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红船精神的内涵及其现实启示

2021-12-06宋成鑫

牡丹江大学学报 2021年1期
关键词:红船初心革命

宋成鑫 王 静

(东北林业大学马克思主义学院, 黑龙江 哈尔滨 150000)

红船精神流传至今已近百年,百年风雨,筚路蓝缕,红船精神以其优秀的品质、高尚的情怀和昂扬的斗志始终焕发着勃勃生机。“‘红船精神’一直激励和鼓舞着我们党坚持站在历史的高度,走在时代的前列,勇当舵手,引领航向,不断取得革命、建设和改革的一个又一个胜利。”[1]新时代,在民族复兴的伟业中,深入挖掘红船精神的深刻内涵,张扬红船精神的时代风采,从中承继共产党人的使命,坚定前行的方向,汲取信仰的力量。

一、红船精神的基本内涵

红船精神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立而诞生,伴随着中国共产党的成长而完善。中国共产党第一次全国代表大会在上海兴业路76号召开,结束于浙江嘉兴南湖的一艘游船,这艘游船就具有了特殊的象征意义,象征着革命,象征着光明。红船作为表象,它承载和凝结着中国共产党的创立和中国共产党所特有的精神与品格。2005 年6 月21 日,当时担任中共浙江省委书记的习近平同志撰写了“弘扬红船精神,走在时代前沿” 的文章在《光明日报》上发表,创造性地提出了红船精神并阐述了它的内涵,即:“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2]习近平同志对红船精神内涵的概括,深刻地揭示了红船精神的精神实质。

(一)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

实质上是一种敢于承担起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与使命,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精神。中国共产党成立于国家遭受资本—帝国主义侵略和封建统治压迫的命运多舛之时,中国人民精神饱受摧残压抑苦闷之际。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是中国历史上开天辟地的大事变,改变了中华民族的命运,改变了中国人民的精神面貌。近代以来,为探索国家的出路,中国人民进行了太平天国运动、洋务运动、戊戌变法和辛亥革命等,但无论是宁死抵抗的流血革命还是温和推行的改良运动都没能把旧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中拯救出来。随着新文化运动的掀起,将马克思主义带入了中国,解放了人们的思想。中国共产党最初仅有50 多名共产党员,这样一个平均年龄不到28 岁的风华正茂的团队,从1919年的五四运动到1921 年7 月份,就完成了酝酿、筹备到正式建立的过程,可谓时间之短,效率之高,足见我们党创立之时,那种敢于承担起历史和时代的责任与使命的担当精神,那种开天辟地无所畏惧,敢打敢拼的战斗精神。

中国共产党凭借着敢为人先、勇于实践、勇于创新的首创精神,将马克思主义与中国具体实际相结合,走出了一条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中国共产党成立后,就创新性地制定了彻底的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以及探索到了农村包围城市、武装夺取政权的这条适合中国国情的革命道路,成功地将中国从半殖民地半封建社会解救出来,成立了新中国;在十一届三中全会上党提出了对内改革、对外开放政策,开启了中国腾飞发展的创新篇;党的十八大以来,中国特色社会主义进入新时代,创新性地提出了 “两个一百年” 的奋斗目标、“五位一体” 总体布局、“四个全面” 战略布局、新的发展理念等,实现了中华民族从站起来到富起来和强起来的飞跃。所以,在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我们全体党员要坚定不移地围绕在党中央周围,坚决拥护党的领导,担起历史和时代赋予我们的责任与使命,勇于实践、勇于创新。

(二)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

实质上是不断奋斗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中国共产党是以马克思主义理论武装起来的先进政党。中国共产党的诞生,使中国革命从此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和强大的精神支柱。”[3]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的始源,从未因历史的变革、时代的境迁而淘汰,它一直勇立潮头,引领时代发展,凭借着坚定理想、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带领中国人民走向更加美好的生活,为实现全面小康社会、民族复兴不断奋斗,为最终实现共产主义而不断奋进。“衡量一个党是否先进, 不仅看其举什么旗、走什么路,还得看其是否艰苦奋斗、脚踏实地干, 一个实际行动, 胜于一打纲领。共产党人的奋斗目标是最终实现共产主义, 这决不能靠坐而论道实现, 更不能靠敲锣打鼓就到来, 唯有依靠一代又一代的共产党人苦干、实干、巧干才能实现。”[4]

