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扩张型心肌病的临床疗效观察

2021-12-15张成荣曾昭鹏陶海为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4期
关键词:库巴心肌病缬沙坦

张成荣,曾昭鹏,陶海为

(1.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心血管内科,广西 来宾 546100;2.广西壮族自治区来宾市兴宾区人民医院超声科,广西 来宾 546100)

扩张型心肌病(DCM)其特征为左/右心室或双侧心室增大,出现心室收缩功能降低,伴或不伴充血性心力衰竭[1-2]。同时相关研究表明,该疾病大多起病缓慢,高发于中年人群,近年来发病率明显增高,且发病年龄呈降低状态,随着病程的增加,患者的临床症状越来越重,甚至死亡,这严重威胁患者的生命健康[3-4]。临床治疗DCM 的药物治疗主要以β 受体阻滞剂、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ACEI)、血管紧张素受体抑制剂(ARB)、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等药物治疗,但疾病病死率仍较高,患者预后仍不理想,因此对于DCM 的治疗成为临床研究的重点。本次研究通过对我院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时间内收治的共计60 例DCM 患者资料的研究分析,重点探讨沙库巴缬沙坦的实际临床应用效果。现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研究方法:回顾性分析;时间范围:2019年10月至2021年9月;研究对象:DCM 患者;研究例数:60 例;分组方法:按照治疗差异性分为对照组(n=30)、观察组(n=30);组内具体信息:对照组:男性16 例,女性14 例,年龄最高72 岁,最低41 岁,平均(61.34±6.57)岁。观察组:男性20 例,女性10 例,年龄最高74 岁,最低42 岁,平均(60.84±6.24)岁。两组资料对比(P>0.05)。

入选标准:①纳入标准:符合《中国扩张型心肌病诊断和治疗指南》的诊断标准[5],心功能分级在Ⅱ级以上(NYHA 心功能Ⅱ-Ⅲ级);左室射血分数(LVEF)<45%;无心脏手术史;临床资料完整;服药依从性良好;为首次并发的心力衰竭。②排除标准:伴肺功能衰竭或肝肾功能障碍者;已知对研究药物不耐受者;心率<60 次/min,收缩压<100mmHg;其他类型心肌病者(如缺血性心脏病、高血压心脏病、肺源性心脏病或其他器质性心脏病者);伴有高度房室传导阻滞者;合并恶性肿瘤者;冠脉狭窄明显者;合并心肌梗死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均根据病情常规给予β 受体阻滞剂和(或)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给予患者培哚普利叔丁胺片(厂家:上药东英(江苏)药业有限公司;国药准字H20093504;规格:2mg/片)口服,每日1-2片。观察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厂家:Novartis PharmaSchweizAG;国药准字:H20170343;规格:100mg/片)口服,起始剂量每次50mg,每日2 次;根据患者耐受情况逐渐将剂量增加至每次100mg,每日2 次,持续治疗4周。

1.3 检查指标

心功能相关指标:治疗前,治疗后,利用超声彩色多普勒诊断仪(厂家:深圳开立生物医疗;型号:M30)检测左室收缩末内径(LVESD)、左心室舒张末期内径(LVEDD)及左室射血分数(LVEF)。同时取空腹静脉血,检测血浆N 末端脑钠肽(NT-proBNP)利用胶体金比色法。疗效标准:参考文献[6],根据NYHA 心功能分级,将其分为,显效(心功能等级改善2 级)、有效(心功能等级改善1 级)、无效(无明显改善),有效率=1-无效率。 记录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例数,并计算发生率。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 20.0 统计学软件分析,计数资料以例数(%)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计量资料以(±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以P<0.05 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对比两组患者NT-proBNP、心功能指标恢复水平

治疗前,两组患者指标数据水平对比(P>0.05),治疗后,两组LVESD 对比(P>0.05),但观察组NT-proBNP、LVEDD 低于对照组,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P<0.05),见表1。

表1 对比两组患者NT-proBNP、心功能指标恢复水平(±s)

表1 对比两组患者NT-proBNP、心功能指标恢复水平(±s)

