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应用研究

2021-12-15许平敏

世界最新医学信息文摘 2021年69期
关键词:呼吸衰竭呼吸机例数

许平敏

(百色市人民医院急诊科,广西 百色 533000)

0 引言

重症肺炎所讲的是患者存在休克症状,在临床上属于危重症,同样是致使患者死亡的一大因素。当前,临床上主要根据患者病情给予对症治疗及抗感染治疗,但是并没有降低死亡的几率[1]。同时,当重症肺炎合并呼吸衰竭时会增加治疗的难度,对于该类患者主要以进行机械通气为主要的治疗手段。目前,随着医疗技术的不断发展,无创呼吸机在临床上已经得到了广泛的运用,有利于确保气体交换水平得到改善,具有良好的支持效果。因此,本研究对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的应用进行探讨。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2 月至2020 年2 月在我院进行治疗的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患者80 例,依照数字抽选的方法进行分组,组别名称:实验组、对照组,两组均各40 例。实验组:男、女分别为21 例、19 例,年龄分布在48 岁~80 岁,平均年龄为(65.34±2.31)岁,病程分布在2 年-11 年,平均病程为(6.01±2.72)年;实验组:男、女分别为22 例、18 例,年龄分布在49 岁~81 岁,平均年龄为(65.21±2.76)岁,病程分布在1 年-10 年,平均病程为(5.90±2.51)年。两组患者或(及)其家人对于此次研究一律知情同意,且其临床资料已获得我院伦理委员会的审批,纳入符合肺炎诊断标准的患者;纳入肺功能检查、血气分析检查及胸部X 线片检查确诊的患者;纳入自愿加入本研究的患者;剔除两组中合并恶性肿瘤、心脏、肝肾等疾病患者;剔除严重沟通障碍、精神疾病患者;将中途退出此次研究的患者剔除。两组患者在基本资料方面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具体方法

两组患者入院后,根据患者实际病情情况给予常规治疗,如确保患者水电解质平衡、解痉挛、补液、抗感染、营养支持等,实验组除了进行常规治疗外,同时给予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具体操作为:将无创呼吸机的频率参数进行调整,其中呼吸频率为15~18 次/min,吸气压力为6~8cmH2O,在患者实施治疗过程中,对参数进行逐步的调整,将呼气压力设置为0~2cmH2O,将吸气压力设置为15~18cmH2O,在实施治疗过程中,再次对其给予上调,设定:4~6cmH2O,氧饱和对>90%。持续时间2~3h,通气次数:3~4 次。

1.3 观察指标

①对两组患者症状缓解的时间进行对比,及胸片征象、肺部啰间以及各临床指标情况,即血氧分压(PO2)、血二氧化碳分压(PCO2)、呼吸频率、心率。②对比两组患者的治疗效果:显效:患者病情得到完全控制,临床表现消失,医护人员对患者的呼吸情况以及心率等指标进行监测,均回归至正常水平;有效:患者病情情况得到有效控制,临床表现有效好转,各项生化指标情况均得到有效改善;无效:患者临床症状与治疗前无差异,甚至加重,各项生化指标情况未出现任何变化或加重。③治疗前、治疗后,对2 组所得的各项肺功能指标进行研究、分析,借助肺功能仪(日本,型号即为minato AS600)对其进行检测,共包括了第1 秒用力呼气容积/ 用力肺活量百分比(FEV1/FVC)、1s 用力呼气容积(FEV1)、用力肺活量(FVC)。

1.4 统计学方法

对上述两组患者各项记录数据进行分类和汇总处理,采取统计学软件SPSS 13.0 对上述汇总数据进行分析和处理,计量数据采用(±s)表示,组间比采取t检验;百分比表示计数资料,数据对比采用卡方检验χ2,对比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症状缓解时间对比

实验组:胸片征象、肺部啰音缓解时间分别为(2.25±0.76)d、(4.88±0.56)d;对照组:胸片征象、肺部啰音缓解时 间 分 别 为(7.86±1.69)d、(6.78±1.24)d;(t=19.147,t=8.831,P<0.05)。

2.2 两组临床指标情况对比

实验组:PO2(68.9±8.1)mmHg,PCO2(43.1±4.5)mmHg,呼吸频率(18.7±3.5)次/min,心率(75.2±5.5)次/min;对照组:PO2(73.4±7.5)mmHg,PCO2(49.5±4.9)mmHg,呼吸频率(23.1±3.9)次/min,心 率(85.3±6.4)次/min;(t=2.233,t=5.269,t=4.599,t=6.556,P<0.05)。

