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合川黑猪保种现状和存在的问题

2021-12-05何双双

畜禽业 2021年12期
关键词:合川黑猪存栏

何双双

(重庆市合川区畜牧站,重庆 401520)

0 引言

合川黑猪是在特殊的自然环境条件下,经过长期选育形成的生猪地方品种,具有较强的适应性和抗逆性。主产于重庆市合川区渠江和涪江以北、嘉陵江两岸,以合川区钱塘、沙鱼、隆兴等镇为核心产区,分布于合川及与其接壤的铜梁、潼南、武胜、广安等地。据《合川县志》记载,合川黑猪起源于本地“泥猪、刺猪”,距今已有1 600多年的历史[1]。《重庆市志》第六卷记载,合川黑猪是一个古老的地方品种,本地黑猪比较耐粗饲,适应性和抗逆性比其他猪种好,繁育和育成率也比较高[2]。《合川县志》1996年版记载,合川县内黑猪全身毛黑、脚短、腹大而下垂,体型中等,在合川黑猪的选育过程中,民间流传着“异地选公,就地选母”的选种经验;《合川县志》中还特别记载了对合川黑猪种猪个体选择的要领是“前开后阔,稀毛白皮,口大肋深”。合川黑猪猪肉呈鲜红色,瘦肉切面呈大理石状,肉细嫩多汁,肉味芳香浓郁,深受消费者喜爱。

2006年10月审定合川黑猪为重庆市级畜禽遗传资源;2009年合川黑猪入选重庆市地方畜禽遗传资源一级保护品种目录;2009年3月发布《合川黑猪重庆市地方标准》,2009年6月实施;2011年,合川黑猪活体和非活体获得国家地理标志证明商标;2017年,建成重庆市合川区合川黑猪遗传资源保护场。2020年,重庆市合川区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重庆农殿山农业发展有限公司获得重庆市级合川黑猪种质资源保护单位称号。近年来,由于瘦肉型猪生产的兴起与发展,外来良种公猪的引进和杂交肉猪生产的发展,合川黑猪在数量上有所下降,主要用作经济杂交的目标,用于纯繁的比例急剧减少[3]。通过开展合川黑猪品种资源保护,可传承这一传统地域特色品牌,提高品牌影响力,促进该产业健康发展,促进农民增收,推动合川区畜牧产业发展。

1 保种工作的主要做法

1.1 开展合川黑猪保种选育

合川区畜牧兽医中心积极开展合川黑猪资源保种选育工作,支持生猪人工授精站、合川黑猪资源保种场、合川黑猪养殖场选育纯种合川黑猪公猪;指导饲养纯种合川黑猪母猪以及纯种繁育的养殖场、农户开展合川黑猪品种资源保护。目前通过合川区2019年中央农业生产发展优势特色主导产业发展生猪产业项目、合川区2018年市级农业产业发展资金合川黑猪保种选育与开发利用项目、合川区2020年市级农业专项资金种质资源保护与良繁体系建设项目等投入财政专项资金438万元用于合川黑猪保种和选育;依托重庆市合川区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这一龙头企业来开展合川黑猪品种保护与选育工作,建成一个300头合川黑猪市级遗传保种场,选育合川黑猪种猪300余头,扩繁场正在完善土地、林地和环保相关手续;与重庆市畜科院进行技术合作,开展了合川黑猪保种场种猪血缘测定;推进合川黑猪标准化养殖,开展合川黑猪地方标准修订工作。目前正在开展全国第三次畜禽遗传资源普查工作,将合川黑猪纳为重点普查对象,充分掌握合川黑猪遗传资源情况;召开合川黑猪产业化开发研讨会,专题研讨合川黑猪开发利用及打造合川黑猪产品品牌,多元化、优质化打开销售市场,分阶段分步骤实现合川黑猪资源保护和开发利用。成立合川区畜牧兽医中心合川黑猪抢救性保护工作领导小组,切实做好该区合川黑猪资源抢救性保护工作。

1.2 提高合川黑猪品牌价值

合川黑猪作为重庆市优良地方猪种的典型代表,在养猪生产中有很高的推广利用价值,具有肉质鲜美、繁殖力高、抗逆性强、性成熟早、鬃质优良等稳定的遗传特征和优良的表型性状,是一些外来品种猪无法替代的。利用其杂交优势,有计划、有步骤地以合川黑猪为母本开展二元、三元杂交,利用农村大量的青绿饲料,进行优质安全猪肉的生产,开发特色生猪产品,以满足市场对品质优良、安全健康猪肉日益高涨的需求,以达到充分利用现有遗传资源的目的。加之随着人们消费水平的提高,对具有地方特色的畜禽产品更加厚爱,合川黑猪现有饲养量已经无法满足未来发展需求,以合川黑猪为主的优质猪肉需求进一步增加,在选育提高的基础上,开展与长白、大白、杜洛克、巴克夏最优杂交组合筛选试验,积极开展杂交利用,进行优质猪肉生产具有广阔的市场前景。合川区畜牧站专业技术团队的一项重要工作就是打造合川黑猪品牌,为此,合川区畜牧站特申报了合川黑猪、合川黑猪肉地理标志证明商标,制定了合川黑猪地方标准,正在申报合川黑猪农产品地理标志,修改合川黑猪地方标准和制定养殖技术标准。技术团队在为养殖户传授技术知识的同时,鼓励养殖户积极饲养合川黑猪,补贴合川黑猪精液200元/窝,充分调动养殖积极性。已打通一条重庆主城餐饮销售渠道,可为重庆主城提供500余头/年优质合川黑猪;接待乡村旅游的同时销售合川黑猪肉,年可售出200余头。

