游戏脱节,尤其是一、二年级的考评,考查题型单一,内容缺少情趣,这与儿童的年龄特点和认知规律极不相适,而游戏化测试或可改变这一现状。如“角色扮演”游戏,让学生在数学故事、数学童话等活动中自主扮演角色,活化体验;鼓励学生自评,引导学生开展互评;把比积分、争星榜等游戏化元素有机渗入,激励学生游戏的积极性,激活学生思维的创造性。

数学游戏型综合与实践有助于帮助学生获得快乐的体验、产生灵动的思维,走向自由的发展。面对小学数学教学中游戏内容、游戏方式、游戏思维、游戏评价等方面存在的诸多问题,教师应明晓游戏在综合与实践中的地位,以游戏活动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以游戏精神推进深度学习,从而促进学生综合素养不断提升。

参考文献

[1]怎样让书包变轻——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课的开发与思考[J].马宇.小学数学教师,2017(04).

猜你喜欢

综合与实践游戏化优化
营商环境五方面持续优化
优化英语课堂教学策略的探索
促进学生认识发展 优化初中化学复习
关于小学数学“综合与实践”教学设计案例探究
浅谈我园美术园本课程游戏化的开展
让“综合与实践”活动“活”起来