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空间正义视角下粤东县级无障碍设施建设研究

2021-12-14钟浩忠李文静陈佳璇

广西城镇建设 2021年11期
关键词:普宁市揭阳市残疾人

□ 钟浩忠 李文静 陈佳璇 郭 浩

1 研究缘起

目前我国残疾人口占全国人口的比例为6%,但是随着老龄化的加快与现代死亡率的下降,未来的社会中,特殊群体对无障碍设施的需求将持续增长。“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明确提出,要健全残疾人关爱服务体系和服务设施,提高公共文化服务水平,建设高质量的特殊教育体系。

2016年,广东省人民政府通过《广东省无障碍环境建设管理规定》,在法律层面上对无障碍设施管理与建设、无障碍服务等内容做出明确规定,进一步强化了政府建设无障碍设施的主体责任。据广东省残疾人联合会“十三五”事业发展成果显示,全省各级残联累计投入资金17477.82万元用于残疾人家庭无障碍改造工作,为4万多个贫困重度残疾人家庭实施了无障碍改造。总体上广东省无障碍设施建设取得了很大的进步,迈上了新的台阶。

2 文献综述

“无障碍”一词源于国外建筑设计领域,研究以设计能满足大众需求最为丰富。如Rahman等在研究探讨坎拉普尔火车站和台湾火车站的无障碍建设时,提出无障碍设施的受众不应局限于残疾人,也要重视各种行动不便的人群[1];Lee Y C等在关注有形方面的无障碍建筑时,强调应重视个人心理的无障碍地位[2]。

随着无障碍设施的研究迈入地理学、城市学和社会学等学科研究范畴,空间成为无障碍设施的重要分析视角,其研究可分为两个方面,一是选取某一具有特殊性质或特征明显的场所,分析无障碍建设的不足。如Mingbin Y等对特殊性质空间如医院进行分析,认为其建设应充分注重独特功能的实现,对于无障碍设施的施工,可通过审查、验收、维护管理等对其进行妥善保养[3]。二是从我国对无障碍建设的整体立法或思想形态方面进行研究,如黎建飞等从立法角度出发,认为应将我国无障碍权益保障的最新发展成果—无障碍检察公益诉讼纳入立法内容,保证无障碍实体法与程序法的有效衔接[4];刘波通过横、纵向的比较发现,第三卫生间和无障碍卫生间设立出发点所涵盖对象不同,随着我国社会文明的发展,公共卫生服务设施由功能单一型转为功能多样型,由关爱老年人、残障人到关爱弱势群体及其家庭[5]。

国内外关于无障碍设施的研究日益丰富,但多数研究侧重于无障碍设施本身,探析其意义与设计等方面,较少从空间正义视角分析无障碍设施的空间分布以及社会公众的评价。既有研究仍存在两方面不足,一是在列斐伏尔等学者看来,空间并非单一性质的存在,不同的生产与生活活动形塑了不同性质的空间,因此有必要结合残疾人的出行与活动,全面分析不同性质空间的无障碍设施状况。二是以往研究多采用单一方法对无障碍设施进行分析,本文将使用实地踏勘法、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对特殊群体无障碍设施使用状况及其影响因素进行多角度、多层次和多维度的研究。

3 研究方法

研究对象选取广东省揭阳市普宁市,探讨粤东县级无障碍设施分布的差异,对其内部政治、经济、文化、居住4类空间进行考察。在政治空间中主要考察乡镇人民政府,经济空间主要考察医院、购物广场、银行,文化空间主要考察公园、图书馆,居住空间主要考察小区。

实地考察法。根据我国2012年颁布的《无障碍设施规范》(GB 50763—2012),制作了考察记录表辅以调研,考察揭阳市普宁市4类空间共14个地点,考察记录如表1所示。

表1 粤东揭阳市普宁市四类空间无障碍设施观察记录表

问卷调查法。本研究面向社会公众开展了问卷调查,问卷包括人口统计学特征以及从可用、易见程度多维度展开的无障碍设施的评价。共收回有效问卷178份,随后采用SPSS 25软件进行分析。

2.1 两组患者手术相关情况比较 观察组患者手术时间、术中出血量以及治疗费用均显著低于对照组(P<0.05),见表2。

半结构式访谈法。本研究对障碍群体进行半结构式访谈,通过面对面深入的访谈进一步了解特殊群体对当地无障碍设施的评价与看法,为研究的结论与建议提供基础。

4 揭阳市普宁市无障碍设施分布状况

如表2所示,揭阳市普宁市无障碍设施整体建设水平不高,平均每个空间设有2.5个无障碍设施,其中经济空间无障碍设施数量最多,居住空间最少,不同类型的空间中数量差异较大。

