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基于核心素养的高中生社会责任感培养研究

2021-12-08高珊珊李玉阁

中学教学参考·理科版 2021年11期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高中生核心素养

高珊珊 李玉阁

[摘 要]培養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是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推动课程改革的重要方面,也是生物学课程标准的内在要求。由于教育理念的偏差、课时少任务重等原因,在实际生物学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并没有得到有效落实。为了更好地在生物学教学中培养学生的社会责任感,文章对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进行综述和解读,以期为广大一线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关键词]社会责任感;核心素养;高中生

[中图分类号]    G633.91        [文献标识码]    A        [文章编号]    1674-6058(2021)32-0083-04

社会责任感作为中华民族的优良品质,自古以来就受到人们的推崇和重视,无论是《礼记》中的“修身齐家治国平天下”,还是《日知录》的“天下兴亡,匹夫有责”,都表现出了古人强烈的爱国情怀和高度的社会责任感。随着全球化的快速发展,一部分人在各种思潮的影响和冲击下出现了集体意识薄弱、漠视生命、公德行为失范、价值取向扭曲、崇尚利己主义等社会责任感淡化的现象[1]。高中生正处在人生观和价值观形成的关键时期,容易受到各种不利因素的影响,在这个时期教师加强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不仅有助于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人生观和价值观,还能促进学生素质的提高[2]。

2014年,教育部颁发了《关于全面深化课程改革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意见》,落实好“立德树人”根本任务成为课程改革的核心[3]。2016年,《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正式公布,其中提出了中国学生发展的六大核心素养,而“社会责任”培养就是“责任担当”素养的一个重要方面[4]。《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简称“新课标”)中明确将“社会责任”凝练为生物学科的四大核心素养之一,希望将对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落实到生物学科教学之中,以生物学知识的传授为载体,达到培养学生生命观念、科学思维、科学探究和社会责任素养的教育目标[5]。2021年全国两会期间,习近平总书记再次强调“把立德树人融入思想道德教育、文化知识教育、社会实践教育各环节,体现到学科体系、教学体系、教材体系、管理体系各方面,提出教育就是要培根铸魂、启智润心”。全国政协委员、江苏省锡山高级中学校长唐江澎也提出:“好的教育就是要培养终身运动者、责任担当者、问题解决者和优雅生活者。”

在实际教学中,由于不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以及生物课课时少、任务重等原因,教师在生物学教学中更多关注的是生命观念、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素养的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培养往往会被忽略或者放弃[6-8]。针对生物学教学中社会责任感培养的现状和存在的主要问题,笔者通过查阅文献,对社会责任的内涵及其培养策略进行综述和解读,以期为广大一线生物学教师的教学提供参考。

一、社会责任的内涵

社会责任由“社会”和“个人”两个基本要素构成,社会主体通过思考社会对人类的意义和反思人类对社会的意义,产生对个人、组织、集体等主体的社会责任要求[9]。党的十八大报告提出的社会主义核心价值观,正是从国家层面(富强、民主、文明、和谐)、社会层面(自由、平等、公正、法治)和个人层面(爱国、敬业、诚信、友善)提出的价值目标、价值取向和价值准则。

《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在“社会参与”素养之“责任担当”的描述中,明确从个人、个人与社会的关系出发对“社会责任”培养提出要求。对个人而言,就是要“自尊自律,文明礼貌,诚信友善,宽和待人;孝亲敬长,有感恩之心;能主动作为,履职尽责,对自我和他人负责;热爱并尊重自然,具有绿色生活方式和可持续发展理念及行动等”;对个人与社会关系的层面而言,就是要“热心公益和志愿服务,敬业奉献,具有团队意识和互助精神;能明辨是非,具有规则与法治意识,积极履行公民义务,理性行使公民权利;崇尚自由平等,能维护社会公平正义”[10]。