2 存在的问题

2.1 合川黑猪存栏数下跌

2011年,存栏合川黑猪母猪1.64万头,出栏合川黑猪约15万头。2012年,存栏合川黑猪母猪1.67万头,出栏合川黑猪约15万头。2013年,存栏合川黑猪母猪1.62万头,出栏合川黑猪约14万头。2014年,存栏合川黑猪母猪1.54万头,出栏合川黑猪约13万头。2015年,存栏合川黑猪母猪1.41万头,出栏合川黑猪约12万头。2016年,存栏合川黑猪母猪1.36万头,出栏合川黑猪约10万头。2017年,存栏合川黑猪母猪1.23万头,出栏合川黑猪约8万头。2018年存栏合川黑猪母猪1.01万头,出栏合川黑猪约6.5万头。2019年末存栏合川黑猪母猪0.12万头,出栏合川黑猪约2万头。可明显看出自2019年以来受生猪疫情威胁,存出栏数出现断崖式下跌,特别是农村散养数量急剧萎缩,加之没有明显的经济效益,农村劳动力缺失,导致农户不想养、不敢养。

2.2 品牌转化的经济效益不明显

合川黑猪久负盛名,在合川及重庆美誉度很高,但是没有充分实现品牌相应的市场价值,目前合川黑猪商品猪养殖周期至少是300 d,但猪肉价格只比普通猪肉高3~5元/kg,因此没有给散养业主带来相应的经济效益,导致创建合川黑猪品牌时出现政府热、业主不热的问题。如何在销售时打造品牌,打通销售渠道,包装品牌,充分实现品牌应有价值,提升业主创品牌的积极性,还需要探索。在2020年的合川黑猪保种过程中,个别业主缺乏契约精神,为追求单方面的经济利益和名声,在已经签订了保种购买协议、进行了疾病监测以后还把猪源卖给了其他养殖户作为商品猪,使合川黑猪品种资源保护过程更为艰巨。

2.3 品牌打造和资金扶持力度不够

一是合川黑猪目前还没有一个专业的团队来打造品牌,在主城区和外省的知名度不够。农村散养户把合川黑猪养出来,大部分是被自己宰杀消耗了,没有流通到市场,没有得到相应的利益回报,久而久之也失去了热情。二是目前的保种形势比较严峻,但是上级部门提供的保种选育资金相当有限,对合川黑猪品种资源保护工作是杯水车薪。且部分农户固有的观念就是先见钱再办事,先建后补的政策对他们来说吸引力不够。

3 对策与建议

3.1 继续开展合川黑猪保种选育和产业化发展工作

重庆市合川区德康生猪养殖有限公司承担合川黑猪品种保护与选育工作,并进行品牌推广和产业化发展。目前,位于合川黑猪龙市镇双河村的市级遗传资源保种场已建成投产。该种猪场圈舍4 800 m2,可饲养公猪20头、母猪280头,建设有展示厅、实验室、储存室、办公区等,可为种合川黑猪提供优质种猪,从而改良合川黑猪繁育体系。现选育合川黑猪328头。拟建设合川黑猪扩繁场,发展“公司+农户”养殖模式,发展合川黑猪规模养殖,开展合川黑猪不同血源种公猪冻精、增群扩量、新品系开发及品牌营销推广,进一步提高产能,延长产业链。经过一年多时间对合川黑猪散养户进行补贴,目前合川黑猪能繁母猪数量有所提升。

3.2 加强政策扶持和社会资金投入

企业承担品种资源保护工作,合川黑猪保种场建设投入预计229.5万元,各项设施设备253.3万元,人力成本21.6万元/年,饲养成本56.3万元/年,土地流转成本42.8万元/年,品牌推广成本20万元/年。以合川黑猪目前的价格,养殖顺利的情况下第7年才能开始盈利,就相当于是一笔亏本买卖。在养殖、销售环节等应提供更多的资金支持,解除企业后顾之忧,助推企业更好地把合川黑猪品种资源保护工作落到实处。通过政策扶持,撬动更多的社会资金投入到合川黑猪保种事业中。争取资金为农村散养户提供免费精液,从起始端就把实惠落到农村散养户身上,提高政府决心保护合川黑猪的知名度。

3.3 狠抓品牌建设

随着猪肉消费层次的多元化,猪肉消费市场将向多样化、优质化、品牌化方向发展,高质量品牌猪肉需求已经凸显。合川区畜牧兽医中心拟指导企业组建一支专业的品牌推广团队,以产品、价格和促销3个方面作为营销策略的主要突破口[4]。保证合川黑猪在品质上天然绿色,注重口感,突出产品特色,满足消费者多样需求;价格上以高收入、追求高品质生活群体为目标,尝试性消费和会员消费结合;在宣传上下功夫,投放产品广告,通过公共交通工具、商圈LED显示屏、朋友圈小视频等投放产品广告;在菜市场、本土超市开设专卖店,进行产品门店直销;建立线上销售渠道,与阿里巴巴、京东商城、苏宁易购以及本土超市线上购合作,实施全方位立体式的营销策略,培育合川黑猪品牌,挖掘合川黑猪生产潜力,提高合川黑猪品牌效益。

猜你喜欢

合川黑猪存栏
他笑了
4 月末全国能繁母猪存栏量4177.3 万头环比下降0.2%
能繁母猪存栏半年减少235万头
合川:党建融合资源 振兴汇聚力量
鸡蛋存栏偏低 价格上涨
合川三江生态文明研究院挂牌
黑猪
小黑猪
小黑猪
数学问题与解答