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佩里·安德森关于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论争的研究及启示*

2021-12-07张晓勇

佳木斯大学社会科学学报 2021年4期
关键词:历史主义结构主义安德森

张晓勇

(吕梁学院汾阳师范分校,山西 吕梁 032200)

作为西方马克思主义研究重要流派的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起初是由法国哲学家阿尔都塞汲取和借鉴现代语言学中的结构方法论,倾向于从科学主义视角解读马克思思想。其鲜明的理论特征在于,关注和维护马克思思想的理论严谨性,强调研究事物的共时普遍性以及结构主义。佩里·安德森作为英国《新左派评论》杂志的领军人物,最初也是在法国阿尔都塞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的影响下,对英国传统的经验历史唯物主义进行批判与反思,成功将结构主义引入英国马克思主义之中[1]。尽管佩里·安德森作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激进左派知识分子,对英国传统经验历史主义给予自觉深刻的理论批判,但是在具体利用结构主义和历史主义研究方法时,还是采取更为平衡的扬弃手法,从而有效推动了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学术研究方法的融合与统一,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的理性发展以及国际传播作出了不可磨灭的贡献。

一、两种学术传统与方法的对峙与论争

(一)英国两大马克思主义学派的对峙

在二十世纪六十年代的英国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由于主导性研究思维方式上出现的分歧,导致出现了以推崇历史经验研究为主的文化马克思主义学派(历史主义学派)和强调以结构主义为核心研究方法的新左派(结构主义学派)。前者主要以汤普森、霍布斯鲍姆等人为代表,后者主要以佩里·安德森、布莱克伯恩等人为重要领军人物。其中作为英国《新左派评论》杂志编辑的佩里·安德森,更是激烈地进行理论论战,并大胆改革和创新了英国马克思研究方法,为英国乃至西方的思想左派搭建起理论反思与理论创新的平台[2]。

由于分别选取两种不同的理论研究方法,加之两者审视历史理论视角维度的差异,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中的历史主义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在问题研究的诸多方面得出各自的结论观点,从而形成了直接的理论对峙,催生出激烈的理论唇舌之争。其中最为著名的思想论战来自于两大学派的领袖汤普森和安德森[3]。通过分析他们各自的理论观点,可以大致了解两大学派对应强调的理论研究框架。历史主义学派的汤普森更多继承了英国传统的经验主义和文化主义的研究方法,进而来研究英国本土的社会历史。而以安德森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深受马克思本人以及法国结构主义的影响,更为重视理论研究的普遍性和概念逻辑体系的建构与分析,由此两派在学术研究中形成了理论观点的对立[4]。

(二)关于历史哲学之存在样式的争论

从英国马克思主义内部历史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的论战的实质来看,主要是历史哲学存在样式的不同。汤普森认为真实的历史并非是理论的翻版和佐证理论的工具,历史学的任务在于挖掘和整理历史材料,反映历史自身真实的流变性和偶然性,而不是科学性。那些依据特殊社会历史发展而制造出来的所谓理论最终也只能说明当时的社会历史,而不能将其作为理论模式推而广之,更不能截取社会历史事实去佐证理论的科学性。由此,不难看出,汤普森反对马克思主义理论对于推动社会变革的普遍性指导意义,并拒绝用理论和原则来裁剪历史事实,但是他还是赞成马克思主义的方法论,是历史唯物主义坚定的捍卫者[5]。

安德森则从结构主义的思维出发,重视理论指导历史学科研究的必要性,并认为历史自身也是一门理论科学,历史学家不可以将理论排除在外,描述历史事实和搜集整理经验材料的目的不是要堆砌这些东西,用结构主义方法来编撰利用这些历史材料,揭示出历史经验中全部的法则和意义,并形成思想理论体系适用于当下和未来同样是非常重要的。在安德森看来,历史的偶然性和流变性并不能对抗其内在抽象逻辑所能形成概念理论体系,在纷繁复杂的历史材料事实中应当消除的是不必要的具体性,重点是要将能够抽象出的本质和规律梳理出来,结构主义的方法恰似一把解密社会历史的金钥匙,让凌乱细碎的历史材料变得更有秩序。

二、历史主义与结构主义方法的特征与优劣

(一)历史主义与结构主义方法的特征

从英国历史主义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两大对峙论争中,基本可以梳理出两大学派在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上的特征。

历史主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首先强调的是历史事件、特殊社会历史境遇中的阶级以及国家社会历史的特殊性,尤其强调特殊社会历史境遇中阶级主体意识的能动性。不过,其不注重研究的是各国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的普遍规律,也轻视理论指导历史研究的重要价值。其次,历史主义方法在搜集罗列历史材料过程中,更为强调事物在特殊社会历史境遇中的流变性、偶然性和继承性,历史学研究的目的只是为了还原真实、理解过去。因此,历史主义方法具有更强烈的经验主义色彩,较多选用的是归纳与实证的方法,从而放弃的宏观理论上整体性与结构性的分析。最后,历史主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突出强调历史发展的连贯性,展示不同历史时空的下的人物及事件发展的差异性,承认生命历程中的非理性和自发能动性。

