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中女性形象变化研究

2021-12-06李芯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女性形象受众

李芯

摘要:近年来,随着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的大量涌现,此类节目中女性形象的呈现也受到人们的广泛关注。文章选取我国近年来较为完整的女团养成类节目《创造101》和《青春有你2》,并以配对样本 T检验和双因素相关分析为基础,进行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中女性形象变化的内容分析研究。

关键词: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 女性形象 受众 选手

1. 研究现状及研究背景

1.1 研究背景

2015 年 7 月,中国首档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节目《星动亚洲》第一季播出,“偶像养成”这一全新的节目模式开始在国内出现。然而中国并没有系统的偶像养成培养模式产业链,而是借鉴于来源自日韩的偶像产业的“偶像养成”概念。自 2015 年起,中国开始涌现大量的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节目,如《蜜蜂少女队》等等,但未引起中国的偶像打造热潮。自 2018 初播出的《偶像练习生》起,引爆网络,引发了全网关注和话题讨论。同类型的偶像养成类节目《创造 101》、《青春有你2》等纷纷出现并热播,都有着极高的播放量和话题度。相较2018 年之前的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自 2018 年后出现的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节目才真正开启了中国的偶像养成类产业模式,将“养成”的核心逐渐展现出来。

1.2 研究现状

养成类综艺虽在我国发展历史不长,但也受到我国许多学者对该问题多角度的研究。女性形象塑造的传统模式正在逐渐发生转变。晋碧璇(2019)和杨誉芳(2019)认为,《创造 101》这样的女性综艺,虽然在塑造女性形象上难以脱离媒介中传统的女性形象的刻板设定,但一定程度上做到了对这些刻板印象的解构。毛悦(2019)认同《创造 101》在女性形象建构上的积极努力,她指出女性综艺节目备受追捧实际上反映了当代女性对美的个性化追求,不仅追求外表形象的美丽,还把对美的追求投射于价值观念之中。

2.研究对象与基本假设

本文遵循“提出假设—针对假设进行验证—证明或推翻假设—分析原因”的研究思路,在对样本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中的女性形象进行量化分析的基础上,结合相关的资料文献对数据分析的结果进行定性研究,从而发现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

2.1研究对象

我国的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节目自 2018 年后,才真正开启了中国的偶像养成类产业模式,将“养成”的核心逐渐展现出来。因本文考察的是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中的女性形象,故男团养成类节目不在本次研究的范围内,而2018年以来较完整的、以女性形象进行偶像养成类的综艺节目只有2018年的《创造营101》和2020年的《青春有你2》。所以本文选取了2018年以来的两档收视火爆的女团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2018年的《创造营101》和2020年的《青春有你2》。

研究以两档节目中,决赛得到受众票数前十的选手作为研究对象,运用内容分析法对20个样本女性选手形象展开分析,通过基本信息层面、人设形象层面、业务能力层面三个层面对选手的形象进行内容分析,以9个指标作为变量来进行统计和数据录入,这九个变量指标分别是:年龄、文化程度、决赛最终排名、形象设定类型、节目中是否进行形象延展、擅长领域、节目前练习时长、节目前是否出道、初舞台评定等级。

3.数据统计与分析

3.1 两档综艺中选手的基本信息差别

3.1.1 数据分析结果

在研究的样本对象中,两档节目排名前10的选手中,选手年龄总体上有所增加,《创造101》选手多数集中于16至20岁,年龄分布也较为不均;而《青春有你2》的选手年龄较为稳定地集中在21到25岁。选手总体学历也有所提升,学历为本科的选手占比没有变化,学历为专科的选手占比从0增加到了20%,学历为高中的人数占比从30%减少到20%,初中学历的选手占比从10%减少为0。

3.1.2基本信息变化分析

1. 低龄化现象有所改善。

练习生的年龄大多集中在 00 后及 90 后中,相对年龄较小、可塑性较强。过去有10岁女团“闪电少女”刷新公众对女团低龄化的下限;2018年节目《创造101》的出道组合平均出道年龄为20.91岁,同年通过养成类节目出道的男团组合Nine Precent,平均出道年龄只有19.44岁。而2020年节目《青春有你》经过公众投票选出的选手平均年龄在23.88岁,可见公众的价值导向更为理性客观,不会盲目地以年轻为美,而是看到了选手身上超于年龄丰富多元的美。

2. 整体学历水平提高

通过两档节目选手的学历情况比较和信息调查,虽然年龄上看似为“高龄女团”,2020《青春有你2》选手的总体学历水平是养成类综艺节目中较高的,选手们不仅重视锤炼自己的专业实力和技能,也看重自身的文化水平和能力。可以看出大众的选择更倾向于关注选手的综合水平,更全面地评价选手的能力。

