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李正伟:根植“桥文化”,架起成长桥梁

2021-12-09

课堂内外·好老师 2021年11期
关键词:新桥沂蒙学校

新桥,原名“石桥”,悠悠祊河水滋养了这片土地的灵性,也在源远流长的岁月间造就了其独有的“桥文化”。浸染于琅琊文化的底蕴,扎根沂蒙教育热土的新桥中心小学(下称新桥小学),找到了自己文化发展的脉络。2018年7月,新上任的李正伟校长以地域文化溯源铸魂,提出“为每一名孩子架起成長的桥梁”的办学宗旨,至此,新桥小学的“桥文化”特色办学构想开始落地生根,“桥文化”成为学校前行的理念引领。

“用农村的资源办城里的教育”,是作为党员的李正伟,秉承教育情怀而始终坚持的教育主张。彼时,他放弃了城里优越的工作条件,欣然前往兰山区西北部的一所乡镇小学,也就是现在任职的新桥小学。这里薄弱的办学条件和匮乏的师资让乡村教育举步维艰,甚至临近开学,很多项目还因为资金问题停滞不前。如何实现学校的快速变革,这是李正伟上任之初便要解决的问题。

“桥”见学生的未来

“新桥小学所在的乡镇,水域辽阔,路桥交织,衍生了浓厚的‘桥文化,这是学校的地域优势所在。从这一实际出发,经过反复的研究与实践,我们逐渐摸索出一种全新而富有特色的教育理念和教育模式。”李正伟说道。在校园文化的打造上,他选择了将传承历史与开拓创新相融合。

入校第一年,李正伟便带领新的领导班子,长效利用一切可利用的资源,充分挖掘“桥之生命”的内涵,不断探索如何将独特的“桥文化”深度融合进校园文化。2019年,结合对学校概况的梳理分析,以及对办学理念的传承与创新,学校确立了“桥见未来”的核心理念,形成了一套具有鲜明地域特色、时代特色和校本特色的“桥文化”体系。

李正伟常常强调:“一所学校的美在于细节,要让学校成为学生童年美好记忆的一部分。”所以,新桥小学本着“让每一处设施都会说话”的建设理念,营造靓丽儒雅的人文环境。漫步校园,教学楼栋桥韵秀拔、古诗墙绘诗情画意、长亭流泉赏心悦目,由“晨曦古桥”“慧石启智”“魅力书屋”“初心广场”“高山叠翠”“四季长廊”“红叶醉秋”“崇德大道”创构八景桥韵,雅德润心。

新桥小学又名明德小学,“明德”取义于“大学之道,在明明德”,是世界500强企业台湾“台塑大王”王永庆先生在贫困地区所创办的一个兴学项目。新时代下,李正伟带领新桥人赋予“明德”更深的内涵,倾力打造“新明德教育”。新桥小学提出的“双主体双学”教学策略,紧扣“教”与“学”,实现了教师的教学方式由“以灌输式教学为主”向“以探究式教学为主”转变、学生的学习方式由“被动接受式学习”向“主动研究性学习”转变;灵动课堂将学习主导权交予学生,小组合作交流激发新的智慧火花,核心素养展示、多元化汇报提升表达能力,为每一名孩子架起综合素养全面、优质发展的桥梁。

浸染于地域文化的熏陶,新桥小学以“桥文化”为切入点,深化内涵,注重实效,精心打造了“桥文化”校本课程体系。李正伟始终坚持“每位教师都是课程开发者,每位学生都是课程受益者”特色课程理念。正是这种理念引领下,学校重新改编和设计了56门校本课程,形成了“桥知”“桥行”“桥魂”“桥美”“桥德”五大校本课程体系,让学生得到跨越式的发展。五大课程分别从学科拓展、科学普及、国学文化、艺术培养、德育教育五个方面,力求促进学生核心素养的全面发展,既尊重学生的个体差异,又让学生张扬个性、培优特长,为孩子的卓越成长架桥引路。

