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哈密垦区机采棉栽培管理技术

2021-12-07

现代农村科技 2021年5期
关键词:机采哈密垦区

武 强

(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黄田农场 新疆 哈密839000)

棉花产业是新疆兵团十三师植棉团场优势产业,也是兵团职工收入的主要来源,根据新疆生产建设兵团第十三师2019、2020统计年鉴,2018年和2019年十三师棉花播种面积分别为18 173 hm2和15 410 hm2,分别占农作物总播种面积的67.0%和59.4%,全部为机采棉,产量分别为4.43万t和3.48万t[1~2],皮棉单产分别为2 437.7kg/hm2和2 258.3 kg/hm2。哈密垦区位于新疆东部哈密市境内,属典型的温带大陆性气候,光热资源丰富,干旱少雨,昼夜温差大,是东疆优质产棉区[2]。

机采棉栽培管理技术是一项系统工作,涉及品种选择、整地、水肥运筹、脱叶催熟等环节。本文根据哈密垦区气候条件和栽培管理模式,总结哈密垦区机采棉优质高效栽培技术经验,贯彻精准农业技术,从播前整地、品种选择、水肥运筹、脱叶催熟等方面进行探讨,为哈密垦区及周边地区棉花产业高质量发展提供理论支撑和技术支持。

1 品种选择

哈密垦区光热资源位于南北疆之间,气候条件特殊,有效积温比北疆多但比南疆少,根据对1961~2019年哈密市霜冻气候特征分析研究结果表明,哈密市初霜日最早为9月29日,最晚为10月30日,无霜期平均185 d[3],品种宜选择生育期在125 d左右的早中熟机采棉品种。棉花的单铃重、衣分、纤维品质等性状受品种影响大,优良的品种是获得机采棉优质高效的前提条件,棉花单产提高的最主要因素是品种改良,据统计品种改良对产量提高的实际贡献率达到了30%以上[4],根据哈密垦区的气候条件,选择新陆中22、新陆中55和新陆中67等品种为宜。

2 产量和品质目标

亩皮棉产量150~180 kg,纤维长度≥29.0 mm,断裂比强度≥29.0 cN/tex,马克隆值4.2~4.7,短纤维率<3%。亩株数1.2万~1.4万株,单株果枝台数8~9台,单株结铃6~8个,单铃重5.6~6.0 g,衣分39%~40%。

3 播前准备

3.1 土壤条件。土壤条件要求中等肥力以上的条田,含盐量<0.2%,有机质含量≥2%,全氮含量≥0.1%,速效磷含量≥0.01%,速效钾含量≥0.1%。

3.2 秋耕冬灌。机械采收后及时进行残膜回收,灌溉犁地,冬灌水做到均匀、不漏灌、不积水,每亩灌水80~100 m3。适墒犁地,耕深27~30 cm,到头到边,耕深一致,翻垡均匀,不拉沟,不漏耕,整地质量要达到“墒、平、松、碎、净、齐”六字标准,次年土壤返浆前必须再进行1次切、耙作业。结合秋翻进行一次深施肥作业,有机肥配合化肥(氮总量的25%~30%,80%的磷肥和100%钾肥),提高肥料的利用率。

3.3 化学除草。播前每亩用33%二甲戊灵乳油180~250 ml兑水30 kg,于播种当日早晨进行土壤喷雾处理,边喷边耙,防止日晒失效及损伤棉苗棉根,耙深3~5 cm。

4 播种

根据哈密垦区气候条件,5 cm地温连续5 d稳定通过10℃时可开始播种,正常年份4月初开播,4月5~15日为最佳适播期。采用精量播种技术,宽窄行(66 cm+10 cm)机采棉配置,采用机械铺管、铺膜、播种一次完成,播种深度2~3 cm,每亩用种1.5~2.0 kg,每穴1粒,空穴率小于2%。采取“干播湿出”播种方式,在播后30 h内进行灌水补墒,根据土壤质地确定滴水量,一般每亩滴水15~30 m3,以种子行播种孔湿润为标准。

5 生育期管理

5.1 苗期管理

5.1.1 化学调控。苗期可根据苗情长势进行2次化调,棉苗2片子叶展平后进行第1次化学调控,每亩用缩节胺1.0~1.5 g,3~5叶进行第2次化学调控,每亩用缩节胺0.3~0.5 g,并结合化学调控每亩叶面喷施磷酸二氢钾100 g。

