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学生党支部党课的建设路径

2021-12-12王玥

现代职业教育·高职高专 2021年40期
关键词:学生党员党课党组织

王玥

[摘           要]  党课是党支部“三会一课”制度体系中的重要组成部分,是高校加强学生党员教育、提升党员党性修养的重要途径。高校基层党组织在进行党课教育时,往往存在教学观念刻板、内容单调、形式单一等问题,部分学生党员存在“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的现象。新时代要紧密结合新时代高校学生党建的要求和“95后”“00后”学生党员特点建设学生党支部党课,因此构建新媒体视域下抓资源共享、模式变革、阵地拓宽的建设路径,对于着力提升党课的针对性、实效性、感染力,切实发挥党课教育在基层学生党组织中的作用具有重要意义。

[关    键   词]  新媒体视域;高校学生党支部;党课建设

[中图分类号]  G641                    [文献标志码]  A                  [文章编号]  2096-0603(2021)40-0004-02

党课作为基层党支部落实“三会一课”制度的重要环节,是持续加强党员思想政治教育、党性教育的重要途径。引导和支持高校各基层学生党支部通过党课教育深化对于党史、党的方针政策的理解认识,是高校抓实基层党组织建设的重要方式。对于高校学生党员而言,走上讲台讲党课并非易事,理论知识储备不足、讲解能力不强、课程吸引力不大等问题,让“不敢讲、不想讲、不会讲”成为高校学生党支部自主开展党课教育的困境。近年来,新媒体技术的成熟使用以及一批网上“党课”“微党课”的建设为这个问题破局带来了新的机遇。如何从资源、模式、宣传选树等多个维度发挥出新媒体的优势,对解决高校学生党支部党课建设的实际问题,进而提升党课质量、增强教育实效,具有重要的现实意义。

一、目前学生党支部党课建设面临的问题

全面从严治党是党的十八大以来党中央作出的重大战略部署。近年来全国高校对于党课建设十分重视,除了逐步形成系统化的校级党课体系,更在内容设计、讲师水平、专题针对性等方面加以探索和提升。但由于高校的党课教育并未形成统一的教学大纲及组织标准,主观因素对课程效果的影响凸显,因此造成课程质量参差不齐。此外,考虑到参训人数、课程频次等客观因素的限制,大多数课程为面对面的大课,同时受限于时长、受众规模等,课程内容上以理论为主,且多为相关领域专家、学者、老党员的视角。因此,这类党课对于学生党支部而言往往指导性不强,在学生党支部讲授时问题更容易凸显出来。主要体现在:

(一)课程方式传统

党课教育多强调以传达传授为主,对于学生的接受程度兼顾不足;课程更注重强调课堂与理论教学,对于课内外的联动及启发学生的主动学习有所局限;主导作用显著,但主体作用发挥有限。类似的课堂气氛往往沉闷。

(二)内容缺乏吸引力

课程的核心要素是内容,但目前党课实际开展过程中针对性不强的问题普遍存在,包括:教学内容缺乏实用性,学生较难理解理论对于实际的指导意义,甚至产生“没有用处”的错误认知;举例重复、单调或因为年代较远,学生不能感同身受,故容易感到枯燥、乏味、厌烦等。

(三)教学方式单一

常见的高校党课主要为报告、讲座等形式,主讲人在讲台上讲,学生在讲台下听,互动极少,“讲得多、互动少,理论多、实践少,道理多、事例少”成为一种常态。教学方式难以激起听众的学习兴趣,对于发挥学生的主观能动性更为有限。

二、新媒体视域下学生党支部党课建设的思路

近年來,以专题网站、微博、微视等平台为载体发布的“党课”“微党课”,作为一种新型党课模式,凭借其传播广泛、参与简易、交互频繁等特点,展现出强大的生命力。可以看到,蓬勃的新媒体网络发展与依托新媒体技术的教学改革,为基层党组织党课的建设提供了新的思路。

(一)抓资源共享,为高水平示范提供优良范本

开放的网络媒介为获取优质党课资源提供了坚实保障,极大地推进了网上“党课”“微党课”的发展。主题相近的专题党课让不同主讲人的课程思路、结构、案例等得到极大的丰富与拓展,这也为提升面向不同群体的课程针对性提供了可能。成熟的开放网络党课资源则为学生党员提供了天然的学习范本。因此,高校要为学生党支部打通获取优质网络党课资源的渠道,鼓励其在学习模仿的基础上,紧密结合支部特点、群体特点和亲身经历加以二次加工,进而形成“有实例、接地气”的支部党课,从而较好地形成联动效应,不断激发基层党组织党课的实效。