结合生物学科特点,新课标对“社会责任”的定义是:“社会责任是指基于生物学的认识,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和判断,解决生产生活问题的担当与能力[5]。”刘恩山教授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一书中进一步将“社会责任”解读为:“学生在负责任地运用生物学学习成果方面能够准确处理其个人与社区(社会)的关系,基于对生物学的认识、态度与价值观参与个人与社会事务的讨论,作出理性解释与判断,采取决策和行动的取向,有尝试解决生产生活中生物学问题的担当和能力[11]。”魏志琴、刘晟、刘恩山[12]认为生物学课程中的“社会责任”和《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对“社会责任”要求的方向基本一致,只是更加强调学科特色,是将《中国学生发展核心素养》中的“社会责任”学科化。

二、培养高中生社会责任感的策略

1.充分利用教材,挖掘社会责任感培养素材

高中生物学教材中蕴含着丰富的信息和资源,是教师开展生物学教学,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重要工具。基于新课标,2019年版高中生物学教材的正文、栏目、活动、课后习题等都体现了以培养学生核心素养为宗旨的基本理念,其中,“与社会的联系”“科学·技术·社会”“与生物有关的职业”等辅助栏目中都涉及环境和生物多样性保护、人类遗传病防治、食品安全等内容,都蕴含着对学生进行环境保护、关爱他人、健康生活等社会责任感培养的良好素材[13]。

当然,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统一的有机整体,教师在教学中不能将其割裂开来。生命观念是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基础和支柱,教师要在帮助学生形成生物学概念的同时,指导学生结合实验现象进行分析,培养学生分析和解决问题的科学思维和科学探究能力,引导学生形成正确的生命观念,热爱并尊重自然,明辨是非,自觉履行保护环境和生物多样性、节约能源的责任和义务,积极参与科普知识宣传和与生物学相关的志愿者活动,并最终形成利用生物学知识去解决生产生活中的实际问题,造福人类的社会责任意识[14]。例如,在教学必修1《细胞的衰老和死亡》时,教师可通过婴儿和老人照片的直观对比,让学生结合生活经验总结人在衰老以后的主要变化,从人的衰老过渡到细胞的衰老,讲解细胞衰老的特征及其原因,使学生明白衰老是每个人都要经历的正常生命现象,引导学生关爱老人。同时,教师以中国已经进入人口老龄化社会为话题,引导学生分析并讨论人口老龄化可能造成的社会问题以及有哪些好的解决措施,以此培养学生的科学思维,提高学生关注民生、关心国家发展的社会责任感。

2.创设真实情境,培养社会责任感

教师要提升学生的社会责任感,不能依靠单纯的说教,要以生动有趣的教学情境为辅助,使学生能够在真实的情境中有效参与学习,丰富与社会责任有关的情感体验,逐步形成社会责任感。

第一,以日常生活创设情境。生物学知识既源于生活又服务于生活,无论是日常学习还是选拔人才的高考,都强调考查学生在具体的社会生活中对生物学知识的综合运用能力。将生活元素融入课堂教学,既能为学生理解相关知识提供立足点,也能激发学生的学习兴趣和探究热情,丰富学生的情感体验[15]。例如,在必修1《细胞中的糖类和脂质》教学中,教师可以“减肥”的话题导入新课,引导学生思考“不吃肉、少吃油腻的食物就不会变胖”和“不吃甜食就不会发胖”的说法是否正确。导入问题后让学生带着疑问开始学习糖类和脂质的种类和功能,使学生认识到糖类和脂质对人类正常生命活动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兴趣;也可以结合科普视频呈现“长期摄入大量糖类和脂肪会造成肥胖、引发疾病,糖类和脂肪摄入不足也会影响健康”等事实,引导学生形成科学的生活理念,学会理性对待节食减肥,明白均衡营养和积极锻炼才是维持健美身材、保证健康生活的关键,并呼吁学生在生活中自觉履行并向亲友宣传健康生活的理念,积极参与社会事务,培养社会责任感。

