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例证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图例”的运用与价值

2021-12-09陈金栋

广东教学报·教育综合 2021年135期
关键词:运用价值图例小学数学

陈金栋

【摘要】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插图,为教学提供丰富的“图例”资源。深挖其特有的功能,在教学中加以巧妙运用,可以有效拓宽学生数学学习途径,助其体会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数学活动经验。

【关键词】小学数学;图例;运用价值

教师教学应该以学生的认知发展水平和已有的经验为基础,面向全体学生,引导学生独立思考、主动探索、合作交流,使学生理解和掌握基本的数学知识与技能,体会和运用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基于这一理念,充分利用好小学低年级教材中丰富的“图例”资源,积极探究“图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及价值。

运用“图例”即通过赏图、图释、图示、作图等教学手段,帮助学生明情境、释题意、显要的、清思路,旨在拓宽学生数学学习的途径,体会数学思想与方法,获得基本的数学活动经验。下面就“图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作以下四个方面的尝试。

一、“赏图”激趣

“赏”欣赏也,人教版小学数学教材中,配有大量的插图。这些丰富的“图例”资源,适应学生的认知水平,色彩明艳,图形生动,容易吸引学生的有意注意和无意注意。适时播放“图例”,让学生在欣赏充满童趣的“图例”情景中,主动感受感知“情景”中的“图”与“数”的巧妙关系。

如,小学一年级上册第6页的“比多少”插图(如图1所示)。图中的小白兔、小猪在搬运木头、砖块的情景,为学生喜闻乐见,极具童趣。通过动态播放,让学生置身其中,在充满童趣的画面中巧妙引出“同样多”“比多少”的数学问题。

又如,小学一年级上册第9页的位置“上、下、左、右”插图(如图2所示)。教学导入时,边播放南京长江大桥通车的盛大场景,边解说:南京长江大桥,是由中国人自己设计建造的铁路、公路两用大桥,于1968年12月29日提前竣工通车,大桥的成功建设在中国桥梁建设历史上具有里程碑的意义,周恩来总理骄傲地将它称为“新中国的奇迹”。在学生欣赏感受南京长江大桥独有的特点魅力且倍感自豪的同时,其“上、下、左、右”的多方位的平面图已给学生烙下一个清晰的印记。

再如,小学二年级下册第48页的乘加混合运算(如图3所示)。图中的跷跷板乐园的游玩情景为学生所熟悉。动态播放中,让学生们仿佛置身其中,在学生“游乐”中,自然渗入新授,要求跷跷板乐园一共有多少人呢?因为“图例”中已清楚地将玩跷跷板的人数和周边的人数分成两部分,学生不难列出算式7+4×3或4×3+7。并清晰先算4×3=12或3×4=12,后加上周边的7人的计算顺序,使得学生对没有括号的乘(除)加(减)的算式中,要先乘除后加减的运算顺序有个明晰的认知。

教材中诸多“图例”的欣赏,不但能引起学生们美好的回忆,同时也大大激发了学生数学学习的兴趣。

二、“图释”明意

“图释”即通过画图解释题意。“图”往往较文字叙述更直观明了,可以弥补学生对复杂文字理解的欠缺,提高学生的观察力、分析力,更好地吸收和理解数学知识。因此,“图释”极具形象性,尤为小学低年级学生所悦纳。教材中多处巧妙地将文字转化为“图释”,将数学问题“图释”化,帮助学生理解题意。

小学二年级下册第53页的例4(如图4所示),教材内容的安排本身就要求先“图释”之,即将题中相关信息“图释”表示为:

上图中,将学生收集的信息、分析问题的过程作“线性”呈现,较之文字叙述更为直截了当,形象具体。

又如,小学二年级上册第58页例5的乘加乘减,教学时将插图中旋转木马上的小朋友数用圆圈表示,则“图释”转化为(见下图):

这样,将三个旋转木马上都是3个小朋友和一个旋转木马上只有2个小朋友的分为两部分,既将题意浅释化,又对学生寻求不同的解答方法大有启发。

三、“图示”凸要的

“示”即显示,“要的”即要点、关键。在教学中适时通过“图示”凸显知识要点,是教学中小结归纳、突出教学重点的有效呈现方式之一。

仍以小学二年级第58页例5乘加乘减为例,插图中旋转木马上小朋友的人数用圆圈表示,图示为:

上例中,我们将教学重点通过“图示”进行板演加以比较强调,引导学生抓住关键进行乘加、乘减的灵活转换。又如,小学二年级上册第63页例7,比较下面两道题,选择合适的方法解答。

(1)有4排桌子,每排5张,一共有多少张?

(2)有2排桌子,一排5张,另一排4张,一共有多少张?

教材中直接“图示”比较,使得题意的关键处(异同处)“赫然图上”,正如书中叙述那样,“两题中都有4和5,为什么解答方法不同?畫画图就清楚了”。故通过“图示”比较去体现异同更为直接明显,往往起到良好的教学效果。

四、“作图”清思路

为了更有利于学生感知,就更离不开学生的动手操作了。除了“摆一摆”“分一分”,“画一画”也不例外。学生在“作图”中,把抽象问题具体化、直观化,能够帮助学生理解题意、理清思路,从而帮助学生轻松解决数学问题。教材中尤其从小学二年级开始,都相应地安排了学生“作图”的内容(或按要求画图,或先“作图”后解答)。可见,“作图”是小学低年级学生应掌握的一种基本技能。实践证明,“作图”也是培养学生分析问题、思考问题、解决问题的有效手段之一。

如,小学二年级上册第49页练习九第2题,先按要求,再写算式。

(1)每组画2个,画3组。

(2)每组画4个,画5组。

学生画图:

乘法算式列为:2×3=6或3×2=6

4×5=20或5×4=20

上题中,学生的“作图”为列式尤其是为乘法算式正确列出提供帮助。(1)图中可以看作是3个2或2个3,乘法算式列为2×3=6或3×2=6。(2)同理。

又如,小学二年级下册第56页的第6题作为第53页例4的对应练习,学生在“作图”(画线段图)时,将分析梳理的数学信息整理画成线段图。学生在边思考边画,边画边思考中,逐渐明晰了解题思路。

上图中清晰看出总数与部分数的关系,清晰先算什么?后算什么的解题思路,即先求剩下多少米?60-15=45(米),再求平均每天挖多少米?45÷5=9(米),列综合算式为:(60-15)÷5=9(米)

……

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图例”资源尤为丰富。这些图例充满“童趣”而又贴近学生生活实际。努力挖掘“图例”本身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材中特有的功能,积极探究“图例”在小学低年级数学教学中的运用与价值,对激发学生学习兴趣,培养学生动手、观察、思维、解决问题能力,具有一定的现实意义。

参考文献:

[1]教育部.义务教育数学课程标准(2011年版)[S].北京师范大学出版社,2012.

[2]赵茂峰.浅析小学数学教材中图例的教育价值[J].学周刊,2015(25):51.

[3]邵琪.如何让学生巧用图例解决数学问题[J].新课程(上),2017(8):106.

责任编辑  罗燕燕

猜你喜欢

运用价值图例小学数学
找拼图
找照片
如何让学生巧用图例解决数学问题
乡土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乡土资源在中学语文教学中的运用
“中国古代音乐史”课程直观教学法运用初探
农村学校数学生活化教学探析
培养学生自主探究能力的策略研究
体验式学习在数学教学中的应用研究
培养数学意识发展思维能力的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