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探讨精细化护理干预在直肠癌造口术后护理中的应用效果

2021-12-15张素梅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9期
关键词:造口直肠癌精细化

张素梅

(镇巴县中医院 手术室,陕西 汉中 723600)

0 引言

结直肠癌是临床中较为常见的消化道恶性肿瘤,具有发病率高,治疗难度大,患者预后差的特点,对患者的生命健康安全危害性较高,一直以来,临床都以手术方式作为结直肠癌的主要治疗方案,其疗效也得到了临床的普遍认可[1],但是,由于结直肠癌的特殊性,在手术治疗后,患者原有的正常的排便方式出现变化,患者无法自足进行排便、排气控制,因此患者需永久性留置结肠造口,但是,在多方面因素的影响下,患者的造口,易受到并发症威胁,出现感染、积液、造口狭窄、造口红肿、出血等并发症,无论是在生理层面还是心理层面,都给患者带来严重的负面影响[2-3],因此,如何针对直肠癌造口术后的患者,实行有针对性地,有效的护理干预措施十分重要。本次研究就此展开探讨,纳入48 例直肠癌患者,围绕精细化护理干预的临床效果进行分组分析,内容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期(2018 年1 月至2020 年12 月)围绕48 例直肠癌患者展开,利用计算机数字随机模型将患者分为两组,一组命名为对照组(n=24),予以常规护理,一组命名为观察组(n=24),予以精细化护理干预,研究方案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统计学分析结果显示两组一般资料差异无统计学意义,患者之间能够比较(P>0.05)。

性别:男性:观察组16 例,对照组14 例,女性:观察组8例,对照组10 例。

年龄:观察组28-75 岁,平均(47.56±3.44)岁,对照组25-73 岁,平均(47.62±3.41)岁;

疾病类型:观察组结肠癌患者10 例,直肠癌患者14 例,对照组结肠癌患者8 例,直肠癌患者16 例。

纳入标准:(1)临床资料完整;(2)结肠癌术后留置造口患者;(3)年龄不低于18 岁,具备自主行为能力;(4)自愿参与研究,签订知情同意书。

排除标准:(1)哺乳期、妊娠期女性患者;(2)心脏、肝、肾等重要脏器损伤患者;(3)恶性肿瘤患者;(4)免疫功能障碍、凝血功能障碍、呼吸功能疾病患者;(5)不符合结肠癌术后造口留置条件的患者。

1.2 方法

常规护理:造口治疗健康护理、饮食指导、适当运动以及按照医嘱指导患者用药治疗等基础护理服务;

精细化护理:护理人员需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造口周围皮肤清洗,以及造口袋的更换与裁剪等,并将保鲜膜与造口护肤粉正确使用方法告知患者;指导患者及其家属学会观察造口黏膜情况,其中包括黏膜色泽与周围皮肤,讲述造口袋更换注意事项;指导患者及其家属造口袋清理与评估,讲述并要求患者家属掌握造口袋的更换、剪裁与清洗的技巧。患者在生理功能出现改变后,存在不受控制排便现象,容易使患者产生羞耻、焦躁等负性情绪,护理人员需及时关注患者情绪变化,给予疏导,消除负性情绪,并强调生理功能改变适应重要性。在患者出院时,详细登记患者及其家属联系方式,建立微信群,更新造口袋有关知识,及时跟踪患者病情发展,并便于及时给予科学指导,给予患者支持与鼓励,使患者保持心情愉悦,养成良好的生活方式,科学饮食、运动、睡眠,增强机体免疫力,促进恢复。此外,定期开展安全知识讲座,邀请经验丰富的专家授课,对患者的提问及时给予解答。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不同护理模式下患者的造口并发症发生情况、造口自我护理执行率以及对护理的满意度评价。

