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微创引流术与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效果比较

2021-12-09袁玉麟

中华养生保健 2021年17期
关键词:开颅手术

袁玉麟

摘  要:目的  研究对比开颅手术治疗与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临床效果。方法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施以微创引流术进行治疗,对照组施以开颅手术进行治疗,比较两组患者手术指标、术后2个月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结果  观察组手术指标(出血量、手术用时、置管时间、住院时间)、并发症发生率(外伤性癫痫、再出血、置管部位感染、颅脑损伤)等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观察组社会功能、活力、躯体疼痛、生理功能等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结论  与开颅手术比较,微创引流术对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造成的创伤要更小,且并发症发生风险要更低,更有利于提高患者的生活质量,值得临床应用。

关键词: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开颅手术;微创引流术

中图分类号:R651.15    文献标识码:A    文章编号:1009-8011(2021)-17-0042-02

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是颅脑损伤之后一种常见的并发症,发病较急,且病情发展较快,若不及时治疗,可在短时间内发展成为脑疝,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1]。临床上常使用手术方式进行治疗,使用最为广泛的有开颅手术和微创引流术,两组手术方法各自利弊,例如开颅手术能彻底清除脑部血肿,但手术用时比较长,患者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比较高;而微创引流术对患者造成的创伤比较小,手术用时比较少,但对医生的专业技术要求较高,需准确掌握病人的手术指征,才能获得最佳的治疗效果。基于此,本研究对开颅手术与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的效果进行对比,现将研究资料报道如下。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择2019年8月~2020年8月枣庄市薛城区人民医院收治的84例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为研究对象,采用随机数表法分为观察组与对照组,每组42例。观察组患者男23例,女19例;年龄23~64岁,平均年龄(39.48±1.38)岁;临床表现:偏瘫症状13例,呕吐症状27例,精神症状9例,运动性失语4例。对照组患者男21例,女21例;年龄23~62岁,平均年龄(39.46±1.34)岁;临床表现:偏瘫症状14例,呕吐症状25例,精神症状11例,运动性失语3例。两组患者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差异(P>0.05),具有可比性。两组患者均对本研究内容知情并签署知情同意书,本研究经医院伦理委员会批准。

1.2  纳入与排除标准

纳入标准:①经CT或MRI等确诊为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②经过保守治疗无效;③血肿量>40 mL。

排除标准:①体征不稳患者;②开放型脑损伤患者;③出现凝血功能障碍患者。

1.3  方法

两组患者均进行抗炎、脱水、止血等常规治疗。在此基础上,观察组实施微创引流术治疗,手术之前采用脑部CT确定血肿位置与穿刺点,在血肿体表投影下缘位置选择穿刺点,使用利多卡因进行局麻,再用一次性穿刺针(生产企业:浙江格宜医疗器械有限公司,型号:YL-I)进行穿刺,将带有测控功能的三硅胶管插入血肿中心部位,并将引流管固定好。术中勿多次拆卸导管接头,避免颅内感染,并采用冲洗、碎吸等方式处理血肿腔,然后将适量尿激酶注入血肿腔内液化水肿;术中需保证引流通畅,将血肿内血块彻底吸净。此外,术后3 d若患者无异常现象,可正常拔除引流管。术后给患者进行抗生素治疗,持续治疗5 d,以预防感染。

对照组在常规治疗基础上,使用开颅手术治疗,采用CT检查确定血肿位置,然后在此部位行切口,将颅骨咬除。并采用中回入路或者上回入路的方法到达血肿位置,将脑室内血肿清除干净。术后,进行脑外室引流,以利于患者血压水平的恢复。此外,手术结束后关颅,并将切口妥善缝合,输注抗生素药物(与观察组相同),以达到抗感染作用。

1.4  观察指标

比较两组手术指标、生活质量、并发症发生率等指标。①手术指标:从出血量、手术用时、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等方面分析;②生活质量:术后2个月,观察两组患者生活质量,从社会功能(SF)、活力(VT)、躯体疼痛(BP)、生理功能(RP)等方面分析,用生活质量问卷(SF-36)进行评估,每项满分为100分,评分越高代表患者生活质量越好。③并发症发生率:从外伤性癫痫、再出血、置管部位感染、颅脑损伤等方面分析。