中国共产党走过了近百年,就是凭借着不断奋斗和脚踏实地的精神,带领人民群众推翻了 “三座大山”,建立了新中国。但新中国成立之初,我们却是一穷二白,百废待兴的国家。工业基础薄弱,没有自己的车、船、飞机、火车,连小小的火柴都不是自造,农业生产力落后,五亿多人民的温饱都是问题。但 “人们对美好生活的向往就是我们的奋斗目标”[5]。无数怀有坚定理想信念与崇高革命精神的奋斗者,为了这一目标贡献了自己的智慧和力量,让中国一步步的走向富强,由中国制造变成中国创造,由中国产品变成中国品牌,由中国速度变成中国质量,这些转变都是无数时代奋斗者们脚踏实地干出来的。正因为有了这些为实现目标百折不挠、认真务实、扎实肯干的奋斗者,才会有今日强大的祖国,时代的强国。

(三)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奉献精神

实质上是为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而不懈努力,是为人民服务的担当精神,体现了共产党的人民性。“中国共产党从诞生那天起,从来没有自己的私利,而是以全心全意为人民谋福利为根本宗旨。”[6]“红船” 形象地描绘了党与人民的密切关系,人民好似洪湖之水,党便是这艘红船。“水可载舟,亦可覆舟”,只有真正的依水行舟,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忠诚于人民,只有真正得到人民群众的拥戴,才有了中国共产党的今天,才有了辉煌的99 年,才能拥有更加辉煌的未来。

在新的历史时期,在即将实现 “第一个百年” 目标的重要时刻,在实现中华民族伟大复兴的未来征程中,我们共产党人必须进一步弘扬红船精神,把建党时的宗旨永远牢记于心。群众观不能丢,要以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为己任,始终牢记立党为公、执政为民。建党之初我们就坚持 “人民、只有人民,才是创造世界历史的动力” 的群众观,及 “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的价值追求。改革发展中我们党相信人民、依靠人民、尊重人民,充分利用党内外群众监督作用,督促广大党员干部要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去,脚踏实地地为人民办事。只有真心实意地为人民群众办事,把人民的利益放在最高处,我们党才能永远立于不败之处。新的历史时代,我们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担当精神。“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活动,要求全体党员自上而下以身作则,提高党性修养,真正走到人民群众中去,真正为民办事。服务窗口的微笑多了,群众办事效率提高了,真心实意为民着想的干部多了,群众的满意度高了。这些日常生活细微之处的变化,才是实现最广大人民群众的根本利益所在,只有得到人民的褒奖,人民的拥护,敢于为人民担当,为人民牺牲,中国共产党才能勇往无前,最终实现民族富强,人民幸福,祖国统一的伟大梦想。

中国共产党在领导中国革命过程中,秉承红船精神并使之发扬光大,先后创立了井冈山精神、长征精神、延安精神、西柏坡精神等具有特定内涵的精神标识,它们与红船精神共同构成中国革命精神,红船精神是中国革命精神之源,它的精神品格深深烙印在中国革命精神谱系之中。

二、弘扬红船精神的现实启示

红船精神首开中国革命精神的先河,经过近百年岁月积淀,愈充实、厚重而强大。红船精神的创立与发展对中国革命精神的形成与发展、对中国共产党人精神世界的丰富、对我国革命、建设和改革事业的价值引领和精神激励均给后人留下深刻的启迪。

(一)坚定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特征

中国共产党的领导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本质的特征,这是经过百年革命、建设和改革的实践中国人民所得出的真理性结论。