(1)造口并发症:对患者进行3 个月随访,观察患者的并发症发生情况,具体包括造口水肿、造口糜烂、造口坏死、造口狭窄、腹泻等。

(2)造口自我护理执行率:对患者进行3 个月随访,记录患者坚持造口自我护理执行情况,包括控制饮食,按时用药,规律作息,造口清洁等[4]。

(3)护理服务满意度:以问卷调查的形式进行[5],按照满分为100 分将评价结果量化,满意度评价分为“非常满意”“一般”“不满意”三个维度,问卷调查内容为护理人员的专业度、护理人员的护理态度、是否通过网络对病情进行咨询答复等,对应问卷调查评分分别为“90-100 分”“60-89 分”及“0-59分”。总满意度=(非常满意+一般)/总患者数。

1.4 统计学分析

统计学分析由SPSS 20.00 统计学软件完成,统计规则如下:

表1 统计学规则

2 结果

2.1 并发症

在随访的3 个月内,观察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患者(33.33%),(P<0.05)。见表2。

表2 并发症[n(%)]

2.2 造口自我护理情况

观察组患者在控制饮食,按时用药,规律作息,造口清洁等自主护理措施的执行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见表3。

表3 造口自我护理执行率比较[n(%)]

2.3 护理满意度

护理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75.00%),(P<0.05)。见表4。

表4 护理满意度对比[n(%)]

3 讨论

有研究指出[6],对于大部分癌症患者而言,在知晓自身病情后,都会出现不听程度的压抑、抑郁心理,对现在的生活产生悲观情绪,对于本次研究涉及的直肠癌患者而言,由于其在手术治疗后,需要长期留置造口,患者的日常生活受到了影响,外观也出现了改变,这些变化都会造成患者的日常生活产生不便,给患者及其家属带来负担[7]。

为了消除直肠癌术后造口患者的负面情绪,改善其造口质量,本次研究针对观察组患者提出了精细化护理干预措施,研究结果显示,在随访的3 个月内,观察组患者造口并发症发生率(8.33%)低于对照组患者(33.33%),(P<0.05);观察组患者在控制饮食,按时用药,规律作息,造口清洁等自主护理措施的执行率上明显高于对照组患者,(P<0.05);护理总满意度对比,观察组患者(95.83%)高于对照组患者(75.00%),(P<0.05),首先,由护理人员对患者进行个性化的健康教育,引导患者接纳自身的疾病,树立起健康的康复意识,通过与患者的互动,增强患者对于直肠癌、造口的了解、认知度,使患者能够正面面对病情及造口带来的影响,从心理上接受现实,进而降低负面情绪对患者的不良影响,提高患者自身的心理调节能力与防御能力[8];其次,护理人员通过健康宣教,以视频播放、健康图册宣传等多种形式,对患者展开健康教育,使患者能够一定程度上掌握造口的自我护理,使造口的被动护理转变为主动,有效提高患者自身在造口护理的执行率,以降低造口并发症的发生[9];最后,通过对患者造口并发症进行针对性观察与处理,指导患者对造口的情况,例如血运、水肿、感染、底盘吻合程度、是否渗漏情况进行观察,便于临床及时对造口并发症进行发现,并展开针对性护理,在生活方面,告知患者睡觉时,排空造口袋,避免其对周围环境产生污染,鼓励患者多进行户外锻炼,在提升体质的同时,改善机体的血运,也在一定程度上对造口的血运产生积极影响,最终实现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的目标[10-12]。

综上,针对直肠癌造口患者的术后护理,采用精细化护理干预模式,可有效降低造口并发症发生率、提升造口自我护理能力,提高患者护理满意度,可行性价值高。

猜你喜欢

造口直肠癌精细化
探讨市政工程的精细化管理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MRI在直肠癌诊断中的价值及预后的应用研究
多晒太阳或可降低结直肠癌发病率
精细化管理的企业管理模式探讨
早期结直肠癌患者凝血指标异常及其临床意义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造口患者居家照护对策
基于U-net的直肠癌肿瘤的智能分割
“精细化”全方位培养好参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