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徐杰:千雕万琢,好课才能浑然天成

2021-12-09彭一皓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1年11期
关键词:书单教研员语文课堂

彭一皓

夜间零点刚过,微信界面的订阅号窗口亮起小红点,点进一看,果然是“杰哥的精致语文”准时更新了。内容围绕教育托管的话题展开,文风一如既往诙谐、幽默,句句道出一线老师心声。

这篇文章同时送达近10万关注者的微信端。后台数据每天都在增长,图文式微的当下,如此高涨的人气与流量着实很难让人不注意。

身为教育媒体人,抱着对数据的好奇心,我们与徐杰老师在重庆展开了访谈。一个多小时的对话,在语文教育的畅谈间,问题有了答案:徐杰的成功,与其说是互联网赋予的机遇,不如说是一种必然——真诚的分享、开放的心态,用他的话说,“要用好东西招待客人,在分享的过程中,客人们知道你在用好东西招待他,来的人自然就多了”。

“好东西”从来就不是现成的,是把其他人喝咖啡的时间、品美食的时间、聊天休闲的时间,甚至于旅游放松的时间,全部用于读书思考换来的。徐杰常常强调将假期留给老师休息、充电的重要性,但他自己其实已经好多年不过寒暑假了。工作充斥了生活,可因为热爱,徐杰乐在其中。

教师的人品比专业重要

培养种子教师是教研员的核心工作之一。在培养对象的选拔上,徐杰制定了一套完整的流程。

其中的面试环节,第一个提问“成功”劝退过不少人,“参加骨干教师培训,要吃很多的苦,你愿意吗?”

第二个提问由一组问题组成,面试官通过提问面试者对课程、课标、某篇文本等方面的理解,考察其语文教学的积累。

徐杰分享了两个提问背后的用心:能不能吃苦,决定了一个老师能走多远,那些拿到“学科带头人”就想“躺平”的老师,绝不在他的培养对象之列;考察积累,是看老师是否有一定基础,能否跟上培养的整体进度和节奏。

面试通过,还有一个终极环节——徐杰会组织面试官,挨着给入围老师的身边人打电话,从入围老师的同事、领导等第三方视角,侧面了解其日常生活工作中的为人情况。

人品大于专业,这是徐杰作为江阴市语文种子教师计划的组织者最看重的一点。在他看来,人品决定了一位老师在被培养成为骨干后,愿不愿意把学习到的东西与大家无私分享,愿不愿意成全更年轻的老师。只有满足这项要求,才能真正在一个区域形成以点带面的良性发展格局。

对自己,徐杰同样严格,作为教研员,他坚持每周至少去学校上一节家常课,“我一直认为要做好一名教研员,必须要有一线教学的经历,甚至最好要有若干年的一线教学经验的积累,走上教研员岗位后,也不能脱离教学一线,不能只是做一个评课者去指导。”

“徐杰老师的备课室”成为徐杰和一线老师共同关注“教”与“学”的线上小天地,过去的春季学期,徐杰一共主持了6次集体备课,其中一场《回忆鲁迅先生》,多达1035位老师参与。“思想大碰撞!”“特别喜欢,收获满满。”“学无止境,看杰哥的备课总是有收获!”……严格是外衣,真诚、真实的内心之下,徐杰收获着老师们真心的喜爱。

精致语文是对课堂形态的追求

5月,徐杰刚出版了个人最新专著,《精致语文,听徐杰老师评课》。

在徐杰看来,“精致语文”的“精致”一词,是修饰语文课堂的,并不是修饰语文学科的,“语文前面加任何的修饰都不合适,语文就是语文,但语文课堂作为一种追求,教师所追求的课堂形态与课堂境界,是可以加修饰语的。”

精致语文,指的是教师对课堂教学中每个环节的打磨,要力求精巧细致、精密精当。大多数时候,一节精致的语文课都不是一气呵成的。写教案,上课,整理课堂实录,撰写教学反思、剖析课堂弱点,之后进行再教设计。

新书的序言中,徐杰总结了这一相当痛苦的过程,“苦心孤诣备好一堂课,上课,推倒重来,再上课,再推倒,再设计……”这一过程,既磨课,更磨人,但正是在这样反复的自我否定和优化中,一节课,才能慢慢被打磨得圆润和精致。

好课应该是浑然天成的,但只有经过千雕万琢,课才能好得浑然天成。

在个人公众号上,徐杰展示了他的多个精致课堂实录,他从不担心这些实录被个别老师直接照搬上課,或是拿去参赛、写论文。一来,他想着受益者总归是学生;二来,个别老师照搬去上课的,也许是1.0版本,殊不知徐杰已经不断推翻打磨出了3.0版、4.0版。

