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在直肠癌永久肠造口患者中的应用

2021-12-15邢倩倩徐艳敏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病耻造口延续性

邢倩倩,尹 香,唐 文,徐艳敏

(徐州医科大学附属医院 江苏徐州221000)

直肠癌根治术后患者需行造口术,粪便经造口排出时易缺乏控制,故需连接造口袋收集粪便[1]。造口患者术后因生理、心理、社会等影响,也需精心照顾和陪伴,因此需给予患者有效的延续性护理[2]。延续性护理的照顾者是患者、家属,家属是患者主要的照顾者,在患者的康复过程中担任重要角色,家属的照顾能力直接影响患者预后[3]。有报道指出,照顾者可出现心理问题,其健康状况也不佳,故需重视家属的心理、生理状态[4]。随着互联网、微信的广泛使用,以微信为主的交流平台更方便、快捷、高效,被广泛运用于延续性护理中[5]。本研究主要探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对直肠癌永久肠造口患者病耻感、照顾者负担水平的影响。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2018年6月1日~2021年6月1日收治的100例直肠癌永久肠造口患者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年龄18~70周岁者;②具有一定受教育程度,会使用微信者;③具有一定的阅读能力,排除语言交流障碍者;④自愿参与本研究者;⑤长期随访,临床资料完整者。排除标准:①有精神障碍者;②出院时有造口并发症者;③无法正常沟通者。随机将患者分为对照组和观察组各50例,对照组男31例、女19例,年龄29~69(54.2±5.4)岁;观察组男28例、女22例,年龄31~68(53.6±5.6)岁。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本研究经医院医学伦理委员批准。

1.2 方法 对照组出院时采用常规护理,包括出院前健康教育,床位护士每周随访1次,了解患者的自我管理情况,并适当进行指导。观察组在对照组基础上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主要内容如下。①首先要成立微信连续性护理小组,小组成员包括专业培训过的造口护士,病区的床位医生、床位护士、营养师、心理科医师及本科护士长与科主任,由团队成员互相探讨制订相应的延续性护理方案,由营养师负责为患者制订饮食食谱,心理咨询师负责制订心理护理的相关内容,造口治疗师和床位护士负责将这些内容发送至微信群。②创建本科室的公众号,公众号由本科室人员共同创建,包括造口的基本知识、并发症、饮食指导、复诊指南、就诊指南、生活指导等几大模块,创建完毕后,当患者出院时开始进行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出院前登记患者、家属的联系方式,将患者拉入微信群,并指导其关注公众号。③为患者推送造口的基础知识,指导患者如何进行造口的观察,包括形状、大小、高度,向患者强调定期复诊的重要性,告知患者如何进行造口周围的皮肤清洁,向患者强调自我护理的意义,告知患者造口袋的使用流程,如何使用护理相关用品,平衡饮食,为其推送搭配好的营养食谱。④通过微信群为患者进行心理辅导,患者有疑问时,可通过私聊功能与医护人员进行沟通,每天有专门的医护人员为患者解答相关疑问,同时分析患者产生不良情绪的原因,采取相应的措施,以缓解其不良情绪。如患者负性情绪较为严重,则可邀请团队内的心理咨询师给予患者心理疏导,鼓励家属多与患者交流。⑤通过微信平台推送文章、视频,于后台统计每例患者观看的次数、主要内容,了解患者对延续性护理的积极性、依从性,对不积极患者可采用一对一的方式,鼓励患者主动参与,增强其自我护理能力。⑥通过微信定期开展随访,微信可随时记录患者的相关指标情况,患者也可及时拍照上传,使护理人员清楚了解患者的恢复情况。

1.3 观察指标 ①心理负担水平:采用照顾者负担量表(ZBI)评估两组心理负担水平[6],该量表包含个人负担、责任负担2个维度,分值是0~4分,总分为0~88分,分数越高表示负担越重。本研究将0~19分为少量负担,20~39分为轻度负担,40~59分为中度负担,≥60分为重度负担,计算两组中重度负担的比率。②病耻感:采用社会影响量表(SIS)[7]评估两组病耻感,包含4个维度,各条目采用 Likert 4 级计分法,总分为 24~96分,分数越高表明病耻感越强。本研究将24~48分为轻度病耻感,49~72分为中度病耻感,73~96分为重度病耻感,计算重度病耻感程度的比率。③并发症发生情况:包括皮肤红肿、造口疝、肉芽增生、造口狭窄,统计总并发症发生情况。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 SPSS 25.0统计学软件分析数据。计数资料以百分比表示,采用χ2检验。以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心理负担水平比较 观察组心理负担少量和轻度32例、占64.0%,中度16例、占32.0%,重度2例、占4.00%;对照组心理负担少量和轻度21例、占42.0%,中度17例、占34.0%,重度11例、占22.00%。两组重度心理负担水平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60,P<0.001)。