中国共产党的成立,把建立社会主义进而实现共产主义人类最美好的理想作为自己的奋斗目标。社会主义理想的实现,首先要进行民主革命,完成反帝反封建任务,为建立社会主义社会开辟道路。中共二大,提出反帝反封建民主革命纲领,中国人民经过80年革命终于明确了革命的对象。从此共产党领导中国人民开始为这个理想,以百折不挠的奋斗精神,赢得了新民主主义革命的胜利,建立了新中国,经过社会主义革命建立起社会主义制度。正因为如此,毛泽东称共产党成立是开天辟地大事变。自从有了中国共产党,中国革命的面貌焕然一新。新中国成立后,以毛泽东同志为核心的党的第一代领导集体,带领中国广大人民对适合中国发展的道路进行了艰辛的探索,取得了重要的成就,为新的历史时期开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提供了宝贵的经验、理论的准备和物质的基础。1979年改革开放全面展开,中国共产党坚持 “解放思想,实事求是”,带领中国各族人民立足中国实际,在深刻总结国内外社会主义建设的历史经验的基础上,一以贯之,竭力探索,成功地开辟出了一条既坚持社会主义基本原则又符合中国实际的发展道路。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最大的意义和价值就在于解决了当代中国的发展问题;用实践回答了在中国这样的人口众多、经济文化落后的半殖民地半封建国家,如何开辟适合中国国情的强国富民之路,实现中华民族的伟大复兴。中国道路的成功深刻说明了只有中国共产党才能领导中国各族人民取得改革开放和社会主义现代化建设的伟大成就,更加说明了中国共产党创立之初的开天辟地、敢为人先的首创精神,一直引领着中国特色社会主义不断创新前行,不断开拓进取,带领中国各族人民奋勇前进,共创美好生活。

红船精神的首创精神、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集中体现了中国共产党的先进性;同时红船精神对党的先进性建设具有引领作用。红船精神诞生于过去,发展于当下,引领着未来。红船精神结合具体实际,一直引领中国共产党由革命党变成了执政党。中国共产党带领着亿万人民群众从民族独立到祖国统一,从解决温饱到对美好生活的向往,这些都需要红船精神作为指路明灯,照亮我们前行之路,需要创新、奋斗与无私奉献的精神作为前行的动力,并使我们党在前行的路上不会被淘汰,永葆先进性,永远走在时代的前沿。

(二)始终牢记中国共产党的初心与使命

红船精神彰显了党的初心和使命。“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就是为中国人民谋幸福,为中华民族谋复兴。”[7]这是中国共产党人在建党之时的初心与使命担当,也是我们党要想实现党的长期执政,人民幸福,国家富强,民族统一,一定要牢记的初心。“不忘初心,牢记使命,就不要忘记我们是共产党人,我们是革命者,不要丧失了革命精神。”[8]在《论语》里子贡问过孔子一个问题,如果治理一个国家需要三样东西,你说是哪三样?孔子给出了排序后的答案,一是粮食,二是军队,三是信仰。子贡又问,那如果只能有两样?孔子说,那就是粮食和信仰。子贡三问,两者只选一个呢?孔子说,那就是信仰,没有粮食没有关系,没有信仰什么东西都谈不上。没有了信仰,没有了坚定的理想信念,前进的路上就会迷失方向,就会忘记初心,丢掉使命,但红船所昭示的革命精神,为我们点亮了奋进的明灯。不断奋斗和脚踏实地的精神,以实现共产主义的崇高理想为己任就是共产党人应该具备的思想品质。

在党的十九大以后,党中央在全国范围内,自上而下的开展 “不忘初心,牢记使命” 主题教育活动,就是要求全体党员通过学习找不足,通过对照找差距,通过先进典范抓落实,将 “四风” 问题斩草除根,让党员干部们清醒地认识到我们党要想继续长期的执政下去,就要守住人民这个根基,就要肩负起人民对美好生活的追求及民族伟大复兴的使命担当。今年,在突如其来的疫情考验下,我们又是决胜全面建成小康社会、决战脱贫攻坚的收官之年,也是实现 “两个一百年” 奋斗目标的历史交汇之年,给我们党带来前所未有的考验与挑战,但道路越是坎坷,我们越是咬定目标不松口,越是要让人民群众看到我们党的执政能力,党员干部们越是要冲在前线,挡在前面,让党旗在疫情的战场上、在脱贫攻坚的战场上、在全面实现小康社会的战场上高高飘扬。

