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的临床治疗效果研究

2021-12-15田爱平

医学美学美容 2021年24期
关键词:创口踝关节微创

田爱平

(乐亭县医院骨科,河北 唐山 063600)

在骨科疾病中骨折是一种较为高发的病症,而其中踝关节骨折发生率极高,踝关节骨折多由重物撞击、高处追了导致,其中以青壮年患者居多,骨折情况较为轻微的患者可采用复位手法配合固定措施进行治疗,若患者伤情较为严重则应积极进行手术治疗[1-2]。目前较为常用的手术疗法以切开复位内固定为主,但该疗法会对患者造成二次伤害,同时手术创面大延长了患者恢复时间,治疗效果欠佳。因此为患者提高安全高效的治疗措施有着尤为重要的意义[3-4]。本文讨论皮微创闭合复位与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踝关节骨折患者的临床应用,验证其有效性,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我院2021年1月-2021年10月骨科接诊收治的70 例踝关节骨折患者为研究对象,按照双盲分组法划分为两个组别,分别为对照组与治疗组,将所有患者平均分至各组中,每组患者35 例。对照组中男性患者为22 例、女性患者为13 例,患者最快诊治用时为2 小时,最慢诊治用时为17 小时,平均诊治用时为(10.41±1.56)小时,患者最小年龄数值为22 岁,患者最大年龄数值为67 岁,平均年龄数值为(45.15±1.67)岁,其中患病原因可分为高空摔伤11 例、交通事故12例、撞击损伤12 例;治疗组中男性患者为21 例、女性患者为14 例,患者最快诊治用时为3 小时,最慢诊治用时为18 小时,平均诊治用时为(10.62±1.44)小时,患者最小年龄数值为23 岁,患者最大年龄数值为68 岁,平均年龄数值为(45.77±1.59)岁,其中患病原因可分为高空摔伤14 例、交通事故11例、撞击损伤10 例,两组患者的资料信息无统计学意义(P>0.05)。纳入标准:①本次参加研究的所有患者经医学影像技术检查均确定为踝关节骨折。②本次参加研究的所有患者均对本研究知情并在知情同意书上签字。③本次研究经过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并执行。④本次参加研究的所有患者无病理性骨折。排除标准:①严重脏器功能障碍者。②治疗依从性差者。③无法接受手术治疗者。

1.2 方法

两组患者治疗前均开展全面机体健康指标筛查,并对患者骨伤情况进行评估,告知患者治疗方法以及术后注意事项。为对照组患者应用切开复位内固定进行治疗,实施方法如下:首先辅助患者平躺至操作台上为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首先对患者外踝骨进行治疗固定,在骨折处外侧行手术创口,创口方向为纵向方向,同时创口长度在10至15 厘米之间。逐层剥离患者骨折外组织,直至完全裸露损伤踝关节以及腓骨干末端,剥离组织时密切观察患者神经组织走向及位置,避免对其造成伤害对患者治疗产生不利影响。随后将事先准备好的钛板置入患者骨折位置进行固定,完成在为患者实施内踝骨固定治疗,在患者踝关节内侧性弧形手术创口,创口长度在5 厘米,逐层剥离患者骨折外组织,直至完全裸露损伤踝关节内侧,采用空心钉进行紧固固定,完成操作后闭合创口结束手术。而治疗患者则采用皮微创闭合复位进行治疗,具体实施方案如下:首先辅助患者平躺至操作台上为患者行腰硬联合麻醉方式进行麻醉并采用手法复位将患者骨折位移处进行归位。随后根据患者实施骨折情况为患者实施治疗,若患者骨折为旋后型,先将患者与足背呈90 度角的方向进行牵拉,为患者予以内翻整复,并对患者损伤的踝关节进行施压促进其复原。随后进行内固定治疗,以外踝由内踝逐次固定,外踝固定时将空心钉由前至后方位置入,为使骨损位置复合施加压力。内踝固定则采用规格为1毫米的克氏针进复位,先进空心钉进行固定随后将准备好的克氏针置入内部并紧固空心钉。实施固定完毕后利用医学成像设备对其骨折位置进行查看,确定复位情况无误后,闭合创口,结束手术。全部患者接受手术治疗后均采用石膏进行固定,时长在5 至10 个月,待术后72 小时患者骨折处位置的疼感会出现大幅度减弱情况,根据患者实际情况及早开展康复锻炼。

