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小学生语文阅读感受力的构成和培养

2021-12-10廖圣河陈怡瑾

语文建设·下半月 2021年10期
关键词:构成要素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廖圣河 陈怡瑾

【摘要】阅读感受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和重要组成部分,对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共情能力、人文素养等都有非常重要的作用。调查发现,一些小学生存在阅读感受力有待提高、不太喜欢分享阅读感受等问题。这主要跟学生阅读时缺乏有效思考和想象力、教师不重视让学生感知课文以及教学形式单一等有关。为了改变这一状况,学生要坚持读思结合,充分发挥想象,勇于表达想法;教师要注重让学生感知课文,开好阅读交流课,设计多样化作业。

【关键词】小学语文,阅读感受力,构成要素,培养策略

感受即感知,是感觉和知觉的总称,表示受到影响的过程(动词)或结果(名词)。阅读感受力是指读者凭视觉感官接触文字载体,并把受到的条件刺激传导给大脑分析器,再现文字载体所联系的客观事物,从而了解众多信息的一种能力。[1]阅读感受力是阅读能力的基础,对于提高学生的语文素养具有重要作用。“感受力”一词始见于18 世纪中期的西方诗歌批评理论,在我国,教育部于2001 年颁布的《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就开始倡导感受性阅读,强调“阅读教学的重点是培养学生具有感受、理解、欣赏和评价的能力”,“要珍视学生独特的感受、体验和理解”。[2]但令人遗憾的是,到目前为止,学界鲜有对阅读感受力的构成等问题的研究,无法为一线语文教师提供相应的教学指导。

一、小学生语文阅读感受力的构成要素

阅读感受力是多种阅读能力的综合体现。崔峦认为,感受力主要指对阅读文本中的人物、情感、语言有自己的阅读感受。李敬平认为,阅读感受力包括认识字形、读准字音、弄懂字义、了解文意,初步感知作品中生动的形象和优美的语言等。[3]笔者以为,阅读文章是循文(语言文字)、明象(艺术形象)、得意(思想意义)逐步深入的过程,我们可以把小学生的语文阅读感受力解构为以下三个要素。

1. 对文字符号的认读能力

小学生语文阅读感受力的基本表现是对文字符号的认读能力。字、词、句、段是构成文章的基本单位,丰厚的语言积累是认读得以实现的基本前提,敏锐的语感是阅读感知的重要基础。[4]小学生要正确辨认文字符号、流利读出文章语句、准确感知作品内容,必须掌握常用文字和词汇,具备语音、词汇、语法等知识,熟悉句读,有较强的语感。教师在阅读教学中要引导学生圈画、品味和分享值得学习、借鉴、积累的好词佳句,让学生通过反复朗读、结合上下文、借助工具书、联系生活经验等方法感受语言文字的魅力。

2. 对作品形象的感知能力

小学生语文阅读感受力的重要体现是对作品形象(含人物形象、景物形象和事物形象)的感知能力。如:小学生在语文课上主要学习叙事性作品,每一篇叙事性作品往往都塑造了与众不同的人物形象,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抓住记叙文的六要素,以及描写人物外貌、语言、动作、心理等的关键词句和典型细节,整体感知人物形象;对于写景状物类的文章,要引导学生通过抓住描写景物的句子以及给每段话拟小标题等形式,整体把握景物的特征;对于借物喻人类文章,要通过物象的形态、声音、色彩、气味等个性特点感受其内在品质。

3. 对文章大意的把握能力

小学生语文阅读感受力的核心体现是对文章大意的把握能力。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自由朗读、默读批注、联想想象和辨别文体等方式,整体把握文章大意。每篇文章都蕴含着作者的写作目的,学生可以通过通读全文,尤其是阅读文章的标题、开头、结尾或中间部分来把握文章大意;阅读游记类的文章,可以通过作者的游览路线整体把握文章大意。阅读古诗文,可以凭借注释和工具书把握诗文大意;小学生须具备一定的语篇意识和语感能力,才能从整体上感知文章的主要内容,正确把握和复述文章大意。

二、小学生语文阅读感受力的重要作用

阅读能力是知识经济时代极为重要的一种能力,阅读感受力是阅读能力的重要组成部分。阳玉麟认为,感受力培养是传承优秀传统文化的必要途径,是素质教育的迫切呼唤,是提升学生理解力的重要手段,是激发学生创造力的有效条件。[5]笔者以为,阅读感受力在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增强学生的判断能力和训练学生的专注能力等方面都具有非常重要的作用。

1. 有利于提高学生的阅读能力

感受是阅读活动的起点,感受力是一切阅读能力得以存在和发展的必要前提。没有感受能力,阅读中的理解、欣赏和评价等能力便失去了存在的基础和发展的根基。[6]阅读感受力的培养首先意味着阅读能力的提高,同时又为其他阅读能力的提升提供了必要条件。而且,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力,本质上更多的是在培养学生对于文本语言的敏锐感知能力。只有通过语言感受力的培养,建立较强的语言认知能力和迁移能力,才能有效培养学生的独立阅读能力。