第二,以社会热点创设情境。不同时期都会产生一些社会热点问题,其中不乏与生物学相关的问题。社会热点问题往往具有时效性,不能即刻体现在教材中,需要教师关注社会热点,适时引入课堂教学中,主动加强课堂教学与生活、生产的联系,提高学生明辨是非、学以致用的能力[16]。例如,针对2020年全球新冠肺炎疫情肆虐,全国提倡“停课不停学”的背景,教师在教学病毒、人体的特异性免疫等相关内容时,以“新冠肺炎疫情肆虐”这一社会热点问题为情境,从病毒的生物学特性和新冠肺炎病毒侵入人体的途径以及人体的特异性免疫应答机制出发,引导学生分析自觉隔离、戴口罩、尽量不去人口密集的地方等防控新冠肺炎疫情的举措的意义,形成自觉遵守疫情防控政策的责任和主动意识,组织学生结合生活经验积极讨论在生活中有效预防新冠肺炎的措施,使学生在了解科学知识的基础上消除对新冠肺炎疫情的恐惧,形成积极向身边人宣传科學防护新冠肺炎知识的责任意识。

第三,以科学家的故事或科学发展史的典型事例创设情境。高中生物科学史是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一种重要手段和途径,既能让学生获得生物学的基础知识,又能让学生体会科学家在探索过程中所持有的科学观点和解决问题的思路与方法[17]。例如,在教学“杂交育种与诱变育种”时,教师可以“粮食危机”为话题导入新课,利用多媒体播放关于全球性粮食危机的视频,引发学生的情感共鸣,激发学生的危机意识,促进学生养成勤俭节约、爱惜粮食的良好习惯;接着以中国科学家陈日胜、袁隆平对海水稻的研究为例引入选择育种和杂交育种,讲述科学家在研制海水稻过程中遇到的困难,展示育种的成果,让学生体会到育种工作的艰辛,领略育种技术的进步为中国农业乃至全球农业带来的福音,使学生认识到学习生物学的重要性,提高学生的学习积极性;同时,告诉学生中国的海水稻研究已经达到世界领先水平,进一步激发学生的民族自豪感,培养学生立志报国的社会责任感。

3.开展实践活动,积极践行社会责任

培养学生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的最终目的是让学生学会运用所学的生物学知识和技能解决实际生产生活中的问题。因此,社会责任教育不应该只停留在课堂中,而要走出课堂,课内外相结合,开展丰富多彩的实践活动,加强理论与实践相结合,提高学生的学以致用能力,并促进学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例如,围绕自然科学主题从环境保护、能源利用、动植物保护等角度开展研究性学习,提升学生搜集、整合、处理、储备各种有益信息的能力,提高学生的团队协作意识,培养学生运用生物学知识探索解决生物学问题的能力,或者指导学生开展生物学科普宣教、社区公益服务、生活垃圾分类管理等主题性社区服务活动,丰富学生的实践体验,促进学生形成主动宣传和自觉传播科学知识的积极意识[18]。

4.聚焦学生素养形成过程,强化过程性评价

2018年,习近平总书记在全国教育大会上明确提出“要扭转不科学的教育评价导向”。2020年,中共中央国务院印发的《深化新时代教育评价改革总体方案》中提出“针对不同主体和不同学段、不同类型教育特点,改进结果评价,强化过程评价,探索增值评价,健全综合评价,着力破除唯分数、唯升学、唯文凭、唯论文、唯帽子的顽瘴痼疾”[19]。教育评价对教育发展具有指挥棒的作用,就生物学科而言,教育评价仍然存在评价方式和主体单一、评价内容片面、缺乏情感教育评价等问题[20]。社会责任素养主要体现在参与意识、解决问题和实践参与三个层面,仅靠纸笔测验考查学生的社会责任素养,不仅有一定的困难,其效度和信度也较低,因此就需要教师聚焦学生素养形成过程,强化过程性评价。

过程性评价是一种动态评价方式,既关注学习成果的价值,又关注学习过程中反映学习质量水平的重要方面[21]。信息技术和科技的发展使得资料的收集和存储以及数据的分析变得更加便捷,因此,在生物学教学中教师可以借助信息技术,通过建立电子档案袋的方式实施过程性评价,从而改善重分数、轻素质的问题。电子档案袋储存的是学生鲜活的学习和成长证据,其评价效度和信度比一般的纸笔考试结果更加可靠[22]。电子档案袋的内容包括课堂对话、书面作业、活动表现、学生评价、阶段性测试等,可以全面记录学生在语言能力、思维品质、学习能力、道德品质等方面的素质发展情况[23]。学生通过电子档案袋能够更好地了解自己的优缺点,明确未来的发展方向,教师可以借助电子档案袋的数据及时调整教学策略,开展针对性教学。

