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如何运用生活物理现象提升高中物理教学效率

2021-12-13丁昌杰

民族文汇 2021年5期
关键词:生活现象教学效率高中物理

丁昌杰

摘  要:物理知识与实际生活的联系紧密,让物理知识回归生活已经成为当下物理课堂改革的一个重要的方向。文章探索了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如何有效地将物理知识与生活现象相结合,进而创新高中物理课堂教学方式。

关键词:高中物理;生活现象;教学效率

过去,因受我国传统知识为本和学科为本的思想观念影响与制约,高中物理教学活动往往同学生的日常生活相互脱离。而高中物理的理论、知识等极为枯燥和乏味,加之一些定义、概念、原理及其应用等令学生感到较为抽象,并没有真正去理解与掌握。普通高中物理课程新标准明确提出要让从物理走进生活的指导思想,为高中物理教学逐步走进学生的生活提供了保证。

一、利用生活现象引入新课教学

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促进学生的探究欲望永远是学科教学中需要格外重视的方面。这是由于兴趣是激起学生自主参与学习活动、自主进行探究的起点。在高中物理的教学中,从学生熟悉的生活实例引入教学,能够激起学生感知物理现象、探究物理知识的兴趣。比如,在学习液体压强时,我提出了三个问题:①带鱼在生活很常见,同学们回忆一下,你们在生活中有没有见过活着的带鱼呢?有没有思考过其中的原因呢?②捕捉带鱼时我们可以用潜水艇潜到很深的海水中,潜水艇是用很厚的钢板做成的,这是出于怎样的考虑呢?③我们经常会看到堤坝,那么,同学们有没有认真地考虑过拦河坝为什么做成了上窄下宽的结构呢?这些设置的问题都是学生日常生活中常见的,正因为是司空见惯的现象,学生才会熟视无睹,缺乏思考。在课堂上提出这些问题,激起了学生的探究兴趣,学生也产生了探究的冲动。可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把学生司空见惯的生活场景引入到课堂教学中,能够引起学生的注意,激起学生的探究兴趣。

二、借助生活现象创设学习情境

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为了让学生更好更快地投入到物理知识的情境中,教师在讲课之前往往会先给学生创设一个特定的情境。为了更快地集中学生的注意力,教师在创设情境时可以利用生活化的现象,增加学生的熟悉感,从而让学生自愿地投入到物理知识的探究中。例如,在学习“自由落体运动”时,在正式讲课之前,我先让两名同学上来,分别给了这两位学生一张纸,其中一张纸揉成了纸团。然后我问学生:“如果这两名同学在同一个高度同时扔下他们手中的东西,同学们想象一下,谁手中的东西会先落在地上呢?”學生凭借他们生活中的经验很快地便回答:“纸团先落下来。”然后我让两位同学进行实验,验证了学生的猜想,调动了学生学习的积极性,接着我顺势引入今天的课程:“虽然我们生活中的这些现象有很多,但是这种现象在物理中又被称为什么呢?有什么原理呢?我们今天就来认识和学习一下。”学生的好奇心便被有效地激发,认真投入到物理课堂学习中。由此可见,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善于为学生创设一个生活化的情境,以生活中的现象、情境为切入点引入新知识的学习,避免物理知识与学生的生活脱离,进而可以有效地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便于更有效地掌握物理知识。

三、将生活现象纳入教学内容

课堂教学是学生学习知识的一种重要的途径,所以教学内容的选择关系到学生是否有效地掌握相关知识。在高中物理课堂教学中,教师要慎重选择教学内容,改革教学方式,将物理知识与生活联系起来,因为脱离生活的教育是死教育,是不可能获得发展的。例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这部分知识是高中物理学习的一个重点内容,所以需要学生熟练掌握。所以,我在教学过程中,给学生讲解了两个案例:(1)我们在奔跑的过程中如果不小心踩到香蕉皮我们的身体是会向前摔还是向后摔?(2)我们在坐公交车的时候,如果司机急刹车,乘客的身体是会向前倾还是向后倾?学生运用本节课中所学的知识再加上生活经验很容易便总结出生活中这两种现象的结果,从而更加深化学生对牛顿第一定律的认识和了解。由此可见,教师教学不应该脱离生活,利用生活现象来丰富物理教学内容,有利于激发学生的学习热情,强化学生的实践意识以及运用物理知识分析和解决问题的能力,进而提高学生的学习效率。

四、利用生活现象进行实验演示

当学生对物理知识的生活化应用有了一定认识和了解后,教师再将课堂中的实验部分也贴近生活,能启发学生利用身边一切可利用的资源,来自行设计其他可行性的实验方案,从而真正让学生掌握科学探究的方法和探究的过程。比如在学习“牛顿第一定律”时,教师首先选取生活中常见的实验物件,有惯性小车、木块、斜面、模板、毛巾以及棉布,再通过用手推车,车会前进,如果停止用力,则车停止这个简单的小实验让学生讨论,是不是物体只有受力才会运动?有的学生认为是的,因为静止的秋千用力时才会摆动,自行车也只有踏动踏板才会运动,而有的学生则表示怀疑,他们认为物体运动根本不需要力,物体运动是依靠摩擦力,面对这种情况,教师可以让学生自己选择实验器材来证明自己的观点,这样通过学生自己设计的实验以及事后教师的总结概括发现物体运动是不需要受力的,从而一步一步的引出本节课的重点牛顿第一定理――惯性定律相关知识点。再比如学习“力的分解”时,教师利用日常的铁丝、木块和支架来进行实验,首先让学生来尝试在不借助其他外力的情况下,徒手拉断一根铁丝,结果发现基本是不可能的,然后教师再将同样的铁丝绑在两个支架之间,放好两块木块和支架,前提条件是保证两支架之间的夹角是大于150度的,接下来再利用手的力量在人字形的支架衔接处往下压,这时会发现铁丝很快断了,所以说经过简单且易于操作的实验能帮助学生加快对力的分解这一知识点的理解。

总之,让高中物理教学走进生活,显得尤为重要。因此,我们必须采取积极有效的对策措施,促使高中物理教学同学生的实际生活紧密结合起来,努力培养学生学习探索高中物理的兴趣。

参考文献:

[1]孙树丽.结合生活中物理现象,开展高中物理教学[J].天津教育,2021(27):88-89.

[2]靳晓刚.高中物理力学教学中生活情境的融入分析[J].新课程,2021(36):216.

猜你喜欢

生活现象教学效率高中物理
“初高中物理衔接知识”融入中考试题的评析与启示
高中物理传送带模型简析
高中物理实验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
新课改下初中地理教学模式的创新探究
浅谈小学数学教学生活化
如何提高农村初中数学课堂效率
论花样游泳运动员选材和初级教学模式
加快中职会计教学改革提高教学有效性研究
培养乐学情趣提高化学教学效率探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