2. 有利于培养学生的共情能力

共情能力是指能设身处地觉知、体验、理解他人的感觉、思想、情感,并采取适当反应的一种能力。语文教师常常通过分角色朗读和扮演的形式,引导学生更好地把自身代入特定的场景中,去体验作品中人物的奇妙经历,切身感受人物的喜怒哀乐,从而更好地感受文本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小学生的身心发展尚未成熟,对于情感的感知能力也较弱。培养小学生的阅读感受力有利于提高其情感感知能力。如果学生对他人的情境和情感变得越来越敏感,对语言的感知力就会越来越强,对文中人物的共情能力就会越来越好。

3. 有利于提升学生的人文素养

人文素养是一个人文化素质和精神品格的综合表现,具体包括人文知识、人文精神和人文行为三个方面。语言文字是人类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阅读是学生习得人文知识、把握人文价值、感受人文熏陶、获得审美體验的重要路径。阅读感受力是提升学生人文素养的基础性因素。学生只有在对文章进行充分感受的基础上,才能真正理解文章所传递的思想情感和价值观念,真正体会文中蕴含的人文气息、人文情怀和审美情趣,真正提升自身的文化底蕴和人文素养[7],真正解决精神“缺钙”和“软骨病”等问题。

三、小学生语文阅读感受力的现状分析

笔者在文献综述的基础上设计了《小学生语文阅读感受力调查问卷》(含教师问卷和学生问卷)。教师问卷的总体信度是0.732,效度为0.759;学生问卷的总体信度是0.940,效度为0.961。可见,两份问卷的信、效度都较高。然后,用分层随机抽样的方法,从广州市从化区分别抽取一所城市小学(XN 小学)、乡镇小学(CJ 中心小学)、农村小学(MC 小学)进行问卷调查,最终收到教师有效问卷110 份,学生有效问卷441 份。根据问卷结果,显示出主要问题如下。

1. 主要问题

大部分小学生对做阅读感受类题目信心不足。对于“是否喜欢做阅读感受类题目”一题,回答“喜欢”的小学生占37%,回答“一般”的占54%,回答“没感觉”或“不喜欢”的占9%。近半小学生不太喜欢甚至不喜欢与同学分享阅读感受。对于“是否喜欢在阅读书籍之后与同学分享对书中人物或情节的感受”一题,回答“非常喜欢”或“喜欢”的小学生占55%,回答“一般”的占38%,回答“没感觉”或“不喜欢”的占7%。大部分小学生的总体阅读感受力水平还有待提升。对于“现阶段小学生的总体阅读感受力水平如何”一题,回答“很高”的小学教师占19%,回答“一般”的占61%,回答“较低”或“很低”的占20%。

超过两成教师的阅读交流课有流于形式的嫌疑。对于“每周开展几节阅读交流课”一题,回答“每周两节”的小学教师占24%,说明只有超两成的小学语文教师特别重视阅读交流课;回答“每周一节”的占55%,说明超过一半的小学语文教师能每周开设阅读交流课;回答“每月一节”“每学期一节”的占比高达21%,说明还有超过两成的小学语文教师没有重视和开足阅读交流课。间隔时间太长,难免使阅读交流课有流于形式的嫌疑,使閱读交流课的质量大打折扣。

阅读交流课主要是由老师点名的学生代表发言。对于“班上如何进行阅读分享与交流”一题,回答“抽取学生代表上台分享”的小学生占46%,回答“同桌之间互相分享交流”的占26%,回答“创编故事,进行书本剧演绎”的占28%。由此可见,目前语文阅读交流课的形式相对单一。阅读感受类作业以简单的积累摘抄类为主。对于“平常喜欢布置哪种类型的阅读感受类作业”一题,回答“读书笔记(积累摘抄类)”的小学教师占85%,回答“读后感”的占55%,回答“创编故事”的占33%。由此可见,在现阶段,大部分教师布置的课后阅读感受类作业较为单一。

2. 成因分析

(1)学生的原因

阅读时缺乏有效思考。感受本身就是一个思维的过程。文章的思想情感往往蕴含在字里行间,如果不能主动、积极地思考和钻研文本,就无法感受文字背后蕴含的思想情感。但在快餐文化和网络便捷化时代,学生的阅读存在浮躁、从众、猎奇、功利等问题,不会思考、懒得思考几乎成了现在学生学习的一大通病。[8]对于阅读材料,他们总是随便看看,草草了事。遇见难懂的字词句也懒得思考和查工具书,而是选择跳过或求助于父母和老师。为此,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通过积极主动的思考,使其加深感受和体验,并作出自己的判断。