2.2 两组病耻感比较 观察组轻度36例、占72.0%,中度13例、占26.0%,重度1例、占2.00%;对照组轻度20例、占40.0%,中度24例、占48.0%,重度9例、占18.00%。两组重度病耻感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χ2=7.110,P<0.001)。

2.3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并发症发生情况比较(例)

3 讨论

3.1 微信平台在延续性护理中的作用和价值 以往的延续性护理多采用电话随访、上门随访、讲座、集体活动等方式,具有一定局限性[8]。随着目前智慧社会、互联网等应用与普及,微信平台已成为一个获得知识的途径,不仅不占用人力、物力,同时也不会产生高额的费用,采用微信平台给予有效的延续性护理,可使患者居家获得有关造口的相关知识,从而使患者了解疾病,提高其护理依从性[9]。通过微信群病友之间互相探讨,可增进患者与患者、患者与医护人员、患者与家属之间的关系,提升患者对医护人员的信任感。此外,通过公众号推送内容更加快捷,针对性强,可有效节省时间[10]。

3.2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有助于减轻照顾者的负担水平 家属是患者最亲密的人,也是主要照顾者,为促进患者的康复,照顾者的家庭角色发生了很大的变化,需承担家庭的重担,同时也兼顾生活和事业,面对多种问题,照顾者可能会出现压力增大、负性情绪增多。而通过采用延续性护理,照顾者可在群内互相探讨,增强患者自我护理能力,照顾者有问题可随时在群里提问,减轻照顾者的压力。

3.3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病耻感 病耻感是指患者因患病而受到他人不公平对待,产生被标签化、贬低或歧视等负性情绪而出现的一种内心耻辱体验。尤其是直肠造口患者由于会感受到他人的指责而出现强烈的病耻感,当患者进行永久造口,易产生病耻感。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病耻感低于对照组(P<0.01),究其原因,患者常规护理常采用屈服的应对方式进行应对,使患者处于较差的负性情绪中,无法有效进行自我管理,而自我护理能力越强的患者,可主动掌握造口护理的方法,也能积极地应对和适应造口。本研究通过采用微信平台,在群内互相交流,患友之间现身说法,讲述自我护理的经验,同时鼓励患者通过公众号学习自我护理的相关知识,进一步增强患者的自我效能,从而提升患者的应对方式,因此,减弱病耻感。

3.4 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有助于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并发症发生主要是由于患者缺乏相关的自我护理技能,而本研究主要是通过微信平台指导患者在家自我护理,使患者及时与医生、护士交流,保证护理的延续性、有效性。另外,微信互联平台不仅包括公众号群聊、个人私聊等,可随时通过微信学习个人相关知识并进行反馈。通过公众号可随时查阅造口的知识,满足自身护理的需求,心理咨询师等其他学科医师的加入,也帮助患者减轻心理负担,增强患者康复的信心,护理人员通过微信平台也起到一定的监督作用。

综上所述,直肠癌造口的患者由于需要永久的造口,难免会产生病耻感、不良情绪,其照顾者负担较重,而通过采用基于微信平台的延续性护理有助于减轻患者的病耻感,降低照顾者的心理负担,有效帮助患者掌握自我护理技能,减少并发症的发生。

猜你喜欢

病耻造口延续性
乳腺癌患者病耻感评估工具的研究进展*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直肠癌永久性造口患者造口周围皮炎风险的影响因素研究
延续性护理对宫颈癌患者术后康复的影响
肠造口病人早期造口并发症的现状及影响因素研究
帕金森病患者病耻感调查及影响因素分析
皮桥造口在预防性回肠造口临床中的应用及观察
延续性动词和非延续性动词的用法解读
老年病患者应摆脱病耻感
尿道造口患者宜多饮富含维生素C的果汁