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就业心理调适

2021-12-13蒋勇

快乐学习报·教师周刊 2021年31期
关键词:思政学生

摘要:如今国家教育体系不断完善,高等教育作为国家教育体系的重要组成部分,向社会输送了大量高精尖技术人才。在高等教育改革背景下,院校要切实提升学生专业素养和就业心理素质,进一步加强自身思政管理体系建设,发挥自身价值引领作用。思政课程作为院校的基础课程,对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有着非常重要的作用,不但能培养学生的就业能力,还能提升学生的就业心理素质。因此,院校应顺应国家对高等教育就业心理教育工作的要求,在开展思政教育的同时,对学生的就业心理进行调适和引导,以切实提高学生的就业规划能力和就业心理素质。文章主要对院校思政现状、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及其原因进行分析,并提出学生就业心理问题调适及指导策略。

关键词: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思政

大学生思政教育包含学生未来职业规划教育,也涉及就业心理教育。未进入社会的学生在进行职业规划时,容易出现畏难心理。思政对于部分教师而言并不是其专业领域,部分教师对于学生就业心理存在的问题没有充足的了解,对思政缺乏正确的认知。部分教师在教学时照本宣科,不能根据学生的实际情况对其就业心理问题进行指导,存在教学经验不足的情况,致使当前教学内容与现实情况严重脱节。

一、学生存在的就业心理问题

(一)迷茫心理

对于三年制大专的学生,其实际在校学习专业知识的时间不超过两年,两年时间一到就需要进入实习阶段,很多学生缺乏对未来的具体规划,进而产生迷茫、不自信等心理,难以对自身进行准确定位,无法明确自身求职需求,导致自身在面对工作环境、工作地点、工作性质等内容时难以正确抉择。

(二)焦慮心理

焦虑心理即面对某件事物或具体事件因紧张、担心、忧虑而产生的焦虑情绪,还伴随一系列心跳加速、肢体抖动等行为。院校数目逐渐增加,且当前就业环境越来越复杂,大学生竞争形势十分严峻,加之一些学生对所学知识掌握不全面,导致其在毕业前期极易出现焦虑心理,严重影响其就业,阻碍其找到适合自身的工作。部分学生对自身未来发展产生担忧、焦虑情绪,出现逃避现实、不愿就业的情况。针对这种现象,院校教师应帮助毕业生缓解自身焦虑情绪,合理调整自身状态,以平和心态面对就业,积极参与各种招聘会。

(三)自卑心理

自卑心理是很多学生都会有的心理,主要表现为对自身定位不够准确,无法客观认识自我,难以挖掘自身优点,认为自己与他人差距较大,产生悲观、伤心等负面情绪,严重影响后续求职。究其原因,部分学生所掌握的知识不够全面和深入,且学历较低,缺乏较高的职业、文化素养,加之社会对学生认可度较低,种种原因致使部分学生难以明确自身定位,无法客观认识自我,难以挖掘自身优点与长处,不能积极主动进行求职,在求职之路上犹豫不决,进而影响就业。

二、学生就业心理问题产生的原因

(一)家庭因素

家庭教育对学生成长具有潜移默化的引导作用,对学生性格、“三观”等方面有着非常重要的影响,家长的受教育程度与素养影响了家庭教育的最终成效。但是,部分学生缺乏良好的家庭教育,在就业时出现各种心理问题。第一,部分家长传统思想观念根深蒂固,对自己孩子的就业意愿缺乏足够的尊重,无法对孩子进行科学的思政,甚至反对孩子外地就业或选择临时性就业环境。第二,部分家长文化水平有限,受教育程度参差不齐,在孩子就业时无法给予合理、客观、可靠的建议,无法很好地指导孩子就业,无法帮助其确定合理的就业目标与方案。第三,部分家长忙于工作,难以时刻关注孩子的思想动态,没有时间对孩子的思想进行正确引导,孩子不能实时向家长倾诉自身烦恼与困惑,家长察觉不到孩子的不良心理状态,致使其思维出现偏差,没有形成正确的价值观,在后续求职过程中出现各种心理问题。

(二)社会因素

随着社会的发展,人们的自我意识逐渐增强,学生的学习环境与成长环境日渐复杂,较多干扰因素对学生的日常学习生活产生了实时性影响,不良的思想风气对学生的价值观造成侵蚀,学生的思维极易出现偏差。社会环境作为影响学生就业的重要外部因素之一,对学生“三观”与个性的形成具有非常重要的影响。当前,拜金主义、享乐主义、功利主义等不良社会风气严重影响学生的思想与行为,不利于学生身心健康发展。另外,随着我国国民受教育程度不断上升,学生在当前社会认可度较低,甚至受到一定歧视,部分知名企业招聘人才的标准逐渐提高,学生的求职过程越发艰辛,他们四处碰壁,其中一些学生逐渐丧失求职信心,缺失求职兴趣,无法形成积极向上的求职态度,不能在求职过程中不断进行自我反思,逐渐产生一些心理问题。

三、思政课实践教学中的就业心理调适及指导策略

(一)全面客观地分析自我,做好充足的就业准备

学生自身存在的心理问题是阻碍其求职的重要因素。第一,为端正学生就业心理,院校应从学生实际情况出发,加强学生心理健康教育,开展相应的就业心理辅导课程,帮助其调整自身心态,形成坚韧的品质。第二,院校应提升学生的个人竞争力,优化专业理论课程和实际操作课程教学,开展符合学生、社会需求的专业课程,提高学生的专业水平,帮助其顺利就业。

(二)加大思政课程心理帮扶力度

为帮助学生顺利就业,院校应为学生提供思政帮助,缓解学生焦虑、自卑、急躁等不良心理。基于学生就业难度不断提高的情况,校方应提高对学生思政教育的重视程度,不断解决其就业困惑,防止其出现迷茫心理。同时,校方应帮助学生了解所学专业特征和未来就业政策。另外,校方应开设相关求职讲座,为学生全面普及求职就业的知识,帮助学生改变就业迷茫的状态。

四、结语

总而言之,院校传统的思政课程教学模式已无法适应新时代社会发展与人才需求,相关院校需顺应新时代社会发展趋势,改革传统的思政体系,结合实际人才需求积极解决学生就业心理问题,提升心理调适和指导的实效性与实践性,注重理论教学和实践教学的协调统一,不断提升学生的职业技能,培养出符合时代要求的高端专业人才。

参考文献:

[1]熊伟娥.学生就业心理问题分析及对策[J].湖南大众传媒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3):110-111.

[2]吴从娟.影响院校学生就业心理的原因分析[J].连云港职业技术学院学报,2008(4):75-77.

作者简介:蒋勇,1989.11.04,男,汉,桂林电子科技大学信息科技学院,学士,助教,思想政治教育。

猜你喜欢

思政学生
课程思政迈向高质量发展
清华大学:“如盐在水”开展课程思政
初中地理教材渗透思政教育的探索
快把我哥带走
寓庄于谐:高中思政课堂教学语言活力之彰显
借力大数据分析 创新“三位一体”思政课教学模式
议题中心教学法在思政课教学的实践探索
赶不走的学生
学生写话
特意和故意