阅读时缺乏想象力。想象是阅读文章的翅膀,是阅读教学的生长点和延伸点。在阅读诗歌和叙事类作品时,学生需要结合文本中的关键词句进行大胆的猜想、联想或想象,以便在头脑中快速地构建一幅大致清晰的画面,让自己更加入情入境地体验作者的具体经历,感受作者的情感变化。小学阶段本是学生最富想象力的时期,但部分小学生在阅读文本时因为过多揣测教师意图或标准答案而显得思维僵化,缺乏想象力。

分享时有胆怯心理。阅读交流课是学生阅读文本之后表达自身阅读感受和聆听他人阅读想法的一个重要平台,是一个有效提高学生阅读感受力的重要渠道。但是笔者调查发现,只有13%的小学生表示会通过“在读书分享课上畅所欲言”的方式分享自己的阅读感受,而选择“放在心里,不敢说出来”的小学生占7%。部分小学生在参加阅读交流课时有紧张、胆怯、退缩的心理,他们顾虑重重,害怕出错,害怕被同学嘲笑,害怕被老师批评等。

(2)教师的原因

不重视学生感知课文。长期以来,我们的阅读教学存在重认知轻情感、重理性轻感性、重分析轻综合等倾向。[9]因教师没有认识到语文阅读感受力的重要性,不知道阅读感知是阅读教学的重要环节,使得语文课堂普遍存在淡化、泛化或虚化学生阅读感受的现象,没有让学生感受到语言材料有血有肉的生命力。现实情况是,往往学生还没有完整地通读一遍课文,教师就匆匆忙忙地架空分析和肢解课文,整堂课很少听见学生的读书声,更多的是老师在那里滔滔不绝地大讲特讲,有的学生甚至整堂课都没有打开过语文课本。

没有开好阅读交流课。有的语文教师不知道可以安排也从来没有单独安排过阅读交流课,有的班级每月甚至每学期只有一节阅读交流课。而且阅读交流课大都内容单一,一般都是让学生简要谈谈故事情节和阅读启示。阅读交流课主要由老师点名的学生上台发言,多数学生只有听的份儿,师生间没有互动和交流。尽管有近四分之一的阅读交流课会考虑以“创编故事”“演课本剧”的形式分享阅读感受,但因为这些活动的前期投入较多,最终往往很少被教师采用。

课后作业较浅显单一。小学语文教师布置的阅读感受类作业大部分倾向于读书笔记,且内容一般以摘抄文章中的优美词句为主,这样做是让学生通过课内外积累,达到提高作文水平的目的。殊不知,这样会使学生过于关注文本的语言形式,而忽略文本内容的深层含义。尽管也有超一半的教师表示他们经常布置读后感或故事创编类作业,但基于小学生的年龄特点和阅读经验尚浅,加之缺乏教师的有效指导等,读后感或故事创编类作业的质量大打折扣。

四、小学生语文阅读感受力的培养策略

对语文阅读感受力的培养不是一朝一夕能完成的事情,需要小抓、实抓、细抓,才能得以落地。对于小学生来说,培养阅读感受力最为有效的渠道便是语文阅读教学。

1. 学生学习策略

(1)坚持读思结合

清代学者陆世仪在《思辨录辑要》一书中指出:“悟处皆出于思,不思无由得悟。思处皆缘于学,不学则无可思。学者所以求悟也,悟者思而得通也。”[10]这句话强调了勤于思考在感悟教学中的重要性。只有在阅读中坚持读思结合,才能更好地感受文本内容及其情感。要做到读思结合,学生自身首先要学会联系实际,善于思考。其次,要善于将自身对文本的感受、想法形成读后感或小论文,这有助于培养更深层次的阅读感受力。

(2)充分发挥想象

想象能够突破时空局限,达到“思接千载、视通万里”的效果。在阅读文章时,学生可以对文中的关键词句和优美动人的画面作出富有想象力的反应,甚至可以突发奇想,对文本的内容和表达进行再创造,这不仅能够使学生充分体验作者创作时的优美意境,还能拓展学生的思维,提升学生的感悟力。[11]多数课文布满了空白处和未定点,教师可充分利用这些“召唤结构”,凭借实物、语言、图画、音乐、扮演角色等方式来创设教学情境,指导学生进行还原、推测、假设、憧憬、扩写、续写、改写等想象训练。

(3)勇于表达想法

每个学生的生活经历和个性品质都不一样,对阅读内容的感受和反应也不尽相同。对于自己特别喜爱的部分、自己认为特别重要的问题或自己特别感兴趣的人和事,学生要勇敢地迈出自己的舒适圈,主动表达阅读感受和体会,并乐于与人交流。在阅读分享、交流和讨论中,要按照课标要求,敢于提出看法,作出自己的判断。教师要基于学生的个体差异,充分尊重学生阅读的独特感受和体验,鼓励学生勇于表达自己的“初感”。