3.2 两档综艺中选手的人设形象差别

3.2.1 人物形象设定差别

1. 数据分析结果

对两档综艺节目中选手的形象设定变化进行分析时,笔者将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中出现的女性形象进行分类,归纳总结出该类节目中出现的“女王风范”、“甜美可爱温柔”、“性感成熟”、“中性风”、“鲜明个性酷”五个类别。对五个类别进行依次编码“0”“1”“2”“3”“4”。在数据统计后根据数据对两档综艺节目形象设定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

其中显著性为0.081>0.05,无法拒绝原假设。但可以看到。0.081<0.1,属于边际显著,具有一定的显著性,但显著性不明显。

3.2.2人物形象设定差异原因分析

1. 受众审美更包容多元

近年来,偶像市场经历了井喷式的发展和代际更迭,提及女团,受众脑海里第一时间浮现的可能是“甜美可爱”、“性感成熟”、“女王风范”这些传统女团的刻板印象。新时代下,粉丝规模的升级和圈层的扩大促进审美意识觉醒,传统意义上“白瘦幼”的女團审美标准被打破,粉丝期待看到更多元、开放的女性形象,而不是只局限于标准刻板的偶像形象。“中性风”“鲜明个性酷”这些更个性化的女性形象更受到大众的青睐。多元化的女性形象迎合了不同粉丝群体的审美期待,女团偶像不再是千篇一律的刻板“模型”,而在一定程度上突破了过去父权制主导下的单一的男性审美标准,展现出女性主体意识的觉醒。

2. 受众个性的理想表现

此类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以女性受众为多数,受众在选秀节目中心仪的选手的性格,是受众自身所向往和追求的,是自己的一种理想表现。陪伴偶像“养成”的过程其实是受众自身的一个自我发现和自我支持的过程, 表面上看粉丝崇拜的是偶像, 实际上是粉丝们借助偶像的这种意象对自我个性进行张扬, 通过追星粉丝将自己的个性移情到了偶像身上。

社会阶层的多元化造成了不同“想象共同体”的凝聚,这些拥有相同对抗性话语的群体能够达成一种“对立认同”进而和对立面进行抵抗,在这个过程中会产生对抗性快感。

(1)中性风格,形象反抗

我国自古以来就是以"男权文化"为中心的社会,对于女性美的评判标准也是建立在男性认同的基础上,女性自身也沉醉于此类的赞美中,所以瓜子脸、"S化线"、樱桃小嘴等成为了国人眼中理想的女性形象。2005年《超级女声》中的李宇春所代表的中性风则颠覆打破了这种刻板印象,呈现了一种反刻板印象的新女性形象,偶像养成类节目中《创造 101》的杨芸晴,《青春有你2》的刘雨昕、陆柯燃等也都因其自身颠覆于主流意识和传统审美的形象获得众多粉丝和超高人气。在主题曲考核中,刘雨昕拒绝穿节目组统一的裙子制服,而选择裤装。服饰作为一种非语言符号,在塑造视觉形象的同时,也传递着特定的审美观念。

(2)个性张扬,亚文化反抗

除形象反抗之外,还有亚文化反抗。在传统主流艺术形态中,嘻哈文化、街舞文化都是“非雅文化”的青年亚文化。但在偶像养成类节目中我们可以看到说唱歌手和街舞表演也可以成为主咖,并获得大众接受和喜欢,《偶像练习生》的王琳凯,《创造 101》的Yamy都是典型的例子。在这些进行形象抵抗者和亚文化抵抗者获得认可和成功的过程中,其追随受众也在与传统观念的抗争中获得了对抗性快感。

3. 女性仍未摆脱“被看”

美国女权主义理论家劳拉 · 穆尔维认为,男性主体是媒介文本的观者 ,而女性则是被观看的客体 ,“看”与“被看”是话语权力实施的第一步。[4]从研究数据我们可以看到,尽管是主题为“女性无限可能”的《青春有你2》,与2年前的《创造101》在形象设定上仍不具有明显的显著性。尽管節目呈现了多元化的女性形象,突破了传统“女性气质”的桎梏,但女性仍未摆脱男权社会下“看”与“被看”这一蕴含着复杂的主宰与被主宰的关系,在此关系下建构的女性形象也往往符合男性的审美。尽管不同形象的选手都赢得了观众的喜欢,但高居前九个出道位名次的仍然是统一的身材姣好、面容美丽的形象。另外,无论是节目中一直在强调的“表情管理”,还是观众对选手在“在节目中长胖”的严厉攻击 ,都在不同程度上规训着女性的身体。对每位选手表演全过程的直拍更是意味着女性必须在严苛的表情管理和身材管理下,即时完成对自我身体的规训。

3.3 两档综艺节目选手形象延展差异

3.3.1 数据分析结果

《创造101》节目镜头中,前10位选手体现了形象延展的只有3位,而在《青春有你2》节目镜头中,前10的所有选手都体现了形象延展。利用SPSS19.0分别对两档综艺节目是否进行形象延展的两份数据进行配对样本T检验分析,可以得出显著性为0.001<0.05,拒绝原假设,则说明两档综艺节目在对选手进行形象延展方面有显著差别。

