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现状及保护对策

2021-12-05张杰美

农村实用技术 2021年10期
关键词:云岭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张杰美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管护局,云南 怒江 671400)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自然资源丰富,种类较多,使得保护区内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加大对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力度,才能够维持保护区内生态平衡,免受人为因素的干扰。目前由于保护区内的村民经济收入来源单一,为了能够满足自己的日常生活所需,增加自己的经济收入,使得保护区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到破坏。2020年4月,云南省委、省政府召开怒江现场办公会,要把怒江傈僳族自治州建设成为脱贫致富示范区、生物多样性保护核心区、世界级高山峡谷旅游胜地,抓住这一历史机遇,努力提升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性保护能力,针对当前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采取有效的对策。

1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现状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处于青藏高原南部云岭山脉中部纵谷区,境内森林茂密,地形地貌复杂多样,以原始的温性寒性针叶林及其针阔混交林为主,生物有机体与生态环境之间仍保持着完好的生态平衡,是澜沧江和金沙江之间的绿色屏障,也是“三江并流”世界自然遗产的重要组成部分。经过初步调查,保护区已知有种子植物141科,608属,1515种,属国家Ⅰ、Ⅱ级重点保护的野生植物有喜马拉雅红豆杉、长蕊木兰、云南榧树、西康玉兰等9种。此外,在整个保护区内分布有哺乳动物80种、鸟类167种、两栖爬行类46种。其中,列为国家I级、II级保护的哺乳类动物有16种,鸟类有21种,两栖爬行类有1种。

滇金丝猴是国家一级重点保护野生动物,是中国特有的珍稀濒危灵长类野生动物,主要栖息在云南滇西北和西藏东南部的森林之中。为了能够加纳对滇金丝猴的保护力度,中国大自然保护协会及大理大学喜马拉雅研究学院人员经过多次调查,了解滇金丝猴的种群数量动态变化。目前,在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外分布着4个滇金丝猴种群,个体数量在320-375只,由北至南依次为:黑山猴群、长岩山猴群、拉沙山猴群以及龙马山猴群。

2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存在的问题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资源丰富,然而在保护过程中,由于林农交错,使得保护区内的管理人员工作难度加大,加上缺乏一定的资金投入,基础设施建设不完善,导致保护区内的管理工作存在着较大的问题。

2.1 保护区林农交错,管理难度较大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周围的村庄居民较多,加上各种历史问题,使得保护区内居住着大量的人民,这样一来,使得薪柴消耗、建材消耗、放牧等等问题日益加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受到影响。由于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十分丰富,很多周围的居民通过非法的途径进入到自然保护区内采摘药材、花卉等等,使得自然保护区内的植物资源破坏性很大。由于居民们缺乏科学的手段采集,使得很多的保护区内的自然资源未能实现有效利用。

2.2 保护区内专业管理人员稀缺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面积较广地域分散,使得很多管理人员在管理过程中无法满足实际的需求,加上保护区内的很多人员由于缺乏管理知识和对野生动植物的了解,在管理过程中难以使得各项管理工作有效进行。很多管理人员由于无法有效处理与周围社区居民之间的矛盾,导致居民抱怨丛生,给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带来了较大困难。

2.3 保护区内管理机构有待完善

自然保护区内的管理人员往往身兼数职,既要负责林业保护,同时也需要负责管理工作,这样一来,工作量较大,难以取得较好的管理效果。并且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管理机构有待进一步落实和完善。在开展研究过程中,由于数据缺乏,导致保护管理工作难以正常开展,虽然近年来保护区内开展了对滇金丝猴的追踪项目,但是由于数据缺乏,管理人员的研究进度不一,导致科学研究工作受到阻碍,无法有效对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进一步开展研究。

3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对策

保护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不仅能够维持生态系统平衡,保护动植物的栖息地,同时也能够实现人类的可持续发展。因此,采取有效的保护对策,保护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成为了保护区内管理人员迫切需要思考的问题。

3.1 做好生态恢复规划工作

为了能够加强对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相关的管理人员需要结合我国的有关政策,要求周围的农田适当的退耕还林,从而能够有效地保护保护区内的森林生态系统。对于一些符合条件的农田可以实施混农林生态系统种植。在选择树木的过程中,可以选择一些适应性较强的树种,通过规划自然、迁地保护等等方式,逐步地实现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生态系统的恢复。同时,在做好生态恢复规划过程中,要加强对滇金丝猴、喜马拉雅红豆杉等濒危野生动植物的保护。滇金丝猴在整个保护区内数量仅有约500只左右,为了能够有效保护滇金丝猴的生存栖息地,保护区内的管理人员必须要做好生态恢复规划,使滇金丝猴的栖息地能够得到保护,不受人为干扰。