表2 粤东不同区域四类空间的无障碍设施平均水平

4.1 揭阳市普宁市政治空间的无障碍设施类型单一

揭阳市普宁市政治空间的无障碍设施类型单一,主要以缘石坡道、轮椅坡道为主,缺乏无障碍出入口及卫生间等设施。在乡镇人民政府的调查中,缘石坡道和轮椅坡道较为常见,但未发现有盲道、残疾人标识及相关无障碍设施,且多数轮椅坡道被非机动车占用。此外踏勘的地点均未配备无障碍电梯,乡镇政府机关周边配备志愿者服务站的程度较低,在帮扶服务方面存在不足。

由于当地乡镇人民政府的公务员、雇员及实习生多为健全人士,因此相较于政府内部,对外服务场所的无障碍设施建设相对完善。

4.2 揭阳市普宁市经济空间的无障碍设施分化较大

揭阳市普宁市经济空间的无障碍设施与其他空间对比,数量与种类最多,其中医院与银行完善程度最高。由于医院受众的特殊性,在设立无障碍设施时考虑较为全面,故无障碍设施较齐全,但轮椅席位和志愿服务站的设置仍有欠缺。

经济空间中银行多有设立指引标识、无障碍通道与缘石坡道,但后两者均未发现扶手。在走访的银行中,仅有交通银行允许导盲犬进入;农业银行无障碍通道被车辆占用;农商银行虽有缘石坡道,但坡道与乡道中存在较大沟壑,轮椅正常通过阻力较大,进入该支行中未见其他无障碍设施。

相较于医院和银行,购物空间的无障碍设施显得稀缺,这与地方购物广场的逐利性有关。购物广场中的盲道均被共享单车或电动车占用,在普宁广场与COCO CITY中发现无障碍电梯,后者虽设有母婴哺乳室,但并无引导标识。

4.3 揭阳市普宁市文化空间的无障碍设施较为匮乏

相较于经济空间,揭阳市普宁市文化空间的无障碍设施偏少,建设情况一般。普宁市图书馆并未配备无障碍厕所,也未提供方便聋哑人士阅读的无障碍阅读室。朴兜文化公园缘石坡道较陡,不便于残疾人出行,无障碍设施健全度偏低、覆盖率不高,且各文化场所的公共厕所的卫生水平一般,并未设置无障碍厕所等其他无障碍设施。

整体而言,由于建成年代久远,管理人员年龄偏大,对无障碍设施的认识滞后,对更新升级无障碍设施的意识不强。

4.4 揭阳市普宁市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施配备落后

揭阳市普宁市居住空间的无障碍设施情况较差,只配备有轮椅坡道,并存在被非机动车占用的情况。无障碍设施在居住空间比政治、经济、文化空间更匮乏,无论老旧小区还是新建小区均未发现无障碍设施。居住空间无障碍设施的普及率低主要是由于老旧小区建成年代较早,其早期的规划建筑图纸与公共器材采购并未考虑到无障碍设施因素;新建成的小区由于开发商与设施设计师无障碍意识低,在建设前期并未对特殊人群进行充分考虑,其次是开发商为了节省材料经费与设计支出,有意地避开或忽略无障碍设施建设。无论是老旧小区还是新建居住区,负责人对无障碍设施的升级维护意识都不高,同时缺乏反馈机制。

5 社会公众对粤东无障碍设施评价

5.1 无障碍设施呈现空间分布的不平等

粤东地区的无障碍设施平均分布水平在经济、文化、政治、居住空间中依次递减。调查数据如表2所示,经济空间无障碍设施水平为5.07,居住空间水平为0.60,各空间的无障碍设施平均水平差异较大。此外,访谈对象陈婆婆表示其在经济空间的活动频率远小于居住空间,这种经济、居住空间无障碍设施和障碍群体实际需求的反向配置实际是无障碍设施建设非空间正义的体现。

5.2 无障碍设施存在“重建设、轻维护”

在社会公众对粤东地区不同类型空间的无障碍设施评价中,其易见程度、易用程度、完备程度、维护程度的评分依次降低。如表3所示,4类空间中,社会公众对无障碍设施易见程度和维护程度的评分均有较大差异。各类型空间中虽有设置无障碍设施,但也都出现了设施维护不到位的问题。

