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从细节入手构建道德与法治高效课堂

2021-12-19刘夕容

中学教学参考·语英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道德与法治课细节高效课堂

刘夕容

[摘   要]教学细节看似微不足道,但其反映出教师的教育理念、能力与智慧,在一定程度上影响着课堂教学的实效。文章从预设教学细节、捕捉课堂细节、探寻生活细节三个方面论述了初中道德与法治教学中处理教学细节的策略,以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终提升教学实效。

[关键词]细节;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

[中图分类号]    G633.2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4-0047-02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堂教学是一个错综复杂的过程,在备课过程中,教师往往会围绕教学内容确定教学环节和具体步骤,但却容易忽视教学中的细节。细节决定成败,教师在教学中只有关注教学细节,注重课堂生成,才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加深学生对知识的理解,最终提升教学实效。

一、预设教学细节,让课堂充满灵性思维

教学细节是可以预设的。细节的预设源于教师对学生和教材的双重理解与把握,源于教师对各种教学资源的有效整合与利用。真正精彩的课堂,离不开教师对文本和教学过程中细节的反复打磨。在教学中,我们经常会发现这种现象:同样的一节课,同样的素材,但教学效果却迥然不同。这其中的一个重要原因就是教师在预设环节对细小知识点的挖掘、对素材顺序的处理以及素材位置的摆放等细节的处理是不同的。因此,教师在进行教学预设时,应站在学生的角度想一想,哪些知识是学生含糊不清的?课堂上可能会出现哪些“意外”?教学素材是否做到了“见微知著”?只有这样,才能够处理好课堂生成,激发学生积极参与的热情,收到事半功倍的教学效果。

比如,在讲到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八年级上册第四课《与规则同行》中的“诚实守信”时,教师为学生讲解了诚信的意义后,结合学生认知上的矛盾点和易错点,设置了这样的情境:在战场上,将军欺骗士兵说,援军马上就赶到,士兵士气大振,打败了敌军;孩子生病了却拒不吃药,父亲欺骗孩子说药很甜,结果孩子吃药后康复了。然后请学生思考,以上将军和“父亲”的行为是否属于不诚信的行为?学生激烈讨论和辨析后认为,尽管将军和“父亲”都没有讲真话,但是他们“说谎”都出于善意,属于“善意的谎言”,不能算是不诚信。教师趁势总结:社会生活是复杂的,诚信同样具有复杂性和情境性。在践行诚信时,我们既要结合具体情境,注意具体问题具体分析,还要秉承公正之心,坚持原则,讲究策略和方法。

教学中,教师准确把握学生的认知困惑点,精心预设情境和问题,引导学生展开辨析和讨论,可以让课堂充满灵性思维,加深学生对教材内容的理解。

二、捕捉课堂细节,让课堂充满人生智慧

叶澜老师曾言:“课堂应是向未知方向挺进的旅程, 随时都有可能发现意外的通道和美丽的风景。”在教学中,大多数教师都有过这样的体会:无论教师课前如何精心预设,准备得有多么充分,课堂上总会出现和预设不一致的教学生成。教學生成犹如课堂的精灵,悄然而至,稍纵即逝,因此,教师要做教学中的有心人,及时、灵敏地捕捉并恰当地利用这类教学细节,引导学生展开辨析,让学生通过辨析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学会正确的分析和评价方法,进而使课堂获得源源不断的生命力。

比如,在讲到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敬畏生命》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讲述了“张华舍己为人救老农”的故事:张华是第四军医大学空军医学系三年级的学员,同时也是一个共产党员,他为了抢救一个晕倒在粪池里的69岁的老农民,而献出了自己24岁的年轻生命。当学生纷纷为张华这种珍爱他人生命、见义勇为的行为所感动时,有学生提出了自己不同的见解。

生1:张华才24岁,非常年轻,又是一名大学生,将来走向工作岗位肯定能为社会做出很大的贡献。老农毕竟已经年老,他以后能为社会做的贡献肯定不能和张华相比,所以我觉得张华的牺牲并不值得。

教师从学生的表情中察觉到,持有这种观点的学生不在少数。面对学生意料之外的回答,教师应该如何应对呢?如果教师凭借自身权威,强制性地要求学生必须认可、赞扬张华见义勇为的行为,不但难以令学生心服口服,也难以获得令人满意的教学效果。因此,教师因势利导,引导学生展开讨论和辨析。

生2:我不同意前面这位同学的观点。生命是宝贵的,每个人的生命都比金钱、权势更加重要。在这些外在的东西面前,生命高于一切。我们不能简单地按对社会的贡献来将生命划分为不同的等次。

