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走进社会 上好“第三课堂”

2021-12-06王文军

家庭教育报·教师论坛 2021年40期
关键词:第二课堂素养探究

王文军

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这是我国新的历史方位。深化课堂革命,创新课堂教学方式,必须牢牢把握这一历史方位,用创新教学方式培养创新人才,以实践探索培养学生的实践能力和综合素养,推动新时代我国教育高质量发展。为此,陕西省教育厅开展了“课堂革命,陕西在行动”系列活动,以“三个课堂”教学改革为抓手,推动陕西省“课堂革命”向纵深发展。推动“三个课堂”教学改革,需要教师彻底转变教学理念,开拓视野,不断创新,在深化“第一课堂”教学改革的同时,以新的视角审视校园各种活动,充分利用校园各种资源,积极开展别开生面的“第二课堂”,更要创设条件,聚焦社会大课堂,组织学生走进社会,融入生活,以社会真情景、真现象、真问题,引导学生体验生活,思考问题,分析现象,揭示本质,以所学知识解答社会未解问题,做到学校教学与社会大课堂相融合,打造“第三课堂”,让“第三课堂”成为学生成长的大熔炉,炼就出学生的真本领。

一、明確“课堂革命”“三个堂课”内涵是深化“第三课堂”教学的先决条件

何谓“课堂革命”?“课堂革命”就是“要革除当下知识本位、教师主体、教室局限的弊端”,实现从“知识核心”目标向“学生素养核心”目标的转变,切实突破单纯知识学业负担对学生学习内在动力的抑制,突破知识传授式教学的枷锁,真正落实基于问题的教学、参与型教学与基于项目的主题教学,强调课堂的“生活”属性,将课改视为学生课堂生活方式的转变,高度重视学生课堂生活的质量、状态,让课改的洪荒之力在课堂生活世界中引爆,力促全面、深刻、立体的“课堂革命”发生。

何谓“三个课堂”?“三个课堂”是指教师教育与学生学习、知识传授与能力培养、智能发展与人格养成的三种类型的场所。“第一课堂”是指在教室的课堂。“第二课堂”是指校内的学习场所,是指除“第一课堂”之外的所有校内资源。“第三课堂”是指走出校门以外的社会实践学习锻炼的场所,主要以研学基地、爱国主义教育基地、劳动教育基地、文化馆、博物馆、体育馆、社区、农村、工厂、市场等校外教育服务设施、志愿者服务、社区服务、社会调查、采访,开展调研等活动为载体的课堂。

“三个课堂”相辅相成,缺一不可。“第一课堂”是基础,“第二课堂”是“第一课堂”的活化和展现,具有实施方便、安全、快捷的优势。“第三课堂”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知识的检验和印证、是探索,是新问题的发现和解决的实验场所。“第三课堂”是“第一课堂”“第二课堂”的最高实现形式,是学生在学校学习期间与社会高度融合的社会大课堂。正确处理“三个课堂”之间的关系,必须反对“第三个课堂”补充说和延伸说。这一观点不仅错误,而且往往会导致教学改革不深入或半途而废。补充说认为,“第一课堂”缺乏学生的实践性和真实的体验性,需要“第三课堂”来弥补。这种观点虽然看到了“第一课堂”不足之处和“第三课堂”的优势,但在课堂的主次和教学手段与目的等关键问题上关系颠倒、地位混淆,对积极开展“第三课堂”是不利的。“延伸说”认为“第三课堂”是“第一课堂”和“第二课堂”的延伸,这与补充说本质是一致的。课堂教学的主阵地仍然是“第一课堂”。这对深化“第三课堂”的开展带来一定的限制,更谈不上把“第三课堂”上升到学生学习主阵地的高度来认识。现实中,虽然开展“第三课堂”困难重重,如学生的安全问题、社会配合问题、探究的复杂性问题以及教学设计的难度问题等,但这不是降低“第三课堂”作用和地位的理由。补充说和延伸说对教师开展“第三课堂”的主观愿望、积极性和创造性会将带来的一定的极影响。在这一观点的影响下,教师对开展“第三课堂”得过且过,象征性地开展一些社会实践探究活动,未能真正实现“第三课堂”教学的目的和要求。

故此,在“三个课堂”中,教师应更重视“第三课堂”的教学设计和实施,抓住一切有可能的机会深入开展“第三课堂”教学活动。

二、开展“第三课堂”教学是适应新时代国家对创新人才的需要

1.开展“第三课堂”教学活动是社会实践的需要。教育的目的是培养德智体美劳的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现代化的建设者和接班人,立德树人是教育的根本任务,因此,培养学生创新意识和实践能力是教学的第一要务。课堂教学不仅要重视“第一课堂”教学,引导学生学习课本知识,更为重要的是以课本为载体,帮助学生探究现实问题,研究真现象,解决真问题,提升学生的综合素养。凡是杰出人物,其学习都是把书本知识与社会实践相结合,在社会中学,在生活中学习,在与自然、社会打交道中学习。如牛顿发现万有引力定律不是在书斋中,而是在苹果园里和孩子们的游戏中。学习游泳和钓鱼,需要理论指导下,在实践中不断地探索总结才能实现。课堂教学必须坚持实践第一的观点,引导学生走进生活、走向实践,用所学知识探究未知问题。

2.开展“第三课堂”是学生回归学习本真的需要。认识世界是为了改造世界。如果以认识世界为根本目的,认识世界有何用?现有的课堂教学,无论是教师的讲还是学生的学,以课本为本,以记背和理解为目的,都基本停留于认识的层面上,缺乏实践的深度体验。探究资料往往是从网上下载的或是从别的书上摘抄下来的,基本上都是二手资料,是间接的,缺乏学生自我观察、自我发现、自我生成、自我提炼的认知和探索过程。教学中预设的问题往往是程式化的,解答过程也是统一化的,这在一定程度抑制了学生的创新思维。这种教条主义地对待教学改革,往往使改革换汤不换药,改革流于形式或走了过场。真正的“第三课堂”必须摈弃上述诸多弊端,坚持一切来源于生活,一切服务于生活,强化学生学习的探究生成过程。

总结 创新课堂教学不能只局限于三尺讲台,也不能局限于上百亩的校园。教师应解放思想,创新思维,拓宽视野,做到“第一课堂”“第二课堂”与“第三课堂”相结合,以生活、实践为根本,以练就学生真能力、提升学生真素养为目的,大胆创新教学方式,创设条件,积极引导学生走出校门,走进社会,引导学生在探究生活中提高能力,提升素养,完善人格,为新时代培养具有实践能力和创新思维的有用之才做出应有的贡献。

猜你喜欢

第二课堂素养探究
“第二课堂”课程化建设路径探究
抓住本质重理解基于素养活应用
设问引导探究
01—02合刊
多思少箅彰显素养
一节践行核心素养的数学拓展课
高职院校第二课堂学分认定制管理的有效性研究
一类特殊不等式的解法探究
追本溯源提升素养
成长课堂