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课程思政视域下高校党建育人模式的探索和研究

2021-12-06王宇佳

科学与生活 2021年23期
关键词:育人模式高校党建课程思政

摘要: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高度重视高校教育,针对“培养什么人、怎样培养人、为谁培养人”这一问题,提出了“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为高校教育事业发展提供了根本立足点。其中,大力推广的课程思政育人模式,更是对“为谁培养人”、“培养什么样的人”、“怎样培养人”做出了回答。在具体高校教育中,课程思政融合党建文化,两者相辅相成,为高校推动课程思政育人模式的实践与创新提出了一些思路。

关键词:高校党建、课程思政、育人模式

一、引言

党的十八大以来,以习近平总书记为核心的党中央高度重视教育工作,提出“教育是国之大计、党之大计”的重要论断,明确教育需要坚守“为党育人、为国育才”的初心和使命。在2018年9月召开的全国教育大会上,习总书记站在发展教育事业全局的战略高度,总结了中国教育事业发展的经验和成就,剖析了教育工作面临的新形势和新机遇,对加快推进高校教育、建设教育强国、办好人民满意的教育作出了全面部署。习总书记还提出,未来需把教育摆在前所未有的地位,把教育与国家的前途命运、党的前途命运紧密联系起来,做好新时代教育工作的行动指南。

同时,课程思政,作为一种新的教育理念,受到了前所未有的关注。2019年8月,中共中央办公厅、国务院办公厅印发《关于深化新时代学校思想政治理论课改革创新的若干意见》,明确了“思想政治教育贯穿人才培养全过程”、“全面推进高校课程思政建设”的工作目标。2020年5月,教育部又出台了《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为不同专业课程如何开展课程思政提出了关键性的指导意见。

目前,如何结合高校党建文化、专业人才培养方案和课程思政建设,落实好《高等学校课程思政建设指导纲要》的相关要求,对所有高校而言都是一项挑战,也是一个机遇。

二、现阶段高校党建所遇瓶颈

(一)党建文化与人才培养体系融合不够深入

各高校在开展党建工作时,仍处于探究党建引领人才培养的具体实现过程的初级阶段。而将党的方针、政策和路线读懂读透,从而紧密渗透到人才培养方案制定、人才培养体系构建、及日常教学环节设计中,并归纳出行之有效、可推广借鉴的方式方法,同时予以固化,就需要高校全员参与,上到各部门及二级学院,下至各党支部,大家需通力合作,协力出台相關政策制度,摸索相关实施方案。这绝非易事,需要所有部门持之以恒、反复探索。

(二)党内主题教育与教学工作结合不够紧密

2021年4月,中共中央印发了修订后的《中国共产党普通高等学校基层工作条例》,要求各高校以习近平新时代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思想为指导,深入贯彻党的十九大和十九届二中、三中、四中、五中全会精神,以党章为根本依据,落实新时代党的建设总要求和新时代党的组织路线,对高校基层党组织工作作出全面规范,是新时代高校党的建设的基本遵循。现阶段,大部分高校仍在不同层面组织和开展党内主体教育和基本教学工作,形成了“就党建抓党建,就业务抓业务”的“两张皮”现象,导致党建工作和教学工作无法相融合,这为党内主题教育的彻底贯彻、党建文化的深入开展、和立德树人目标的全面落实带去了一定的不良影响。

(三)党建文化嵌入师生生活不够全面

现阶段,高校党建工作基本处于单打独斗环节,嵌入教师和学生生活的方式和纬度不够紧密、深刻,存在片面化、局部化、独立化等问题。在关注教师提升、学生成长过程中遭遇的问题时,不够深入;在制定教师培育、学生培养体系时,脱离了党建文化中的某些要素;在党组织开展组织相关工作过程中,师生于各阶段、各环节的参与度相对欠缺;这就导致高校的党建文化与师生的整体生活交集不够深入,这为后续党建因素融入到专业人才培养与科研教学工作造成了一定困难。

三、课程思政建设为高校党建带来的契机

(一)开展教师思想政治教育,提升课程思政的专业度

为了提高课程思政建设水平,保证各个课程与思政元素有机融合,各大高校首先应加强提升全员教师的思想政治教育,确保每位教师都有坚定的、正确的政治立场,保证每个专业、每门课都有合理的、合规的教育目标,做到各个课程与思政元素的有机结合,从而将党的重要思想、最新指示传递给每位学生,无形中促进了党建文化的可持续建设。

(二)加强院系合作,构建优质资源共享机制

课程思政,作为高校落实“立德树人”根本任务的重要举措,对高校党建的影响是极其深远的。这不仅需要高校关注教师自身的师德和业务能力,持续不断提升思政课教师和非思政教师的“道、学、术”能力,最终打造出一支可靠、可敬、敢为、有为的教师队伍;同时也需加强院系合作,建立专门的思政研讨学习中心,为不同学科、不同专业教师答疑解惑,从而发挥出各个专业教师的联动作用,形成育人共识,使得专业课与思政理论课同向同行。

(三)构建课程思政协作机制,加强对教师思政方面的考核与评价

目前,高校各院系、各部门间虽有业务合作,但关系仍不够紧密。接下来可从学生处入手,利用互联网构建信息化平台,收集最新学生热门话题,关注师生思想动态,了解他们价值取向;从而提取出关键思政元素,分享给授课教师,帮助老师们获得一手思政教学资料,结合所授专业内容,契合学生价值观和世界观,从上到下构建高校内部课程思政协作机制。另一方面,高校需出台相关考核机制,确保每位教师都有正确的思政教育意识,可以将专业知识和思政教育做到有机结合,从而达到“立德树人”的最终目标。这就需要高校各部门明确教师的各项职责和工作目标,加强对教师个人素质与思想道德的考核。

参考文献:

[1]钱海燕,李祥永.“三全育人”视角下高校党建工作的着力点[J].党政论坛,2021(05):31-33.

[2]杨辉.“课程思政”视域下高职院校教师队伍建设的思考[J].牡丹江大学学报,2021(09):107-112.

[3]翟文豹.课程思政建设:逻辑起点、基本前提与实践路径——以行业特色型高校为例[J].现代教育管理,2021(09):35-41.

作者简介:

王宇佳(1988.04-)女,汉族,浙江义乌人,讲师,硕士研究生,研究方向:高校人才培养模式研究

猜你喜欢

育人模式高校党建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发挥专业特色 实施“课程思政”
课程思政下的民办高职院校师生关系构建
论学分制对大学生思想政治教育的挑战及对策
“双一流”建设不能缺失本科教育
新媒体成为高校党建“新武器”
立德树人视阈下的服务型基层党支部构建方式探究
运用QQ群开展高校学生党建工作研究
新媒体视域下高校党员教育管理路径探析