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南美白对虾养殖“3.6”危验期的管理要点

2021-12-09姜晓露

渔业致富指南 2021年13期
关键词:溶氧增氧白对虾

○姜晓露

露天土池是目前南美白对虾的主要养殖模式,笔者在多年生产实验中发现,在养殖过程中经常遇到3个主要关键时期,虾农简称为“3.6”危验期,即6月份(农历)、虾体长6cm、虾苗下塘60天,因6月份受极端天气影响较大,造成虾的应激反应等:体长6cm是从幼虾向成虾过渡阶段,容易引起暴食患病等;60天主要因残饵积累,底质出现发黑或发臭现象等。因此,抓好3个主要关键时期的饲养管理,是养虾成败和效益高低重要举措,建议重点做好以下几方面的工作。

一、保证溶氧充足。溶氧是南美白对虾露天土池养殖的第一关键要素,这是“3.6”危验期管理的重中之重。要求采用水面增氧和底部增氧相结合方法配置增氧设备,每亩虾池配备功率0.3kW以上,一般在虾池四角或对角配置水车式增氧机,除增氧外起到搅水使池水形成微流水的作用,池底安装微孔管增氧系统,有罗茨鼓风机、控制阀门、主管道、支管道和曝气盘等组成。灵活掌握传统的“三开(阴天次日清晨开,晴天中午开,阴雨连绵天半夜尽早开)两不开(傍晚不开,阴天中午不开)”开机原则,最好安装溶氧监测探头和增氧控制器,实行自动开机增氧,如果放养密度高,危险期可实行一天24小时不间断开启增氧机。同时要配置应急电源和急救增氧药物,确保万无一失。

二、加强水质管理。每周检测一次虾池水质的溶氧、氨氮、亚硝酸盐和pH值等指标,针对检测结果及时采取相应措施。定期轮换使用微生物制剂(EM菌,光合细菌,芽孢杆菌、乳酸菌等),维持有益菌群优势,以控制和解除池中有毒、有害物质。同时通过适当补水和施肥,保持水质有一定的肥度,调节水中藻类组成,使绿藻或硅藻成为优势种群,并形成一定的数量。“3.6”危验期尽量不要大量频繁换水,做到不大排大灌,防止虾苗应激反应,尤其是发病或将要发病期间,要保持水质相对稳定。后期要通过泼洒生物底改、沸石粉、增氧颗粒、解毒剂等产品进行改善底泥环境和解解除有毒物质的生成。

三、防范应激反应。在养殖过程中南美白对虾应激反应是万病之源,尤其是在“3.6”危验期遇到极端天气(高温、暴雨、台风等)、水质及底质发生变化或恶化、使用刺激性消毒剂或药物、营养失衡和机械损伤及惊吓等都有可能引起南美白对虾的应激反应。因此,要密切关注天气预报,针对各种情况加以防范,持续高温、强降雨等恶劣天气提前泼洒防应激药物。高温期间尽量使池塘达到最高水位,以调节水温和降低重金属、氨氮、亚硝酸盐等有害物质的危害。“3.6”危验期更要投喂优质新鲜、适口、营养均衡的优质饲料,尽量不要调换饲料品种,并及时清除残饵,减少污染。蜕壳前后要保持水位稳定,一般不换水、加水,尽量保持安静。虾大量蜕壳时,减少30%的饲料投喂量。

四、重视病害防控。贯彻“以防为主、防重于治”的方针,南美白对虾一旦发病,治疗较为困难,养殖过程中要尽量控制不发病或少发发病。首先要从管理入手,加强水质环境调节、防止应激反应、增强免疫能力和控制病原侵入。二是做到防患于未然,一旦发现虾有异常,应立即停喂饵料或减料,有针对性地进行换水、培水、增氧等措施,可使用安全抗菌药物(大蒜素等)及中药制剂拌饵投喂。三是对发病虾塘请专业技术人员进行诊断,对症治疗,可选用刺激性小的药物进行必要的治疗,防止病急乱投医,滥用药物或随意增加剂量,杜绝使用违禁药品。

(通联:224000,江苏省盐城市盐都区水产技术推广站 电话:18066199978)

猜你喜欢

溶氧增氧白对虾
河套地区南美白对虾养殖试验
南美白对虾养殖孢子虫病频发,实战派专家的五点预防建议
高密度养殖南美白对虾或者更容易成功
机械增氧技术在水产养殖中的应用
盐碱地区南美白对虾、青虾混养技术
秸秆燃气增氧燃烧特性的数值模拟
浅谈制药企业中的发酵工艺优化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分析
溶氧对氨基酸发酵的影响及其控制
基于物联网的渔塘环境检测系统