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信息化人才专业化培养机制研究

2021-12-17王海军

电脑知识与技术 2021年33期
关键词:培养机制专业化

王海军

摘要:为了推动政法队伍向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发展,司法警官院校作为行业院校,在专业教育教学、人才培养上必须走专业化、特色化的道路。智慧监狱的建设对信息化人才的能力要求更加提高,传统的培养机制应该有所转变。文章在分析专业化人才培养必要性的基础上,剖析人才培养存在的“三个不够”问题,提出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校行合作为平台,打造一个“体系”,实现两个“共建”和三个“共同”,构建专业化人才培養机制。

关键词:智慧监狱;信息化人才;专业化;培养机制

中图分类号:TP3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3044(2021)33-0224-02

开放科学(资源服务)标识码(OSID):

监狱信息化快速发展推动监狱管理趋向智能化、智慧化,智慧监狱应运而生。智慧监狱的建设,不仅带来了监狱管理方式、技术的革新,而且对监狱信息化人才提出了更高的要求,尤其是需要大量负责监狱信息化建设运维管理和业务操作的专业化人才。这类人才既要懂得监狱内的业务知识,又要具备良好的信息化素养,属于紧缺型人才。基于这种背景下,司法警官院校有必要结合社会及司法行政行业发展的形势,以专业建设为纽带,推动监狱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的变革和创新,培养出适应监狱发展要求的专业化人才。

1 信息化人才专业化培养的必要性

1.1 政法队伍专业化建设的要求

中共中央《关于新形势下加强政法队伍建设的意见》指出,要坚持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政法队伍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方向。在和平年代,政法机关和政法队伍肩负着维护国家公平正义的历史使命。监狱单位作为政法机关的重要组成部分,在维护国家安全、公共安全和社会安全稳定上,在贯彻总体国家安全观、构建公共安全体系、维护社会稳定中发挥着重要职责。监狱工作信息化水平的提高,对各种信息资源的管理有了更严格的要求。保证监狱信息资源被有效、合法和安全地使用,是监狱单位在信息化建设和管理过程中所不容忽视的问题,一旦受到外来的攻击和破坏,将给国家和社会造成不可估量的政治影响,所以急需一支专业化的队伍来维护监狱网络与信息的安全。

1.2 监狱业务信息化建设的保障

监狱信息化建设是新时代监狱工作发展的必经之路。目前,监狱信息化建设系统平台日益增多,网络设施、安防设施、智能化设施等大量信息化设备投入使用,需要一支稳定的、专业化的信息化队伍来保障运维安全。经过基层走访调研,各监狱专门从事信息化工作专业技术员人才比较薄弱,信息化相关专业的毕业生比较少,绝大部分民警未经系统的培训,理论基础薄弱,难以跟上日新月异的信息化发展速度,对监狱信息化专业知识、信息服务操作流程和质量标准都不甚了解,不能适应现代监狱对信息化建设工作的高要求。另外,社会招录民警存在监狱业务不熟练和流失率高的问题,导致监狱信息化队伍不稳定,急需培养大量符合正规化、专业化、职业化建设要求的毕业生补充队伍,保障监狱信息安全建设。

1.3 智慧监狱高速化发展的需求

按照司法部印发的《关于加快推进“智慧监狱”建设的实施意见》要求,全国各地都在积极推进智慧监狱建设。就江苏而言,监狱系统积极推动现代信息技术与监狱工作的融合,建设“大数据、高共享、智能化”的智能管理大平台。平台系统整合多个功能模块,助推刑罚执行、教育矫正、安全防范、队伍建设等日常管理运行效能提升,现已有十几家监狱单位通过“智慧监狱”验收工作。随着“智慧监狱”的探索研究、试点推进,监狱信息化管理与运维工作显得尤其重要,监狱系统的信息岗位人才除了掌握一般的信息化专业知识,还要具备坚定的政治素质、监狱系统特殊的信息安防系统的运维技能,也需要具备警察素养。这类专业人才的培养将有利于更好推动智慧监狱的积极推进。