3.3.2 形象延展差异分析

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节目的正片时长经常长达几个小时,除了舞台表演外,还大篇幅的加入了选手们的练习镜头、互动游戏镜头、日常生活片段等等,可以更全方位的展现选手在台上台下不同的性格特征,体现选手性格的反差。例如《青春有你2》中的喻言,平日里是“特种女兵”形象,不怕苦不怕累,个性豪爽不矫情,但在演绎温柔曲目的时候又体现出了温婉柔和的一面。《创造 101》中的王菊,不符合常规女团审美的外表下是一个坚强、不屈向梦想进发的独立女性形象。

两档综艺节目在对选手进行形象延展方面有显著差别,可见2020年的《青春有你2》节目比2018年的《创造101》更注重体现选手的形象延展,从而使选手在观众面前的形象更生动立体,使观众对选手和该节目的印象更为深刻。通过节目全空间性的记录,偶像在观众的心中不再仅仅是舞台上表演时耀眼夺目、高不可攀的形象,他们的形象更丰富、个性更鲜明。

3.4 选手业务能力与排名高低关系的探究

3.4.1 数据分析情况

利用SPSS19.0对综艺节目《青春有你2》的选手决赛排名与选手练习时长、节目前是否出道以及选手的初舞台评级进行相关性分析,得到表3.4.1。从表中可以看出,选手排名与练习时长、节目前是否出道、初舞台评级因素的显著性分别为0.664、0.774和0.679,均大于0.05,拒绝原假设,则说明选手排名高低与练习时长、节目前是否出道、初舞台评级都没有显著差别。

3.4.2 原因分析

虽然2020年《青春有你2》综艺节目的标语为“多远都可以到达”,但观众并没有完全按照选手实力和选手的努力程度进行投票,投票的依据可能包含了选手的个性、努力程度等其他因素。许多偶像养成类节目中的选手相对来说并不完美,会有观众从这些不完美的选手身上看到自己的影子,使得人们沉浸于大众文化,在偶像成长的过程中获取心理满足感。如《创造101》选手杨超越舞台唱跳基础较差,即使努力也很难出成绩,节目中常常委屈得哭鼻子,尽管如此她还是收获了众多粉丝,因为许多人“仿佛在她身上看到了那个废柴的自己”。在偶像养成类节目中,实力不是高人气的唯一决定因素,而可能是选手的某项特质吸引观众眼球,这也是养成类偶像通常“立人设”的原因。

4.研究结论

本次研究利用量化分析的方法对我国两档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2018年《创造101》和2020年《青春有你2》中的女性选手形象进行了一次内容分析,发现了两档时隔2年的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体现出的女性形象的特点及差异,得出了如下三点结论:

1.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选手低龄化现象有所改善,整体学历有所提高。

2.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受众审美较之前更为包容多元,但女性仍处于“被看”的被动角色。

3.偶像养成类综艺节目选手排名高低与练习时长、节目前是否出道、初舞台评级没有显著差别。

通过量化分析得出具体的结论之后,笔者结合相关资料对数据分析结果进行了较为简单的定性分析,进一步探讨了现象背后的深层次原因。但在新媒体时代背景下,同类型节目的暴增引发的同质化现象愈加严重,如何保证节目的吸引力,如何保证受众忠诚度与粘性都是亟待思考的问题。

参考文献:

[1]单培培.偶像养成类综艺中的女性形象建构——以《青春有你2》为例[J].新媒体研究,2020,6(10):106-108.

[2]李忻诺.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节目研究[D].南京艺术学院,2019.

[3]孙海伦.“养成”视角下真人秀综艺节目的创新[J].传播力研究,2018,2(18):173.

[4]王蕾.女性主义视角下的网络媒介传播——以网络女红人为例论女性表达[J].河南大学报(社会科学版),2011(2):110-116.

[5]余富强,胡鹏辉.拟真、身体与情感:消费社会中的网络直播探析[J].中国青年研究,2018(7):5-12,32.

[6]叶敏. 参与式文化背景下偶像养成类真人秀节目研究[D].湘潭大学,2019.

猜你喜欢

女性形象受众
浅析新媒体时代下受众观的演变
融媒体生态下广播与受众共赢发展的路径思考
论网络传播中受众的逆反心理
曲艺受众分析
阿尔比作品《动物园的故事》“厌女”可能性分析
“看”与“凝视”中的美
西方女性摄影作品中的女性形象——恐慌与愤怒,焦虑与恐惧
浅析电影中的女性形象在商业化运作下的作用
文化视野下日本文学作品中女性形象探究
自媒体环境下受众的“聚合”与“分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