综上可知,生物学学科核心素养是一个有机整体,在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时要综合考虑多方面的因素。教师要理解社会责任的内涵,结合具体的教学内容,选择合适的切入点,创设情境,组织活动,提高学生的社会责任感,引导学生积极践行社会责任;还要改变评价方式,以学生为主体,积极关注学生社会责任感的形成过程,以评促教,及时发现问题,调整教学策略,做到查漏补缺,将培养学生社会责任感的任务落到实处,真正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   参   考   文   献   ]

[1]  苏兰,何齐宗,苏春.近十年来我国青少年社会责任感研究述评[J].教育学术月刊,2015(11):22-28.

[2]  李志峰.高中生社会责任感教育问题研究[D].开封:河南大学,2013.

[3]  田慧生.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 全面深化课程教学改革[J].课程·教材·教法,2015(1):3-8.

[4]  林崇德.21世纪学生发展核心素养研究[J].教育科学论坛,2016(20):24.

[5]  中华人民共和国教育部.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S].北京:人民教育出版社,2018.

[6]  张惠惠.高中生物教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D].桂林:广西师范大学,2018.

[7]  陈福女.高中生物教学中社会责任培育研究[D].武汉:华中师范大学,2018.

[8]  任晓虹.情境教学在高中生物学中培养学生社会责任的实践研究[D].广州:广州大学,2019.

[9]  许卫霞.高中生物教学中提高学生社会责任的研究[D].温州:温州大学,2019.

[10]  肖芮.高中化学“科学态度与社会责任”素养测量问卷的编制[D].成都:四川师范大学,2020.

[11]  刘恩山,曹保义.普通高中生物学课程标准(2017年版)解读[M].北京:高等教育出版社,2018:50.

[12]  魏志琴,刘晟,刘恩山.在生物学课堂上加强社会责任的教育[J].生物学通报,2017(10):15-18.

[13]  李婧云.人教版高中生物学(必修1)2004年版与2019年版教材的比较研究[D].哈尔滨:哈尔滨师范大学,2020.

[14]  吴成军.基于生物学核心素养的高考命题研究[J].中国考试,2016(10):25-31.

[15]  薛建芳.基于核心素养培养的高中生物教学策略[J].中学课程资源,2021(1):55-56.

[16]  贾菲,张敏.将社会热点知识融入高中生物教学[J].亚太教育,2016(16):39-40.

[17]  林海娟.高中生物教学中生物科學史教育价值的研究[J].科技风,2020(10):72.

[18]  苏少兴.高中生物教学中学生社会责任素养的培育[J].西部素质教育,2020(3):84-85.

[19]  周光礼,袁晓萍.聚焦“四个评价” 深化教育评价机制改革[J].中国考试,2020(8):1-5.

[20]  段粉粉.高中生物课堂教学评价的现状及策略[J].科学大众(科学教育),2020(5):19.

[21]  蒋桂林.生物学学习过程性评价的实践与思考[J].中学生物教学,2008(11):21-22.

[22]  刘建达,李雪莲.英语课程的教学评价改革[J].中国考试,2020(9):27-31.

[23]  钟慧.高中生物教学过程性评价优化实施案例[J].齐鲁师范学院学报,2018(3):67-71,76.

(责任编辑 黄春香)

猜你喜欢

社会责任感高中生核心素养
《发明与创新》(高中生)征稿啦
高中生应如何适应高中数学的学习
高中生是否应该熬夜学习?
高职学生社会责任感现状及问题对策
基于大众文化的大学生社会责任感培养途径研究
浅谈化学教学中德育思想的渗透
建筑师的社会责任感
“1+1”微群阅读
向着“人”的方向迈进
核心素养:语文深度课改的靶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