2 剖析人才培养的薄弱环节

智慧监狱的建设与发展日新月异,对于信息化专业人才的需求不断增加。但是当前司法警官院校对于适应行业发展的高素质专业化人才培养存在着“三个不够”的问题。

2.1 培养目标定位不够精准

监狱信息化的建设与管理涉及不同部门和岗位,不同岗位对于人才的培养又有着不同的定位和要求,这就需要培养适应岗位需求的信息化人才。而这些专业化人才的培养主要依靠司法技术类、安全防范类专业的建设,如司法信息技术、司法信息安全、安全防范技术等。但是监狱系统对信息化人才需求的类型有着不同的要求,需要结合不同岗位类别的人才需求设定差异性的培养目标。例如,对基层信息化工作人员,就需要重点培养其在实操、检维修等方面的能力;监狱信息化管理人员则更加需要对管理、互联网等知识进行熟悉掌握并能加以熟练应用。

2.2 培养工作机制不够科学

专业化人才对于专业基础知识和专业技能都有一定的要求,专业基础知识一般通过课堂学习获得,而专业技能提升则着重于理论结合实践。现在院校的培养方式主要是使用学期“M+N”方式,即在校内学习M个学期的理论知识,在校外合作单位内进行N个学期的实习。[1]这在一定程度上便于学校对学生的管理,但是从专业化人才培养的有效性来讲,院校还需要尝试课程“M+N”方式,M是理论知识学习,N是实践知识学习,在课程教学中融入更多实践性教学内容,在人才培养方案上开设专业实训课程项目,积极推行针对监狱信息化人才培养的“现代学徒制”,引入“1+X”证书培养模式,切实提高人才的技能水平。

2.3 培养支持系统不够完善

信息化人才的培养需要专业化的教学团队、实验实训教学条件等教学资源。现在研究智慧监狱建设的专业人才相对较少,院校师资队伍建设比较薄弱,需要进一步完善机制,努力建成专兼职一体化教师队伍,推行“请进来,走出去”的方式,让行业专家走进课堂,专业教师走入基层,满足专业化教学的需求。[2]另外,监狱信息化设备及技术更新较快,导致校内实验实训设备与社会、行业实际应用存在脱节的现象,这就需要院校更多开拓校外实训场所,与智慧监狱示范单位签订合作协议,确保“实习实训基地”建设有效落地,打破传统的完全依靠实验室建设实施实训教学的模式,让基层单位成为教学实践的前沿阵地。

3 构建专业化人才培养机制

为了提高专业人才培养的实战能力,院校要大力发展与行业(监狱)的交流合作,建立校局(院校与省局)、校监(院校与监狱)多方位多层次的专业化人才培养协同共育模式,以课程建设为基础,以校行合作为平台,打造一个“体系”,实现两个“共建”和三个“共同”。

3.1 一个“体系”

专业化的人才培养要有明確的定位,对于不同专业的建设,专业培养目标要具有针对性,体现人才培养的专一性。结合监狱单位信息化工作岗位分析和工作任务分析,专业要合理设计一体化的课程体系,对于流程性强的课程进行基于工作流程的学习情境设计,对于需要分类教学的课程开展模块化设计,对于可以进行项目内容设计的进行项目化的校本教材开发,形成知识、能力和素质一体化的课程内容。在专业教学标准的统一指导下,课程体系建设可以进行模块化课程设置,分为公共基础课程(思想政治模块、文化课程模块)和专业技能课程(专业群平台课程模块、专业核心课程模块、专业拓展课程模块),在专业技能课程打造“专业技能-法律知识-警体素质”三位一体的课程体系,培养警察实战技能和素质。在教学内容设计上,坚持贴近监狱单位岗位的实际需要,根据工作领域确定学习领域,教学内容与工作岗位技能与知识要求相结合,将工作任务与学习任务相结合,构建“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的实习模式,强化学生的专业技能,提升学生的实战能力。

3.2 两个“共建”

3.2.1 共建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

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在专业建设中发挥着重要指导作用,完成专业人才培养方案的修订,实现专业课程体系的设计,指引专业建设发展的方向。院校要积极聘请厅局、监狱单位等行业专家共同担任专业建设指导委员会委员,协助确定专业人才培养的方式,审定专业教学内容与课程设置,提供行业发展的动态和对专业人才的需求,共同为专业人才培养出谋划策。