3.2 建立机制,社区共管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部门应该要设立专门的部门,与社区居民共同管理保护区,充分利用保护区现有的条件和资源优势,使得社区居民能够参与到共同管理工作过程中来,不仅能够有效改善周围居民的生活条件,同时也能够使得他们的经营活动更加规范,避免违法行为发生;通过自然保护区与周围社区居民的融洽相处,能够有效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当前,由于云岭保护区周围的居民大多是以第一产业,第二产业为主,通过与社区共管,能够大幅度提高居民的保护意识和法制意识,促进自然保护区内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所以,当前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有关人员要通过完善现有的机制,促进社区共管。

3.3 加强宣传,引进人才

为了能够有效落实保护区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相关人员必须要加大宣传力度,引进专业人才,促进保护工作顺利进行。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周围有较多的居民,这些居民法治意识不高,为了能够促进保护区的管理工作顺畅进行,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负责人员必须要通过在重要的地方张贴宣传标语,与当地的媒体单位进行合作,加大宣传力度,引起人们对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的重视程度,避免进一步破坏。同时,在管理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引进专业的人才,能够使得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工作有效开展。落实科研工作与对外交流工作,提升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知名度。在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工作开展过程中,通过制定相关政策,鼓励社会各界人士共同参与到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生物多样性保护中来,广泛争取国际合作,赢得民间团体加大对自然保护区建设的投入力度,为引进来的人才解决住房、待遇等方面的问题,吸引人才,留住人才,促进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生森林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顺利开展。

3.4 建立信息化数据库,提高管理效率

当前,我国已经进入信息化时代,利用信息化技术促进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保护工作的开展是时代发展的趋势。通过利用视频、音频技术、计算机网络与通信技术等等,对保护区内的各项业务进行综合运用,不仅能够大幅度提高保护区内管理人员的工作效率和工作水平,同时也能够利用数据库为保护区内的所有野生动植物建档,方便保护区内的管理人员了解保护区内动植物的发展动态。通过建立信息化数据库,能够使得更多的人了解保护区内现有的动植物,针对相关的问题开展有效地保护政策。

3.5 依照法律法规加强管理

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生物多样性的保护工作离不开法律法规的扶持。因此,保护区内的管理人员可以积极与当地的法制部门开展合作,通过执法人员的努力,对于违法的行为要依法惩治,使得周围的居民能够意识到保护生物多样性的重要性。通过自然保护区内的相关管理人员依据法律法规,结合实际需求,制定相关的保护措施,能够有效地保护云林省自然保护区内的生物多样性。通过加强对保护区内的防火意识,提高林火管理意识,从而能够确保保护区内生物多样性的安全。并且在发展旅游行业过程中,要加强规范与管理工作,减少旅游事业的发展对保护区内资源的破坏力度,明确落实好相关责任,实行统一规划。积极加强法制教育力度,倡导自然保护区内的所有管理人员,带动周围居民,甚至是所有的游客提高生态环境的保护意识以及生物多样性的保护意识。通过借鉴国外的先进管理经验,不断提高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的管理水平,妥善处理好经济发展与生物多样性保护之间的关系,制定良好的发展规划。

4 结语

综上所述,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内的森林生物数量丰富资源较多,在开展保护区管理工作过程中,必须要基于云岭省级自然保护区森林生物多样性的现状,了解当前保护区内工作存在的问题,结合实际情况,使得周围居民能够积极配合保护区内的管理工作,采取多方对策,有效保护自然区内的森林生物多样性,维持生态系统平衡。

猜你喜欢

云岭金丝猴自然保护区
悦读之光遍洒云岭 书香云南方兴未艾
林业野生动植物保护与自然保护区管理策略
滇金丝猴 森林“精灵” 灵动世界
科学家发现秦岭金丝猴过冬秘笈
嘲弄别人可不好
云岭“普法列车”开到旅客身边
金丝猴
云岭凭吊
三个国家级自然保护区总体规划获批
阅读理解