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经皮钢板内固定技术对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踝关节功能及炎性因子水平的影响

2021-12-16马中喜毛及海

临床医学工程 2021年11期
关键词:髓内远端胫骨

马中喜, 毛及海

(河南省固始县人民医院 骨三科, 河南 信阳465200)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属于临床常见骨折类型, 多由外伤所致。 由于胫骨远端骨皮质较薄, 髓腔较大, 加上胫骨下缺乏肌肉附着, 血液供应较差, 骨折愈合缓慢, 极易发生骨折愈合不良, 需积极采取有效措施治疗[1]。 目前多采用手术方式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 交锁髓内钉内固定 (IMN) 和经皮钢板内固定 (MIPPO) 是两种主要手术方案。 IMN 属于相对稳定内固定系统, MIPPO 能改善骨折端血液供应, 降低软组织损伤[2-3]。鉴于此, 本研究探讨MIPPO 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临床效果, 以期为后续治疗提供更多参考, 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选取2018 年3 月至2020 年5 月我院收治的96例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作为研究对象, 采用随机数字表法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48 例。 对照组男29 例, 女19 例; 年龄36 ~ 72 岁, 平均年龄 (55.31 ± 4.51) 岁; 受伤原因: 摔伤10 例, 交通事故28 例, 工伤7 例, 其他3 例; 骨折至入院时间3 ~ 9 h, 平均 (5.58 ± 0.62) h。 观察组男30 例, 女18 例;年龄37 ~ 71 岁, 平均年龄 (55.29 ± 4.48) 岁; 受伤原因: 摔伤11 例, 交通事故27 例, 工伤8 例, 其他2 例; 骨折至入院时间2 ~ 10 h, 平均 (5.61 ± 0.60) h。 两组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 (P>0.05), 有可比性。

1.2 方法对照组采用IMN 技术治疗, 术前采用X 线扫描, 观察髓腔的大小和长度, 选择合适的髓内钉。 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于胫骨结节上方将髓腔钻开, 将近端骨折部位切开进行复位, 采用瞄准器将带锁的髓内钉打入远端骨折位点以固定, 冲洗干净后, 放置引流管, 缝合切口。观察组采用MIPPO 技术治疗, 患者取仰卧位, 常规消毒, 采用腰硬联合麻醉, 在C 型臂下进行复位操作, 于内踝突出部位处作一约2 cm 的切口, 分离直至胫骨远端内侧面充分显露, 并对骨膜及深筋膜间的皮下隧道进行分离; 随后插入长度合适的LCP 钢板, 保持锁定孔位于骨折远端各4 颗, 紧贴胫骨内侧骨皮质; 在C 臂机透视下确定复位满意后, 作一1 cm 小切口,置入并固定螺钉; 骨折固定后确定关节稳定, 对螺钉孔部小切口进行全层缝合, 放置引流管, 缝合关节部切口。 术后给予抗感染治疗, 并指导患者进行康复训练, 均随访6 个月。

因此,中国古代的风俗画之所以成型,很明显是建立在实用主义基础上的,功利性的实际意义大于审美意义。其创作目的主要有以下几种:其一,早期生活的需要。其二,为统治阶级服务,带有记叙性意义的绘画。其三,风俗画发展到后期,纳入很多审美情趣,已经具有了审美的意义。

1.3 观察指标①踝关节功能: 于术前、 术后6 个月用AOFAS踝-后足评分系统 (AOFAS Ankle Hindfoot Scale)[4]评估两组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包含疼痛、 反常步态、 后足活动等项目,满分100 分, 90 ~ 100 分为优, 75 ~ 89 分为良, 50 ~ 74 分为可, <50 分为差。 ②炎性因子水平: 于术前、 术后1 d 抽取两组患者血清空腹静脉血, 测定肿瘤坏死因子α (TNF-α)、 白细胞介素6 (IL-6)、 白细胞介素8 (IL-8) 水平。 ③统计两组患者随访期间的并发症 (踝关节僵硬、 愈合延迟、 切口感染等)发生情况。

2.1 踝关节功能随访6 个月, 观察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为93.75%, 明显高于对照组的79.17% (P<0.05)。 见表1。

按:“万嗣”,即万世,万代。“万嗣”一词,其它文献用例亦富,例如《诚斋集》卷第五十四《贺皇孙郡王冬节启》:“日月就将,上动三宫之喜,春秋鼎盛,下开万嗣之祥。”《皇朝文鉴》卷第一百二《息戍》:“以是而言,所本尤大若天心,独舍近谋远,则无穷之庆及于万嗣矣。”《乐府诗集》卷第十三:“奕奕万嗣,明明显融。”是其例。“万嗣”一词,《汉语大词典》未收。

