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高中生学业指导

2021-12-10赵琼孙兆前

教学与管理(中学版) 2021年12期
关键词:学业导师辅导

赵琼 孙兆前

摘   要

基于学生自主发展的理念,通过探索学业指导的有效途径,构建符合高中生成长需求的学业指导内容体系,注重学生的学业生涯规划和学业能力管理,搭建多层次的组织结构和实施系统,创新学业指导系列课程、主题活动及辅导咨询。此外,学业指导还须构建分级学业指导制度,持续提供专业的技能培训,开发角色多元的师资团队,加强特殊学生的个性指导。

关键词

学业指导  学生自主发展  高中生  学业生涯规划  学业能力管理

目前,我国在高等教育阶段开展了较为丰富的学业指导工作[1],而中学阶段的学业指导大部分从属于学业心理问题辅导或由学科教师自发进行,缺乏系统的学业指导[2]。2018年发布的北京市新中考方案要求“全科全考”“随学随清”,对学生学业方面的指导要衔接个体的成长,助力学生的发展;新高考背景下的“选科选考”“分层走班”,需要帮助学生高效学习、认识学科特点、做好学业规划。进入高中后,学生的学业压力增大,学业状况各不相同,学习兴趣和人生理想也因人而异,面临的学业问题呈现出差异性的特点。因此,开展高中生学业指导是保证学生个性发展、成长成才的现实需要。

一、高中生自主发展的特征

学生自主发展源自内在成长的必然要求。在学生自主发展需要的驱动下,教学活动从过去只注重教师“教法”向重视学生“学法”的方向转变,关注学生学习的态度、过程、方法及未来规划等多个环节。高中生自主发展有三个主要特征。

1.自主性

首先,从成长阶段而言,高中生是具备独立意识的个体,能够树立明确的学习目标和积极的学习态度,在教师的启发、指导下,独立思考,把书本上的科学知识内化成自己的精神财富,并能够作用于生活实践[3]。其次,高中生还具备一定的认知能力和思辨能力,能够客观看待自己的学习活动,进行有效的计划、调节和控制,充分发挥自己的学习潜力。

2.能动性

首先,高中生能够明确社会发展对个体的具体要求,建立适合自己的学习模式。其次,高中生能够根据已有的知识经验、认知结构和情意结构去主动地同化外界的教育影响,对它们进行吸收、改造、加工,主动生成自己的知识结构[4]。

3.创造性

高中生能够灵活运用知识、举一反三,还能够利用所学知识去解决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发挥个体丰富的想象力进行创新与改造。

二、高中生学业指导的有效途径

学校应根据高中生不同阶段的自主发展需求,打造学业指导的内容体系,创新学业指导的途径,构建符合高中生成长规律的学业指导体系。

1.学业指导的内容体系

学业指导是指教师协助学生制定符合自身发展的学业目标与规划,指导学生掌握科学的学习方法,学生有计划、有重点地学习知识、培养能力和挖掘潜能。高中生学业指导的内容聚焦在以下方面。

(1)学业生涯规划

高中生学业生涯规划的重点是求学决策,也就是做好选科指导、志愿辅导、选课走班、升学规划以及青少年学业发展规划。新高考改革的背景下,高中生的发展呈现出不同的形态,应结合学生发展的关键时期进行引导。高一年级学业指导的关键内容是学业适应与自我认知,包括:适应高中的学习节奏,结合个人目标选择课程;评估个人的学业情况,进行大学与专业规划、选考决策与学业规划;明确志趣倾向,将学习与生涯发展建立联系;增强自主学习意识,改进学习方法。高二年级学业指导的关键内容是学业探索与初步规划,包括:收集教育信息和探索学业发展的可能性,了解自己可能的学业发展机会;发展积极的学业生涯态度,制定和执行个人计划;学会管理时间、平衡学习与休闲,提升学习效率;结合选考与课程学习,明确学业规划。高三年级学业指导的关键内容是学业规划与过渡准备,包括:了解志愿选择与填报程序及相关信息,掌握大学或专业信息;学业生涯决策与制定,学生结合个人情况作出专业与大学的选择;提升学习效率,实现高中阶段学习目标,为高中后学习作准备。

