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血清PCT、CRP、WBC 测定在感染性疾病诊断中的应用分析

2021-12-07庄培渠陈凤琴陈宇锋

中国实用医药 2021年31期
关键词:病毒感染感染性细菌

庄培渠 陈凤琴 陈宇锋

感染性疾病是现阶段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而导致这一疾病发生的原因大部分是因为患者自身抵抗力较差,而目前感染性疾病一般选择特异性抗生素对患者进行治疗,而实施特异性抗生素治疗的前提,便是对患者的疾病类型予以确定,因此,血清PCT测定是感染性疾病诊断治疗中的重要环节[1]。血清PCT 是一种降钙素的前体物质,在正常的情况之下,人体血清中所含有的PCT 十分低,非常难以通过常规检测检查,但一旦人体遭受病原体感染,会刺激人体内细胞产生抵抗物质,而这也会提升人体内血清所含有的PCT,而这也成为了感染性疾病患者早期诊断检测的重要影响因素[2]。感染性疾病作为高发病、常见病,主要分为细菌性感染与病毒性感染,均有着极高的发病率,治疗手段与治疗时间都对患者的生活质量有着很大影响。根据相关研究指出,因为血清PCT 水平与细菌感染有着十分密切的关联性,以血清PCT 水平检测作为依据,对感染性疾病患者进行早期诊断能够为患者的后续治疗方案提供可靠的参考标准,进而提高患者的治疗效果。研究还指出,当患者发生全身系统性严重感染疾病时,在患者发病2 h 内,其体内的血清PCT 水平就会发生显著提升。患者在接受了抗生素治疗后,其体内的血清PCT 水平并不会发生下降,当患者为局部细菌感染和病毒感染并且没有出现全身心表现时,患者体内的血清PCT 水平也会有着轻微的升高,且这一现象不会受到其他因素影响,包括临床用药问题、慢性炎症问题以及外伤等。这也说明,以血清PCT 水平为依据对感染性疾病进行诊断,有着显著的效果,并且诊断阳性率高[3,4]。人体在正常状态之下,新陈代谢无异常,其PCT 的含量极低,与机体内、外均具备了极强额稳定性。但是当人体发生感染时,如全身性细菌感染、真菌感染以及寄生虫感染,这时人体内的PCT 会有着极大的波动,其水平含量会快速提升,而且PCT 水平的提升与下降和患者病情的发展、预后有着紧密的联系。当患者的感染性疾病得到控制以后,其体内的的PCT 水平也会有明显下降趋势,可以作为诊断参考依据。人体内的血清PCT 一般在患者发生感染性疾病以及败血症时上升幅度最大,而患者如果为自身免疫介导的炎症情况时,血清PCT 水平不会出现显著变化[5,6]。

1 资料与方法

1.1 一般资料 选取2019 年1 月~2020 年1 月在本院接受治疗的细菌性感染疾病患者60 例作为细菌感染组,60 例病毒性感染疾病患者作为病毒感染组,60 例同期体检健康者作为对照组。病毒感染组中,男38 例,女22 例;年龄28~70 岁,平均年龄(48.65±7.12)岁。细菌感染组中,男36 例,女24 例;年龄29~71 岁,平均年龄(46.86±8.05)岁。对照组中,男35 例,女25 例;年龄28~70 岁,平均年龄(47.29±7.57)岁。两组患者的一般资料比较,差异无统计学意义(P>0.05),具有可比性。

1.2 方法 三组研究对象均予以血清PCT、CRP、WBC 水平测定。在进行测定之前,告知患者空腹进行测定,于当日清晨对患者实施静脉取血测量方法,一般患者的取血量控制在2~3 ml,抽血完毕后,对患者血液样本进行离心处理,离心处理10 min 左右,保持2000 r/min,将所有患者的血清样本进行留置,放置于冷冻箱内保存。选择Getein1600 全自动荧光免疫定量分析仪对所有参与研究的患者进行血清PCT 检测,选择全自动生活分析仪予以CRP 水平检测,应用全自动血液分析仪进行WBC 水平检测[7]。其中,血清PCT≥0.5 ng/ml 为阳性;PCT<0.5 ng/ml 为正常。

1.3 观察指标 比较三组的血清PCT、CRP、WBC水平。

1.4 统计学方法 采用SPSS25.0统计学软件对数据进行处理。计量资料以均数±标准差()表示,采用t检验;计数资料以率(%)表示,采用χ2检验。P<0.05表示差异有统计学意义。

2 结果

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血清PCT、CRP、WB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WBC 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见表1。

表1 三组血清PCT、CRP、WBC 水平比较()

表1 三组血清PCT、CRP、WBC 水平比较()

注:与对照组比较,aP<0.05;与病毒感染组比较,bP<0.05

3 讨论

感染性疾病是现阶段临床十分常见的一种疾病类型,其对患者身体健康与生活质量都有着极大的负面影响,导致该疾病发生的原因[8],大多与患者自身的抵抗力情况有关,而针对该类疾病的治疗方法,目前主要采用特异性抗生素治疗,这也要求必须在早期诊断甄别患者的疾病类型,确诊后方可对抗生素种类进行选择,提高治疗效果,保证患者身体健康[9]。因此,对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与治疗十分关键,早发现、早治疗对感染性疾病患者预后有着很大的帮助。

血清PCT 是检查感染性疾病患者的重要标志物之一。血清PCT 在正常的状态之下,是以蛋白质形式存在于人体之中,当人体受到了相关细菌微生物感染后,人体的血清PCT 水平会有大幅度增加[10]。基于此,对感染性疾病患者实施血清PCT 水平检测,能够很好的为其后续的治疗和预后提供重要参考。在感染性疾病患者实施血清PCT 水平检测时,医护人员要对其疾病类型予以仔细判断,对患者感染的是细菌感染还是病毒感染做出甄别,并以此为依据针对性开展患者的后续治疗与护理[11]。血清PCT 是一种特异性较高的疾病诊断参考指标,有着非常高的诊断价值。而且,在感染性疾病类型的甄别中,血清PCT 水平也有着非常有效的指导作用。

CRP 是急性时相反应蛋白。相关研究指出,人体内的CRP 含量会受到多种因素影响,其中主要包括心血管疾病以及排斥情况等,因此CRP 也缺乏了一定的临床特异性。在现阶段,在感染性疾病的早期诊断中,检测WBC 是一种十分常用的诊断方法,但在实际的诊断过程之中发现,部分患者的WBC 变化并不明显,而且WBC 水平也会受到多种不因素影响,导致以WBC水平诊断感染性疾病有着一定误差率[12]。本研究结果显示,细菌感染组和病毒感染组的血清PCT、CRP、WBC 水平均高于对照组,且细菌感染组患者血清PCT、CRP、WBC 水平均高于病毒感染组,差异具有统计学意义(P<0.05)。

综上所述,血清CRP、PCT 和WBC 联合检测可用于感染性疾病的诊断和鉴别诊断,动态监测血清PCT和CRP 水平变化,可及时了解患者的病情变化,有助于预后治疗,值得临床推广应用。

猜你喜欢

病毒感染感染性细菌
伤寒杆菌致感染性腹主动脉瘤合并腹腔脓肿1例
预防诺如病毒感染
伟大而隐秘的细菌
《思考心电图之177》
细菌大作战
猪细小病毒感染的防治
猪瘟病毒感染的诊治
细菌大作战
细菌惹的祸
血清Cys C、β2-MG在感染性休克早期集束化治疗中的临床研究