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3×3×3”:园本课程下幼儿园自然角活动实施新样态
——以小班“彩虹南瓜园”自然角项目活动为例

2021-12-05浙江省杭州市大成实验幼儿园骆晓媛

亚太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园本南瓜经验

浙江省杭州市大成实验幼儿园 骆晓媛

一、幼儿园自然角活动存在的问题

自然角是供幼儿观察自然、亲近自然、关爱动物的学习科学的场所,便于幼儿观察动植物的变化,满足认识动植物的需要,萌发对自然科学的喜爱。当前,自然角种植以教师为主导,忽略了幼儿真正的学习与发展需要。如何在自然角活动中关注幼儿的兴趣,提供适宜的支持,组织幼儿感兴趣又有价值的活动来激发幼儿的学习兴趣,挖掘幼儿多维度的能力呢?目前,在自然角项目活动中存在以下问题。

(一)守传统模式,缺理念转变

教师更注重集体教学和区域游戏,自然角便成了孤立的个体,为了种植去关注,为了评比去实施,缺失了存在的真正意义,没有重视自然角对于幼儿的生活价值。

(二)重教师主导,轻幼儿视角

绝大多数教师认为教师是课程的主导者,在实施过程中很辛苦,幼儿却是“原地踏步”,很少站在儿童的视角去观察、去解读、去倾听、去支持幼儿的想法,应该让幼儿来主导课程的发展。

(三)重结果性成果,轻过程性体验

教师更关注结果,忽视了幼儿在过程中的亲身体验,忽略了幼儿作为主体在其中的经历和感受。还会出现为了结果而创设虚假情境的现象,导致过程缺乏真实感,降低了幼儿参与的积极性。

二、园本课程下开展自然角活动的意义

我园“启·润”课程强调课程与儿童生活的整合,在幼儿园“悦纳、慧玩、润心”的课程目标引领下,鼓励幼儿合作参与、创新实践、学会学习,形成人、事、物的美好链接,从而内化于心,自主发展。开展幼儿园自然角活动的过程,包含了幼儿对周边动植物的探索、解决遇到的问题、积累建构经验的学习过程,这正和我园的园本课程理念不谋而合。

三、园本课程下的自然角活动实施

(一)3步学习法:引发学习,尝试探索,掌握反馈

1.追随需求,应“趣”而生:种什么?——放手观察,发现“兴趣”

开展园本课程的内容和目标并非来源于教师,而是从幼儿的兴趣和需要出发,围绕帮助幼儿解决真正的问题来设计,这也是贴近幼儿实际、尊重幼儿主体性的体现。

作为幼儿园的主人,自然角要种植什么应该由幼儿来决定。教师应放手让幼儿自由选择自己感兴趣的种植物,追随幼儿的兴趣与发展需求,最后采用圆桌讨论,通过投票的方式让他们来决定种植的内容。

2.创设情境,善用资源:怎么种?——产生问题,自主建构

当孩子们投票决定种植的蔬菜后,随之而来的就是要“怎么种”的问题。通过前期的调查了解,幼儿在制作亲子种植小报的过程中了解了南瓜的特性和种植要点。

通过邀请家长共同参与的方式,可以帮助幼儿建构新的种植经验,以表征形式记录自己要做的事。小班幼儿对于图形比较敏感,鼓励家长和孩子以具体形象的图画形式进行表现,不仅对整个种植方式和过程有了了解,还能提高幼儿的理解能力和语言表达能力。

3.问题导向,拓展思维:怎么办?——同伴讨论,获取经验

孩子们观察到种子一直没有发芽,聚在一起讨论。他们发现没有发芽是因为种植区前堆放着器械,照不到阳光,也有疏于对植物的照顾的原因。于是他们挪开了挡住太阳的器械,收起了遮住阳光的棚子,制定了浇水记录墙。

在多次的问题解决中,幼儿在原有经验的基础上,获得了新经验。教师在不同阶段提出启发性的提问,引发幼儿去思考。

(二)3元核心能力:社会交往,自我管理,探索思考

幼儿在实际生活中观察自然现象,发现问题,对问题进行分析假设,从而解决问题,这样的探究式学习方式不仅培养了幼儿的好奇心,还能培养其科学探究的能力。教师要转变自己的角色定位,站在幼儿的后方去支持幼儿的发展。

1.自由观察,社会交往

在观察植物生长过程中,教师在整个过程中给予幼儿探索的自由,满足好奇心,激发探究兴趣,让幼儿在自由的观察中,不断地发现惊喜。

相机中不一样的南瓜芽,引发了一场“南瓜芽之争”。两个孩子各抒己见,坚持自己的想法。孩子们会主动表达自己的想法,愿意分享自己的感受与情绪,社会交往能力在不断地提高。