(二)抓模式变革,让平视角互动成为引力驱动

对于成长在网络信息时代的“95后”“00后”,善于也惯于使用网络与移动终端。利用新媒体手段组织党课,特别是发挥其在教学思路、教学载体等方面的特定优势,有利于解决传统党课教育所面临的困境。基层党支部的党课建设要敢于进行探索,成为新型授课模式的“领头雁”。一方面灵活利用插件增加实时信息交流,从根本上更加切合目前高校学生党员群体的行为特点与习惯。课程讲授过程中,主讲人和听众的角色得以经常互换,以翻转的方式促进学生党员对课程内容的思考。同时,弹幕、留言等方式可以大幅度增强课程的交互性、趣味性、感染力,进而提升学生党员的听课质量。另一方面依托云端会议的党课形式打破了传统党课对空间、时间的限制,可以切实解决流动党员、国外党员、毕业生党员参与党课学习及组织生活的实际困难,让党员的常态化教育落到实处。

(三)抓阵地拓宽,让开放聚集促成良性发展

善于把握新媒体时代思政教育的特点,在基层党支部党课教育过程中充分發挥网络在宣传典型、整合聚集方面的优势,促进基层党课常态化的良性发展。一是促进优质党课的传播和典型选树,通过网络平台展示学生党支部书记党课的风采,引入适当的激励机制,充分激发学生作为党课主体的主动性和创造性;二是发挥集群效应,探索遴选、整合优质学生党课资源的新模式,不断提升红色正能量传播的影响力,通过多平台的整合逐步打造全方位、多层次的网络党课教育矩阵;三是加强对优质精品党课的研讨,逐步尝试建立优质党课的参考范式,加强党课的规范性、系统性。

三、新媒体视域下建设好党支部党课的关键问题

在构建党课建设新模式的过程中,既要发挥好新媒体的优势,同时又要把握好几个关键问题,切实提升高校基层党组织党课质量。

(一)坚守党课政治属性

我们的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各级党组织都必须要旗帜鲜明地讲政治。党课是基层党组织对党员进行教育的常态化方式,因此无论党课组织的形式与载体如何变化,必须始终将政治性摆在首位。在组织网络党课的过程中,要坚决杜绝“讲段子”“说相声”的现象发生,特别注意对网络资源和网络环境的甄别。这就要求高校一方面持续加强学生党员的理论学习,突出马克思主义基本原理,特别是对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的认识、理解,提高政治站位;另一方面要健全基层党课的督导机制,对学生党支部书记予以指导和把关,特别是在政治性和时代性上下功夫,确保其思想始终与党中央高度一致。

(二)创新党课建设理念

充分认识到新媒体为高校党课教育带来的机遇,要积极做好应对,及时转换理念,从认知和行动层面杜绝“套路”说教或“照本宣科”的现象。要切实引导学生党支部真正跳出以“教”为中心的传统党课教学观念,使主讲人成为党课学习的组织者,使广大学生党员成为党课学习的主导者。高校要加以相应的指导和支持,一方面提升带头人队伍的表达水平,学会用鲜活、生动的语言感染听课者;另一方面提高自身的信息技术能力,巧妙、合理、适度地利用新型授课手段,与时俱进地发挥新媒体优势。

(三)把握课程知行合一

基层支部的党课建设要把握内容与实际的联系,除了用好新媒体,更要以实践为基础,用好其他资源。一是深入利用地缘优势,将高校所在地的红色资源融入课程,例如将参观当地红色教育基地时的见闻,甚至是解说录像融入课程环节,增加课程的吸引力;二是充分挖掘利用网络资源,敏锐地捕捉符合主流意识形态、具有正能量的信息资源,充分用于课程建设;三是积极协调课内外资源,充分利用体验式教学、情景模拟、访谈对话等方法串联课内课外、网上网下的党课教育,有机结合促使知行合一。

高校学生党建工作是一项长期而艰巨的任务,不断提升党课质量与实效,是党的建设赋予基层党组织的新任务、新要求。面对这一新的课题,广大高校基层党建工作者要不断挖掘网络党课的内涵,创新其组织形式,积极适应不断发展的新形势。只有将新媒体为我所用,才能促进高校基层党组织党课质量的提升,进而更好地发挥党课作用,促使党员不忘初心、砥砺前行。

参考文献:

[1]艳龙,赵晓晔,姜欣欣.新媒体平台下增强大学生党支部理论学习的探索[J].高校辅导员学刊,2019(1):63-67.

[2]赵元元.新时期高校思想政治教育中的党课创新建设研究[J].教育界,2017(9):30.

[3]李海龙.新时期高校基层党支部党课教育质量提升路径研究[J].魅力中国,2018(3):63-64.

编辑 郭小琴

猜你喜欢

学生党员党课党组织
《党课开讲啦》节目为讲党课“打了样”
对67个软弱涣散党组织进行“巡诊”
交纳党费的过程中,下级党组织上缴党费时应该注意什么问题?
新形式下加强高校学生党员先锋模范作用的路径探析
全面从严治党视角下的高校学生党员管理路径刍议
论高校学生党员模范作用发挥
论民办高校学生党员的培养理念及其价值研究
党组织在正式党员减少为3人以下时如何开展工作?
海伦市 多管齐下讲党课,深入推进“两学一做”
重庆永川:构建党课教育评价体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