为培养学生的创新思维能力,新桥小学在经费紧张的情况下,毅然投入资金打造乡村少年宫创客空间。建设完成3D打印室、无人机室、机器人室、航天实验室、创意搭建室;以社团活动为依托,开设了3D打印、无人机、机器人等十余门科技创新课程,形成了独具特色的创客教育和普惠性科技教育课程体系;借助“小发明、小创造、小制作”等“科技启明星”活动,积极参加学科竞赛活动,切实拓展六项科技教育实践活动,形成浓郁的科技氛围。

近年来,新桥小学先后荣获“全国青少年人工智能创新人才培养基地”“全国青少年机器人等级考试考点学校”“山东省科普示范学校”“山东省人工智能试点校”“山东省3D打印创新教学研究基地”等多项省级以上荣誉。匠心打造创客教育,新桥小学用科技教育,点燃了乡村孩子展望未来的激情。三年来,先后有1000余名学生获得各级各类荣誉,其中国家级23项、省级52项、市级300余项。

搭建与师生心灵的桥梁

虽身为校长,可对李正伟来讲,要在办公室“坐得住”实在不太容易。酷暑寒冬,在校园的各个角落,总能看到他巡视忙碌的身影。他戏称自己是“捡垃圾的校长”,这也不完全是玩笑话:在校园里巡视时,一旦发现垃圾,他会立即捡起来,继而出台了“自己不乱扔,看见捡起来,制止坏行为”这样良好的校园卫生制度。每当发现学校问题时,他会及时记录反馈整改;发现师生的不良行为,他也会即刻制止教导。形象儒雅的李正伟,在工作中却是名副其实的“拼命三郎”,老师们都说:“他每天来到学校的第一件事,就是在校园里转一转、看一看,找找哪里还需要改进,而每晚,最后走出学校大门的一定是他。”

有人说,李正伟可能是“最不像校长”的校长,因为他的身上没有一点校长的架子。他喜欢学生,经常走到学生中去,和他们一起听课、到餐厅和学生一起用餐、和他们一起参加活动,借谈心交流了解孩子们的需求。基于深入了解的基础,他创新性地提出了“活动育人”“学生自治”的管理思路。他在基础年级开展了两项拓展训练:其一是新生入学时的新起点“走红毯、留手印——开笔礼”活动;其二是六年级“明志向、知感恩——成童礼”活动。在形成初步的团队意识和协作观念之后,学校以大队委为依托,构建了以大队委为主体,“自主策划、自主筹备、自主管理”为指导原则的完备具体的学生自治管理体系。

在一般学校,学校活动由教师主导,学生大多是被动的执行者。在新桥,学生真正成为学习的“主体和前行者”——学生“自学、自导、自演”,教师“退居二线”,只担任核心引领和技术顾问的角色。对此,李正伟自豪地说道:“学生的自主管理能最大限度地激发他们的创造性,孩子们的自由创作是校园最美的表达,孩子们自信的笑容是校园里动人的风景。”除了体育节、艺术节等大型集体活动,李正伟也逐渐彻底放手,大队委竞选、升旗仪式、成童礼、特色毕业典礼、小百灵主持人大赛、经典诵读班级挑战赛等活动,先后在学生们的策划下顺利举办。

在某个周一下午的第二节课,新桥小学“校长有约”又如期在图书馆召开。青年党员教师孙庆兰首先发言:“李校长,我建议近期在各班召开专题班会,以党领导人民抗击新冠肺炎重大疫情的伟大实践为生动题材,对学生进行爱国主义教育。”另一位青年教师张静手捧一本教育专著说:“必须倡导教师终身学习,不断提高自身素质及专业能力。”老师们的心声,李正伟认真的记录在笔记本上,分析梳理后召开班子会议着力改进。

“校长有约”是李正伟为了解教师实际需求所开辟的沟通渠道,迄今已经运行了两年半的时间。“每次‘校长有约,我们都悉心倾听教师的呼声,切实解决教师的后顾之忧,这是我们激发教师积极性的举措。”李正伟说。有老师回忆道:“过去受条件制约,学校无法给老师们提供吃、住的场所。放学后,有的老师要开车三四十公里回家居住,很不方便。通过‘校长有约,李校长等学校领导班子当场拍板搭建起教职工食堂,改造了教职工宿舍。如今,老師们每天都能吃上热乎乎的饭菜,每晚都能睡个踏实觉,不用开车来回奔波了。”