5.1.2 病虫害防治。针对苗期立枯病等病害,可结合化调和病虫害防治同时进行,每亩用30%乙蒜素+2.85%硝萘乙酸各10 ml进行喷施。针对棉蓟马、棉蚜等苗期虫害,春季气温低可使用毒死蜱和阿维菌素防治棉蓟马,气温较高时可使用啶虫脒进行防治,针对棉蓟马生活习性,建议在下午6:00以后喷施,连续喷施2~3遍。

5.2 蕾期管理

5.2.1 化学调控。蕾期可根据苗情长势进行化调,第三次化调一般在头水前7叶1心进行,每亩缩节胺用量1.5~2.0 g,并结合化学调控每亩叶面喷施禾丰硼50 g和禾丰锌10 g。

5.2.2 水肥管理。要因地制宜,因苗管理。一般6月上旬开始滴水,蕾期一般滴水追肥1~2次,每亩滴水量控制在15~20 m3,以后每间隔10 d左右1次,每亩每次可随水滴入尿素3~5kg和磷酸二氢钾1~2kg。

5.2.3 病虫害防治。蕾期主要是做好棉蚜、红蜘蛛防治工作,及时检查发现中心株,做好点片防治,如发现蔓延趋势,达到防治指标时及时全田普防。为防止产生抗药性,防治棉蚜可使用烯啶虫胺、噻虫嗪等药剂配合啶虫脒、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使用,防治红蜘蛛可选用阿维菌素、四螨嗪、炔螨特等药剂。

5.3 花铃期管理

5.3.1 化学调控。花铃期可根据苗情长势进行2次化调,第一次化调在9叶1心到10叶1心,每亩喷施缩节胺3~4 g。适时早打顶,8~9台果枝左右即可打顶,时间一般在7月5日前结束。打顶后,当顶端果枝伸长5~10 cm时,每亩喷施缩节胺15 g封顶。

5.3.2 水肥管理。花铃期每亩每次滴水量20~25 m3,每次配施尿素5~8 kg、磷酸二氢钾3~5 kg,采用一水一肥方式,间隔时间7 d左右。

5.3.3 病虫害防治。花铃期虫害以棉蚜和红蜘蛛为害为主,针对棉蚜可以使用烯啶虫胺、呋虫胺、噻虫嗪等药剂配合吡虫啉、吡蚜酮等药剂使用,防止产生抗药性;针对红蜘蛛可以选择阿维菌素、四螨嗪、炔螨特等药剂,由上而下均匀喷施在棉花叶片背部。

5.4 吐絮收获期

5.4.1 脱叶催熟。哈密垦区秋季降温迅速,需进行脱叶催熟。结合棉花生育进程和气温条件,当棉花自然吐絮率达到30%~40%,根据气象资料,喷施脱叶剂后5~7 d晴天、无强降温天气、日平均气16℃以上,日最低气温12℃以上,脱叶催熟效果最佳。正常棉田建议施药时间为9月5~15日,为实现良好的脱叶效果,一般喷施2次脱叶催熟剂,间隔时间7~10 d,药剂选择噻苯敌草隆为主,每亩第一次使用量13~15 ml加4倍助剂,复配乙烯利70~100 ml;第二次使用量10~12 ml加4倍助剂,喷施机械采用水平式吊杆喷雾机,作业速度控制在5.0 km/h以下,每亩用水量为35~40 kg。

5.4.2 机械采收。清除田间杂草,对地边地角机械采收不到,但又必须通过的地段,进行人工采收,地头要求人工采收15 m为宜。正常情况下,在喷施脱叶催熟剂20d以后,棉田脱叶率≥90%,吐絮率≥95%即可进行采收。采收时要严把采收质量,确保平均损失率≤4.5%,采净率≥94%,含杂率≤12%,籽棉回潮率≤12%。

猜你喜欢

机采哈密垦区
机采棉加工质量管理对棉花品质的影响
想要了解机采血小板,请看这里
江苏沿海垦区暗管排水对冬小麦产量的影响模拟
新疆阿克苏地区三种机采棉种植模式对比试验
新疆发展机采棉的有利条件及策略
对垦区道路运输业实现可持续发展的初探
新疆阿拉尔垦区棉花播种接近尾声