表3 各场所类型评价得分表

5.3 无障碍设施建设缺乏规范性和健全性

样本数据中,社会公众对无障碍设施易用程度和完备程度的较低评分在一定程度上反映了粤东地区无障碍设施的设计和配备缺乏人性化和健全性。虽各类型空间都有常见的无障碍设施,但此类设施多存在使用难的问题,难以满足特殊人群的真实需求。对于无障碍设施建设不完备问题,调查者均反映存在缺乏专门为特殊群体设计的无障碍坡道的现象,给他们出行带来了极大的不便。

6 结论与建议

6.1 结论

本文基于实地踏勘法对揭阳市普宁市的14个地点的无障碍设施的建设现状进行研究,并辅之以问卷调查法和半结构式访谈法,分析公众对当地无障碍设施的评价,得出以下结论。

第一,揭阳市普宁市无障碍类型与数量存在严重的区域不平等,在不同类型空间中,经济空间的数量与类型最丰富;文化空间存在着严重的不均衡,这与各空间的具体经济发展和后勤管理有关。

第二,“重建设、轻维护”现象普遍存在,如封锁的无障碍厕所、被占用的盲道等一系列管理缺位问题。这也与问卷调查结果相一致,社会公众对无障碍设施的可见性、易用性、完备度和维护度评价依次降低,最高差值达到18分。

第三,揭阳市普宁市无障碍设施主要是以盲道、缘石坡道等外围设施为主,此类无障碍设施易受外界占用与干扰,形式单一。内部无障碍设较为稀缺,且存在指引缺失与停用的情况。

6.2 建议

“十四五”规划和二〇三五年远景目标中明确要健全残疾人帮扶制度,加强残疾人服务设施和综合服务能力建设,完善无障碍环境建设和维护政策体系,支持困难残疾人家庭无障碍设施改造。因此在今后的发展中,无障碍设施要贯彻落实《无障碍环境建议条例》的建设标准与规定,加强对相关部门的监督,切实推进无障碍设施建设到新水平、新高度。

6.2.1 推动无障碍设施空间供给均衡,规避空间错配现象

为趋于空间正义,市级层面要深入贯彻《无障碍环境建设条例》,因地制宜地将无障碍建设与城市“两个文明”相融合,努力缩减各空间的无障碍错配与建设不规范问题。揭阳市普宁市委、市政府要加大力出台无障碍设施扶持政策及文件,从政治层面上进一步拉动无障碍建设资源的及时供给。进一步促进县级城市协调发展,城镇带动农村,使农村残障人士居民与城镇残障人士居民平等地享有无障碍设施服务地权利,创造人人可享的基本无障碍保障与公共服务。

6.2.2 整改“重建设、轻维护”的管理缺位问题,建立问责制度

无障碍设施“重建设、轻维护”现象屡屡不断,需要我们以法律与制度进行规制和治理。一是市级层面要将无障碍设施的监督列入相关政策条例,提高其法律地位,明确各方主体责任,以便在后期中做到有力的监管,保障无障碍建设政策的有效执行与落实。二是完善无障碍建设的督导管理,在信访与投诉机制上,要及时处理群众的要求和意见,相关部门抓好无障碍设施的维护工作。对破坏无障碍设施建设的行为,给予严肃的批评与处理。三是对于公众反应的无障碍建设维护效率低下等问题,创新性推行类似“林长制”的管理责任制度,设立各空间无障碍建设管理办公室,促进各空间的无障碍建设、维护、升级等工作的执行与监督。

6.2.3 提高无障碍设施的有效供给,以残障人士为主体思考无障碍建设

无障碍设施的供给并不是单纯性供给,而是要提供能满足残障人士使用需求、在质量与效率上有保障的供给。一是政府应以残疾人的视角出发进行设计,完善相关配套设施,提高无障碍设施供给质量,消除无效供给造成的资源浪费问题。二是积极邀请残障人士及其亲属代表为无障碍设施评测,让更多残疾人群体参与无障碍建设环境中来。在无障碍的建设过程中,对建设不合理以及不完善之处进行改进,让残疾人能参考无障碍建设的全流程,共享改革发展成果,获得更好的公共服务。

猜你喜欢

普宁市揭阳市残疾人
参观消防站
揭阳市助爱回家慈善会助力曲江区受灾群众重建家园
最时尚的潮流
普宁市关工委同市委组织部心连着心一起向未来
普宁市志愿者前往山区扶贫帮困
普宁市志愿者为听障儿童送关爱
我骄傲
方便残疾人用的橱柜Chopchop
普宁市志愿者开展关爱活动
为残疾人筑一个“中国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