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防范化解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保风险对策研究

2021-12-14杨慧

中国市场 2021年35期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

杨慧

[摘 要]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是一项世界性大型体育赛事。如何分析、防范和化解、妥善处理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保工作中可能遇到的各类复杂问题,有效维护赛事的正常秩序,不仅关系到赛事的成功与否,更关系到国家的声誉和形象。为此,确保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任务高标准完成,需要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理念,对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保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准确判断和识别,探索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的规律,不断提升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关键词]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保风险

[DOI]10.13939/j.cnki.zgsc.2021.35.083

1 防范化解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保风险的重要意义

党的十九大报告提出,“必须坚持国家利益至上,以人民安全为宗旨,以政治安全为根本,统筹外部安全和内部安全、国土安全和国民安全、传统安全和非传统安全、自身安全和共同安全,完善国家安全制度体系,加强国家安全能力建设,坚决维护国家主权、安全、发展利益”。2019年10月,中国共产党第十九届中央委员会第四次全体会议公报发布。公报提出“坚持和完善共建共治共享的社会治理制度,保持社会稳定、维护国家安全。”并强调“要健全公共安全体制机制,构建基层社会治理新格局,完善国家安全体系。”2020年党的十九届五中全会公报进一步提出“统筹发展和安全,建设更高水平的平安中国”。北京作为国家首都,安全稳定更加值得重视,不仅影响北京的经济社会发展,而且事关国家的发展与稳定。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八次视察北京,十三次对北京发表重要讲话,明確了“四个中心”的首都城市战略定位、建设国际一流的和谐宜居之都的目标,运用马克思主义立场观点方法,深刻地回答了“建设一个什么样的首都,怎样建设首都”这一重大时代课题。习近平总书记十分关心首都的安全,2020年2月23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统筹推进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和经济社会发展工作部署会议上指出:“首都安全稳定直接关系党和国家工作大局”。2020年3月10日,习近平总书记在湖北省考察新冠肺炎疫情防控工作时强调,这次新冠肺炎疫情防控,是对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的一次大考,既有经验,也有教训。要放眼长远,总结经验教训,加快补齐治理体系的短板和弱项,为保障人民生命安全和身体健康筑牢制度防线。习近平总书记关于统筹发展和安全的重要论述内涵极为丰富,既有明确的指导思想,又有具体的努力目标,为推进首都治理体系和治理能力现代化提供重要遵循。2020年11月28日至29日,中共北京市委十二届十五次会议指出,“高标准完成2022年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任务。全面落实绿色、共享、开放、廉洁办奥理念,主动做好各类风险防范应对准备,成功举办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这就亟须对北京冬奥会安保面临的潜在风险进行准确判断,探索防范和应对各种风险的规律,不断提升北京城市安全治理能力,保障人民生命财产安全。

2 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保风险类型及特征

分析风险的本质和特征是做好与该事物相关工作的认识前提。做好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保工作,必须掌握北京冬奥、冬残奥会安保风险的类型和特征。

2.1 面临自然灾害方面的风险

冬奥会一般在森林或山地等户外环境进行,其能否成功顺利举办面临着地区生态、温度、降雪量等自然环境方面的风险挑战,如暴风雪、山间雪崩、能见度低的大雾以及冰雪等极端恶劣天气,都会导致高速公路或街道封闭,进而推迟冬奥会举办时间。此外,冬季冰雪天气等气候不仅与其他自然灾害具有关联性影响,也与区域地形密切相关。由于冰雪等自然天气制约着冬奥会的举办,交通状况、观赛的舒适条件等方面更需要高度关注。自然条件具有突发性和不确定性,在自然灾害风险治理中,一般分为风险预警评估、应急处置、技术手段等要素,为此,科学技术在保障冬奥会项目顺利推进具有重要作用。作为受降雪量、气候等制约的大型赛事,天气灾害预防监测、预报预警等技术举措对冬奥会具有重要意义,这就需要提前开展气候指标分析,做好风险评估。如盐湖城冬奥组委为监测和预报暴风雪等气候,开发天气支持系统,不仅能够精准预测天气信息,而且还可以为赛事提供专业指导。盐湖城冬奥会闭幕后,天气支持系统持续发挥作用,具有广泛的经济价值和社会价值。

