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模式在糖尿病患者管理中的应用

2021-12-15王艳玲阚亦非张楠楠

齐鲁护理杂志 2021年23期
关键词:血糖医疗监测

王艳玲,阚亦非,张楠楠

(河南省人民医院 河南省护理医学重点实验室 郑州大学人民医院 河南郑州450000)

近几年,随着人们生活水平及生活习惯的改变,导致2型糖尿病发病率不断升高,且呈年轻化趋势[1]。2018年,我国18岁以上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2.5%,而接受系统治疗的糖尿病患者血糖控制达标率不足50%[2]。有研究显示,39.6%的糖尿病患者出院后能够自觉控制血糖水平[3-4]。而血糖控制效果不理想与患者自我照护能力呈正相关。在常规管理中,主要采用电话随访、发放健康手册等方式。但由于未考虑患者个体间差异,导致患者或家属知识结构、行为、态度上未发生改变[5-6]。此外,局限在院内护理知识单项灌输不能满足患者的护理需求。随着科学技术的发展,互联网技术不断在医疗健康管理中深入,被广泛应用于健康监测、慢性病管理等医疗领域中[7]。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模式是在保护用户隐私前提下,通过多个场景、角色任务及数据互通,有助于医护人员对患者实施管理。2019年7月1日~2020年1月1日,我们对41例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模式,效果满意。现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临床资料 选取同期治疗的84例糖尿病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①符合1999年WHO制订的2型糖尿病诊断标准者[8];②病程<10年者;③无其他基础疾病者;④年龄18~70岁;⑤近3个月内糖化血红蛋白(HbA1c)>6.5%者;⑥患者或家庭主要照顾者拥有一部智能手机;⑦意识清晰,能够正常沟通者;⑧患者对本研究知情同意,且获得医院伦理委员会的批准。排除标准:①增殖性糖尿病视网膜病变者;②存在心脑血管、肝肾功能受损者;③存在严重并发症者;④活动障碍者;⑤近期有手术史、外伤史者。将2018年1月1日~2019年6月30日收治的4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对照组,男23例、女18例,年龄54~78(62.38±7.84)岁;病程2~9(5.36±0.84)年。将2019年7月1日~2020年1月1日收治的41例糖尿病患者作为观察组,男22例、女19例,年龄52~75(61.84±0.75)岁;病程1~10(5.84±1.01)年。两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在患者住院期间实施健康教育,口头宣传血糖监测、运动指导、饮食指导、健康指导等;同时向患者发放糖尿病管理健康手册,内容包括疾病发病机制、诱因、临床表现、服药指导、训练计划、膳食方案、发生低血糖或高血糖时急救方案措施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基础上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模式,具体内容如下。

1.2.2.1 “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功能与特点 该平台包括糖尿病与并发症一体式综合管理,设有接诊后台、健康教育中心、随访平台及并发症监测区域。患者在获得识别条形码后进入建档流程,其中一般资料、生命体征监测、病史采集、血液检测数据、糖尿病并发症评估筛查均可在平台内完成;同时“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平台,能够帮助患者提供一体化的诊疗服务,包括平台管家、医家App两部分[9-10]。

1.2.2.2 一体化的诊疗服务 ①平台管家:可作为患者自我管理工具,如血糖管理方案制订、实施定时提醒等远程干预;随时查看并发症检测结果,督促患者进行自我跟踪病情变化情况;通过平台展现患者自我管理、日常生活习惯等院内外数据[11];根据患者上传的随访报告及大数据辅助,及时向患者推送药品库、生化指标、食品库等文章,患者随时查看;在线亲情提醒,患者让家属应用平台关注院外血糖水平[12]。②医家App:能够帮助医护人员提供便捷的管理工具。护士通过平台查看患者上传的医疗数据,随时关注动态曲线,全面掌握、了解患者病情;向护士推送科普知识,定期更新科普库数据;App能够展示患者病史信息,对疑难病例能够为专家提供全面的数据支持。③健康教育内容文本设计:在参考相关文献的基础上制订护理计划,确定健康教育内容。根据患者病情设定血糖值、HbA1c控制目标值,并指导患者将监测指标上传至平台,若血糖过高或过低平台均会提出警示,医家App向医护人员发送报告,医护人员能及时发现异常数据并进行处理。同时营养师根据患者运动量、体质量及血糖值,计算每日摄入热量值,并合理分配三餐,向患者推送用药知识、胰岛素注射方式及并发症预防方式,配合文字、图文并上传平台。利用实物示范指导患者进行足部运动及护理。④平台使用:在患者出院前,指导患者下载“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App,并注册账号登录平台。患者在出院后自我检测血糖,上传到“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医护人员及时了解数据,针对患者问题给予针对性指导[13]。