(2)学业能力管理

学业能力直接决定了学生学习的学业质量,且呈现出个体发展的差异性。高中生学业能力管理体现在激发学习动机、指导学习策略、培养学习习惯等方面。基于自主发展的学业指导能帮助高中生更好地适应学习生活,引导学生积极主动学习,提升学习动力,改进学习方法,养成良好的学习习惯,进行有效的学业规划。

2.学业指导的实施过程

学业指导的有效途径包括组织系统和实施系统(如图1)。

图1 学业指导的有效途径

(1)学业指导的组织系统

①组织系统为学业指导有效发展提供保障

学生的学业指导工作涉及学生培养的多方面,必须有适当的组织结构和管理制度保障学业指导能够整合多种教育教学资源。可以依托教学部门在促进学生自主发展的理念下开展学业指导的工作,联合高中各学部(各年级的教学及管理团队)在个体指导、培优补弱等方面开展密切合作,进行学业指导工作的制度建设和案例研究,促进学业指导工作的有效开展[5]。学部的管理团队是学业指导工作落实的重要抓手,在开展学业指导工作前,要对学生学业、性格、能力等情况进行调研,了解学生真实需求,做到精细化指导。通过不同层次的组织协作,将学生培养与教育教学紧密结合,更好地发挥“教—学—评—导”的全方位育人作用。

②师资团队为学业指导持续发展提供支持

学生是学业指导的直接对象,导师是学业指导的重要抓手,可以搭建树状导师服务体系(如图2)。学部工作导师团是学业指导的执行主体,学科教师导师团、班主任导师团是学业指导的重要支点。学部可引入多种特色导师,服务于学生的学业发展,包括开展朋辈指导的学长导师、面向升学学业规划的专家导师、进行心理辅导和学业生涯规划的心理导师以及体现个性化发展的特殊学生导师。专家导师的身份多元,可以是高校教师、机构培训师或学生家长等,通过专家的成功经验和人生感悟帮助学生做好学业生涯规划。还可以搭建开放式的家长学校平台,开设升学指导课程和家庭教育课程。还应发挥品学兼优、学有余力的学生资源,组成学生志愿者团队开展学业指導。

图2   树状导师服务体系

(2)学业指导的实施系统

针对不同的辅导内容和学生群体,学校构建全覆盖的高中学业发展指导体系,形成学业指导系列课程、主题活动以及辅导咨询相结合的实施途径。

①学业指导系列课程

学校在充分调研学生学业发展需求的前提下,本着普遍提升和重点培养相结合的原则开设学生学业指导的系列课程,关注学生自主学习能力的提升,推出适应高中生发展需求的学业生涯规划课程。同时,各学部组织开发专项课程,如中学生学习方法、时间管理、备考指南、志愿填报等课程。学业指导的系列课程将促进高中生学业、心理与生涯的全面发展,实现自身综合知识、技能与素养的总体提升,帮助学生坚定学习信念、明确学习方向、掌握学习方法、提高学习效率,提升学生的整体学业水平。

②学业指导主题活动

学业指导活动具有丰富多样的形式,能够让单纯的讲授变得更为生动有趣,使学生从认知层面更易于接受,能够更有效调动多种教学资源。学业指导的主题活动定位于体验式学习。可以根据高中生学业发展的实际情况,满足学生自主发展需求,采取多层次的形式进行学业指导,将学业指导的学校、教师、朋辈及个体资源充分调动起来,为学生提供讲授、对话、反思、体验等不同层面的主题活动,激发学生的自主性,调动学生的能动性。

③学业问题辅导咨询

学生的自主发展具有独特的个性化需求,学校要为高中生提供针对性的辅导和咨询。学业问题的咨询辅导贯穿于个体学业进阶的全过程,可以帮助学生从自身的兴趣、性格、能力、特长等诸方面进行自我评估,使他们能够客观地了解自身的优势与不足,从而建立较为清晰的学业规划与生涯目标。高中学业辅导与咨询要以学生成长线为基础,由学业支持辅导和学业发展咨询组成。学业支持辅导是指当学生产生学业困扰、问题或有进一步发展的需求时,提供相应的学习资源、学习方法的支持,帮助夯实基础、提高成绩,比如开设基础补弱班、拔高培优班以及针对中等生的课后作业答疑班等。学业发展咨询则是在学生面临選科调整、成长路径选择、未来规划迷茫等个人需求时,帮助学生合理规划学业,做好学业发展规划,比如学科导师进行一对一的选科咨询,帮助学生梳理个人的兴趣、能力及人生理想,进一步修订学业目标,制定具有个人发展特色的行动计划[6]。

