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契约学习法应用中学篮球教学的实验研究

2021-12-09叶晓天川沙中学南校

灌篮 2021年18期
关键词:实验班契约篮球

叶晓天 川沙中学南校

一、引言

契约学习法的概念最早是由美国成人教育家诺尔斯(M·Knowles)提出的,指的是以契约为载体,基于教师和学生的共同协商来组织开展学习活动,并促进学生学习目标得以实现的一种学习方法。契约学习法提出之后,在成人教育领域得到了广泛应用,契约学习法的独特价值也因此得到了验证和彰显。近些年,部分专家和学者开始尝试将契约学习法应用于基础教育领域,并取得了一定的成效。鉴于此,本文就针对契约学习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开展了实验研究,希望通过研究的开展验证契约学习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应用的价值和可行性,为中学篮球教学活动的开展提供一种新的视角与思路。

二、实验设计

(一)实验对象

在实验开展的过程中,采用随机取样中的抽签法,从川沙中学南校初二年级的10个班中,抽取了2个班的学生作为实验对象开展了对比实验。其中所抽取的初二(1)班和初二(6)班各有学生45人,两班学生的平均年龄为13.45岁。

(二)实验时间

实验时间共计16周。

(三)实验变量

在组织开展对比实验的过程中,所选取的自变量为教学方法,即:契约学习法和常规教学法。其中,实验班学生采用契约学习法组织开展为期16周的篮球教学活动;对照班的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法组织开展为期16周的篮球教学活动。除此之外,两班学生篮球教学中涉及其他各项教学影响因素和教学条件均保持一致。

实验选取的因变量为学生的篮球学习效果,具体包括了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篮球动作技能以及身体素质三个方面。实验前和实验后会分别针对以上三个方面进行调查和测试,以便于实验结果的分析和实验结论的提炼。

(四)实验班的教学实施

在随机确定了实验班和对照班,并完成了实验前的调查和测试工作之后,就进入了教学实施阶段。在教学实施阶段,对照班学生采用常规教学法组织开展篮球教学活动,实验班学生则采用契约学习法组织开展篮球教学活动。实验班的教学实施步骤具体如下:

(1)全面了解学生篮球学习的基本情况,并面向学生介绍教学安排和教学计划。为了确保契约学习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有效落实,在实验班教学伊始,任课教师就要注意全面了解和掌握学生篮球学习的基本情况,做到“心中有数”。同时,还要向学生说明契约学习法的是什么?在实施的过程中学生应遵守哪些规则和要求?让学生清楚基本的教学流程和教学安排。

(2)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目标。教师和学生一起,根据学生当前的身体素质水平、篮球运动水平以及兴趣爱好、个性特征等制定因人而异的学习目标。在这个过程中,教师要注意以学生为主,充分听取和尊重学生的意见,如果学生制定的目标与自己预先了解的情况偏差太大,脱离实际时,可以适时给出自己的建议,确保学生学习目标制定的合理化。

(3)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计划。在确定了学习目标之后,教师可以安排学生各自结合自身的实际情况制定切实可行的学习计划,并根据学生学习计划的制定情况,提供合理的建议和有助于学生完成学习计划的各种学习方法、学习资源以及资源使用方法等等,以确保学生学习计划的落实。

(4)教师和学生一起制定学习评价标准。制定学习标准的环节同样也需要教师和学生共同参与,且要注意评价的针对性和差异性,尽可能做到“因人而异”,根据不同的学生、不同的学习目标、不同的学习计划,制定不同的学习评价标准,以便于学生进行自我检查、自我参考和自我激励。

(5)签订学习契约,并注意学习监督和学习反馈。在制定了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评价标准之后,教师就要与学生分别签订学习契约。并注意在学习契约坚定之后,对学生的篮球学习情况进行监督,定期对学生学习目标的完成情况进行阶段性的评定,以监督学生履行契约,一旦发现问题也便于及时进行纠正或者调整。

三、结果与分析

(一)契约学习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影响

实验实施前和实验实施后,分别对两班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进行了调查和统计,结果见图1和图2所示:

图2 实验后两班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示意图

观察图1中实验前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调查统计数据可知:在对比实验开始之前,两班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调查结果虽然不完全一致,但是选择各选项的学生人数也并没有出现非常明显的差别。无论是实验班还是对照班均是选择篮球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占了大多数,且两班中均有20%左右的学生明确表示对篮球学习“不感兴趣”。

图1 实验前两班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调查结果示意图

但是观察图2中实验后再次调查统计的学生篮球学习兴趣数据却可以发现:实验后对照班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调查结果仍然没有出现明显的变化,仍然是篮球学习兴趣一般学生占大多数(44.44%),同时还有15.56%的学生明确表示对篮球学习不感兴趣。然而,实验班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却出现了明显的变化。其中,篮球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和表示对篮球学习兴趣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明显下降,篮球学习兴趣一般的学生比例由实验前的42.22%下降到了26.67%;明确表示对篮球学习不感兴趣的学生比例由实验前的20.00%下降到了8.89%。与此同时,表示对篮球学习“比较感兴趣”和“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比例出现了明显的上升。其中,表示对篮球学习“比较感兴趣”的学生比例由实验前的26.67%上升到了35.56%;表示对篮球学习“非常感兴趣”的学生比例由实验前的11.11%上升到了28.89%。实验班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调查结果已经明显优于对照班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调查结果。这说明,契约学习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有助于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