“兴教之道在于师。要让学校有稳步前进的动力,就要切实提升教师的归属感和幸福感。”李正伟表示,“校长有约”的搭建,让老师们能够及时反应工作、生活中遇到的问题,学校及时解决老师们的后顾之忧,才能将教师工作的积极性调动起来,让全体教师能专心于教育教学并迅速成长起来。

让沂蒙的红色血液流传

始建于1949年9月的新桥小学,是沂蒙革命老区上一所与共和国同龄的学校。“刚建校的时候,学校还叫石桥屯小学,借用大地主的家院改建。说是学校,其实仅仅只有一个名叫庄维琨的老师兼校长、一个一至四年级才30多人的复式班。”谈到学校历史,李正伟向我们这样介绍道,“后来经济发展起来了,在几十年里,新桥小学也在各界的支持下经历了多轮的翻新,告别了黑屋子土台子,迎来了窗明几净的新校舍,逐渐有了如今成熟的环境设施。”

因为学校中流淌着的红色血液,在校园文化的打造上,李正伟也注重结合沂蒙的红色基因,根植赓续革命精神的红色种子。在“德厚者立 志恒者达”的育人理念指引下,李正伟倾力打造了弘扬沂蒙精神的初心长廊、传承红色基因的红领巾广场、永耀党辉的校史馆,不断传承红色基因,赓续沂蒙精神。此外,明德书院、魅力书吧、校史展馆等硬件设施的打造,让党性光辉时刻浸润学生的心智,从小根植拥党爱党的种子。

在建党100周年之际,李正伟组织全体师生紧扣时代主旋律,积极开展“童心向党,礼赞百年”系列红色教育活动,举行分批入队仪式、合唱节活动、手抄报比赛、“学习习爷爷回信内容”等活动。同时,创新性组织践行“红领巾寻访活动”,带领少先队员们寻访老一辈党员,为他们送去真挚的慰问,聆听抗战革命历史,真正感受革命先辈的红色精神。在重走大青山胜利突围路时,随行的党员教师肯定地说道:“孩子们纵使累得满头大汗,也没有一个人喊累、喊苦,一路坚持下来抵达终点,这与我们日常的红色文化教育密切相关。”

在李正伟的带领下,学校先后组织党员教师团队参访了厉家寨展览馆、鲁东南革命烈士陵园、渊子崖村抗日保卫战纪念遗址等,感受沂蒙老一辈革命人艰苦奋斗、敢为人先的精神风貌。在莒南县板泉镇渊子崖村的烈士纪念碑前,所有教师驻足,面向纪念碑深深三鞠躬,表达对英雄沂蒙先烈的深深敬意,更坚定了以投身乡村教育完成先烈未竟事业的初心。

“百年风雨波澜壮阔,一座桥就是一座丰碑,一座桥就是一段历史”。为引导广大师生、家长从百年党史中汲取奋斗力量,结合学校“桥文化”的校园文化,新桥小学推出“百年百桥,桥见未来”红色主题教育活动,由少先队员代表讲述一座座桥上的红色故事。有沂蒙“红嫂”用身体架起的“女子火线桥”,还有黎平百姓拆下门板为红军战士搭建的“黎平少寨红军桥”,这一座座桥的故事,无不讲述着那段披荆斩棘、砥砺前行的百年征程。李正伟说:“希望每一名师生都能牢记这些革命故事,珍惜美好时光,努力成为一名有涵养、有智慧、有担当的时代新人!”

GOOD TEACHER

李正伟

山东省临沂市兰山区新桥中心小学校长、高级教师,中共党员。临沂市教学能手、优秀班主任、优秀教研员、优秀党务工作者。先后获得沂蒙最美科技工作者(提名)、山东省优秀国培指导教师、全国家庭教育优秀班主任、国家发明专利优秀成果一等奖、山东省优质课评比一等奖等荣誉。

猜你喜欢

新桥沂蒙学校
建党百年视域下沂蒙精神的当代价值
从函数的视角巧证一道竞赛题
新桥擂茶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登临沂天蒙山 行歌沂蒙调
学校推介
小蚂蚁过河
《沂蒙六姐妹》:用沂蒙精神为沂蒙女性树丰碑
I’m not going back to school!我不回学校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