生3:如果张华的牺牲不值得,那么当一个老农看到一个大学生掉进粪池里,是不是也应该理所当然地袖手旁观呢?其实每个人的生命都是平等的,都同样宝贵。

生3:我认为张华的牺牲是值得的。生命至上,我们不能只看到自己生命的宝贵,更要承认别人的生命也同样宝贵。我们应该珍爱他人生命,如同珍爱自己的生命。张华见义勇为的壮举,诠释了“珍爱他人生命”的内涵,是值得肯定的。

生4:我认为张华的行为还是太冲动了。尽管见义勇为的行为值得大力提倡,但我们在救人的时候应该进行理性的判断,只有在力所能及的情况下救人才是明智的。

生5:这样的说法是站不住脚的。当时情况万分危急,老农命悬一线,哪里来得及进行理性的分析和判断?张华义无反顾地救人,是出于对生命的敬畏,是发自内心的本能反应,这种本能驱使下的行为选择更加彰显了他人格的高尚。

师(总结):每个人的生命只有一次,生命是宝贵的,生命也是平等的,没有高低贵贱之分。我们不能把生命分为三六九等,因此张华和老农的生命都是宝贵的。生命至上要求我们不但要珍爱自己的生命,更要珍视他人的生命。张华为救老农而死,他的死是有意义的,他的死是对“生命至上”的庄严诠释,其舍己为人、舍生取义的精神值得我们永远铭记和大力弘扬。

面对课堂上学生的“杂音”,教师不能凭借权威直接否定,而应该敏锐地从中捕捉到学生的真实心声,合理运用这些教学生成中的细节。教学中,教师及时捕捉预设之外的课堂细节,引导学生正确地分析和评价,可以唤醒学生的真善美,帮助学生树立正确的价值观。

三、寻找生活细节,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温度

《基础教育课程改革纲要(试行)》明确提出,要提供丰富的与学生生活背景有关的素材,从学生的已有经验和兴趣出发并体现这种已有经验和兴趣,让学生亲身体验探索、思考和研究的过程。道德与法治是一门以生活为基础的课程,这就要求道德与法治教学要密切联系学生的生活和学习,引导学生寻觅生活中的细节,获得真实的体验,从而让学生在自我体验的基础上真正获得成长,让课堂充满生命的温度。

比如,现在的初中生有不少是独生子女,他们有的过着“饭来张口、衣来伸手”的生活,对于生活的艰辛和父母的爱容易忽略,甚至漠视。因此,在讲到部编初中道德与法治七年级上册《爱在家人间》一课时,教师为学生设计了这样的任务:请同学们选择一位家人,回忆并说一说这位家人对你的关心。

生1:有一次我生病发烧,妈妈在床前无微不至地照顾我,我分明看到了她脸上的慌张和焦虑。在妈妈的精心照料下,我很快就退烧了,但是妈妈却一夜未眠。妈妈多么辛苦呀!

生2:我记得有一天下大雨,爸爸撑着雨伞接我放学回家。爸爸生怕我被淋湿,就把雨伞全部撑到了我头顶,而他自己都湿透了。

生3:我的爷爷一生节俭,但在去年我过生日的时候,他却为我买了一个非常漂亮的大蛋糕。要知道他自己过生日时,都没舍得给自己買蛋糕呢!这就是爷爷对我无私的爱!

……

“理论是灰色的, 生活之树常青。”教学中,教师为了使学生真实体验到家人对自己的爱,引导学生寻找生活中的细节,使生活细节转变为教学细节,一下子就拉近了课堂与学生之间的距离,由此激发了学生参与课堂的积极性。

有人将教育称作一项精雕细刻的艺术,而在精雕细刻中,教师应该多一分耐心和细心。课堂教学离不开教师宏观上的预设,更离不开教师对细节的捕捉和利用。课堂细节转瞬即逝,可遇而不可求,这就要求教师善于预设、捕捉细节,同时关注生活中的细节,这样才能让课堂充满生命的律动,也才能从根本上实现教育目的。

[   参   考   文   献   ]

[1]  邓权忠,林雪微.“爱在家人间”教学设计[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9(12):56-60.

[2]  吴凡.教学细节在中学思想政治课中的运用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3]  姜根华,叶紫儿.德育教学中的生命教育:以“敬畏生命”为例[J].思想政治课教学,2017(5):17-21.

(责任编辑    袁   妮)

猜你喜欢

道德与法治课细节高效课堂
基于道德与法治课程提升初中生公共参与意识的路径选择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高效课堂的构建策略
初中道德与法治课的情感教育研究
关注48个生活细节
细节取胜
新课标下书法高效课堂教学探究
影视资源在初中语文教学中的运用研究
如何构建语文高效课堂
提升教育智慧,打造高效课堂
时尚细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