此外,个体知识与经验的积累也是影响小学生阅读感受力的重要因素。小学生要在家长和老师的引领下,多亲近自然,多体验生活,多观察、阅读和感悟,做生活的有心人。

2. 教师引导策略

(1)注重学生感知课文

叶圣陶先生曾说,学习课文的第一步应该是“通读全文”和“知道文章大概”。[12]语文教师要引导学生在预习课文时多读几遍,在分析课文前还要让学生再次通读。韦志成先生指出,要培养学生的阅读感受能力,唯一的办法就是指导学生静下心来一遍又一遍地阅读课文,一遍又一遍地用心感受。[13]语文课堂要突出学生阅读行为的自主性和体验性,给学生充足阅读和感知的时间和空间,并教给学生阅读感知的规律(整体律、选择律、经验律、差异律、强度律、比较律、组合律、协同律等)和方法(直观感受法、问题指引法、厘清思路法、要素提炼法、提纲汇总法、直观图示法等),以切实提升学生的阅读能力。

(2)开好阅读交流课

语文教师要积极创设分享阅读感受的交流平台,尽可能每周安排并上好一节阅读交流课。教师可以借助教材中的“快乐读书吧”板块,根据单元主题,每周布置不同的阅读任务,适当增加学生的阅读量,让学生在广泛阅读和积累中培养感受力。同时,可以通过演课本剧等活动丰富阅读交流课的形式,增加趣味性和生动性。小学生在分享时容易任意发挥,教师要注意并及时调控,确保学生的发言不偏离主题,并且在积极的心态下进行。

(3)设计多样化作业

课内外作业是学生深化感知的必要手段。教师要充分利用每一节阅读课,引导学生一边阅读一边圈画出优美词句,或用批注写出自己的独特感受。这样学生既能积累词汇,又能切实提高感受力。对于中高年级的学生,教师可以多布置读后感类的作业。在引导学生撰写读后感前,先帮助学生梳理文章脉络,充分感受文章内容。同时,还要引导学生找到适合自己的“感点”并将这个“感点”不断放大,投入到之后读后感的写作中。[14]教师还可根据文本特点,布置一些故事创编类的作业,引导学生对文本进行再创造。

总之,阅读感受力的培养对于小学生拓宽阅读面、激发阅读兴趣、引导积极健康的阅读心理等有着重要作用。阅读感受力的提升能夠促进小学生整体阅读能力的切实发展,教师在阅读教学的过程中,要注重学生的阅读体验,用多种方式培养其阅读感受力。

参考文献

[1][4][6]董味甘. 阅读学[M]. 重庆:重庆出版社,1 989:1 31 ,1 33,1 36~1 37.

[2]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 全日制义务教育语文课程标准(实验稿)[S]. 北京: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01:17.

[3]王文彦,蔡明. 语文课程与教学论(第二版)[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06:201.

[5]阳玉麟. 小学中高学段语文教育中的感受力培养研究[D]. 南昌:江西师范大学,2020.

[7]程桢琳. 小学语文阅读教学中应怎样提高学生的感受力[A]//教育教学理论与实践研究(第一辑)[C].2019:104~107.

[8]王树华. 培养感受力:儿童写作教学的首要任务[J]. 语文教学通讯,2015(Z3).

[9]方智范. 关于语文课程目标的对话(二)[J]. 语文建设,2002(2).

[10]陆世仪. 思辨录辑要·格致类[M]. 台北:台湾商务印书馆,1986:37.

[11]杜尚荣. 感悟教学论[M]. 福州:福建教育出版社,2017:202.

[12]王松泉,王伯勋,王静义. 语文教学心理学基础[M]. 北京:社会科学文献出版社,2002:249.

[13]韦志成. 语文课程教育学[M]. 武汉:华中师范大学出版社,2005:92~93.

[14]李倩,王玉娜. 如何引导学生写好读后感[J]. 语文教学与研究,201 8(1 0).

【本文系全国教育科学“十三五”规划2017 年度教育部重点课题“基于学生核心素养的中小学教师课程能力研究”(课题批准号:DHA170348)研究成果】

猜你喜欢

构成要素培养策略小学语文
自媒体领域主流意识形态话语权的构成要素及衡量维度
PBL联合情境模拟教学模式在医学教学中的应用
商业模式:内涵、构成要素及生成路径分析
高中政治教学中学生思维能力的培养策略初探
高中体育教学中创新意识的培养
巧设任务,发展数学思维能力
历史教学中学生证据意识的培养策略研究
优化朗读技巧,提升语文实效
浅谈如何培养学生的阅读兴趣
让多媒体课件为阅读教学助力