据分析之所以会得出这一实验结果主要是因为:(1)契约学习法要求教师和学生一起,基于每个学生的不同情况,设定因人而异的学习目标,从而使得学生的学习目标更加明确、更加具体,同时也更具有针对性,而在目标导向明确的情况下开展学习活动,学生的主观能动性通常能够得到更好的激发,学习兴趣也能够得到更好的培养;(2)在采用契约学习法组织开展中学篮球教学时,无论是教学目标的设置,还是教学计划的制定抑或是教学评价标准的明确均是由教师和学生共同讨论、协商完成的。在这个环节中,学生的意见得到了充分的表达和尊重,学生的学习需求也得到了更好的满足,而这对于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保护和激发显然大有裨益;(3)在采用契约学习法组织开展中学篮球教学时,学习契约的签订,既在学生学习过程中发挥了约束和督促作用,在契约完成之后,也能够带给学生更大的成就感,而学习成就感的体验和积累,是激发和培养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关键。

(二)契约学习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对学生篮球技能学习的影响

在实验实施的过程中,选择了定点投篮、1分钟往返上篮以及半场三角运球等三项技能指标分别在实验前和实验后对两班学生进行了篮球技能测试。结果如表1所示:

表1 实验前后学生的篮球技能测试结果统计表

根据表中的统计数据可知,实验前两班学生的定点投篮、1分钟往返上篮以及半场三角运球等三项篮球技能指标的测试结果之间均不存在显著性差异(P>0.05)。表明,实验前两班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基本一致,实验后两班学生的篮球技能指标测试结果具有可比性。

另外,观察实验后两班学生的篮球技能测试结果可以发现:实验后,实验班和对照班学生的篮球技能成绩均出现了不同程度的提高。其中,对照班学生定点投篮、1分钟往返上篮、半场三角运球的测试结果相较于实验前而言均出现了显著性差异。也就是说,经过了为期16周的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篮球技能水平得到了提高。这说明,常规教学法虽然教学方法比较单一,但是由于在课堂教学中主要侧重于学生的技能教学和技能训练,所以,对学生篮球技能的学习与掌握具有一定的促进作用,而这也恰恰是常规教学法能长期得以应用的关键所在。而观察实验后实验班学生的篮球技能测试结果却可以发现:实验班学生不但半场三角运球的测试结果相较于实验前出现了显著性差异,同时定点投篮、1分钟往返上篮两项指标的测试结果相较于实验前还出现了非常显著性差异。并且在与实验后对照班学生进行横向对比时,两班学生的定点投篮、1分钟往返上篮也出现显著性差异,实验班学生的测试结果明显好与对照班。这说明:常规教学法虽然也能够促进学生篮球技能的学习与掌握,但是显然契约学习法在促进学生篮球技能学习方面的效果更突出。

据分析之所以会得出这一实验结果主要是因为:(1)契约学习法要求学生基于自身的实际学习情况,与教师一起制定契合自身实际的、因人而异的篮球学习目标、学习计划和学习评价标准,不再强调全班学生之间学习的“一致性”和“同步性”,从而很好的避免了常规中学篮球教学中,一部分学生“吃不饱”,一部分学生“吃不了”的问题,极大的提高了学生篮球技能的学习成效;(2)契约学习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充分体现了对学生在学习活动中主体地位的重视与尊重,学生的主体作用也得到了更好的发挥空间。在这样的情况下,学生的主体作用被激发出来之后,学习的积极性、主动性和能动性会更高,技能学习效率相应的也就会更高;(3)根据上文分析可知,契约学习法在中学篮球教学中的应用,对于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保护和激发大有裨益。而一旦学生的篮球学习兴趣被充分激发起来了,学生在篮球学习中的参与程度和注意力集中水平往往也会随之提高,技能学习效率相应的也就会更高。

四、结论与建议

(一)结论

1.契约学习法相较于常规教学法而言,在学生篮球学习兴趣的激发和培养方面更具优势。

2.契约学习法相较于常规教学法而言,在学生篮球学习技能的学习和掌握方面更具优势。

(二)建议

1.在采用契约学习法开展中学篮球教学时,注意教学目标的设置要遵循“最近发展区”理论,不能太高,以免打击学生的自信心;也不能太低,以免因为目标不具备挑战性,影响学习成效。

2.在采用契约学习法开展中学篮球教学时,注意让学生充分参与进来,尊重学生的看法、建议和感受,以充分发挥学生的主体作用,否则必然会影响学生的学习积极性。

3.任何教学方法都有一定的局限性,契约学习法也不例外,教师应根据教学内容、教学计划和学生的学习需求等,科学确定是否适合采用契约学习法,切忌只看到了契约学习法的价值就盲目套用。

猜你喜欢

实验班契约篮球
契约中国
——马鞍山市博物馆馆藏契约展
基于语料库的词块教学对大学生英语写作能力提升有效性研究
街头篮球文化
与天才班的人谈恋爱
高校大类招生模式按实验班/基地班招生
快乐篮球进山乡
超常发挥的“幸运儿”
以契约精神完善商业秩序
篮球辉煌(中篇小说)
契约精神在国企成长未央