1.3 评价指标 ①血糖:干预1个月后,抽取患者空腹静脉血5 ml,监测血糖、HbA1c及TG水平。②自我效能:干预1个月后,采用中文版糖尿病管理自我效能量表(C-DMSES)进行评价,由患者填写。该量表包括决策方式、克服障碍、寻求支援、有效应对及实践糖尿病控制目标5个条目,共10个问题,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4~40分,分数越高表示自我效能越高。③自我照顾:干预1个月后,采用糖尿病自我照顾量表(DSC)进行评价,由患者填写。该量表包括运动、饮食、足部护理、药物与血糖及尿糖监测、发现或预处理高低血糖5项,采用4级评分法,总分4~20分,总分越高表示自我照顾能力越高。

2 结果

2.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见表1。

表1 两组血糖水平比较

2.2 两组C-DMSES评分比较 见表2。

表2 两组C-DMSES评分比较(分,

2.3 两组DSC评分比较 见表3。

表3 两组DSC评分比较(分,

3 讨论

经国际糖尿病联盟统计,预计2030年全球将近有5.5亿人患糖尿病,而我国糖尿病患病率高达11.9%,已经成为糖尿病大国。糖尿病具有并发症多、发病率高等特点,加重社会经济负担,成为国际公共卫生难题。在国内外糖尿病患者管理中,包括饮食计划、运动管理、健康教育及社区监测等活动,虽在某种程度上提高患者自我管理能力,但患者血糖达标情况不理想。世界各国在寻求有效的管理方式,帮助患者很好地管理血糖水平,预防并发症发生。

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模式集疾病诊疗、数据分析及快速检测为一体的管理平台,完善糖尿病管理的有效性。利用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对患者推送关于疾病相关知识,提高患者对疾病知识学习的主观能动性。而坚持监测血糖是糖尿病患者实现自我管理的重要组成环节,不仅对干预方式调整及制订具有指导作用,还能够反映患者自我管理效果。督促患者实时上传监测结果,平台管理人员针对血糖结果提醒患者做好饮食、用药护理,利用“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平台增强患者的自我照护能力。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C-DMSES、DSC评分均高于对照组(P<0.01),说明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平台能够提高患者自我照护水平及自我效能。良好的健康教育对患者血糖水平具有良好的督促作用。本次研究中,观察组空腹血糖、HbA1c、TG水平均低于对照组(P<0.01)。患者通过互联网平台了解疾病相关知识,并实现一对一联系,医护人员通过患者上传医疗信息及随访报告,动态跟踪患者代谢指标情况与不足之处,及时调整教育方案,提升院外管理质量,且不断通过平台不断获取最新医疗信息,从而提高治疗效果,使血糖水平有效得到控。

综上所述,对糖尿病患者实施基于“互联网+”的医疗健康管理模式,有效提高患者自我效能及自我照顾能力,从而降低血糖水平。

猜你喜欢

血糖医疗监测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现代仪器与医疗》2022年征订回执
细嚼慢咽,对减肥和控血糖有用么
一吃饺子血糖就飙升,怎么办?
居家监测血糖需要“4注意”
特色“三四五六”返贫监测帮扶做实做细
新型医疗废弃物焚化舱
遇到疾病,如何医疗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2月
网络安全监测数据分析——2015年11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