从教师转型教研员以后,徐杰又对“精致语文”的理念进行了延伸,扩大到精致的语文命题、精致的语文教研活动等课堂之外的更多方面。以精致的语文教研活动为例,精致之处,体现在组织者要考虑让哪些老师发言,请哪些老师来上课,活动之间的起承转合等等,皆需要组织者的精巧构思。

有趣的是,在江阴的公开教研场合,徐杰不仅从不提“精致语文”,还总是为老师们请来倡导“本色语文”的黄厚江、“青春语文”的王君、“生命语文”的熊芳芳、“浅浅语文”的肖培东等语文名师,他希望能让老师们见识各种不同的语文课堂形态的追求,让他们学到更多的东西,从而开阔眼界,最终形成自己的教学主张。

不过,无论倡导何种主张,徐杰认为,好的语文课堂,其实都有一个共同点,即师生之间,学生和学生之间,学生、老师和文本之间,能够达到一种不断来来回回对话的状态,同时让新的东西生长出来。

开书单要“对症下药”

凡到假期,各种标榜着名校、畅销等名号的书单便接连不断,但徐杰对开书单这件事情,一向谨慎,“好书犹药也,读错了书就是吃错了药。”

凡是有朋友给他打电话,想请他帮忙给孩子开一个假期书单,徐杰全部统一回复:“那你把孩子带来,我得和他聊聊。”聊什么呢?其实就是问问孩子这学期读了哪些书,然后在其阅读过的书里抽取两三本再问问阅读感受。

徐杰一边听,一边便能对眼前孩子的阅读基础、阅读理解能力有一个大致判断。聊天结束后,个性化的推荐书单也就出来了。通常,只有具备这样的前提,徐杰才愿意开书单,他把这一前提幽默地类比为“望闻问切,对症下药”。

具体到对一个班级的阅读推荐,同样如此。徐杰分享到,在结合对班级学生整体阅读情况的了解基础上,性别也是一个值得纳入考量的要素。比如,初中女生大多对《绿山墙的安妮》感兴趣,而男生更愿意读《汤姆索亚历险记》,对于这种情况,徐杰认为,老师不妨让男生、女生分别读不同的书目,等到开学时,再举办一个阅读交流分享会,说不定,在同龄人互相的推荐中,男生女生就会自发地想读对方的书目了。

开书单最忌讳“颟顸”,采访时,徐杰用方言生动地形容道。前段时间,他听闻一位老师给五年级学生布置的书单是青少年版四大名著, 大呼头疼。

阅读切忌超过学生的身心认知发展情况。在他看来,初一读《西游记》,初二升初三的假期读《水浒传》,初三升高一的假期读《三国演义》,高一升高二的假期读《红楼梦》,才是阅读四大名著的正确打开顺序。

此外,徐杰尤其反对阅读青少年版的各类名著,他发现,青少年版的改良与删减,往往是编译者根据自己的理解,对原著进行了“调整”,而这种“调整”,很多时候是毫无道理的,以至于破坏了原著的原汁原味。因此,凡是徐杰牵头组织面向学生的阅读清单推荐时,每本书不仅会具体到版本、出版社,如果是外文书,还会具体到译者。

“说一千道一万,还是语文老师首先要读书。”在很多场合,徐杰都公开呼吁,语文老师首先要是一个读书人。

阅读藏有大世界。50岁之前,徐杰自掏腰包打着“飞的”去观摩全国大赛,笃信世界即语文;50岁之后,在家读读书、备备课,他感觉世界触手可得,原来,语文即世界。

GOOD TEACHER

徐杰

中学高级教师,江苏省江阴市教师发展中心初中语文教研员,“精致语文”首倡者,名著阅读推广人,全国中语“优秀教师”,参加全国课堂教学大赛,共获得特等奖、一等奖11次。著有《精致语文》《听徐杰老师评课》《名师课堂教学细节设计艺术》等。

猜你喜欢

书单教研员语文课堂
巧用应答器,提高小学语文课堂实效
浅谈游戏化教学提升低年级语文课堂实效的策略研究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月度荐书单
做慧眼识珠的教研员
苦练内功强素质 务实求精促发展
教育从“心”开始——基于心理教研员的视角
基于思维能力培养的语文课堂生成资源运用例析
赋能:教研转型中教研员的应然追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