2.2 面临暴力恐怖活动的风险

当前国际国内环境深刻变化,反恐形势依然严峻,恐怖分子为增强恐怖主义袭击的效果,势必选择社会影响力大、扩散力度强的目标,以引起国际社会的关注。大型体育赛事极易成为恐怖分子袭击的目标,面临着前所未有的风险。恐怖主义严重危害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是大型体育赛事需要防范化解的风险之一。随着恐怖主义活动在全球范围不断扩大,为确保冬奥会工作顺利开展,冬奥会筹办过程中以防范恐怖危机及破坏活动为核心的安保问题成为关键内容。由于冬奥会筹办期限长、赛事场馆以及场地等信息完全公开,这为恐怖袭击者攻击选择提供了时间。为有效抑制恐怖主义的滋生,需要构建系统的反恐机制,不仅关注战术,更要重视预防监测,全面调查和分析存在的任何潜在风险隐患,形成全链条全过程的反恐防控、情报预警、组织协调机制[1]。由此可见,冬奥会反恐行动依靠一家之力难以实现,是需要多部门联动统筹、协同配合的系统工程[2]。同时,伴随互联网、大数据等新技术的发展,战略机遇期既有机遇也有挑战,大数据时代背景下如何识别恐怖主义进而采取有效的防范风险措施更值得深入探究。

2.3 面临公共卫生方面的风险

大型体育赛事面临着传染病疫情和突发公共卫生事件等方面的风险,这就需要政府宣传有关传染病防范、灾害管理、应急规划等方面的专业知识,并通过政府购买服务等方式,以项目为导向,加大对相关项目的扶持,创新奖励补偿措施,使更多专业化组织深入参与冬奥会医疗保障工作,有效弥补公共服务。完善冬奥会医疗卫生保障工作规范,在医护人员的专业知识、医疗实践、急救技能等方面也要加大投入培训,增强冬奥会医疗保障模拟训练,构建多层次系统的冬奥医疗卫生保障体系。

2.4 面临社会舆论方面的风险

安保是保障这一全球顶级赛事成功举办的关键,冬奥会安保有序运行问题不仅涵盖活动组织协调,还涉及社会舆论引导和公共关系维护等。民众对赛事的支持比例以及社会舆论态度,冬奥会筹办的东道主和政府需要及时掌握和了解。随着互联网新技术蓬勃发展,截至2020年12月,我国网民规模达到9.89亿,互联网普及率为70.4%。大型体育赛事功能越来越多元化,承载着经济价值功能、文化价值功能等,常常涉及政治、经济、社会等议题,这就需要在赛事举办过程中密切跟踪、科学研判舆情发展形势。有学者根据索契居民对2014年冬奥会筹办的看法,深入分析不同社会群体的支持度以及支持的原因。研究显示,尽管初期公共舆论占主导地位的是负面评价,但随着赛事筹备推进和工作改善,负面评价越来越少,为此,提出向公众提供足够多的关于筹备的正面信息可以有效降低负面舆论。

3 防范化解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保风险的对策

习近平总书记非常重视北京冬奥会在中国的开展,多次强调,承办冬奥会是具有特殊意义的重大事件,一定把它办好。习近平总书记在2017年1月23日考察北京冬奥会筹办工作时强调:筹办2022年北京冬奥会,是国家的一件大事,向世界承诺将北京冬奥会办成一届精彩、非凡、卓越的奥运盛会。前国际奥委会主席罗格曾指出:奥运会的安全保卫工作是第一要素,安保超过竞赛。安全是奥运盛会成功的根本保障和重要标志。兑现习近平总书记提出的精彩、非凡、卓越北京冬奥会的郑重承诺,必须依靠有效的安保工作。