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特征在于,首先其重视人类社会历史发展进程中大事件背后起决定作用的稳定社会结构,注重将很多历史材料放置在社会结构的主体框架中,研究各要素之间存在的辩证关系。结构主义学派鄙视历史事件的细枝末节,强调收集与分析历史事实的目的无非就是去发现其中的普遍性和必然性。其次,结构主义学派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主要通过对历史规律的把握和历史理论的建构,对现实和未来社会历史发展的趋势做出尽可能准确的预测。最后,结构主义学派强调国家经济、政治、文化制度在社会发展历史进程中的决定性作用,强调社会结构对主体的制约作用,忽视的是历史发展中主体意识对社会的改造功能。

正是由于英国历史主义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在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的显著差异性特征,才导致两大学派代表人物汤普森与安德森的理论争辩。由此,有必要从马克思主义唯物史观的视角剖析两大学派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优劣之处,只有如此才能够实现公正、科学地评判。

(三)历史主义与结构主义方法的优劣

英国结构主义学派相对传统历史主义学派的超越性在于,其倾向于从纷繁复杂的历史事实中,探寻结构性的整体规律,以此来揭示宏观历史与具体细节之间的辩证关系。安德森看到社会历史结构对具体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所具有的制约作用,也看到历史事件和历史人物对社会历史结构发展造成的重大影响,其所强调的个体及阶级意识的自主性是在稳定社会结构中的自主性。因此,个体实践与阶级斗争不能脱离社会群体的共同实践。

然而历史主义学派过于强调个体真实的存在,忽视了对各历史发展阶段稳定社会结构的整体认知,从而片面地将社会结构的稳定性和规律性视为人的主观臆想。以安德森为代表的结构主义学派恰恰注意和捕捉到社会历史整体结构存在的稳定和规律性,并以此来认识其与生命个体之间的相互依赖性,只不过在学派理论对峙和论战中忽视了生命主体意识的能动性、偶然性和独立性,也忽视了主体各因素发展文化历史延续性和继承性。

反观历史主义学派主张对历史事实加以精细的考证和实证研究,重视生命主体的意识能动性和社会改造功能,注重对历史事件偶然性探究,反对利用既定的历史理论来剪裁和套用历史材料,并以此来错误地佐证历史理论观点的普适性和科学性,无疑是有很大的合理性和正确性的。但是,正如安德森所言,历史主义学派的研究者喜欢将社会现实中发生的事件及过程以及内在的联系最终全部归结到历史经验、民族文化及社会发展的一种偶然性上,显然是有失偏驳的。更为致命的是多数英国本土的历史主义学派研究者从未研究或发表过有关社会经济、社会政治和社会文化的一般理论性著作,他们更多关注的只是社会历史发展中的局部的那些片段,有些历史研究成果甚至变成描写具体史实的记录性作品,实在令人感到悲哀。事实上,社会历史发展的每个阶段都存在客观结构和客观规律,搜集和剖析历史事实的根本目的一方面是去探寻揭示这种普遍性的社会结构和社会规律,另一方面就是依托由社会经验上升到社会结构认知而形成的历史理论,对未来的社会历史发展趋势能够做出方向性的判断。

三、佩里·安德森结构主义的反思与启示

(一)佩里·安德森结构主义的反思

作为英国马克思主义结构主义学派的“旗手”,安德森起初是受到法国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理论很深影响的。在与英国经验历史主义学派的论战中,安德森旗帜鲜明地指出英国马克思主义缺乏的恰恰是系统性的社会历史批判理论。他认为历史主义学派就像天气自然变化一样无常,他们也许能够捕捉到自然气象最美的瞬间,但是却从来没有研究其内在的规律性。而气象学却在自然变化中建构起一套系统科学的理论,气象学家也不会因为自然天气无常的变化而放弃对其的研究和预判,因为他们能够从无常的天气变化中发现规律,认知规律并且利用规律。反过来,通过这些规律建构而成的概念理论体系自然具有其特定的科学性,这样未来的天气才能被气象学家准确地预测出来。

当然,安德森从学派论战的视角出发,对英国历史主义学派的无端指责给予了有力的回击。但是在实际社会历史的理论研究领域,安德森并没有完全抛弃英国文化历史主义学派观点,而是更多地体现了一种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上的扬弃。安德森在认为历史主义错误地抛弃理论科学指导研究的重要性、缺少逻辑演绎方法的应用、片面强调事物流变性和偶然性的探究、缺乏整体性与结构性的整体规律性把握的同时,也清醒地意识到法国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理论可能存在的一种极端本质主义的倾向,反对将社会主体的价值和作用放在无足轻重的研究位置。由此,可以惊喜地发现,安德森结构主义的反思并没有完全排斥历史主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与汤普森相比,安德森的反思显得更为理性,他一方面抵制历史主义抛弃理论的荒唐之举,另一方面又在极力扭转阿尔都塞极端结构主义的偏颇之见。更重要的是他在社会历史研究的实践操作中采取了相对折中温和的态度,注重结构主义与历史主义思维方式及研究方法的平衡性。在其著述的《当代西方马克思主义》一书中,安德森反复强调如果结构在人类主体的世界中得到某种替代性的公认,那么,依靠什么来证明这些历史结构理论的客观性和真实性,当极端的结构主义走到理论建构的尽头,人类从事社会历史研究也就走向了衰亡。