组别观察组对照组例数30 30 NT-proBNP(pg/mL)LVEDD(mm)LVESD(mm)LVEF(%)tP治疗前2701.67±855.47 2656.47±826.24 0.208 0.836治疗后1021.89±255.14 1256.57±306.64 3.222 0.002治疗前64.44±5.57 65.57±6.75 0.707 0.482治疗后54.74±5.11 59.54±5.25 3.589 0.001治疗前54.04±6.54 54.07±6.65 0.018 0.986治疗后55.64±5.14 55.24±5.45 0.292 0.771治疗前34.89±5.14 35.57±6.64 0.444 0.659治疗后46.14±5.67 42.24±6.47 2.483 0.016

2.2 对比两组疗效

治疗后,组间疗效对比(P<0.05),见表2。

表2 对比两组患者疗效水平(n,%)

2.3 对比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

治疗后,两组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见表3。

表3 比较不良反应发生率(n,%)

3 讨论

DCM 作为原发性心肌病,目前发病原因复杂多样,常见病因为感染、细胞免疫、基因及自身免疫密切相关[7]。相关研究结果表明,该疾病随着病情的发展,症状越来越重,死亡可发生于任何阶段,因此该疾病死亡率较高,可达11%-13%[8]。DCM 主要病理特征为收缩功能障碍及心室腔扩大,是诱发心力衰竭的主要病因,属原发性心肌病,大部分患者未伴有容量负荷异常及压力异常,无冠状动脉组织病变。临床以药物干预为主,常规药物包括血管紧张素转换酶抑制剂、β 受体阻滞剂等,常规药物治疗可延缓患者心肌损伤,主要缺陷为预后效果不佳,为此需结合患者病情选择更为有效的治疗药物[10];目前临床常采用治疗DCM 的药物培哚普利叔丁胺虽然能够在一定程度减少心脏负荷,缓解病情的进展,但由于该疾病病程长,需要长期服用,患者不良反应较多,整体治疗效果并不能满足临床需求,因此寻找更加有效的临床治疗方法具有重要意义[9]。

本研究中,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后,组间疗效、不良反应发生率对比(P<0.05),表明该治疗方式疗效确切,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其药代动力学表明,该药进入人体后,被分解为沙库巴曲、以及沙库巴曲活性代谢产物、缬沙坦,分别于0.5、2、1.5h 达到血浆峰浓度;同时缬沙坦绝对生物利用度为23%,而沙库巴曲超过60%。主要药理作用:①该药物成分含有沙库巴曲(脑啡肽酶抑制剂)、缬沙坦(血管紧张素受体拮抗剂);②对中性肽链内切酶有抑制作用,从而降低患者体内肽类水平,如:NT-proBNP 水平;③能够阻断血管紧张素II的1 型受体,减少醛固酮水平,以达到保护肾脏,舒张心血管的作用。沙库巴曲缬沙坦通过药物间的协同作用可发挥双重阻断机制,较低的用药剂量可舒张血管,增加尿钠排出量,将其应用于扩张型心肌病心力衰竭的治疗临床效果显著。

本研究中,观察组治疗后,两组LVESD 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但观察组NT-proBNP、LVEDD 低于对照组,LVEF 水平高于对照组,有统计学意义(P<0.05),提示,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有利于降低患者肽类水平,同时可以改善患者心功能。

综上所述,对于DCM 患者,在常规治疗基础上[β 受体阻滞剂和(或)利尿剂、醛固酮受体拮抗剂治疗]进行沙库巴曲缬沙坦钠治疗与培哚普利叔丁胺治疗相对比,其疗效明显提升,有利于减少不良反应风险。使NT-proBNP 水平下降,可有效缓解病人症状,更有利于改善心功能,提高病人运动耐量及日常生活质量。

猜你喜欢

库巴心肌病缬沙坦
沙库巴曲缬沙坦治疗老年心力衰竭的研究进展
采用沙库巴曲缬沙坦片治疗慢性心衰的临床效果及对后期住院频率的观察
诺欣妥治疗缺血性心肌病致心衰的效果分析
缬沙坦联合氨氯地平片在老年顽固性高血压病人中的临床应用
阿托伐他汀结合缬沙坦治疗冠心病的疗效及CRP、TNF-α、IL-6水平影响分析
缬沙坦氨氯地平与氨氯地平治疗高血压的应用效果分析
肥胖女性易患心肌病
芥末糖
常在夜晚咳嗽要当心扩张型心肌病
跳伞极限运动摄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