3.1 坚持总体国家安全观,强化底线思维和风险意识

把防范风险作为根本举措,筑牢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安全网”。贯彻落实总体国家安全观,增强忧患意识和风险意识,常态化做好应对重大风险的思想准备,强化问题导向,提升实战水平,建立平战结合的体制,组织各方面力量联防联控、群防群治。完善平战转换的机制,科学制定重大突发事件应急预案,定期开展应急预案演练,推动现场处置、物资保障、力量调配、舆论引导等工作,提升社会治理实战水平。

3.2 坚持系统观念,不断健全防范化解重大风险体制机制

创新推进市域社会治理试点,不断完善试点方案和工作指引,细化分类指导和评价考核,探索具有时代特征、符合首都特点的市域社会治理模式。坚持“全生命周期管理”意识,健全全链条全过程风险防控机制,实现全要素、全场景动态治理。提升风险评估和监测预警能力,坚决驯服“灰犀牛”问题,全面防范“黑天鹅”事件,牢牢守住不发生区域性系统性风险底线。严密防范和严厉打击境内外敌对势力渗透、破坏、颠覆、分裂活动,坚持严打暴恐常态化,严防发生暴恐袭击事件。加快完善社会治安防控体系建设,推进扫黑除恶常态化,创新打击违法犯罪新手段,提高信息化条件下北京社会治安管控能力。严格落实重大决策社会穩定风险评估制度,健全人民调解、行政调解、司法调解深度融合的多元调解体系,完善社会心理服务体系和疏导机制,提升防控化解重大矛盾纠纷能力。落实安全生产责任制,加强综合防灾、减灾、抗灾、救灾能力和应急体系建设,建立重要目标、重要设施、重要区域安全状况和风险防控能力评估机制,防范重特大安全事故。完善公共卫生突发事件应急预案,提升公共卫生监测预警、风险评估和应急处置能力,加强应急物资储备能力建设。进一步加强网络意识形态安全工作,提升常态化舆情监测研判,落实网络安全工作责任制,强化网络空间综合治理。加强关键信息基础设施安全防护,依法打击侵犯公民隐私等违法犯罪活动,筑牢网络安全屏障。

3.3 坚持以防为主,发展新时代“枫桥经验”

从夯实基层基础工作出发,打造基层治理桥头堡,将矛盾风险防范化解在基层。厘清不同层级、部门的职责边界,将基层基础作为根本支撑,赋予街道更多行政执法管理和公共服务职权,推动社会治理重心下移。加强基层社会治理队伍建设,完善社区工作者和网格员队伍培训。坚持科技赋能,提升整体智治水平,强化数据分析,夯实精准化、信息化、开放共享的基层服务平台,确保北京冬奥会冬残奥会筹办工作顺利推进,进一步增强人民群众获得感、幸福感和安全感。

参考文献:

[1]李本先,梅建明,张薇,等.对反恐情报体系构建中几个问题的思考[J].情报杂志,2014,33(4):1-5.

[2]孙越颖.危机管理视角下北京冬奥会反恐机制研究[J].山东警察学院学报,2019(3):127-134.

猜你喜欢

北京冬奥会
平昌冬奥会后第24届北京冬奥会中国队雪上项目展望
北京冬奥会对北方高校冰雪体育运动影响及发展的研究
北京2022年冬奥会对我国体育发展的影响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冰雪运动普及的实现途径研究
北京冬奥会视域下中学生英语应用能力提升策略研究
北京地区居民冰雪运动参与的影响因素研究
北京奥运博物馆奥林匹克教育的实践与思考
北京冬奥会背景下我国冰雪基础设施发展现状与路径选择
新时代视域下冬季项目跨项跨界选材发展效率分析
北京冬奥会对华北地区区域经济的影响与对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