1.3 观察指标

①对比两组患者诊疗效果实施划分,按照效果优异程度划分为3 个等级,分别为显效、有效以及无效,其中患者在经治疗后临床表现症状完全好转,骨折位置组织红肿现象改善显著,视为显效。患者在经治疗后临床表现症状有所好转,骨折位置组织红肿现象有所下降,视为有效。患者在经治疗后临床表现症状无变化,骨折位置组织红肿现象无改善,视为无效,治疗有效率计算方式为:(治愈患者人数+显效患者人数+有效患者人数)/参加研究患者总人数*100%。②对比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其中包括手术出血量、手术治疗用时、治疗总用时以及骨损伤恢复用时。③对比两组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其中包括创口感染、固定不牢以及关节活动障碍。

1.4 统计学方法

本讨论70 例踝关节骨折患者分析结果录入SPSS19.0 软件中,两组患者的(手术出血量、手术治疗用时、治疗总用时以及骨损上恢复用时)利用t 检验进行验证,应用(均数±标准差)表达。两组患者的(临床治疗总有效率以及不良反应症状发生率)采取X?数据验证为基础,(n%)为结果表述方式。P<0.05 是数据具有分析价值依据。

2 结果

2.1 两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临床治疗总有效率高于对照组患者,统计数据具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治疗总有效率的比较[n(%)]

2.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低于对照组患者,统计数据具备明显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详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不良反应发生率的比较[n(%)]

2.3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的比较

治疗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优于对照组患者,分析结果差异显著,达到统计学要求(P<0.05),详见表3。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

表3 两组患者手术情况以及术后恢复情况对比(±s)

组别/项目对照组(n=35)治疗组(n=35)tP手术出血量(ml)50.21±4.15 20.29±3.83 31.119<0.001手术治疗用时(min)65.45±4.42 42.19±3.89 23.371<0.001治疗总用时(d)13.61±2.44 9.09±1.23 9.786<0.001骨损伤恢复用时(周)15.15±2.42 11.09±0.99 9.186<0.001

3 讨论

随着我国工业以及交通业迅猛发展,发生骨折事故也呈逐年上升趋势,严重影响了患者日常生活以及身体健康。目前针对踝关节骨折常采用切开复位内固定治疗。该疗法虽可直观的观察到患者损伤位置进行固定治疗,但会对患者包裹踝骨组织进行损害,极大的延缓了患者恢复时间,同时由于创口过大原因以及诱发感染,导致治疗效果不理想[5-6]。而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是一种微创手术,该手术具有创口面积小、治疗迅速、患者耐受程度高等特点,极大程度降低了对患者踝骨外围组织的破坏,对促进患者恢复有着积极意义[7-8]。本研究中,应用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的患者,其中治疗效果较切开复位治疗患者有着显著提升,治疗效果优异。

综上所述,为踝关节骨折患者患者应用皮微创闭合复位治疗,可明显降低患者不良反应症状发生情况,缩减患者手术用时,提升患者恢复速度,治疗效果优异,临床应用价值极大,值得大力推广。

猜你喜欢

创口踝关节微创
持续骨牵引复位在近节指骨干骨折微创治疗中的临床应用
肺癌的微创介入治疗——专访北京医院肿瘤微创治疗中心主任李晓光
比缝合更好的创口封闭方法
分析微创无痛治疗龋齿的效果
“胖人”健身要注意保护膝踝关节
心灵创口贴
崴脚,不可忽视的伤害
不翻瓣微创口腔种植的临床研究
改良型创口贴
Cross-cultural adaptation and validation of an ankle instability questionnaire for use in Chinese-speaking population