APP下载

善用“大思政课”,落实“立德树人”

2021-12-05福建省松溪县第三中学范美琴

亚太教育 2021年20期
关键词: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福建省松溪县第三中学 范美琴

2021年3月6日,习近平总书记在看望参加全国政协十三届四次会议的医药卫生界教育界委员并参加联组会时指出,“思政课不仅应该在课堂上讲,也应该在社会生活中来讲”,“‘大思政课’我们要善用之,一定要跟现实结合起来。上思政课不能拿着文件宣读,没有生命、干巴巴的”。

“大思政课”既包括思政课程、课程思政,还包括文化思政、网络思政、美育思政、社会思政等社会生活中的思想政治教育,是一个立体、多元、全方位、协同性、全员性的思想政治教育课程体系。“大思政课”之“大”在于课外,在于社会生活、在于伟大的时代。善用“大思政课”,让波澜壮阔的时代成为“大思政课”的教学素材,培根铸魂,立德树人;用丰富多彩的社会生活诠释“大思政课”的理论观点,启智润心,同心同向。

彪炳史册的脱贫攻坚、誓死卫国的战斗英雄、振奋国人的科技成就、感动中国的平凡人们……鲜活的社会生活大课堂为思政课提供了丰富的素材和源泉。要通过讲好故事、摆清事实、解答疑问、对比感悟、学习榜样,讲好一堂堂的“大思政课”。

一、善用“大思政课”的策略

党的十八大以来,习近平总书记一再强调要讲好中国故事,传播好中国声音。要组织各种精彩、精练的故事载体,把中国道路、中国理论、中国制度、中国精神、中国力量寓于其中,使人想听爱听,听有所思,听有所得。善用“大思政课”就是要讲好中国故事,把中国人的故事、中国共产党党史的故事、改革开放的故事、中华优秀文化的故事、中国特色社会主义的故事讲给青少年听,让他们在故事中明白道理,在故事中感悟人生,在故事中汲取力量。

(一)讲形象

讲形象才能打动人。要善于讲好先进人物的形象、讲好中国的形象。讲先进人物的所思所想、所言所行,向国人展示一个生动、具体、高大的形象;讲中国的巨大变化、伟大成就,向世界展示一个全面、真实、发展的中国形象。从讲形象到塑形象、亮形象,在学生的心中播下真善美的种子。

(二)讲事实

讲事实才能折服人。讲事实就是讲政治、讲原则、讲数据、讲证据、讲科学,不言过其实,不说大话、谎话、漂亮话。事事有因必有果,实事求是地讲清事实、澄清事实,以免混淆视听,以影响人的价值判断。

(三)讲情感

讲情感才能感动人。情感是故事的“支点”,有情感的故事才有直抵人心的力量,最动人的是个体情感被唤醒的瞬间。让故事“带着情感说话”,让学生感受故事背后的情感力量,让故事有温度有烟火气,让故事鲜活灵动起来,让故事里的人精神起来,让故事里的中国温暖起来,动之以情。

(四)讲道理

讲道理才能影响人。讲道理就是讲感悟、讲启示、讲理由、讲理论、讲价值观。讲道理会让故事有思想深度,有理论高度,否则光讲“故事”没有道理,那是“忽悠”。要用道理的骨架支撑故事,晓之以理,讲好中国特色社会主义道路、理论、制度、文化优势,传播正能量,赞美新时代。

二、善用“大思政课”的实践

(一)讲好脱贫攻坚这堂“大思政课”

1.脱贫攻坚,贡献中国样本

我们在解决困扰中华民族几千年的绝对贫困问题上取得了伟大历史性成就,创造了人类减贫史上的奇迹。人民至上的发展理念、脱贫攻坚的伟大成就、减贫治理的拼搏故事、精准扶贫的方略举措、脱贫群众的精神风貌、干群关系的明显改善等,为引导学生理解和把握坚持党的领导、坚持以人民为中心的发展思想、走共同富裕的道路、坚定“四个自信”、新发展理念等提供了生动的教材,锻造形成的脱贫攻坚精神将激励国人取得乡村振兴的更大胜利。

2.致敬中国扶贫人,践行初心使命

毛相林、白晶莹、刘虎、李玉……一个个名字就是一个个感人至深的扶贫故事,他们是倾力奉献、苦干实干的扶贫攻坚楷模;张小娟、姜仕坤、黄文秀是1800多名脱贫攻坚殉职人员的代表,将生命定格在了脱贫攻坚征程上。他们拼搏奉献的先进事迹是脱贫攻坚精神的生动诠释,他们为之奋斗的脱贫事业是彪炳史册的人间奇迹。引导学生走进中国扶贫事业,走近中国扶贫人,读懂中国扶贫成就的来之不易,读懂中国扶贫人的坚韧不拔,读懂生命、挫折、责任和奉献,更读懂中国共产党人的初心和使命。

