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

2021-12-10黄海雁

微创医学 2021年5期
关键词:肌张力冲击波康复训练

李 旋 王 越 韦 雪 黄海雁

(1 广西体育高等专科学校运动科学与健康学院,广西南宁市 530021;2 广西江滨医院物理治疗科,广西南宁市 530000)

脑卒中又名脑血管意外,包括脑梗死、脑出血和蛛网膜下腔出血,是死亡率极高的脑血管疾病[1]。该疾病具有高致残率,患者出现感觉、认知、平衡及运动等一系列功能障碍,给日常生活能力带来严重影响[2]。常规的运动康复训练虽然取得良好效果,降低了致残率,但并非所有患者都能有所改善。体外冲击波治疗是通过物理传导的机械性脉冲压强波作用于细胞层面,引起细胞膜结构和细胞器不同力学的改变[3],目前被广泛应用于骨关节炎、骨关节术后恢复等,并取得良好效果,但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训练效果尚不明确。因此,本研究通过探讨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在脑卒中患者康复中的应用价值,为脑卒中患者的运动康复训练提供新思路。报告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8年1月至2020年12月我院收治的96例脑卒中患者作为研究对象。纳入标准:(1)经临床诊断、影像学检查确诊为脑卒中;(2)无精神、语言沟通障碍,依从性好;(3)存在肢体偏瘫,改良Ashworth量表评分评定肌张力2~4级;(4)自愿参与本项研究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排除标准:(1)入院前存在肢体关节病史;(2)有其他脑血管疾病;(3)合并严重心、肝、肺、肾等脏器疾病;(4)合并外周神经损伤或骨关节疾病;(5)病情危重,无法配合康复治疗。本研究经我院医学伦理委员会批准。按照治疗方案将入选患者分为观察组和对照组,各48例。观察组男27例、女21例,年龄55~75(57.13±4.68)岁;肌张力评分:2级13例、3级25例、4级10例。对照组男26例、女22例,年龄53~78(58.24±4.39)岁;肌张力评分:2级14例、3级26例、4级8例。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1.2.1 对照组 实施常规运动康复训练,具体内容如下:(1)肢体摆放。偏瘫侧上肢摆放在枕头上或肩上,肘部、腕、指关节尽量伸直,掌心向上;偏瘫侧下肢膝关节略弯曲、髋关节伸直,可达到解除痉挛、防止压疮和感染的作用。(2)肢体的主动或被动训练。主动训练需要家属或医护人员监护,有慢走散步、肢体舒展、牵拉、医疗体操、借助器械练习等,运动训练持续时间一般为15~60 min,每天或隔天1次;被动训练包括帮助患者手指屈伸、摇转,上翻或下压手腕,足趾、足踝前后旋转运动等,达到牵拉肌肉和筋骨的作用。(3)日常生活活动能力训练。训练患者独立更衣、进食(拿筷子或勺子)、洗浴、床椅转移,由坐到站、独立行走等。

1.2.2 观察组 在对照组运动康复训练的基础上联合体外冲击波治疗。使用体外冲击波治疗仪(翔宇医疗设备有限公司XY-K-SHOCKMASTER-500B,注册证号:豫械注准20192090808)进行治疗。在患者偏瘫处关节等部位消毒后涂上耦合剂,选择冲击波探头,设置治疗参数,压力强度为1.1~1.3 bar,冲击频率814 Hz,每次治疗共2 000个脉冲,时间设定为20 min。每3 d 1次,30 d为1个疗程。由经验丰富的康复治疗医师按照产品说明书严格操作。

1.3 观察指标 (1)疗效评价:患者肌张力下降 2级或2级以上为显效;下降1级为有效;没有下降或下降不足1级为无效。总有效率=(显效+有效)例数/总例数×100%。应用改良Ashworth量表对患者肌张力进行评定[4],分为0~4级。0级:正常肌张力;1级:肌张力轻微受阻,反射力亢进;1+级:肌张力轻度增加,关节活动受阻;2级:肌张力阻力明显增加,关节屈伸不利;3级:肌张力严重受阻,活动困难;4级:僵直,不能活动。(2)使用Fugl-Meyer评估(Fugl-Meyer Assessment,FMA)量表检测患者肢体运动功能恢复情况[5],量表共50个条目,每个条目0~2分,分为上肢66分和下肢34分,满分100分,总分<50分判定为严重运动障碍。(3)日常生活能力评定采用Barthel指数评分,共10项,分为0、5、10、15四个等级,共100分[6]。(4)使用Berg平衡量表(Berg Balance Scale,BBS)评定患者平衡功能[4],总共有14个动作,包含独立站立、独立坐、由坐到站、单腿站立、由站到坐、床椅转移、转身向后看等,一个动作计0~4分,满分56分,得分越高平衡能力越强。