2.3 两组治疗效果对比

实验组:治疗效果显效18 例,占总例数的45.00%,治疗效果有效20 例,占总例数的50.00%,治疗效果无效2 例,占总例数的5.00%;对照组:治疗效果显效11 例,占总例数的27.50%,治疗效果有效21 例,占总例数的52.50%,治疗效果无效8 例,占总例数的20.00%;实验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χ2=4.114,P<0.05)。

2.4 各项肺功能指标

在表一中:治疗前,对比2 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没有显著性的差异,P>0.05,但治疗后,作对比,发现实验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显著高于对照组,P<0.05。

表1 各项肺功能指标(±s)

表1 各项肺功能指标(±s)

组名 例数 FVC/L FEV1/L FEV1/FVC/%治疗前/L 治疗后/L 治疗前/L 治疗后/L 治疗前/% 治疗后/%对照组 40 2.92±0.74 3.34±0.57 2.22±0.58 2.46±0.67 72.42±9.54 75.34±1.46实验组 40 2.93±0.65 3.60±0.48 2.23±0.56 2.82±0.64 72.41±8.49 79.32±1.43 t-0.064 2.207 0.078 2.457 0.005 12.317 P->0.05 <0.05 >0.05 <0.05 >0.05 <0.05

3 讨论

在任何年龄阶段中,都会发生重症肺炎,而老年人群是最多的,这一疾病属于临床中的重症疾病,不仅会降低患者的肺部功能,还会减弱其免疫能力、抗病能力,引发较多的炎性反应,如果炎性组织逐步散播至全身,会引起低氧血症、呼吸衰竭、休克、循环障碍等十分严重的疾病,患者也会出现精神萎靡、睡眠障碍、昏迷、惊厥等。重症肺炎并发呼吸衰竭具有较高的治疗难度,如果治疗方案不够正确、不够及时,患者随时具有生命危险,所以,及时对这类患者进行最为正确、有效、科学的治疗十分有必要。在对重症肺炎导致出现呼吸衰竭患者进行救治时,给予常规的治疗方案无法有效对其病情进行控制,甚至是可能会致使病情情况严重。当前,临床上对于该疾病除了进行常规治疗以外,同时还会采取无创呼吸机辅助治疗,该治疗方法不但能够确保患者的血气得到交换,同时还能够更好的为患者提供有效的呼吸支持,确保降低耗氧量。无创呼吸机给予辅助治疗,能够使得患者的肺泡开放速度得到良好的提升,以避免发生肺泡坍塌的出现,同时有利于肺泡呼吸末功能残气量等得到有效的升高,以实现患者高碳酸血症等不良情况得到抑制,对于挽救患者的生命具有重大意义[2]。通过本次研究结果表示:实验组的胸片征象、肺部啰音缓解时间明显短于对照组,P<0.05;同时,治疗后实验组的临床指标情况,即PO2、PCO2、呼吸频率、心率明显优于对照组,P<0.05;且对两组患者的治疗结果对比,实验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5.00%,对照组为80.00%,P<0.05;实验组的各项肺功能指标显著优于对照组,P<0.05。说明了临床上对于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抢救中除了给予常规治疗方案,联合运用无创呼吸辅助呼吸对患者病情的好转具有良好的效果[3]。综上所述,临床上采用无创呼吸机辅助呼吸治疗重症肺炎致呼吸衰竭能够有效改善患者临床治疗,确保临床症状缓解时间缩短,同时该方法具有良好的治疗效果,因此值得积极推广和运用。

猜你喜欢

呼吸衰竭呼吸机例数
PB840呼吸机维修技巧与实例
全生命周期下呼吸机质量控制
无创正压通气对胸外科术后呼吸衰竭的临床效果
呼吸机日常养护结合护理干预对降低呼吸机相关性肺炎的作用
综合护理在新生儿呼吸衰竭中的应用效果观察
人工膝关节翻修例数太少的医院会增加再翻修率:一项基于23 644例的研究
支气管镜联合无创正压通气治疗老年慢阻肺并呼吸衰竭的临床研究
观察糖尿病足护理“五部曲”的健康教育预防糖尿病足的发生的效果
孕晚期经会阴超声评价宫颈各参数的临床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