在安德森的眼中,社会历史研究无论是出于何种目的,都要有其存在的价值和意义。社会历史中的流变性、偶然性与理论结构的系统性,科学性并非水火不容,盲目地搜集历史材料,单纯地堆砌历史事实显然不是历史学研究的根本目的。因此,在思考与分析历史和现实之中,理论抽象和演绎推导同归纳实证一样非常重要。当然,只强调单纯的结构主义,难免会让研究者的思维困守在固定的框架中,从而无法接受其他有益的观点,正确应用结构主义方法,绝非是要将历史主义学派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全盘抛弃,结构主义的确适合于探索社会历史流变的规律,从社会历史发展的偶然性和流变性中把握住必然性的规律。

(二)对发展马克思主义的启示意义

通过对上文安德森结构主义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的全面阐述,可以看到一位理论素养与理论反思水平很强的英国社会历史研究家。他在扬弃性地接纳了法国阿尔都塞结构主义理论的同时,也在不断调整自己的研究思路,并努力尝试在现实主体和理论结构间寻求一种平衡性的思维来协调两者的关系。因为安德森明白,除了在必要的论战之外,片面地强调任何一种思维范式和研究方法,都无法现实解决历史唯物主义研究中存在的难题。由此,也能归纳性地总结出安德森在推动西方马克思主义发展进程中的启示意义。

第一,安德森推动了英国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安德森将结构主义引入英国社会历史学研究,颠覆了英国传统马克思主义经验化、实证化的研究范式,遭到汤普森等第一代新左派的围攻,这是对英国文化马克思主义和历史主义学派的诋毁和背叛。安德森却不以为然,他知道英国的马克思主义既反对苏俄斯大林的马克思主义,也不同于欧洲其它国家马克思主义的发展,其自身的特色在于研究者喜欢在文化研究的范式下选用历史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整体上关注生命个体,阶级意识,富有更多人道主义的倾向。但是安德森对马克思主义在英国的本土传播和发展却并不满意,于是他通过引入法国结构主义阿尔都塞的理论观点对英国本土第一代新左派的陈旧思维形成有效的冲击,吸引了越来越多的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学者的关注目光。

第二,安德森辩证思维中的扬弃观给后人留下了一笔宝贵的财富。安德森在引入法国结构主义理论的时候,在英国的学术思想界造成了很大的影响,并持续引发历史主义学派和结构主义学派间的理论对峙和学术争鸣,其中的言辞甚为激烈。但是,安德森在回击历史主义学派汤普森等人的攻击时候,并没有全盘否定历史主义学派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同时也主张以批判的态度对待欧洲大陆的结构主义理论。安德森还是充分肯定以汤普森为代表的英国历史学家为搜集、整理丰富历史材料所做的一切努力。安德森通过学术反思充分认识到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各自存在的优劣特性,得出的正确结论在于历史考察和理论探讨应该并重。最好是将历史主义的思维方式和研究方法融入到结构主义的研究范式中去,取长补短,相互利用。

第三,安德森成功引发和借助历史主义和结构主义论争,推动英国马克思主义在国际学术界的传播。安德森结构主义马克思主义最初就是要打破英国文化历史主义研究者封闭于国内本土化研究的倾向,让英国更多的学者放眼看世界,吸收国外马克思主义研究的先进成果,并让英国马克思主义研究在国际上获得认可和传播。在安德森担任《新左派评论》主编之后,其更是以借助杂志理论学术交流和学术宣传的平台,引进翻译了很多国外知名的马克思主义理论专著。在与历史主义学派开展学术争鸣的活动过程中,不但推动了马克思主义在英国本土的发展,而且还引起其它国家对这一论战话题的思想关注,并且保持了自身学术研究的思想独立性,而不是随波逐流,从而让更多的学术理念和学术价值登上国际舞台。

猜你喜欢

历史主义结构主义安德森
电影界的“强迫症之王”——韦斯·安德森
从先锋到新历史主义
定格动画的新阐释——安德森和他的《犬之岛》
结构主义文论回望与再探
《从街角数起的第二棵树》的结构主义解读
李永刚著《历史主义与解释学》推介
正已烷职业中毒防控——安德森模型的应用
永远严峻的考验:新历史主义视域下的《萨勒姆的女巫》
语言的牢笼:论詹姆逊对形式主义与结构主义的批判
民主的历时性演进图谱——一种历史主义的批判性阐释