3.2.2 共建校内外实训实习基地

院校要利用与行业密切联系的优势,积极拓展实践性教学的空间,除建设必需的校内实训基地外,着重做好校外实训实习基地的建设,为专业化人才的培养提供实践性教学条件。[3]积极与基层单位签订合作共建协议,挂牌建立“专业校外实训实习基地”,院校聘请行业专家担任校外指导教师,基层单位为学生的认识实习、跟岗实习、顶岗实习提供稳定的实习场所。

3.3 三个“共同”

3.3.1 共同进行课程开发与教材编写

在专业课程标准的指导下,根据工作岗位的具体要求,院校应结合当前监狱信息化管理工作的实际,与行业专家共同开发符合基层信息化管理需求的实践课程,如监所安防系统运维、计算机网络攻击与防范、信息安全管理实务等。这些课程的开发使用,让学生能够熟练掌握具体的工作岗位流程,便于更好地走上工作岗位,当然由于这些课程的业务性、实践性都较强,需要院校教师与基层单位的一线行业专家能手共同进行项目化课程的开发与工作手册式教材的编写,解决理论知识与实际工作相脱节的问题,满足专业课堂教学的需要。

3.3.2 共同建立专业的教学团队

在专业教学团队的建设上要按照教学需要,邀请行业一线的岗位能手担任专业课和实践指导老师,定期让岗位能手到学校为师生开设各种类型的专题讲座,让师生了解基层单位业务水平和工作岗位的技能操作等,要求院校专业专任教师与行业专家结对子,建立“教官制度”,形成一门课程由一个理论教师和几个实践专家组成的教学团队,通过教师、专家之间的交流沟通,实现课程教学计划不断完善和教学内容不断更新。[4]邀请在实战领域的行业专家,建立专家师资库,丰富兼职教师队伍;聘请基层单位人员担任校外实习指导教师,解决指导实习教学和实训实践项目的难题,促进专业实践性教学走向良性发展轨道。

3.3.3 共同做好毕业生跟踪调查

在专业建设中,毕业生的跟踪调查对专业建设发展起到重要的指导作用。院校要定期开展毕业生跟踪调查,加强与监狱单位的联系,通过向基层单位发放调查问卷、到基层单位走访座谈和召开毕业生座谈会等多种形式,了解毕业生在工作岗位上专业知识技能的适应度,进一步了解实际工作岗位对专业的知识、能力、素质要求,动态修订专业人才培养方案,推进教学内容的设计和改革。因为基层单位对毕业生的工作能力、素质要求以及知识体系的缺乏情况非常了解,所以院校要与行业单位合作,共同建立毕业生跟踪调查制度,按照制度规定定期开展调查,并对调查反馈的信息进行分析,最终实现对专业教学改革的指导。

4 结束语

在智慧监狱建设的背景下,监狱对监狱信息化人才的需求,特别是对专业化人才的需求已经迫在眉睫,监狱信息化专业化人才的培养必须要紧跟新时代的发展要求,落实“重在实用”培养原则,针对监狱行业需求,定向培养知识与技能并行的高素质技术技能人才。院校要不断探索创新培养模式,在专业建设上发挥司法行政主管单位的主导地位和院校教育教学的主体地位,寻求与行业以及其他部门之间的交流合作,加强育人协作协同发展,为培养专业化人才提供相应的政策保障。

参考文献:

[1] 何思远,刘澎辉.探析智慧物流背景下应用型物流人才培养模式[J].农村经济与科技,2018,29(14):90,96.

[2] 宋晓辉,柴龙.公安院校大数据警务人才培养路径探索[J].公安学刊(浙江警察学院学报),2020(1):109-113.

[3] 黄川林,盛国军,鲁艳霞.基于OBE的信息化人才培养模式体系构建[J].中国教育信息化,2018(23):31-34.

[4] 陆威克.浅析信息化条件下武警院校军事人才的培养[J].无线互联科技,2017(4):78-80.

【通联编辑:张薇】

猜你喜欢

培养机制专业化
生产专业化促进农户收益提升
建设高素质专业化干部队伍
任职教育教师队伍长效培养机制建立思考
应用型商科专业人才培养机制方案的优化与创新
基于学生满意度的广西旅游管理专业学位研究生培养机制创新研究
探索具有吉利特色的产教融合之路
校企协同应用型软件人才培养机制
引导青年教师走专业化成长之路
论专业化老年媒体的发展之道
十九世纪美军专业化和正规化建设的主要经验教训