1.4 统计学方法 应用SPSS 20.0统计学软件进行数据分析,定量资料采用均数±标准差(x±s)表示,组间比较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例数和百分比[n(%)]表示,组间比较采用χ2检验,等级资料比较采用秩和检验。以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 果

2.1 疗效比较 观察组患者的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2%(35/48),二者比较差异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两组患者疗效比较 [n(%)]

2.2 治疗前后的FMA、Barthel指数、BBS评分比较 治疗前,两组患者的FMA、Barthel指数、BBS评分差异无统计学意义(均P>0.05);治疗后,两组的上述评分均较治疗前高,且观察组的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有统计学意义(均P<0.05)。见表2。

表2 两组患者治疗前后的FMA、Barthel指数、BBS评分比较 (x±s,分)

3 讨 论

近年来,受生活方式和生活环境等诸多因素的影响,我国脑卒中的发病率呈上升趋势,成为威胁我国居民健康发展的重大疾病之一[7]。脑卒中分为出血性脑卒中和缺血性脑卒中,具有发病急、死亡率高、致残率高的特点,同时受医疗资源影响,农村居民的致残致死率较城镇居民更高。脑卒中发病后,患者脑部高级中枢受损,平衡功能、感觉功能失去控制,运动协调能力缺失,肢体痉挛明显,屈膝、站立及步行等功能出现严重障碍[8]。因此,对发生脑卒中后存活的患者进行康复训练具有重要意义。

研究显示[9],运动康复训练能够增加患者肢体肌力,改善患者的平衡能力和肢体控制能力,在一定程度上促进了脑卒中患者肢体功能的恢复。但大多数脑卒中患者的不合理运动以及肢体痉挛,运动康复训练的实施难度较大,耗费时间较长,人力成本较高。而且单一的运动康复训练容易使患者产生惰性,加之患者心态的影响,故对于改善脑卒中患者肢体痉挛的效果不明显,提高日常生活能力的效果差[10]。体外冲击波治疗是无创伤的非侵入性治疗手段,由物理介质传导的机械性脉冲压强波,通过确切定位和移动治疗探头发挥作用。其治疗作用包括:(1)控制炎症及感染;(2)扩张血管及血管再生;(3)组织损伤的修复重建;(4)组织黏连的松解;(5)高密度组织裂解;(6)镇痛及神经末梢封闭[11]。该方法具有起效快、治疗时间短、疗效显著、安全有效的特点,且总体费用相对较少,因治疗方式的多样性和治疗位置的不限性,被临床专家所推崇,是非手术治疗疼痛的理想选择。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的治疗总有效率为93.75%(45/48),显著高于对照组的72.92%(35/48);治疗后两组的FMA、Barthel指数、BBS评分均较治疗前提高,且观察组评分高于对照组(均P<0.05)。说明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对脑卒中患者的康复具有显著效果,这与赖炽洪等[12]研究结果相类似。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明显降低脑卒中偏瘫肢体的痉挛程度、松解组织粘连,起到镇痛效果。同时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可促进患者肢体运动功能以及平衡能力的快速恢复,最大限度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降低致残率。郭君怡等[13]研究也表明体外冲击波治疗能够有效改善患者肢体功能运动。

综上所述,体外冲击波治疗联合运动康复训练可以降低脑卒中患者的肌张力,有利于修正机体平衡功能、恢复患者肢体功能以及提高患者日常生活能力,具有良好的应用价值。

猜你喜欢

肌张力冲击波康复训练
小儿先天性心脏病患儿体外循环术后肌张力增高的相关因素与护理对策
肉毒杆菌毒素治疗肌张力障碍型手震颤
多功能智能康复训练床的设计与仿真
穴位按摩与康复训练治疗周围性面瘫的疗效观察
卒中后运动神经反馈康复训练研究进展与前景
武汉冲击波
能源物联网冲击波
肌张力障碍诊断与治疗研究进展
上肢康复训练机器人的研究
医生集团冲击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