(三)秉承人民利益至上的情怀

中国共产党是马克思主义政党,马克思和恩格斯在1848 年的德文版《共产党宣言》中指出了唯物主义的根本立场,即人民群众是创造历史的唯一主人;共产党及其领导的无产阶级革命,是为劳苦大众谋解放、谋幸福的革命。中国共产党从红船启航之日起就牢牢把人民群众放在首位,放在最重要的位置,“为人民服务” 是党的根本宗旨,以民族独立,人民解放作为历史使命。“人民至上”“全心全意为人民服务” 不是一句口号,而是一代代革命者用汗水、泪水、鲜血浇灌成的为民之路。党的建立就是从人民群众中开始的, 建党之初的革命先辈们大多出生于富裕的家庭,衣食无忧、前途似锦是他们唾手可得的,但他们为了拯救水深火热中的劳苦大众,一心投入到革命事业中去。他们为了实现民族解放,祖国独立,人民幸福,把自己的一切都奉献给了人民。“我将无我,不负人民。我愿意做到一个‘无我’的状态,为中国的发展奉献自己。” 这是习近平总书记在2019 年3 月在罗马会见意大利众议长菲科时说的一句话。从党的十八大开始,习总书记用实际行动践行着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担当精神。人民至上是中国共产党从未忘记的初心和使命,是中国共产党前行的动力和鞭策,是对全体中国共产党员的根本要求。无论在全面建成小康社会的路上,还在新冠肺炎防疫工作上,习近平总书记无数次地提到 “人民”,人民群众的利益是我们追求的根本利益,只有人民群众满意了,我们的工作才办好了;只有人民群众幸福了,中国才能幸福;只有人民群众生命安全得以保障了,我们才算打赢了疫情防疫战;只有人民群众过上美好生活了,我们共产党人的目标才算实现了。

当今,中国的发展史无前例,但同样面临着风险和挑战。这就更加要求我们全党上下大力弘扬红船精神,用它的奋斗精神和奉献精神,始终与亿万中国人民手牵手、肩并肩,无论任何历史巨变或艰难险阻,永远把人民利益放在首位,党的指导方针永远与人民最关心的、最需解决的事情相结合,为人民谋幸福是我们最高的使命,从而获得人民群众的认可与支持。

(四)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自信

“一个没有精神力量的民族难以自立自强,一个没有文化支撑的事业难以持续长久。”[9]可见精神力量和文化自信对一个国家和民族的重要性。五千多年的悠悠历史,造就了伟大的中华精神文化,让我们自信的文化有优秀传统文化、革命文化和社会主义先进文化。红船精神和文化自信是有内在的紧密联系的。而革命精神是革命文化的重要组成部分,红船精神又是革命精神的起源,红船精神在整个革命文化中占有非常重要的地位,是我们党和中华民族发展的精神力量。步入新时代,增强文化自信,更需要红船精神中的首创精神与奋斗精神不断与时俱进、开拓进取,吸取更多更新更优质的精神养分,推动社会主义文化体系大步向前发展,从而为实现中国梦提供精神源泉。

“我们说要坚定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自信、理论自信、制度自信、说到底是要坚定文化自信。文化自信是更基本、更深沉、更持久的力量。”[10]文化自信的主体是人民,弘扬红船精神立党为公、忠诚为民的本质内涵,使得人民主体地位更加显现。党从人民群众中诞生,在人民群众中发展,党的革命文化都是人民群众在具体实践中得以继承与弘扬。坚决拥护人民至上的思想,事关党的兴衰成败,因此要大力弘扬红船精神,增强文化自信,推进中国特色社会主义文化建设。通过大力开展宣传工作,将红船精神的内涵具体化,现代化,大众化,让人民群众通过身边的平民英雄事迹,通过身边普通党员的默默奉献、任劳任怨、人民至上的公仆形象,建立正确的革命观念、文化观念和民族观念。不断加强我们必定能战胜一切困难,最终实现全面小康社会的目的;不断筑牢我们必定能带领全国各族人民最终实现人民美好生活的自信。

红船精神,推动着亿万中国人民乘风破浪,一路披荆斩棘,以首创精神成立了中国共产党;以奋斗精神开辟了历史悠久文明古国的新纪元,以奉献精神成就了中华民族的繁荣富强。百年红船不老,红船精神永存!红船精神定将激励中国共产党永葆蓬勃生机,定将引领我们伟大的国家建设成为社会主义现代化强国。

猜你喜欢

红船初心革命
红船
雕红船
红船向未来
一叶红船
永远的初心
论“不忘初心”
中国的出行革命
十八而志 不忘初心
十八而志,不忘初心
粉红革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