1.5  统计学分析

采用SPSS 24.0统计软件对数据进行分析,计量资料用(x±s)表示,用t检验;计数资料用[n(%)]表示,用χ2检验,P<0.05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2.1  两组手术指标比较

观察组患者出血量、手术用时、置管时间、住院时间等各项手术指标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2.2  两组生活质量指标评分比较

观察组患者SF、VT、BP、RP等各项生活质量评分均高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2。

2.3  两组术后并发症发生率比较

观察组患者外伤性癫痫、再出血、置管部位感染、颅脑损伤等并发症发生率低于对照组,差异均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3。

3  讨论

脑外伤后最为严重的并发症就是硬脑膜外血肿,该疾病引起的血肿多分布在颞部、额颞部,多是因外界暴力引起的,若不及时进行有效治疗,患者在短时间内会诱发脑疝,严重危及患者的身体健康与生命安全[2]。为此,需采取有效的措施清除颅内血肿,以减小颅内压,促进患者身体康复。

目前临床多使用开颅手术、微创引流术等方式医治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其开颅手术属于常用的一种术式,能尽快清除病人脑部血肿,同时有效控制患者的颅内压,可有效降低患者死亡风险。但该术式术后并发症发生风险比较高,严重影响患者的康复进度,且远期治疗效果也不佳[3]。而微创引流术具有较多优势,例如血肿清除速度快、微创、操作简单等,且手术中使用尿激酶引流对纤维酶有一定的抑制效果,还能对血肿进行快速溶解[4]。但该术式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时对医生要求较高,需严格掌握患者的手术指征。此外,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采取微创引流术治疗时,还需密切观察引流液性质、引流液量、引流液颜色,并使用CT确定患者引流结束时间,若围术期患者引流液量异常增大,或引流液颜色出现异常改变,则需及时采取开颅清除术进行治疗,以保证患者生命安全[5]。

本研究结果显示,观察组患者出血量较少,各手术指标用时较少,且该组患者生活质量较高,患者术后发生并发症的风险也比较低,相比实施开颅手术治疗的效果要更好。进而提示,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可首选微创引流术进行治疗,但具体选择何种术式进行治疗需根据患者病情,以利于患者预后身体恢复。

综上所述,与开颅手术相比,使用微创引流术治療脑外伤硬膜外血肿患者效果更为显著,值得临床应用。

参考文献

[1]马修谭,王滨,李秀景.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疗效观察[J].中国社区医师,2020,36(2):41,43.

[2]邵明辰.比较微创锁孔引流术和开颅手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J].实用中西医结合临床,2020,20(5):127-128.

[3]关永昌,唐朝,柳云恩.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疗效[J].中国继续医学教育,2018,10(14):102-104.

[4]卢旭升,程安林.微创引流术治疗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的疗效观察[J].现代诊断与治疗,2019,30(1):98-99.

[5]李军,蒋宇,韩秀红.微创引流术对脑外伤硬脑膜外血肿患者临床效果及神经功能影响[J].黑龙江医学,2020,44(5):605-607.

猜你喜欢

开颅手术
颅内动脉瘤手术治疗进展
骑跨横窦硬膜外血肿手术治疗
联合B型超声在锁孔入路开颅血肿清除术中的应用
神经外科开颅术后严重颅内感染的治疗
改良眼科医用粘贴膜在开颅手术中应用效果观察
微创与开颅手术在脑出血治疗中的效果及安全性研究
临床护理路径在开颅手术患者术后健康宣教中的应用
重型颅脑损伤患者行开颅手术后发生迟发性颅内血肿的危险因素分析
颞肌骨膜瓣缝合对开颅术后头皮下积液发生率的影响
微创置管引流术和开颅手术治疗高血压脑出血患者的临床疗效比较