(二)讲好战斗英雄这堂“大思政课”

1.铭记伟大胜利,展现民族血性

纪念中国人民志愿军抗美援朝出国作战70周年大会的召开,将国人的视线拉回到70年前艰苦卓绝的保家卫国战争,战斗英雄王成、黄继光、邱少云,战斗歌曲《我的祖国》《中国人民志愿军军歌》,战斗电影《英雄儿女》《上甘岭》伴随一代代人的成长,是我们心中永远的赞歌。要引导学生铭记抗美援朝战争的艰辛历程和伟大胜利,更深刻地理解生命的意义、国家利益至上、维护国家安全、维护世界和平、构建人类命运共同体等知识和观点,弘扬伟大抗美援朝精神,雄赳赳、气昂昂地向着第二个百年目标的新征程进发。

2.致敬戍边英雄,传承时代精神

祁发宝、陈红军、陈祥榕、肖思远、王焯冉五个戍边英雄的名字让我们潸然泪下,胸膛迎向重围,后背留给祖国的照片震撼我们的心灵。“清澈的爱,只为中国!”“我们就是祖国的界碑,大好河山,寸土不让!”和平年代的铮铮誓言道出了对祖国的热爱之情。为国捐躯的戍边英雄应该成为学生崇尚的英雄,引导学生从英雄的身上理解什么是爱国主义,是谁在守护我们的岁月静好;明白真正的国之重器就是这般的伟岸,真正的钢铁长城就是这血肉身躯!致敬英雄、感恩英雄是学生应该有的朴素情感,尊崇英雄、学习英雄是学生树立人生观价值观的重要标杆。

(三)讲好先进人物这堂“大思政课”

1.感动中国人物,续写精神史诗

感动中国年度十大人物的评选活动从2002年开始至今已有19年了,成为中国人的年度精神史诗。他们或在危难中逆行,或在逆境中坚守,或在艰辛中付出,或在平凡中伟大。每一年度的感动中国人物来自各行各业,他们各种姿态的奋斗故事感动人心,感动中国组委会的颁奖辞深刻走心。他们的名字和故事是思政课堂的最好教材,是学生成长前行的动力,是学生成才的精神养料。感动中国人物应是“大思政课”的经典素材,是取之不尽的教学资源。

2.记住闪亮名字,树立学习榜样

钟南山、张桂梅……一个个闪亮的名字是我们民族的脊梁。张桂梅先后被授予“时代楷模”“感动中国2020年度人物”“扶贫攻坚楷模”等荣誉称号,她柔弱拼命,倔强纯粹,用教育阻断贫困代际传递。思政教师要把她的教育故事、教育理想、教育人生告诉学生,她用爱心和智慧点亮贫困山区女孩子的人生梦想,用坚守和奉献托起大山的未来和希望,是教育扶贫的领路人。她连上三条热搜成为网红,网络需要这样的网红校长,学生应该追寻这样的网络明星。让学生记住一个个闪亮的名字,使其成为学生成长路上的榜样。

(四)讲好科技创新这堂“大思政课”

1.科技创新成果,激发民族自信

北斗卫星导航系统全面建成开通、嫦娥五号成功采样月球样本、奋斗者号成功完成万米海试、珠峰身高再测量……科技领域一次次传来捷报,一次次刷新实力。一项项的科技创新成果都是教育学生的好案例好资料,讲好科技成就能引导学生看到中国经济实力和科技实力的大大增强,中国坚持创新驱动发展战略的显著成果,提升中国人的自信和底气,激发民族的自尊心、自信心和自豪感。

2.尊重劳动创造,激发创新潜能

随着全国劳动模范和先进工作者表彰大会的召开,国人把视线转向了普普通通的劳动大军;劳模精神、劳动精神、工匠精神的提炼,大家看到了普通人身上蕴含的强大创新潜力。思政教师要引导学生体会劳动光荣、知识崇高、人才宝贵、创造伟大,明白“幸福是奋斗出来的”“创新驱动是国家命运所系”,从小树立热爱劳动、艰苦奋斗的精神,养成精益求精、追求卓越的品质,敢于质疑、勇于创新。

猜你喜欢

大思政课政课大思
同心协力 共建共享 深入学习《全面推进“大思政课”建设的工作方案》
走进社会大课堂,善用“大思政课”
文化自信视域下思政课意识形态教育研究
高校“大思政课”格局下舞蹈课堂与思政内容融合的思考与探究
浅谈大思政视域下有机化学课程“金课”打造
主导性与主体性相统一引领下思政课互动式教学探索
“大思政”视域下高校思政课实践教学改革研究
高校艺术生思政课教学的现状及对策
“大思政”改革视角下的教学资源整合研究