三、学业指导的未来发展

1.构建分级学业指导制度

学业指导的有效开展需要整合多种资源,努力创新机制,综合推进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工作[7],因而可从组织架构上进行分级学业指导。不同层级部门的相互协作能为学生的学业进步提供专业化的指导、咨询和支持服务,保障学生的学习质量,最终服务于学生成长成才。

2.落实学业指导专业培训

学业指导需要教师不断地学习指导技能,持续地提升专业素养,从形式、内容和师资上构建功能齐全的管理学、教育学、心理学等专业知识体系,了解学生成长的规律和科学指导的理论及方法,逐步生成学业导师的专业素养,为学生具体的学习困惑和学习策略问题进行个性化的支持。学业指导领域专业技能培训的重点方向:一是生涯规划。学业规划源自于生涯规划,但是随着学习科学的研究成果的积累与运用,呈现出独特的学科发展特点。二是学习心理学。学业规划的理论基础是学习心理学,同时不断吸收管理学的知识和理论体系。学业指导的专业技能培训要持续开展行业内部的交流与探索,打破目前培训系统化程度低、针对性不足的困境,建立和完善专业化的学业指导生态系统。

3.开发学业指导教师资源

学业指导不只是教师的应有职责,还应纳入多种师资角色的支持。以朋辈指导为例,学校可以营造朋辈互助的校园文化,给学生营造友好温暖的支持氛围,建立有效的同伴互助平台。朋辈指导的形式多元,主要开展的活动是互学互导。“互学”活动有班级作业打卡、读书小组、同伴小班学习、学业计划清单等;“互导”活动包括学业反思计划、学长进班选科指导、一对一学业咨询或答疑工作坊等。

4.加强特殊学生个性化指导

特殊学生包括高水平的运动员、文艺生、竞赛生以及有心理障碍、学习障碍、身体障碍学生,或是具有多元文化背景的国际学生等。学校要探索不同特点、不同需求学生的分类指导策略,促使特殊学生能够在学习的过程中更好地利用学校资源,获得深度的学习体验。

学业指导是促进学生发展的重要举措,在实际工作层面还要不断丰富学业指导形式,不断积累指导经验,建立有效的指导体系,使得学校能够为学生提供更加专业的指导。

参考文献

[1] 耿睿,詹逸思,沈若萌.中国高校学业指导手册[M].北京:清华大学出版社,2017:48.

[2] 宋婷娜,孟静怡.美国中学学业生涯规划体系研究[J].教育科学研究,2019(09):73-78.

[3] 蔡翮飞,余秀兰.我国高校学业指导:现实与愿望——基于中国10所大学的分析[J].高教探索,2019(06):30-37.

[4] 廖春华,欧李梅.智能时代以自主学习为中心的学生学业发展体系构建探索[J].中国大学教学,2020(10):69-74.

[5] 耿睿,詹逸思.中国大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体系构建研究——以清华大学学生学习与发展指导中心为研究案例[J].江苏高教,2012(06):71-73.

[6] 崔艳丽.基于学业自我发展能力的中小学生学业指导内容体系构建[J].北京教育学院学报,2015,29(04):65-69.

[7] 方晓义,胡伟,陈海德,等.构建高中生三级发展指导模式[J].北京师范大学学报:社会科学版,2014(01):37-43.

【责任编辑  杨  子】

猜你喜欢

学业导师辅导
登鹳雀楼
十二星座家长怎样辅导作业
“自然态”科技创新辅导之无心插柳
基于高中地理学科核心素养的学业质量评价与水平划分
生涯规划团体辅导课程开展研究
导师的猫
广东鹤山实施新录用公务员双导师制
大学生学业生涯规划的调研报告
业精于勤
35