2.2 炎性因子水平术前, 两组的TNF-α、 IL-6、 IL-8 水平比较无统计学差异 (P>0.05); 术后1 d, 两组的TNF-α、 IL-6、IL-8 水平均高于术前, 观察组的TNF-α、 IL-6、 IL-8 水平明显低于对照组 (P<0.05)。 见表2。

2 结果

磁浮车悬浮间隙传感器需要实现的功能是检测悬浮电磁铁磁极表面与轨道之间的有效悬浮气隙大小。中低速磁浮列车系统中,F型轨道的检测面为A3钢材料,其一般采用电涡流式测距传感器非接触地测量悬浮间隙值。然而电涡流式测距传感器只是在较小范围内的输入输出特性近似成线性关系。磁浮控制系统间隙检测范围是 0~20 mm,一般要求间隙的检测精度为±0.4 mm,涡流传感器在如此大量程范围内具有显著的非线性特性,而若不能解决电涡流式间隙传感器的非线性问题,悬浮系统将无法获得准确的间隙值,列车电磁悬浮系统无法通过闭环控制得到稳定悬浮状态,所以间隙传感器使用时必须进行非线性校正才能满足悬浮控制系统的要求。

表1 两组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比较 [n (%)]

1.4 统计学分析采用SPSS 22.0 统计软件分析数据。 计量资料以±s表示, 采用t检验; 计数资料以n(%) 表示, 采用χ2检验;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表2 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表2 两组的炎性因子水平比较 (±s)

注: 与该组术前比较, *P <0.05。

别 n TNF-α (ng/L) IL-6 (pg/L) IL-8 (pg/L)时间 组术前 观察组 48 24.11±0.65 73.61±19.30 36.84±9.23对照组 48 24.04±0.63 73.58±19.27 36.78±9.22 t 0.536 0.008 0.032 P 0.593 0.994 0.975术后1d 观察组 48 53.61±0.26* 86.37±25.29* 52.73±13.26*对照组 48 70.63±0.27* 111.64±26.54* 59.24±14.77*t 314.588 4.776 2.272 P 0.000 0.000 0.025

2.3 并发症随访期间, 观察组发生切口感染2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4.17% (2/48); 对照组发生踝关节僵硬3 例, 愈合延迟2 例, 切口感染3 例, 并发症发生率为16.67% (8/48)。 两组的并发症发生率比较有统计学差异 (χ2=4.019,P=0.045)。

3 讨论

近年来, 随着交通业、 建筑业迅猛发展, 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发病率呈明显上升趋势。 因该骨折发生部位特殊, 常伴随骨折处软组织损伤, 导致气血不佳, 骨折处愈合不良率较高,若治疗不及时或治疗不当, 会增加肢体功能障碍发生风险, 不利于患者关节运动功能恢复。 IMN 是临床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的常用手段, 其利用髓内钉、 髓内骨壁相结合原理以促进骨折部位复位, 达到治疗目的, 但该术式固定力度较差, 且手术操作较复杂, 术后易引发各种并发症, 延长骨折愈合时间,不利于患者术后恢复[5]。 MIPPO 手术过程中无需剥离骨膜, 可最大程度保留骨膜完整性, 减轻骨折部位血供受损程度, 促进骨折端愈合; MIPPO 所使用的钢板厚度相对较小, 可更好地附着胫骨外侧, 更加吻合、 匹配胫骨远端解剖位置, 且手术过程中不需要紧贴骨折面, 有助于维持血液循环, 输送更多的营养物质到创伤部位, 促进肉芽组织转化为骨痂, 加速骨折部位愈合[6-7]; MIPPO 在C 型臂透视下能有效清除复位骨折 块和碎骨, 降低术后并发症发生率, 且固定作用牢固, 可稳定骨折复位处, 促进骨折愈合良好, 确保患者术后尽早恢复运动功能。本研究结果显示, 与对照组相比, 观察组踝关节功能优良率明显较高, 术后1 d 的TNF-α、 IL-6、 IL-8 水平上升幅度较小,随访期间并发症发生率较低, 表明MIPPO 技术治疗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效果更好。

综上所述, MIPPO 技术可有效改善胫骨远端关节外骨折患者的踝关节功能, 减轻机体炎性反应, 降低并发症发生率。

猜你喜欢

髓内远端胫骨
胫骨内侧开放楔形高位截骨术中矢状位截骨倾斜角度对胫骨平台后倾角的影响
髓内钉加钢板钢缆联合植骨治疗股骨干骨折术后骨不连
髓内钉内固定治疗胫骨骨折的研究进展
经皮钢板内固定治疗胫骨远端骨折37例
3D技术打印在胫骨平台骨折患者的应用及护理
内侧楔骨远端倾斜与拇外翻关系的相关性
青少年双侧胫骨近端对称性疲劳骨折1例
弹性髓内钉治疗儿童股骨骨折
交锁髓内钉联合钢板内固定治疗胫腓骨多段骨折的临床效果及安全性评价
全腹腔镜远端胃癌根治术后消化道重建方式的对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