2.自主管理,能力提升

(1)管什么?——照顾与发现

随着植物的生长,幼儿对植物进行自主管理,如浇水、除草、修剪等。教师需要关注到幼儿的实际需求,弹性增减管理内容,如调整位置、施肥等。孩子们的坚持性与责任心在提升,表现出深入探究的愿望,乐意带着问题去寻找答案。

(2)如何管?——有趣与操作

对于小班幼儿而言,观察记录是比较难以用表征的形式来呈现的,结合该段幼儿的年龄特点,可以运用一些有趣易操作的材料来吸引幼儿操作的兴趣,便于幼儿及时进行记录。例如,设计照顾记录板,运用吸铁石或雌雄贴粘贴记录。观察植物的“身高”变化时,从尝试使用彩虹尺观察植物的高度在哪个颜色区块,调整到用乐高积木垒高记录测量,更直观,更便于幼儿操作。叶子的数量也是孩子们最感兴趣的,运用区域中的树叶玩具,当南瓜叶子增长一片,孩子们就在玩具上增加一片叶子。

3.自然生成,探索思考

在自然角项目活动的推进过程中,教师要有敏锐的感知,组织具有研究价值的活动,为幼儿的探究提升深度。结合园本课程中“春天里”主题活动,追随幼儿的兴趣点,组织了“此芽非彼芽”项目活动。

活动中,孩子们特别感兴趣的是“寻芽之旅”,通过寻找幼儿园中植物的芽和白塔公园里植物的芽,观察到芽的不同颜色和形状,开始关注南瓜的芽到底是怎么样的,学会分辨不同植物的芽。活动丰富了孩子们的生活经验,提高了社会实践能力,学会结合已知经验去解决问题,培养了敢于质疑、乐于思考、善于创新的科学精神和态度。

(三)3方助力团:同伴互助,教师协助,家长辅助

比起传统集体式教育,以具体项目为导向的“小团体式”合作,会使幼儿的参与感更强。尝试引导幼儿在思考和探索的同时,勇于去和他人交流想法,运用多种交往手段,接受和遵守群体规则,在过程中去体验团队协作的重要性。

1.同伴互助,以强带弱

对于小班年龄段的幼儿来说,数叶子是对其认知能力和数数技能要求相对较高的活动。幼儿之间存在个体差异,能力较强的可以帮助能力相对弱的幼儿,教师鼓励幼儿共同数数,并鼓励幼儿自由搭配,使群体综合能力得到提升。在活动中,同伴间的互帮互助、共同进步的合作关系便逐步建立起来。

2.教师协助,助推成长

学生甲发现自己的南瓜叶子长得不一样,在和教师进行互动提问的帮助下,学生甲通过使用小耙子、剪刀等工具材料,不但尝试修剪了杂草叶子,还帮助其他小朋友剪掉不同的叶子。

教师不再是主导角色,以问题导向为重点,协助幼儿尝试自己去解决遇到的问题。而幼儿在教师的协助下,不再是盲目地完成一项任务,逃避遇到的问题,而是主动地去思考,尝试去解决,逐步成长为独立思考的个体。

3.家长辅助,合作共赢

在“芽芽小侦探”的活动中,孩子和家长一起通过电子设备、通信设备开展关于南瓜芽的调查活动,在活动中一起观察比较,一起完成调查,最终在集体面前分享自己的调查结果。

项目活动的开展离不开家长群体的鼎力支持。小班幼儿的生活经验少,需要一次一次地在原经验的基础上,重新架构新经验,丰富生活经验,同时,幼儿的能力得到发展,亲子关系和家园关系紧密相连。

四、园本课程下开展自然角活动的成效

(一)放手、拓展,推动儿童发展

真正地把生活环境还给儿童,让儿童做生活的主人。幼儿的责任心、任务意识、关注自然的品质得到了发展,提高了科学探究能力和解决问题的能力,不断实现自我建构,开阔知识视野,培养创新思维,推动全面发展。

(二)转变、倾听,助力教师成长

关注幼儿生活环境,用儿童的视角去看环境,从关注教材转向关注幼儿的经验。培养幼儿的好奇心,学会倾听与鼓励,支持引导幼儿主动探索,共同讨论记录他们的发现和思考,分享感受,认同接纳幼儿的想法,真正做到看见每一个、听见每一刻。

(三)参与、携手,促进家园链接

让家长共同参与课程的实施,可以帮助家长转变观念,理解课程实施对孩子学习和发展的作用。孩子与家长共同搜集资料,分享彼此间的心得体会,感受课程中的点滴成长,收获成功后的喜悦,增进亲子间的情感。

猜你喜欢

园本南瓜经验
实施精准园本培训 建强培优教师队伍
2021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园本课程开发的迷失与回归
南瓜灯
经验
2018年第20期“最值得推广的经验”评选
运用多元智能构建园本课程的研究与实践
当你遇见了“零经验”的他